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三千八百坎现有蕨类植物52种,其中观赏价值较高的有10种,章介绍了这些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繁殖方法、开发利用价值及用途等,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蕨类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广东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资料,广东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蕨类植物44科88属201种。在掌握蕨类植物基本组成基础上,对区内蕨类植物的优势成分、分布区类型及具体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表明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性质具有以下特征:(1)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区系性质;(2)古老蕨类植物成分丰富;(3)蕨类植物垂直分布较明显;(4)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多。  相似文献   

3.
广东野生蕨类状况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军雄 《绿色科技》2012,(10):85-86
以广东地区为例,对其野生观赏蕨类植物分布状况展开了探讨,并通过种类特征分析,探析了广东野生蕨类植物的实践应用。对激发蕨类植物观赏优势特征,拓宽其应用发展前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长白山蕨类植物25科及每科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用途等,对长白山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长白山蕨类植物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统计共16科,20属,33种,2变种,分析了该地区蕨类植物科,属的特点,分布区类型,形态和生态类型及典型地段蕨类植物的生境,并根据蕨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对其园林用途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6.
东北蕨类植物计24科51属140余种、变种,是中国北方蕨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根据属的现代地理分布,东北蕨类植物可划分成7种地理成分,其中以北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所占比例最大,反映了本区系的温带性质。区系中包含了东北亚蕨类植物区系的2个特有属,30个特有种,是东北亚蕨类植物区系的中心区域。本区系与周围蕨类植物区系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与朝鲜的共有种多达104种,与日本的共有种达100种,与俄罗斯远东的共有种为81种,与华北地区的共有种72种,与秦岭地区的共有种70种,与蒙古的共有种53种,与西伯利亚的共有种46种,与北美洲及欧洲的共有种各为39种。根据蕨类植物的分布特点和种类组成,将东北蕨类植物区系划分成4个区,即长白、大兴安岭、蒙古、华北蕨类植物区。长白区有蔬类植物124种,东北亚特有成分主要分布于本区,是东北蕨类植物区系的中心区域;华北区有蕨类植物87种,喜温喜热成分较多,反映了东北蕨类植物一定的热带、亚热带亲缘;大兴安岭区有蕨类植物43种;蒙古区有蕨类植物近30种,多耐寒、耐旱种类。东北蕨类植物的垂直分布带谱是很明显的,以长白山为例,海拔500m以下为落叶林蕨类植物带,海拔500—1000m为暗针叶林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广州花卉市场上的观赏蕨类植物,对其形态特征、观赏价值和栽培条件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评估广州目前观赏蕨类植物的市场现状,对我国观赏蕨类的市场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节对东北蕨类植物的4科6属10种2变种进行了补遗和订正,考证了名称及有关文献,讨论了所述分类群与其近亲分类群的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9.
洞口蕨类植物32科50属81种(含变种)。对洞口15种食用,药用,观赏价值较大的蕨类植物的简要形态特征与价值作了描述,重点介绍了蕨,薇菜,金粉蕨,福建莲座蕨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洞口蕨类植物保护,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调研,标本采集整理和已有文献资料的查阅,对勐海县级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资源进行鉴定分析。目前,已知有蕨类植物33科,55属,118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蕨类植物4种。按用途将保护区蕨类植物划分为药用蕨类植物、观赏蕨类植物、食用蕨类植物、指示蕨类植物、工业原料蕨类植物与饲料和绿肥蕨类植物6种类型,简要分析了保护区蕨类植物的类型,并对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