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地球各大陆的某些地区里都分布有盐渍土壤。而分布最广的是在宽广无边的干旱无水地区和沙漠地带。然而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散布在其他土壤中间的个别地段或面积不大的小块。根据当代最伟大的土壤学家Л.И.普拉索洛夫院士的调查,在苏联,盐渍土壤及与盐渍土壤在发生上有关系的碱土,共占全国面积约10%。而在中亚的一些共和国国家里,在外高加索的东部,在里海沿岸的低地以及在西伯利亚的一些  相似文献   

2.
<正>连日来,新水土保持法宣传以铺天盖地之势在江西龙南大地展开:水保宣传标语、县领导贯彻新法电视讲话和贯彻新法的新闻等在龙南电视台滚动播放;新法宣传车在县城大街小巷、乡村集镇不停穿梭;新法宣传横幅标语在交通要道、在街道、在村口、在厂矿……密集悬挂;新法律宣传咨询在各乡镇集日现场,工作人员一边发放宣传资料,一边回答人们的询问,忙得不亦乐乎;在武当镇  相似文献   

3.
对137Cs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态系统土壤中的分布特征进行测量分析的结果表明:137Cs在耕地土壤中均匀分布,在其余6种非耕地土壤中呈明显的指数递减分布;非耕地土壤在0~10 cm土层内存在一个137Cs富集层,富集层以下137Cs含量有一个骤降的过程;137Cs在耕地土壤中的分布深度大于耕层厚度20 cm,在非耕地土壤中的分布深度在24 cm左右;137Cs的面积浓度在高山草甸土壤中最大,在适温灌丛土壤中最小,前者是后者的2.6倍。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本材料书,供在农村工作的人们看的。本来在9月间就给这本书写好了一篇序言。到现在,过了三个月,那篇序言已经过时了,只好重斯写一篇。事情是这样的。这本书编辑了两次:一次在9月,一次在12月。在第  相似文献   

5.
植物嵌合体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雪云  陈利萍 《核农学报》2010,24(6):1185-1191
本文介绍了植物嵌合体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对嵌合体的类型、稳定性,在植物组织、器官发育研究中的利用,以及嵌合体在细胞间相互作用和在植物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水稻土在我国耕地面积中分布至广,由于它是在长期灌水情况下发育的,因此土壤特性与养分变化和一般旱地不同。著者曾于1954年在江苏丹阳练湖农场初步测定水稻土中铵态氮素及亚铁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现将所得结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7.
营造樱花夹道景观的品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樱花在园林中的应用呈现上升趋势,各景区、公园、学校,甚至生活小区广泛栽植樱花,各地樱花园纷纷建成。在樱花园林应用中,樱花夹道景观十分优美,花开时节,人们徜徉在花下,尽显浪漫之姿。不仅如此,在落英时节,在园路上用樱瓣铺成的花毯更有另一番景致(图1、2)。  相似文献   

8.
大豆茎秆、叶片及豆荚生长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疆莫豆1号、蒙豆30、北豆5号为试材,在系统观测的基础上,构建了大豆茎秆、叶片和豆荚等器官的形态建成模型。模型以生理发育时间为时间步长,以生理发育日来衡量茎秆、叶片和豆荚的生长进程与生长次序,以品种遗传参数为基础来确定其他的模型参数,引入了最小含氮量、最大含氮量和临界含氮量来订正氮素的影响。不同品种不同播期的检验结果表明,节间长度的模拟误差在0.08~0.59 cm,RMSE在0.25~0.28 cm;节间粗度的模拟误差在0~0.10 cm,RMSE在0.04~0.05 cm;叶片长度的模拟误差在0.28~0.58 cm,RMSE为0.47 cm;叶片宽度的模拟误差在0.31~0.39 cm,RMSE在0.35~0.36 cm;豆荚长度的模拟误差在0.14~0.39 cm,RMSE在0.24~0.39 cm;豆荚宽度的模拟误差在0.09~0.21 cm,RMSE在0.14~0.17 cm;豆荚厚度的模拟误差在0.04~0.09 cm,RMSE在0.06~0.07 cm。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和可靠性。该研究可为大豆器官形态的虚拟显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弄清玉米生长过程中侵蚀动态变化,该文采用人工模拟降雨与微小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紫色土区不同耕作措施对坡耕地地表径流及侵蚀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雨强1.0 mm/min条件下,平作坡面在种植前径流量最小,横坡垄作坡面在拔节期—抽雄期坡面径流量最小。在雨强1.5 mm/min条件下,横坡垄作坡面在玉米拔节期—抽雄期径流量最小。在雨强2.0 mm/min条件下,横坡垄作坡面在玉米苗期—拔节期坡面径流量最小。在雨强为1 mm/min和1.5 mm/min条件下,不同耕作措施坡面在玉米的抽雄期—成熟期产流时间最短,在雨强为2.0 mm/min条件下,不同耕作措施坡面在苗期—拔节期产流时间最短。这一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水土流失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北欧地区对覆盖作物减少氮素(N))流失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覆盖作物平均降低氮淋溶43%,黑麦草的覆盖作物长势最好,平均吸氮量为7~38kg/hm^2。在斯堪纳维亚南部和芬兰,覆盖作物以不同方式进入农业环境方案。在丹麦是强制性执行的,在挪威、瑞典和芬兰是通过补贴进行的。在丹麦沙土上的实验研究表明,削减氮淋溶值最多达51kg/hm^2。在瑞典站点,10a间覆盖作物减少冬小麦地氮淋溶约为43%。在不同国家,不同试验点覆盖作物减少氮淋溶最大差值不同,在丹麦为63kg/hm^2,在挪威为29kg/hm^2,在瑞典和芬兰分别为18kg/hm^2和15kg/hm^2。各国覆盖作物减少氮淋溶平均值也不同,在丹麦为33kg/hm^2,在挪威为16kg/hm^2,在瑞典为11kg/hm^2,在芬兰为6.5kg/hm^2。  相似文献   

11.
E.  N.  拉特湼尔 《土壤学报》1952,2(1):55-59
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假如不计算少数过磷酸钙的手工业生产的话,俄罗斯实际上是没有自己固有的肥料工业的。强大的化学工业,特别是生产所有主要的无机肥料的肥料工业,在苏联是在第一个斯大林五年计划实施时创建的,这样给了斯大林同志凭证,远在1933年初,在自己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结报告里  相似文献   

12.
班豆在浸泡加工过程中吸水特性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产速食干豆过程中,主要包括浸泡、蒸煮和干燥等工序。浸泡的温度和时间直接影响到在浸泡过程中固性物的损失和最终产品的质量。该研究测定了班豆在浸泡过程中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的吸水和固性物的损失特性,同时利用数学模型预测了在变温情况下班豆的吸水特性。该研究结果将对生产高质量的速食班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万欣  董元华  王辉  李建刚  宋丽芬 《土壤》2013,45(3):477-482
为了解山东省海阳地区蔬菜大棚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情况,测定了该地区150个不同种植年限(1~17年)番茄大棚土样的理化指标。结果得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体积质量(容重)逐渐降低但在种植11年后略微增加。土壤pH在17年间降低了25%,酸化程度日益严重。土壤有机碳含量在种植1~10年间增加了86.8%,但在之后的7年降低了69.7%。全氮的含量在种植1~9年间升高了1.41倍,但在之后的8年降低了52.3%。土壤碱解氮含量在种植1~8年间增加了79.5%,而在之后的9年降低了41.8%。土壤速效磷含量在种植1~9年增加了38.6倍,在之后8年又降低了68.9%。土壤速效钾含量在种植1~9年间增加了4.4倍,但在之后的8年间降低了77.7%。  相似文献   

14.
И.  С.  马秋克 《土壤学报》1954,2(4):349-353
在此次研究工作中,我们抱定了研究混合林中林木根系发展与土壤构造关系的目的,因为这个问题在混合林营造时在不同树种的配合上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同时在平均1米(从0.7—1.5米)的距离内进行发掘两株树的根的工作。工作地点是罗斯托夫州暗栗钙土区中的全苏农林水利科学研究所奥布里夫农艺森林土壤改良试验场,下面叙述的材料有些是在1952年夏,在研究树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离子Cu Zn Cd的相互作用对Pb在鲫鱼组织中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室内暴露试验方法研究了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对其在鲫鱼组织中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对Pb在鲫鱼组织中的积累的影响与离子的种类,数量及组织的类型有关。Pb的积累主要与Zn,Cd以及它们的共同作用关系密切,随着重金属离子种类数目的增加,相互作用对积累的影响变得显著;重金属离子混合后使Pb在鱼鳃中的积累浓度降低,肝脏中的积累浓度升高,对Pb在肌肉中的积累无影响,在鳃中的积累主要受表面位点竞争作用主导,而在肝脏中的积累主要与MT的诱导作用有关。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不会改变Pb在鲫鱼组织中的分布规律,Pb在鲫鱼组织中的积累顺序为肝脏>鱼鳃>肌肉。  相似文献   

16.
农业废弃物静态高温堆腐过程中微生物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静态通气条件下,研究了农业废弃物堆腐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以猪粪和小麦秸秆为原料,加入微生物菌剂堆腐,细菌数在堆腐3 d达到高峰值3.85×1012CFU/g,放线菌在第5 d达到高峰值6.25×108CFU/g,真菌数在堆肥第3 d就达到高峰值8.29×106CFU/g;未加菌剂的堆腐处理细菌数在第8 d达到高峰值7.54×1010CFU/g,放线菌数在第5 d达到高峰值4.22×108CFU/g,真菌数随着温度上升而下降,在堆腐后期上升。在以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原料,加入微生物菌剂堆腐,细菌数在第2 d达到高峰值5.62×1012CFU/g,放线菌数在堆腐第3 d达到高峰值1.46×1010CFU/g,真菌数在堆腐第1 d达到高峰值1.13×109CFU/g;未加菌剂的堆腐处理,细菌数在第4 d达到高峰值2.01×1011CFU/g,放线菌数在第3 d达到高峰值1.46×1010CFU/g,真菌数在堆腐第1 d达到高峰值8.51×108CFU/g。在整个堆腐过程中,真菌数一直较低,细菌和放线菌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氮利用效率小麦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入理解小麦氮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对于氮高效小麦的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试验选用两个不同氮利用效率的小麦基因型,设置不同氮水平,分别在小麦的5个生育期收获采样,研究不同氮利用效率小麦基因型中5个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氮利用方面,无论是在低氮还是高氮条件下,氮利用高效小麦XY107的籽粒氮利用率均高于氮利用低效小麦LM1;在基因表达方面,在低氮条件下,小麦地上部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TaGS1c)、丙氨酸转氨酶基因(TaAlaAT)和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TaPPDK)的表达水平在抽穗期以后均显著增强,且在氮高效小麦XY107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氮低效小麦LM1中的表达水平;而在高氮条件下,只有基因TaPPDK的表达水平在抽穗期以后显著增强,且在氮高效小麦XY107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氮低效小麦LM1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发现,TaGS1c、TaAlaAT和TaPPDK 3个基因在决定小麦氮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控释BB肥在4种作物上的对比试验表明,控释BB肥在水稻、慈姑上效果明显,产量、产值均高于对照;在马铃薯上则产量低于对照,但品质好,产值高于对照;在甘蓝上产量、产值均比对照低,因此,建议在水稻、慈姑、马铃薯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湖南、江苏、河北、宁夏、重庆、广东6地的田间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技术研究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叶用莴苣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其最终残留量,结果显示,吡虫啉在叶用莴苣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在叶用莴苣中的消解半衰期为3.9~4.6 d,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8.6~8.7 d。收获期吡虫啉在叶用莴苣中的残留量为<0.78 mg/kg,在土壤中残留量为<0.13 mg/kg。结果表明,吡虫啉属易降解农药,其在叶用莴苣上的最终残留量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等规定的吡虫啉在圆生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2 mg/kg),按试验推荐剂量和方法使用是安全的,安全间隔期为7 d。  相似文献   

20.
在用亚硝酸钴钠测定植物或土壤中钾的含量的时候,一般所得到的 K_2NaCo(NO_2)_6沉淀,在组成上并不固定,由于温度和手续的不同,其含钾量常不能达到17.216%的理论值。因此各个试验室中,常采用自己的经验数值。目前所通用的沉淀温度,有的在冰箱中保持在0℃以下,有的保持在20℃,有的在水浴上蒸发至糊状。根据我们的经验,Wilcox 氏法并不能得到如原作者所述的数值,其误差常低于理论值6%左右,同时分析手续难于控制如所要求保温20℃,在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