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1淀粉酶简介酶(AMY或AMS)全称是1,4-α-D-葡聚糖水解酶,淀粉酶主要由胰腺和唾液腺分泌,肺、肝、甲状腺、脂肪等组织亦含有此酶。人工合成的淀粉酶主要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等。2淀粉酶作用淀粉酶的作用主要是催化淀粉及糖原水解,生成葡萄糖、麦芽糖及含有α1,6-糖苷键支链的糊精,不同的淀粉酶作用方式不同。3新玉米特点玉米是动物常用的能量饲料,虽然从田间到收割上市,再经过脱  相似文献   

2.
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方法,研究低温α-淀粉酶经不同温度(60~90℃)处理后对玉米淀粉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升高,低温α-淀粉酶对玉米淀粉作用后还原糖释放量和能量的改善程度逐渐降低;但高温处理对低温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较小,80℃处理后酶活存留率仍可保持在80%以上,调质温度为80℃以下时酶活存留率可保持90%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淀粉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法测定不同饲用玉米的淀粉含量。所测值分别与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淀粉含量进行比较,并分析该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淀粉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法准确率高、重现性好,实验室操作易掌控,更适用于测定饲用玉米中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低温α-淀粉酶对饲料中淀粉的酶解及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酶解试验模拟胃、小肠两步消化,分析低温α-淀粉酶对饲料中还原糖释放的影响。动物试验选用60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150和200 g/t低温α-淀粉酶,试验期为42 d。结果:1低温α-淀粉酶提高了饲料在胃消化阶段1、2 h(P0.05)和小肠消化阶段2、4 h(P=0.093)的还原糖生成量。2日粮添加100 g/t低温α-淀粉酶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鸡体重、后期平均日增重(P0.05);低温α-淀粉酶降低了前期(P=0.071)、后期(P0.05)和全期(P0.05)料重比。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低温α-淀粉酶提高了饲料中还原糖在胃消化阶段的释放量;肉鸡日粮中添加低温α-淀粉酶可以改善生长性能,添加量以100 g/t为宜。  相似文献   

5.
饲用酶制利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利用饲用酶制剂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降低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不利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饲用酶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饲用酶制剂可以是单一的一种酶,可以在动物消化道中降解饲料中的某一类物质,如α-淀粉酶可以降解饲料中以α-1,4-糖苷键连接的淀粉;α-半乳糖苷酶则可以水解饲料中带有α-半乳糖的寡糖(水苏糖和棉子糖等).  相似文献   

6.
<正> 前言在谷类,配合饲料及玉米青贮饲料中,淀粉作为能源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果有测定淀粉含量的简易方法,将是便利的。著者以前曾用高淀粉酶研究了简易定量淀粉的方法,但结果不够理想。本实验采用了淀粉酶(α—淀粉酶)和灰色链霉菌蛋白酶进行了简易淀粉定量法的研究,结果报告子后。  相似文献   

7.
支链淀粉酶对生长鸡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链淀粉广泛存在于玉米、稻米、小麦、甘薯等饲料原料中.约占淀粉总量的70%。80%。支链淀粉酶是一类专一分解淀粉中α-1.6糖苷键的酶.在饲料中应用报道很少。本文选用茁霉多糖型支链淀粉酶4000IU/g的产品,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00g/t、200g/t.观察对生长鸡增重的影响。结果发现,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9.4%(P〈0.01)和11.7%(P〈0.01),两试验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1酶制剂类饲料添加剂的主要种类1.1淀粉酶。淀粉酶主要有α-淀粉酶和糖化酶。α-淀粉酶能将淀粉大分子分解为易被吸收的中、低分子物质。糖化酶能将α-淀粉酶分解的中、低分子物质进一步水分解为葡萄糖,被动物吸收。1.2蛋白酶。蛋白酶是降解蛋白质肽链的水解酶,主要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酶等。1.3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能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将纤维素大分子水解为低聚糖片断,和将低聚糖物质分解为葡萄糖。1.4B-葡聚糖酶。β-葡聚糖酶能水解葡聚糖等大分子,降低消化道中物质的黏度,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β-葡聚糖酶是酶制剂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的非淀粉多糖(NSP,下同)是一组不易被动物利用的碳水化合物。根据常规饲料分析方法,它们被分别归入“粗纤维”及“无氮浸出物”中;已知,NSP具有抗营养作用,且与饲料中的有效能能值呈负相关。本项目应用酶解气相色谱系统分析测试技术测定了小麦麸及玉米中的1~4,β葡聚糖、β戊聚糖、混合(1~3)、(1~4)、β葡聚糖、甘露糖和木糖甘、果胶聚糖等NSP组分的含量。小麦麸产地为内蒙古巴盟,玉米为粮食部门收购的混合玉米。先将样品中游离糖用乙醇去掉(此处可测游离糖含量),后用热稳性α-淀粉酶和葡萄糖苷酶水解去掉淀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中,一个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淀粉酶和蛋白酶是否能提高2周龄以下肉鸡的养分消化率。试验的处理组分为以玉米-豆粕为基础日粮的对照组与日粮中添加了淀粉酶或淀粉酶+蛋白酶的试验组。结果发现,酶制剂的添加对肉鸡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没有作用。这一点已被淀粉和蛋白质的回肠消化率测定数据证实:对照组、淀粉酶组与淀粉酶+蛋白酶组3组肉鸡的平均值分别为96.8%、96.8%、96.9%和83.9%、80.1%、79.6%。三组日粮的淀粉总肠道消化率(Total Tract Digestibility,TTD)平均值分别为97.8%、97.7%和97.7%,其日粮AMEn值分别为3 129 kcal/kg、3 129 kcal/kg和3 106 kcal/kg。另一个试验采用2×2×2因子设计8个试验处理,以测定玉米颗粒(常规或简单粉碎以及精细粉碎)和非淀粉多糖酶、淀粉酶或非淀粉多糖酶+淀粉酶对1~21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作用。饲喂简单粉碎的玉米(几何平均粒径为736μm)型日粮的肉鸡,较之饲喂精细粉碎玉米型日粮(几何平均粒径为482μm)的肉鸡,增重更高(808 g/羽比750 g/羽)(P0.001)、饲料转化率(1.27比1.32)更低。这一点得到了更低AMEn值(2 852 kcal/kg对2 972 kcal/kg)的确证。淀粉酶的添加对饲喂简单粉碎玉米型日粮的肉鸡生长性能无影响,但提高了其增重、饲料转化率,也提高了饲喂精细粉碎玉米型日粮的肉鸡AMEn值,这可能是因为其增加了消化道前端的淀粉消化率。非淀粉多糖酶的添加对两种日粮都有作用,最明显的是,常规的玉米型日粮与细粉碎玉米型日粮的饲料转化率(1.27对1.23)和增重(750 g/羽对789 g/羽)。日粮AMEn值的变化同样重要,添加酶制剂后,AMEn从2 972 kcal/kg增至3 042 kcal/kg,2 852 kcal/kg增至3 009 kcal/kg。  相似文献   

11.
α-淀粉酶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α-淀粉酶分布十分广泛,遍及微生物至高等植物。其国际酶学分类编号为EC.3.2.1.1,作用于淀粉时从淀粉分子的内部随机切开α-1,4糖苷键,生成糊精和还原糖,由于产物的末端残基碳原子构型为α构型,故称α-淀粉酶。现在α-淀粉酶泛指能够从淀粉分子内部随机切开α-1,4糖苷键,起液化作用的一类酶。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类型和含水量玉米在储存期间理化性质和糊化特性的变化。选择半马齿型玉米(鲁单818)和马齿型玉米(金海5号),经过晾晒得到含水量分别为10%、13%、16%、19%的玉米,探究玉米在室内干燥环境中储存0、20、40、60 d后总淀粉、抗性淀粉、非抗性淀粉、总戊聚糖、水溶性戊聚糖和糊化特性的动态变化,以及相关的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植酸酶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2种类型玉米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植酸酶活力逐渐降低,且高含水量玉米的植酸酶活力高于低含水量玉米;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2种类型玉米抗性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非抗性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且高含水量马齿型玉米的抗性淀粉含量下降程度更大,非抗性淀粉和总淀粉含量更高;2种类型高含水量玉米的总戊聚糖含量更高,低含水量玉米的水溶性戊聚糖上升程度更大;2种类型高含水量玉米的糊化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和回复值下降程度更大,糊化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上升程度更大,半马齿型玉米的糊化峰值时间更长,糊化温度更高。由此可见,高含水量(19%)储存方式能提高玉米植酸酶活力、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降低抗性淀粉含...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畜牧工作者根据奶牛精饲料的不同形状,把饲料分成两大类,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加工。 将玉米、大麦、高粱等谷粒饲料蒸熟后压扁,然后快速干燥。压扁饲料中的淀粉,因加温而膨胀,呈半透明状,成为胶化淀粉。胶化淀粉的吸水力要比生淀粉高10多倍,淀粉酶容易和水一起到分子间隔,使淀粉的消化率提高到49%,比生淀粉高24%,玉米中全部营养的消化利用率可提高5~10%。又将各种饼、粕和糠、麸类饲料蒸煮后制成颗粒,在制粒过程中由于热处理和机械摩擦以及加压作用,可提高饲料中瘤胃蛋白质的比例,提高饲料利用率8~10%,提高牛奶产量1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淀粉广泛存在于谷物类饲料中,是大多数畜禽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淀粉酶是催化淀粉水解成葡萄糖、麦芽糖及糊精一类酶的总称。畜禽日粮中添加淀粉酶能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和改善生产性能。研究综述淀粉酶的种类、作用原理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旨在为淀粉酶在畜禽饲料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淀粉在玉米青贮料中是一种初级的无细胞结构的碳水化合物,它不能被乳酸菌所利用,这是由于乳酸菌作用的底物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等单糖。Mcdonald等(1973)报道,象α-淀粉酶这样能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发酵促进剂,能够促进乳酸菌的生长,使发酵结果更好。Bolsen(1980)把含有α-淀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畜牧工作者根据奶牛精饲料的不同形状,把饲料分成两大类,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加工。将玉米、大麦、高粱等谷粒饲料蒸熟后压扁,然后快速干燥。压扁饲料中的淀粉,因加温而膨胀,呈半透明状,成为胶化淀粉。胶化淀粉的吸水力要比生淀粉高10多倍,淀粉酶容易和水一起到分子间隔,使淀粉的消化率提高到49%,比生淀粉高24%,玉米中全部营养的消化利用率可提高5%~10%。又将各种饼、粕和糠、麸类饲料蒸煮后制成颗粒,在制粒过程中由于热处理和机械磨擦以及加压作用,可提高饲料中瘤胃蛋白质的比例,提高饲料利用率8%~10…  相似文献   

17.
饲用酶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利用饲用酶制剂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降低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不利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饲用酶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饲用酶制剂可以是单一的一种酶,可以在动物消化道中降解饲料中的某一类物质,如α-淀粉酶可以降解饲料中以α-1,4-糖苷键连接的淀粉;α-半乳糖苷酶则可以水解饲料中带有α-半乳糖的寡糖(水苏糖和棉子糖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饲用酶制剂往往是多种酶的复合制剂(复合酶制剂)。这是因为纯酶的生产技术复杂,成本高,而复合酶制剂的使用效果往往要好于单一酶制…  相似文献   

18.
J.  M.  Tricarico  淮亚红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5):157-157
我们用3个试验去研究日粮曲霉菌提取物中-淀粉酶活性对肥育牛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在试验1中,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120头杂交公牛被用来评价粗饲料来源(紫花苜蓿,棉仔饼)和每千克干物质添加950DU的α-淀粉酶对肥育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粗饲料和α-淀粉酶互作对胴体品质有显著影响(P<0.05)。饲喂棉仔饼试验组,添加α-淀粉酶可提高28~112 d的平均日增重(ADG),并且在其它阶段也趋向提高ADG(P<0.15)。在最初的28 d,ADG的增加和干物质摄入量(DMI)、饲料转化效率有关,但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ADG主要同DMI增加相关。在两种来源的粗饲料中,添加α-淀粉酶可提高肉牛背最长肌的眼肌面积(LM)。在试验2中,96个杂交母牛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同时采用2×3因素处理评估玉米加工方式(干玉米粉,玉米浆)和α-淀粉酶添加量(580或160 DU/kg,DM)的影响。在饲喂最初的28d,不同加工方式的玉米中添加α-淀粉酶可提高DMI(P=0.05)和ADG(P=0.03)以及胴体修整的ADG(P=0.04)。每千克干物质添加580 DUα-淀粉酶后,背最长肌的面积最大(二次效应,P=0.04),但产量等级最低(二次效应,P=0.02)。在试验3中,56头杂交公牛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当ADG不变(通过限制DMI达到),添加930 DU/kgα-淀粉酶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当DMI被限制时,α-淀粉酶的添加不影响肉牛生产性能。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育肥牛日粮中添加α-淀粉酶可提高DMI,从而导致ADG的增加;更进一步的研究将去探讨它的作用模式以及和日粮成分的相互效应。  相似文献   

19.
饲料原料在储存期间的品质不可能不发生变化,营养价值会随贮存期的延长而降低.1 储存期间主要成分的变化1.1 碳水化合物 饲料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为淀粉,α和β淀粉酶与淀粉作用后将淀粉分解成糊精和果糖,在湿度75%以上的储存初期,淀粉酶的作用会增加.由于淀粉酶的水解作用,水分的含量增加,饲料中的糖分经分解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干物质质量减少.总之,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碳水化合物发酵后,产生酒精及醋酸,除减低营养价值外,并使饲料发生一股酸味.  相似文献   

20.
饲用微生物酶的生产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微生物酶的分类、作用机理及来源1.1 淀粉酶。淀粉酶是能够分解淀粉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和异淀粉酶。 α-淀粉酸又称淀粉1,4-糊精酶,能够切开淀粉链内部的α-1,4-糖苷键,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含有6个葡萄糖单位的寡糖和带有支链的寡糖。生产此酶的微生物主要有枯草杆菌、黑曲霉、米曲霉和根霉。 β-淀粉酶又称淀粉1,4-麦芽糖苷酶,能够从淀粉分子非还原性末端切开1,4-糖苷键,生成麦芽糖。此酶作用于淀粉的产物是麦芽糖与极限糊精。此酶主要由曲霉、根霉和内孢霉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