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搅拌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工程中,文章应用商业计算流体软件Fluent对搅拌槽内的混合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采用多重参考系法(MRF)及标准模型。通过对搅拌流场、固液浓度比以及功率因数等方面的分析,来判断安装单层、双层搅拌桨叶对搅拌混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硫酸铜搅拌结晶过程中,搅拌器是主要部件,其结构参数不同,搅拌作用不同,搅拌槽内流体流动速度也就不同。通过研究搅拌硫酸铜晶体过程中搅拌效果差、冷却速度慢、下叶片应力过大的问题。设计搅拌器的结构参数,基于均匀设计原理确定结构参数组合仿真实验方案,分析不同结构参数组合对槽内液体速度分布和固体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规律,探究结构参数对搅拌混合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对单、双层涡轮式搅拌器在搅拌釜内产生的流场进行研究,并通过PIV验证模拟所选用的MRF模型符合实际。结果表明:选用单层涡轮式搅拌器时流体流动范围较窄;选用双层涡轮式搅拌器时流体流动范围较广。单层涡轮式搅拌器可提高转速以获得与双层涡轮式搅拌器近似的搅拌范围,但功耗较大,且搅拌效果较双层的差。单层涡轮式搅拌器的漩涡位置与涡径及转速无关,搅拌范围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双层涡轮式搅拌器的涡心位置随转速增大而上移,且涡径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双桨桨间距对流场的干涉作用明显,间距大或小均会导致漩涡发散,涡心不明显,流体流动范围变窄。  相似文献   

4.
王颖 《河北农机》2014,(9):64-65
依附于旋翼式单人飞行器的设计,以静力学和动力学结合的方式,对单人飞行器的桨叶进行自由振动分析。首先,粗略估计了可满足起飞重量要求的桨叶尺寸,建立简化的三维模型;其次,将桨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CFD流体仿真,验证其起飞的可行性;最后,对其进行了带预应力的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尺寸可满足飞行时的重量要求,通过振动特性的分析,找到了飞行过程中容易发生破坏的位置,在实际制造中应对其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5.
采用NX软件建立实体模型,Fluent18.0软件进行三维湍流分析,通过非结构化网格和动坐标系技术,选用标准k-ε湍流计算模型和SIMPLEC算法进行速度-压力耦合求解.在原有双曲面搅拌器翼型的基础上,对桨叶进行水平叠加,并计算了2种翼型下双曲面搅拌器在9 m×9 m×5 m的氧化池内的搅拌流场,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双曲面搅拌器桨叶附近流场变化和不同安装高程下特定区域的湍动能变化.双曲面搅拌器的桨叶延伸线为螺旋线,研究计算表明,其桨叶的迎水面作为直接与来流撞击的面,其最优应为螺旋线的凹侧且与转盘呈锐角的斜面,背水面最优为与转盘垂直的垂面,且背水面后增加一斜面可对加速后的水体起到整流作用,使搅拌器径向搅拌范围更大.安装高程为H=1 000 mm时,池内平均流速达到0.710 m/s,较优化前提升0.140 m/s,平均湍动能达到0.088 J /kg,较优化前提升0.043 J /kg,主要区域平均湍动能由0.015 J/kg提升至0.028 J/kg.  相似文献   

6.
全混式厌氧反应器搅拌方式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流体动力学模型对全混式厌氧反应器内的流场进行三维稳态数值模拟.研究搅拌器不同安装方式对上层和下层扰动的影响,以达到消除上层结壳和扰动下部污泥层的目的.结果显示,单纯提高搅拌器的安装高度难以改善运行情况.双层搅拌方式下,4.3m层流速较原始安装位置可提高90.90%,0.2m层流速可提高20.94%.工程实践表明,改造后的搅拌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浮渣,同时扰动污泥,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陈华 《福建农机》2020,(1):21-27
通过对单轴桨叶混合机搅拌装置的结构特点和混合机理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混合质量、增强混合效率、降低能耗、提高可靠性为目标,对HHDJD1型单轴桨叶混合机搅拌装置的桨叶组件、传动轴、侧面密封装置、轴承组件和动力装置等结构和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经过实际生产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理论分析及计算确定HHDJD1型单轴桨叶式饲料混合机关键技术参数,并通过不同桨叶型式对比组的试验测试,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不同桨叶型式对混合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桨叶型式。  相似文献   

9.
以灌溉施肥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混肥搅拌器为研究对象,基于逆向工程技术,对搅拌器叶片进行三维重构和偏差分析,结果显示:重构叶片曲面90%以上区域精度达到±0.1 mm。基于ICEM软件对搅拌器流场域进行建模和非结构网格划分,采用多重参考系法、欧拉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实现不同搅拌速度和桨叶离槽底高度下搅拌器性能的CFD模拟,对不同工况下搅拌器的搅拌效果进行分析讨论,为混肥搅拌器的应用和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单轴桨叶式混合机在小型饲料厂和预混料厂中广泛使用。转子是其中的重要工作部件之一,由主轴、支撑杆和桨叶等零件构成。利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对单轴桨叶式混合机转子中的各零件进行三维建模和虚拟装配,改变了传统的二维设计方法,为Pro/E在饲料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单轴桨叶式饲料混合机全长敞开式出料门的结构形式、密封形式、控制方式进行研究及设计,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符合生产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桨式搅拌器因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厌氧发酵领域,对于搅拌桨的结构参数却少有研究。为此,以搅拌轴旋转速度、桨叶直径、桨叶倾角作为影响因素,以搅拌所需净功率与搅拌强度(以完全搅拌所需时间长短,反映搅拌强度大小)为考察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桨式搅拌器结构优化参数。结果表明:当最优组合在搅拌轴旋转速度为150r/min、桨叶直径为135mm、桨叶倾角为60°时,得到的搅拌所需功率2.6W、搅拌时间为5s。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推广日粮饲养技术的需要及日粮混合机自主创新研究少的现状,设计了一种由中空正十棱柱状转筒与其主轴上安装的桨叶组合而成的日粮混合机,实现日粮各组分的混合加工。为探究其混合性能,利用转筒与桨叶组合式日粮混合试验装置,以混合时间、填充率、转筒转速、桨叶回转半径为试验因素,以混合均匀度、净功耗为评价指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研究。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并优化分析了试验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混合均匀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填充率、转筒转速、混合时间、桨叶回转半径;各试验因素对净功耗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混合时间、转筒转速、填充率、桨叶回转半径;最佳参数组合方案为混合时间3.5 min、填充率66%、转筒转速29 r/min和桨叶回转半径236 mm,对应的混合均匀度为92.98%、净功耗为32.618 k J,比优化前分别降低了5.04%、3.31%。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全混合日粮(简称日粮)饲喂技术的推广应用,设计了一种桨叶式日粮混合机,并对该混合机进行了性能试验与参数优化。利用桨叶式日粮混合试验装置,对混合室内日粮的混合过程进行分析,将混合室内日粮分布区域划分为积料区、提料区、滑落区和塌落区,各区域混合方式为:积料区与提料区主要发生剪切混合与对流混合,滑落区与塌落区以较强剪切混合与扩散混合为主;以混合时间、转子转速和桨叶安装角为试验因素,以变异系数与净功耗为评价指标,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获得了该机试验因素对混合均匀度及净功耗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填充率为65%时,最优参数组合为:混合时间5. 3 min、转子转速8. 6 r/min、桨叶安装角34°,对应的变异系数为7. 01%、净功耗为51. 02 k J。该日粮混合机满足日粮的混合要求,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5.
对于开启涡轮式搅拌器的搅拌流场,采用多重参考系法、标准κ-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应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并用PIV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选用的MRF模型符合实际;对叶片数为4、桨叶倾角为45°、桨径为100mm的常用开启涡轮式搅拌器在转速为120r/min时进行模拟,发现桨叶区产生径向流,在挡板附近形成漩涡,在釜底存在搅拌死区;对搅拌器叶轮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发现当桨径为170mm、桨叶倾角为45°、叶片数为6时所产生的搅拌死区最少,搅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搅拌式饲料混合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迅速发展的过程就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农业机械化就是把农业和机械一体化,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农业机械的发展和农业的发展相辅相成。饲料混合机是农业机械中的重要一员。为此,设计了电动饲料混合机。首先,从混合机的动力系统着手研究设计,根据混合机的生产效率和机型小的特点,确定混合机的类型(减速电动机)及其功率;其次,通过对混合机各零部件的分析,设计出混合机的搅拌器—桨叶式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搅拌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过程中。本文对双层intermig桨式搅拌槽内的混合过程进行了三维模拟,采用多重参考系法(MRF)及标准k-ε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桨叶直径及离底高度对流场及搅拌功率的影响,绘制了Np-Re关系图。结果表明:离底高度的变化对搅拌槽流场性能的影响非常明显,流动模拟可获得详细的流场分布及各项特性参数,计算结果可为工业搅拌过程提供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华 《福建农机》2019,(1):12-16
通过对时产1吨单轴桨叶式混合机三轴卸料门的结构设计、主要技术参数确定及气动控制系统设计,提高了卸料门运行的可靠性和适应性,降低混合机残留量,缩短放料时间。经过实际生产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堆肥反应器的分散性能会直接影响好氧堆肥反应的进程和结果,而堆肥反应器的通气搅拌结构是影响其分散性能的关键部件。为改善好氧堆肥反应器的分散性能,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实验室用堆肥反应器的单层通气桨叶结构、单层通气桨叶双层搅拌桨叶结构和三层通气桨叶结构分别进行了气液两相流模拟,对比分析了这3种通气搅拌结构性能的优劣,并进一步研究了单层通气桨叶双层搅拌桨叶结构的安放角对其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层通气桨叶双层搅拌桨叶式通气搅拌结构的分散性能更佳,堆肥反应器有较高平均气含率为0.408,不均匀性系数为0.035;不同安放角下,堆肥反应器内湍动能的分布规律基本保持一致,沿径向呈现双峰趋势,而堆肥反应器的单位体积功率随着安放角的增大而增大;综合考虑,通风搅拌结构的安放角为45°时,堆肥反应器的平均气含率最高且搅拌功率适宜,更适于气液混合搅拌。该结果可为堆肥反应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影响翻转式双轴桨叶混合机混合均匀度的3个因素(混合时间,充满系数及桨叶轴转速)以及对混合的主效应,单因素效应,两因素间的交互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各因素水平间的最佳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