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乳山湾东流区滩涂贝类养殖环境中自身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6、8和10月对乳山湾的3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乳山湾总氮、总磷、总有机碳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结果表明,TOC、TP的平均含量及其各层次含量均未超标,TN部分超标。无论平面分布还是垂直分布,TOC、TP、TN的含量季节差异不明显,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TP、TN、TOC最大值,集中在污水排放口和高密度养殖区;垂直分布,大部分站位表层以下垂直变化基本趋于平稳,各层次含量基本相近;养殖区与非养殖区相比,TOC、TP的平均含量及其各层次含量基本表现为养殖区大于非养殖区,但二者相差不大。结果显示,乳山湾集约化贝类养殖对其滩涂养殖环境尚未造成积累性自身污染。  相似文献   

2.
乳山湾东流区滩涂底栖微藻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8和10月对乳山湾东流区进行了底栖微藻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现场测定。结果表明,乳山湾东流区滩涂表层沉积物中叶绿素a浓度和脱镁叶绿素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非养殖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8月最高(57·60mg/m2),6月次之(51·89mg/m2),10月最低(23·04mg/m2),养殖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6月最高(54·20mg/m2),10月次之(33·50mg/m2),8月最低(23·35mg/m2)。由于光的限制,养殖区沉积物中的叶绿素a主要分布在表层0~1cm,随深度的增加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浓度呈递减趋势,乳山湾东流区滩面养殖区初级生产力6月(92·98mgC/m2·h)最高,10月次之(76·85mgC/m2·h),8月最低(68·40mgC/m2·h)。滩涂单位面积初级生产力超过单位面积水体的初级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乳山湾表层沉积物质量现状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乳山湾东流区表层沉积物的综合调查分析表明,乳山湾东流区为弱还原环境。总氮、总磷局部超标,且其含量与有机质、硫化物的变化特征相似,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在东部湾顶虾池排放口附近含量相对较高,说明养殖排放污水对其沉积环境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以Cd的污染指数最大,平均值为32.54,其他重金属指标的污染指数较低,均小于1.0,说明乳山湾沉积物中存在Cd的潜在污染危险。  相似文献   

4.
实验采用MPN法测定了大鹏澳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含量,布设的5个站位SRB检出率达100%,SRB平面分布特征是鱼类网箱区>对照区>浮筏贝类区;垂直分布特征为1cm层>5cm层>10cm层,SRB数量是由上向下逐渐减少。探讨了SRB含量与相应沉积物样品中的硫化物含量、氧化还原电位、pH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沉积物中SRB数量与硫化物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R=0.96,P<0.05),与氧化还原电位(OPR)呈极显著性负相关(R=-0.97,P<0.01),与pH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乳山湾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分布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2月和2006年3、6、9月,乳山湾滩涂底质环境调查中的16个站点的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AVS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水平变化范围分别为:春季16·46~230·62mg/kg(干重,下同)、夏季33·65~568·48mg/kg、秋季23·49~350·69mg/kg、冬季15·77~190·96mg/kg,平均值分别为92·82、208·65、177·27和82·87mg/kg。对养殖区与非养殖区AVS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养殖区明显高于非养殖区。在深度为0~20cm之间,AVS含量基本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本文还就近几年乳山湾东流区表层底质中的AVS含量作了年际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VS含量年际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对乳山湾东流区表层沉积物中有害物质调查分析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有害物质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在湾顶部虾池排放口附近,硫化物和有机质含量较高。说明养殖排放水对此有影响。不同沉积物类型,对有害物质的积累能力是不同的,一般随沉积物粒度的变细而增大。与评价标准相比,总的看来,沉积物中有害物质含量没有超标,但在丰水期和养殖高峰期,硫化物、Cd、Pb略有超标。  相似文献   

7.
选择乳山湾养殖滩涂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养殖密度区底质中CH4浓度、有机质含量和硫化物含量以及相关环境因子;探讨了不同沉积物剖面甲烷浓度与有机质、硫化物的关系。结果表明,乳山湾养殖滩涂区域海水中溶存甲烷的平均浓度为59.9&#177;7.75nmol/L,不同养殖密度区海水中的甲烷含量无明显差异。底泥释放甲烷速率的实验显示,不同养殖密度区中沉积物的甲烷释放速率:非养殖(老化)区(高密度区(中密度区(低密度区。沉积物间隙水中甲烷的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剖面上高浓度中心位于0~5cm,在不同密度区同一深度的底质中甲烷含量均表现为:非养殖(老化)区≥中密度区(低密度区(高密度区。不同剖面沉积物间隙水中甲烷浓度与有机质的垂直分布呈显著正相关,与硫化物的垂直分布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大亚湾大鹏澳网箱养殖海域沉积物中Pb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了大鹏澳海水网箱养殖海域沉积物中铅(Pb)的时空分布特征。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的Pb含量明显高于贝类养殖区和对照区;网箱养殖区0~15cm层沉积物的Pb含量明显受到环境扰动的影响,呈垂直梯度减少趋势,而对照区沉积物的Pb含量垂直变化不明显;网箱养殖区,贝类养殖区和对照区沉积物的Pb含量均以春、夏季较高,秋季最低;网箱养殖区沉积物的Pb含量高于其它区域。大鹏澳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的Pb含量主要受到网箱养殖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5年4—11月对莱州湾4个扇贝养殖区进行了表层沉积物pH、氧化还原电位、硫化物、总磷、总氮、有机碳以及细菌(弧菌和异养细菌)等8个指标检测,并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各指标月际变化及来源,试验结果表明,4个养殖区表层沉积物pH和氧化还原电位变化分别为7.33~8.30和-368.30~-170.30mV,属于中性—弱碱性的高度还原态环境;总氮、总磷、总有机碳和硫化物的含量分别为0.038~0.897mg/g、0.131~0.554mg/g、0.029%~0.560%和1.66~184.11mg/kg,除总氮在7—10月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之外,其他指标均处于安全范围内;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的变化分别为3.0×102~8.2×104 cfu/g和0.5×103~7.9×103 cfu/g(湿质量),各养殖区之间差异较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莱州湾扇贝养殖区表层沉积物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但应控制氮元素的输入。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5年4月和10月厦门贝类养殖区环境调查资料,着重对贝类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水平进行分析,并对贝类养殖区的表层沉积物进行质量评价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厦门贝类养殖区沉积物中Cu、Pb、Cd、Zn、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0mg.kg-1,39.5mg.kg-1,0.07mg.kg-1,97.3mg.kg-1,0.05mg.kg-1,7.20mg.kg-1.其中同安湾北部和湾顶养殖区及西海域的杏林、东山养殖区,6种元素的含量均较高;位于同安湾的刘五店、澳头养殖区,含量均较低.沉积物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贝类养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属于较清洁水平.Hg、As和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于Cu、Pb、Zn,整个养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为轻微生态危害,养殖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11.
在山东沿海选取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的典型栖息地——河口潮间带,通过测定、分析不同潮区(高潮区、中潮区和低潮区)和同一潮区不同深度(5 cm、15 cm、25 cm和50 cm)沉积物中H2S、有机物、碳、氮、含水率以及粒度等指标,对其沉积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高潮区沉积物H2S浓度显著低于其他2个潮区(P<0.05),25 cm深度处的沉积物H2S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深度(P<0.05).3个不同潮区的间隙水中H2S浓度和含水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深度沉积物的间隙水中H2S浓度和含水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潮区有机物含量和氮含量显著低于中潮区和高潮区(P<0.05),不同潮区之间的碳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深度的沉积物中有机物含量、氮含量和碳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粉砂在3个潮区以及各个潮区不同深度的沉积物中所占的比例均为最大,砂所占比例最小.低潮区沉积物的中值粒径显著高于其他2个潮区(P<0.05),而不同深度沉积物的中值粒径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显示,本研究所选取的双齿围沙蚕典型自然栖息地沉积物中的H2S含量较高,并且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沉积物中的有机物和碳含量极显著相关,碳氮含量显著相关.沉积物粒度分类属粘土质粉砂,高潮区沉积物的中值粒径显著小于低潮区,可能是造成高潮区沉积物的有机物含量和含水率显著高于低潮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椒江口围塘混合养殖环境中重金属在水、生物体和底泥间的富集分布,以及该环境中重金属在鲈鱼、鲻鱼、鲶鱼3种鱼样各组织中的分布积累情况。结果表明,与其他海域相比,围塘养殖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铜的平均含量偏高;3种鱼样中铜的积累规律相同的是皮>鳍>肌肉,镉、锌、铅在鱼体中的相同积累规律是鳍>皮>肉,不同鱼体各组织中重金属的含量为鲻鱼>鲶鱼>鲈鱼,鱼样各组织中重金属的分布积累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Fish cage farming generates large amounts of organic waste in the form of unconsumed feed and fecal matter, resulting in sediment deterioration and a threat to its own sustainability. Field studies analysed the scale of the impact of fish cage farming on sediment quality, variability of impact and spread of sediment enrichment in the vicinity of a fish farm. Two fish culture sites near the Fukuyama area of the Seto Inland Sea of Japan were chosen for the stud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quality of the sediment in aquaculture and non-aquaculture areas. The sediment underlying the fish cage farms was found to be extremely reducing, acidic and sulfidic. Sediment ignition loss did not vary markedly with the season. However, the redox potential and acid volatile sulfide content of aquaculture areas did show some seasonal variation. Sediment encircling a 165 m radius from the center of a farm in Yokota was judged as organically enriched by fish farming. A variation in sediment quality within the two sites and also within the stations was observed. Based on sediment quality, the stations could be categorized as less affected, highly affected or moderately affected.  相似文献   

14.
大亚湾鱼类深水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5月(养殖开始前)和2016年8月(养殖投饵高峰期)对大亚湾大碓鱼类深水网箱区、外围区(网箱外0.1 km)和非养殖区(网箱外10~15 km)的海水和沉积环境进行了调查,采用有机污染指数(A)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法对水环境进行评价,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传统网箱养殖化学需氧量(COD)由网箱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趋势不同,深水网箱养殖CODMn浓度在3个区域间无显著性差异。深水网箱养殖海域水质较好(A1),水质处于贫营养水平(NQI2)。深水网箱养殖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铅(Pb)和锌(Zn)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但铜(Cu)和镉(Cd)含量轻微超标。沉积环境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状态(Eir30,RI100),与中国同类型海区相比,污染危害程度相对并不严重。深水网箱养鱼对周围海域环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乳山湾缢蛏养殖老化滩涂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翻耕和翻耕并筑池的物理修复方式对乳山湾西流区面积约为8.67hm^2的老化滩涂进行了修复和缢蛏养殖实验。实验从2003年3月投播蛏苗到2004年7月成蛏收获,共进行了16个月。结果表明,(1)翻耕30、45cm和翻耕筑池3种修复方式均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修复区缢蛏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区高0.33、0.26和0.59kg/m^2,平均壳长分别高1.9、1.4和6.1mm。3种修复方式中,以翻耕筑池的效果最佳。(2)修复区和对照区缢蛏产量与底质中硫化物和有机碳的平均含量大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与平均泥温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利用行为学实验装置研究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对低潮区、中潮区和高潮区沉积物表层为10、60 cm深以下的沉积物的选择行为。3个潮区表层为10 cm的沉积物编号分别为1#、2#、3#,3个潮区60 cm以下的沉积物编号分别为4#、5#、6#。结果显示,在实验装置一中,不同沉积物的有机物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和4#沉积物中,C含量显著高于2#沉积物(P<0.05),4#沉积物中,N含量显著高于2#和6#沉积物,不同沉积物的H2S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1#沉积物间隙水中,H2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规格和底质类型对双齿围沙蚕的选择行为无显著影响(P>0.05);规格对双齿围沙蚕搜寻时间影响显著(P<0.05),而底质类型则对搜寻时间无显著影响(P>0.05)。在实验装置二中,6#沉积物中有机物含量显著高于1#和2#沉积物(P<0.05),C、N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沉积物(P<0.05),2#沉积物中,H2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沉积物(P<0.05);各个沉积物间隙水中H2S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底质类型和规格对双齿围沙蚕的移动距离均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小规格双齿围沙蚕比较活跃和敏感,倾向于选择H2S含量较低的底质;在底质内部钻蚀时,双齿围沙蚕倾向于选择物质含量较低的底质。总体来看,双齿围沙蚕对自然栖息地底质类型选择性不强。  相似文献   

17.
三都湾网箱鱼类养殖容量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底质硫化物为指标,采样实地调查估算法,估算福建宁德三都湾网箱鱼类养殖容量。选取的5片网箱养殖区底质硫化物调查结果,每片网箱养殖区底质硫化物的含量从网箱养殖区的中心向边缘递减,网箱养殖区外侧硫化物含量均没有超标;利用SPSS软件的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功能,分析底质硫化物与单位水体养殖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指数增长曲线方程:y=81.858e1.214x,经相关性分析,得到R=0.989,R2=0.977,p0.01(n=6),相关性显著。根据该方程和底质硫化物评价标准,计算得出三都湾网箱适养水域的鱼类养殖容量为1.07k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