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麻哈鱼稚鱼开口颗粒饲料的饲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大麻哈鱼稚鱼开口颗粒饲料的饲养试验。采用粗蛋白质45%的粒径0.3mm的开口颗粒饲料投喂大麻哈鱼稚鱼,饲养30天的稚鱼,其生长效果与国外同类饲料相同,体长增长率为49.8%,体重增重率为30%,成活率为97%,稚鱼体叉长达到548mm,体重1.2g。  相似文献   

2.
在颗粒饲料中添加蚯蚓养鱼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站进行了在颗粒饲料中添加蚯蚓养鱼的试验,取得一定效果,现简介如下。 1.饲料制备。按配方(表1)将各种饲料成分混合,然后分别加入相当饲料量20%及10%的切碎的鲜蚯蚓与混合饲料拌匀做成颗粒饲料Ⅰ号和Ⅱ号。Ⅲ号饲料加入鱼粉作对照。三种饲料颗粒直径为2—3毫米,含水量9—13%,为晒干或晾干的软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3.
南方大口鲶湿颗粒饲料饲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贵雄 《齐鲁渔业》2008,25(10):57-58
湿颗粒饲料是用新鲜或冷冻的小杂鱼与具有特定营养成分的粉状配合饲料,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经软颗粒机挤压成型而成。它可综合鲜鱼和硬颗粒饲料的长处,适合肉食性鱼类的摄食习性,适口性好。据报道,投喂湿颗粒饲料,鱼类的摄食率可达80%~90%,残饵量仅为投喂鲜饵的1/6-1/4,可明显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为此我们进行了南方大口鲶湿颗粒饲料的初步饲养试验,以期对改变目前用小杂鱼投喂南方大口鲶的现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3人工饲养技术3.1蝌蚪的饲养3.1.1放养刚孵出的蝌蚪继续在原孵化池中培育,池水深20—25cm,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00—1000尾,以后随蝌蚪的长大逐渐稀疏,并逐步加深池水至30—40cm深,当蝌蚪在孵化池中经30天左右的培育,体长达到4—5cm时转至蝌蚪池中培育,密度为每平方米80—100尾。3.1.2喂养蝌蚪孵出3—5天后,可开始投喂熟蛋黄、豆浆、鱼肉浆等。由于石蛙白天躲藏起来,晚上出来活动,因此投饵时间应选择在傍晚进行。以后逐日提早投饵时间,每天投两次,每次半小时内吃完为度,每天投饵量为其体重的3%-10%。当蝌蚪转至蝌蚪培育池培…  相似文献   

5.
不同饲料对花鲈饲养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雨  刘红 《水产科技情报》1997,24(4):180-183
选用8种饲料--鱿鱼、环棱螺、舌鳎、鲫鱼、海虾、螯虾、硬颗粒及软颗粒饲料,对花鲈鱼种进行饲养试验,比较不同饲料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花鲈鱼种的日增重率与所摄取食物的干重占体重的百分比呈直线正相关;8种饲料以软颗粒饲料的饲料系数最低,为0.88,其能量利用效率最高,达31.31%。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     
用整体冷冻的蚯蚓部分代替虹鳟商品颗粒饲料喂养虹鳟(平均体重51.3克)进行了测试。蚯蚓洗净后置于10%氯化钠中央处理1分钟,—20℃下冷冻备用。试验饲料1为商品饲料,饲料2为25%的蚯蚓+75%颗粒饲料,饲料3为50%蚯蚓+50%商品饲料,饲料4为75%蚯蚓+25%饲料。试验8周发  相似文献   

7.
湿颗粒饲料是用新鲜或冷冻的小杂鱼与具有特定营养成分的粉状配合饲料,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经软颗粒机挤压成型而成。它可综合鲜鱼和硬颗粒饲料的长处,适合肉食性鱼类的摄食习性,适口性好。据报道,投喂湿颗粒饲料,鱼类的摄食率可达80%~90%。残饵量仅为投喂鲜饵的1/6~1/4,可明显减少残饵对海区水质的污染。为此我们进行了双斑东方湿颗粒饲料的初步饲养试验,以期对改变目前用小杂鱼投喂双斑东方的现状有所帮助。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试验用鱼为当年生幼鱼,平均体重C9池为24.6克/尾、C10池为14.8克/尾,平均体长C9池为9.7厘米、C10池为8…  相似文献   

8.
匈牙利渔业工作者采用高蛋白颗粒饲料喂养尼罗罗非鱼和鲤鱼,取得了较好的饲养效果。他们将高蛋白颗粒饲料(含蛋白质30d),标准颗粒饲料(含蛋白质25%),附加8%添加油的饲料以及不附添加油的饲料分别喂养鲤鱼,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高蛋白颗粒饲料的鲤鱼,平均生长率提高了14%,而投喂添加油饲料和不附添加油饲料的鱼在生长上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出膜后的史氏鲟仔鱼400尾,平均体重0.05克,饲养于两只1.0×05×0.6m水族箱内,每箱200尾。投喂配合饲料,饲养40天。平均成活率43.25%;平均体重1.01克。随后,从存活的173尾中选规格较齐的129尾,分三组,每组43尾,做三种饲料试验。三组饲料中鱼粉和豆饼粉的比例分别为①45:25,②35:35③25:45。水温19-25℃,试验9周。各组的成活率和平均B增重率分别为:①97.7%,3.67%;②88.4%,3.56%;③88.4%,3.47%。试验结果表明;用配合饲料作为史氏鲟仔鱼的开口饲料完全有可能;饲养过程中仔鱼较大的死亡主要发生在开食后的前10天左右;幼鱼对配合饲料中的植物性蛋白有一定利用能力;配合饲料饲养幼鱼的成活率很高。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青鱼天然饲料的不足,寻找新的饲沅,我们在1977年工作的基础上,1978年又以较大的规模在青浦县西岑公社养殖场,继续进行配合饲料饲养青鱼的试验。这次试验的目的:1.比较三种配合饲料的饲养效果;2.研究提高二令青鱼成活率的途径。一、三种饲料配方饲养效果的比较和评价Ⅰ号配方:鱼粉35%;豆并粉47.5%;大麦粉15%;酵母粉1%;矿物混合剂1.5%,卵磷脂100毫克/公斤饵料,维生素混合剂微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浮性膨化饲料、沉性硬颗粒饲料、浮性膨化饲料与沉性硬颗粒饲料混合三种不同方法培育鱼种的试验,进行了鱼苗的生长速度、水质情况、饵料系数、经济效益的比较,得出采用浮性膨化饲料培育在上述指标中较其它二种方法有明显优势的结论。生长速度:浮性膨化饲料>沉性硬颗粒饲料>浮性膨化饲料与沉性硬颗粒饲料混合;水质情况:浮性膨化饲料优于沉性硬颗粒饲料优于浮性膨化饲料与沉性硬颗粒饲料混合;饵料系数:浮性膨化饲料<沉性硬颗粒饲料<浮性膨化饲料与沉性硬颗粒饲料混合;经济效益:浮性膨化饲料高于沉性硬颗粒饲料高于浮性膨化饲料与沉性硬颗粒饲料混合。  相似文献   

12.
人工饲养史及鲟仔鱼和细鱼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膜后的史氏鲟仔鱼400尾,平均体重0.05克,饲养于两只1.0×0.5×0.6m水族箱内,每箱200尾。投喂配合饲料,饲养40天。平均成活率43.25%;平均体重1.01克。随后,从存活的173尾中选规格较齐的129尾,分三组,每组43尾,做三种饲料试验。三组饲料中鱼粉和豆饼粉的比例分别为①45:25,②35:35③25:45。水温19-25℃,试验9周。各组的成活率和平均日增重率分别为:①97.7%,3.67%;②88.4%,3.56%;③88.4%,3.47%。试验结果表明:用配合饲料作为史氏鲟仔鱼的开口饲料完全有可能;饲养过程中仔鱼较大的死亡主要发生在开食后的前10天左右;幼鱼对配合饲料中的植物性蛋白有定利用能力;配合饲料饲养幼苗的成活率很高。  相似文献   

13.
以3.90—4.05g/只稚甲鱼为试验材料,饲养30天,水温23.08±4℃。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月增重率为69.82%,68.90%,分别比对照组高29.29%,27.59%;饲料系数为2.72,2.67,分别比对照组低0.61,0.66。  相似文献   

14.
经人工孵化的同亲本史氏鲟鱼苗,用水蚯蚓饲养20天后,直接转入水簇箱内(水体100×25×40cm)进行配合饲料饲养试验。试验设3个不同蛋白质梯度的配合饲料组(1号料、2号料、3号料)和一个投喂水蚯蚓的对照组,每组放鱼100尾,试验期为30天,30天后试验各组幼鲟体重分别为5.01g、4.74g、4.91g和4.08g。存活率分别为82%、86%、75%和95%。试验结果表明:用活饵喂养一段时间的史氏鲟幼鱼仍可直接采用配合饲料喂养,无需进行过渡驯饲,同时指出适合于幼鲟营养平衡的配合饲料仍需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5.
鱼类因生存在特定的水域环境之中,了解鱼用颗粒饲料的抗崩解特性,对改进和提高鱼用配合颗料饲料的品质、品位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作者曾随机选择了国内外六十种鱼、虾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作水中崩解对比试验。试验水温为27℃±2℃,试验用的饲料有软颗粒、硬颗粒、浮颗粒具有代表性的三大类型的配合颗粒饲料。鱼虾饲养,实质上就是用饲料蛋白质转化为鱼虾蛋白质,是蛋白质的转移。而蛋白质是  相似文献   

16.
网箱养鱼高产试验及其技术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网箱养殖莫桑比克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高产试验。其中网养莫桑比克罗非鱼获得每平方米净产97公斤,饲料系数为2.16:网养草鱼每平方米净产14.5公斤,饲料系数为2.49。此外,本文论述了网箱结构,饲养环境,养殖方式,饲料配方,投喂技术等技术因子对提高单位产量的关系。作者认为合理选择网箱,敷设饲料台,控制溶氧不低于3mg/L、水温不低于15℃,饲养密度为5—10公斤/米^2,单养,采用蛋白质组分不低于35%的颗粒饲料以及提供10%-2%的日给食率,是网养给食式鱼类获得高产并降低饲料系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山女鳟人工受精孵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日本引进的山女鳟发眼卵育成亲鱼后,以挤腹法采孵,取精,干导法人工受精,经30-60分钟止水膨胀后入桶式孵化器进行流水孵化,发展率25.2%,孵化稚鱼畸形率5.1%,患脐囊白点症的占7.3%,稚鱼体质软弱,受精后1-分钟内采用免膨法将卵将卵直接入桶孵化,发眼率59.4%,孵化稚鱼98%以上发育正常,畸形率3.6%,水质澄清孵化水温12℃试验组发眼率95.1%,孵化率94.0%,孵化稚鱼体质良好。  相似文献   

18.
虞泽良 《畜禽业》2012,(10):18-19
<正>根据农业部种草养鹅"丰收计划"要求,1993年2月16日—4月28日由笔者负责指导进行肉鹅同一品种不同饲养方式对比试验。1试验品种鹅选择、来源、饲养户安排根据"丰收计划"要求:选择四川白鹅×本地白鹅的二元杂交白鹅为试验品种,苗鹅由郎溪县科委孵化厂提供。按试验要求将150羽试验苗鹅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为传统饲养,第二组为传统+补饲,第三组为全精料饲养,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开辟养鱼饲料的新途径,1989年笔者与本县养鱼专业户余作文利用鸡粪制成颗粒饲料养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饲料配制及鱼种饲养 1.鸡粪加工成颗粒饲料的方法及配比。将鲜鸡粪掺入一定比例的猪粪,经充分发酵腐熟后,晒干、搓碎,加入适量的玉米粉、菜籽饼,米糠和下脚面粉(粘合剂)等。然后粉碎拌匀,用颗粒饲料机加工制成颗粒状饲料。饲料中各成份的配比为:鸡粪40%,猪粪10%,玉米粉12%,菜籽饼20%,米糠10%,下脚面粉6%,贝壳粉1%,食盐  相似文献   

20.
在0.133hm2池塘中进行配合饲料饲养罗氏沼虾试验,饲养101d,投喂配合饲料471.5kg,共收虾253kg,鲢鳙鱼107.5kg,折合每1000m2产虾190.23kg,虾平均体长828cm,尾重15.22g,日增长率1.55%,成活率41.56%.饵料系数1.86。总收入11585元.支出5027.7元,纯利润6557.3元,折合每1000m2利润4930.3元,投产比1∶2.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