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树品种品质化学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锦时 《茶业通报》1989,11(4):16-18
茶树是叶用作物,成品茶的质量,受茶园管理,采、制技术等制约外,起重大作用的是茶树品种。茶树品种的遗传特性,左右着茶叶化学成份的组成与含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种的好环,实际上反映了茶叶中内含化学成份数量与组成上的差异。由于茶树品种内含物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研究茶树品种品质化学指标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在茶树育种工作中,鉴定茶叶品质,历来都是应用直接鉴定法,即把鲜叶制成茶后,进行感官审评。此方法受评茶人员的经验和爱好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很难判断品种的内  相似文献   

2.
茶叶氨基酸对茶叶品质有显著的影响,成为重要的品质成份之一,其与品质的相关系数高达0.987。茶叶科学工作者对茶叶氨基酸的含量变化、生物合成以及茶园生态对氨基酸动态变化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于鉴定茶树品种、茶叶品质以及探索茶园生态对茶树生理影响等等方面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茶叶中的氨基酸总量及种类则因品种及环境条件的差别而不同,一般认为含有二十余种氨基酸,其中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四种氨基酸被认为是对茶叶品质影  相似文献   

3.
氮素是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的营养元素,培育氮素高效利用的茶树品种对于缓解氮肥过度施用导致的茶叶品质降低以及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三年来已发表的茶树与氮素营养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重点关注茶树对不同氮素形态利用以及氮素对茶叶品质影响的基因调控研究,为明晰茶树与氮素营养的内在关系及后续研究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选育茶树新品种是加速茶叶生产良种化进程,进一步提高茶叶产量、品质,发挥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我院地处沿江江南丘陵地区,选育适宜丘陵地区栽培时高产优质,茶类适制性强的品种,对提高丘陵地区茶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茶叶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为此,从1974年开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省内外优良群体品种和无性系品种的有性后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农业厅于1982年1月6日在合肥召开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产茶地区农业局,省祁门茶叶研究所,安徽农学院、劳动大学茶叶系,屯溪茶校等多人。会议认为鉴于安徽省是全国重点产茶省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好,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有不少优良群体品种及名丛单株。为了摸清我省资源家底,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面较广,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现就茶树生长势与茶叶品质关系的调查材料,作如下分述。一、茶树不同生长势的鲜叶品质鲜叶品质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先决条件,而决定鲜叶品质优劣和生产鲜叶是茶树本身所  相似文献   

7.
茶树品质是高品质茶叶成品的源头保障。为探讨铁观音茶叶品质与茶树种植年限的关系,选择种植4年、9年、30年的铁观音茶树及对应的土壤为材料,通过无性繁殖后再移植到不同年限种植土壤及新土壤等处理,对比不同处理方式下茶叶产品品质。结果表明,铁观音茶叶品质随茶树种植年限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经无性繁殖后的茶树幼苗移栽到4年、9年、30年的土壤后,其茶叶品质依然呈现下降趋势。而移栽到新土壤后的茶叶品质差异较小,表现为茶叶品质得分浓香型铁观音分别为95.60,94.80,94.70分,清香型铁观音则分别为94.90,94.85,94.40分。可见,茶树连续种植后,茶叶品质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种植土壤。  相似文献   

8.
<正>茶树品种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形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特性的相对一致性,在一定地区和栽培条件下其产量、品种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生产需要的茶树群体。茶树品种是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名优茶生产的前提条件,品种的抗逆性是发展无公害茶园的关键。茶树良种是指在一定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和栽培、采摘制度下,能够达到高产稳产,制茶品质优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丰产、稳产、优质、早发和广适等  相似文献   

9.
茶树是我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全区各县均有种植,由于气候条件适宜,茶叶品质较好,尤其是石阡县坪山公社的毛尖茶,相传是“贡茶”,久负盛名,驰名中外。然而本区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气候的地区差异很大,兼之茶叶品种繁多,各品种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因而给茶叶生产带来一些复杂问题。因此,研究茶树及其品种的合理分布,对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茶叶产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肯尼亚茶产业与茶树资源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肯尼亚是世界重要的茶叶生产国,非洲第一大产茶国,以生产CTC(crush, tear, curl)红茶为主,茶叶的品质位居世界前列。茶叶现已成为肯尼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GDP)4%;产量的95%以上用于出口,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占26%的出口换汇收入。目前肯尼亚茶叶研究基金会收集保存了250余份茶树种质资源,已经释放了50个国家级茶树品种。茶树育种技术从传统的杂交育种,逐步向生物技术育种等新技术发展。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肯尼亚茶叶产业发展简史与概况、茶树种质资源、育种技术、育成品种、新品种保护及良种繁育与推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影响茶叶的化学组成及其品质的因素很多。品种不同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茶树生长地的生态环境常超过了品种的影响。我们在过去几年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干旱的气候条件对茶叶的化学组成和茶叶产量均有不良后果。如在苏联的格鲁吉亚共和国查克戈地区在正常情况下每年8月间的茶树新梢均含有最高的可溶物质,出产最好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茶叶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为国际上公认的茶叶品质成份。氮、磷、钾是茶树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们与茶叶品质成分的形成与含量有着密切关系。适量的施氮对茶叶品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施氮不足或过量则会对茶叶品质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此外,茶树有喜铵耐铵的特性,施用NH4+—N肥有利于改善茶叶品质。磷能促进类黄酮物质的形成以及增加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钾能显著提高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等内含物的含量,对水浸出物、儿茶素等含量也有影响;不同钾肥品种对茶叶品质影响不同,就提高茶叶氨基酸的效果而言,以硫酸钾最好。氮、磷、钾三种元素配合施用对提高茶叶品质起到良好的效果,单施其中一种不仅无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反而会使茶叶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13.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很多,从茶树品种、鲜叶采摘、加工工艺、制茶机具到包装贮运和整理拼配,贯穿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但是生态条件更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素。生态条件是指与茶树生长发育有关的环境因素,主要指光照、温度、水分、土壤酸碱度、地形、海拔和纬度。此外还有植被、微生物等生物和人类的影响。由于环境条件的差异对茶树体内物质代谢的途径有一定的影响,使得不同生态条件下形成的物质成分的种类、数量和比例有所不同,与茶叶品质有关的许多化学成分诸如氨基酸、咖啡碱、多酚类等等,都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本文试从生态角度出发探讨生态条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往的茶树栽培研究大都偏重于产量的提高 ,对于茶叶品质 ,则过分依赖于从制茶工艺上下功夫。茶鲜叶化学成分(自然品质 )是茶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茶叶品质的高低 ,除与品种特征、制茶工艺密不可分外 ,采摘、修剪、施肥、土壤物理条件等栽培技术至关重要。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喝上优质茶。因此 ,茶树栽培学科的发展方向已由原来的重产量转而注重于质量的提高 ,优质栽培管理技术已成为中心议题。近年 ,土壤化学营养研究报道较多 ,而有机肥和土壤物理性状对茶叶自然品质的影响则极为鲜见 ;在采摘方面 ,报道较多的是不同…  相似文献   

15.
群体茶树品种在我国茶叶生产上所占栽培面积最大,我省95%以上茶园所栽培的都是良莠不齐、优劣混杂的群体茶树品种,而且这些群体品种茶树大部分均巳树势衰老,特别是我省生产的一些名茶优质茶,由于树势衰老,茶树生活力下降,产量和质量均难提高,使市场上产生名优茶紧缺的供求矛盾,急需从当地群体茶树适制名茶类型中选育适制名茶优质茶的茶树品种,对老茶园提纯复壮和换种,以提高名茶优质茶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  相似文献   

16.
安溪乌龙茶是茶树品种的名称,只是闽南青茶的一个品种名称的花色。有人硬套以代表所有青茶,从茶叶分类上说,是以“目”乱“纲”缺乏科学性,从经营上说,是以次为优,以贼为贵,不讲经济意义,实属错误。茶树品种不同,化学成分不同,制成茶叶也不同,外形内质优次相差很大;经济价值也相差数倍。铁观音品种制成茶叶比乌龙品种差异非常大,治病功效也不相同,何能以乌龙顶替铁观音遗害于人?!为此,先介绍安溪主要的茶树品种的连梗毛茶品质特征,待后进一步研究化学成分和药效的差异,使提倡以乌龙归类者,有所深而自觉思。  相似文献   

17.
建设标准化茶园,是推进茶业现代化、实现茶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选用良种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实施茶树良种工程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势在必行。1实施茶树良种工程的必要性首先,良种是科技的结晶和载体,品种是物质基础,品种的优劣,不仅决定茶叶产量高低,而且严重影响茶叶品质的优劣,从而影响茶叶生产的效益,实践证明,良种园效益可达5000~8000元/667m2以上,是常规茶园的2~3倍,凡是良种发展好,覆盖率高的地方,那里的茶叶生产水平和效益就相对较高。国内无性系良种覆盖率福建省达95%,浙江  相似文献   

18.
瓮安白茶是以珍稀茶树品种"白叶一号"的芽叶为原料,精细加工制作而成。为保证该茶的品质,在茶树种植、茶园管理及茶叶加工等多个环节都遵照有机茶的标准执行,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9.
严杰 《种子》1998,(2):79-80
引言国内外茶叶生产发展的实践证明,选育和推广良种,是提高单产,改进品质,增强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的一项重大技术措施。良种茶园一般可增产二、三成以上,良种对品质的影响更为突出,我国著名良种,云南大叶种制成红碎茶,出口平均价格在18O0美元八以上。而一般品种出口平均价不到I000美元/t。乌龙茶良种铁观音,价格比普通种高一倍以上,绿茶良种,制出成品茶,品质也有显著的提高,一些地方特种名茶更为突出。所以现代茶叶生产对优良品种的需要已表现为对生产资料的一种迫切要求。1我省选用茶树良种的条件青州茶树品种资源丰…  相似文献   

20.
为茶园间作种植模式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盆栽试验探讨茶树/大豆间作种植下茶树土壤营养成分、微生物种群组成以及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茶树相比,茶树/大豆间作可以提高茶叶氨基酸、可溶性糖及咖啡碱含量,降低了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有效改善了茶叶品质。间作茶树土壤的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高于单作茶树,改善了土壤生态质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茶叶的营养品质与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以及放线菌的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说明茶园间作豆科植物对于茶园土壤环境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效改善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