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姜志文  陈响  汪兆生 《水利渔业》2011,32(4):145-148
柴河水库从流域污染控制、生物修复措施、工程措施和渔业管理等方面进行流域综合治理。通过控制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头,利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生态果园建设等生物修复技术,堵截污染源、移山造坡、恢复植被、客土固化、生态挡土墙、格栅内种植草坪和改造家属区等工程措施与生物修复技术相结合,并加强渔业管理,探索并实践了水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长江口其独特的生境构成了水生生物的重要洄游通道、索饵场和产卵场。由于近几十年来长江口生态环境全面衰退,渔业资源量锐减。为重新恢复长江口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近十余年连续开展长江口水生生态修复工程,目前的研究对生态修复有提高和长期综合研究的需求。本文以与长江口同样经历渔业资源衰退问题的切萨比克湾河口(美国最大的河口海湾)生态修复项目为例,对其项目概况、实施的有效生态修复措施和方法技术进行了综述。以切萨比克湾河口区渔业资源的生态修复为具有典型参考意义的蓝本案例,通过了解其在修复河口理化环境、恢复关键物种资源量、保护与修复重要栖息地、合理利用土地、建立流域尺度综治体系等方面的显著成效,以期在基于生态退化机制的修复、基于生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修复、基于生态流域尺度上的综合修复上获得经验,为长江口渔业生态修复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和长期保护提供相关资料及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养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渔业发展的命脉。目前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根据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2006年的监测结果和近年在渔业水域开展的生态环境养护研究工作,概要分析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养护研究现状,提出中长期内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应围绕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诊断与评估技术、渔业污染生态学和环境安全评价技术、清洁养殖与退化水域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技术等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增殖放流作为养护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的重要措施,以及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山东省各级政府渔业部门的重视,也得到了全省渔民的广泛认可。据了解,山东自2005年启动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以来,各级财政、社会投入21亿元,累计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638亿单位,放流规模引领全国,取得了涵养水生生物资源、维护渔业生态、改善种群结构、修复改善水域生态等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5.
人工鱼巢渔业资源增殖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淡水鱼类的产卵场及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渔业资源日益衰退。近年来,人工鱼巢被广泛应用于淡水流域及河口渔业资源及其生境的修复和管理,为保护淡水流域生物多样性和制定渔业管理措施等方面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对国内外人工鱼巢的类型、构造、材质进行了总结归纳,阐述了人工鱼巢的效应、布设方式及管理应用,重点介绍了不同类型人工鱼巢在渔业资源增殖效应方面的研究实例,并对今后人工鱼巢的构造和材质选择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修复技术在养殖池塘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传统的养殖水质管理主要是通过清淤、沉淀、过滤等物理方法去除污染物或化学试剂等。虽然处理方法的速度较快,但处理成本较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缺陷。在日益提倡节能减排、生态健康养殖的背景之下,积极探索池塘养殖污染治理技术,尤其是生态修复技术是当前水产养殖业污染控制研究的热点,也是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实现内陆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就养殖池塘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原理与方法及其相关技术进行综述,供广大水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河北省水产局依据2013年省级财政预算和蓬莱溢油生物资源养护与渔业生态修复增殖放流项目任务及资金安排,按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蓬莱溢油生物资源养护与渔业生态修复管理办法》、《河北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实施方法以及  相似文献   

8.
<正>深圳市渔业服务与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深圳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是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有水生生物防疫检疫、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渔业生态管理、水产技术推广、渔业信息培训、渔港公共设施管理和服务等。为进一步修复海洋生态,单位积极实施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大力推进人工鱼礁建设与管理,深入开展人工鱼礁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并负责任地做好沿海珊瑚资源的调查和管护工作。通过增殖放流,  相似文献   

9.
对比分析贵州草海重污染湖区沉水植物生态修复区与对照区沉积物内源磷释放通量,探讨外源负荷得到有效控制后草海重污染区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效果,为草海综合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2018年在草海修复区内和对照区各布设3个采样点, 10月至次年10月每个月分别对修复区和对照区水质开展连续跟踪监测。利用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GT)对比分析了修复区和对照区内源磷释放通量,综合评估了草海重污染区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沉水植物修复工程实施一年后,修复区水体氨氮(NH3-N)、总磷(TP)和溶解活性磷(SRP)浓度分别降低为对照区的65%、42%和67%。修复区沉水植物生长茂盛,水体DO含量稳定在8 mg/L以上,透明度显著提高,水质明显改善,CODMn 、NH3-N、TP浓度分别降低至5.7、0.39 、0.05 mg/L,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生态修复工程对内源磷释放量削减30% 以上,修复区内源磷贡献率38%,远低于对照区(74%)。当草海流域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沉水植物生态系统恢复成为重污染区内源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是渔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目前它却已沦为了水体污染最严重的受害者之一。有效解决渔业生态环境问题,业已成为中国渔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以及突破环境约束发展现代渔业的根本措施之一。因此,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有效开展污染物和胁迫因子的诊断和预警,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传统的理化分析相比,生物监测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更直接而真实地判断水体中污染物潜在的生物毒性和危害程度,把握对渔业生物和生态系统有中长期影响的污染源及其动态,并能通过暴露实验来探寻和确认更多传统、新型和未知污染物/胁迫因子的生态毒理效应和机制。目前以指示生物和生物标志物为代表的水环境生物监测、诊断和预警,已经成为渔业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之一。特别是在基于双壳贝类的海洋和淡水"贝类观察"指示生物监测体系和基于更广泛的指示生物体内生化、遗传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类生物标志物方面的研究和技术突破,在污染物/胁迫因子的早期、快速、客观诊断和预警方面成效显著。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研发出更多、更有效的指示生物和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技术,必将为最大限度地挽回由污染/胁迫导致的渔业损失,修复受损的渔业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同时,该研究领域也希望得到国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和谐农业是时代对和谐社会提出的必然要求,农业和谐是农村和谐的基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问题,譬如农业资源日益短缺不能满足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农业劳动力现状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农产品供应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农业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要采取一些有利于发展和谐农业的对策,从而使农业的和谐发展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王晶刚 《水产学报》1991,15(3):249-253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性腺指数的测定,有用解剖性腺、并以几何或物理的手段比较出相对值这种经典方法,但实际应用中显得不够方便,而且生产上要求保留活体、连续测定、追踪观察和逐个选别,以便为育苗提供充分成熟的亲鲍。菊地等(1974)采用直观法将鲍性腺指数分为“0、1、2、3”四期,简便易行,不伤亲鲍,但不够连续,随意性大,失之粗略。  相似文献   

13.
赵文武  陈鹏  赵越  方海  赵永锋 《水产学报》2023,47(12):129116-129116
为提升水产科技期刊影响力,通过文献分析、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期刊基本情况、期刊投审稿情况、期刊编委会情况、编辑能力、期刊编辑出版和传播方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产科技期刊仅有一半左右被重要数据库收录,影响力指标低于农学类其他科技期刊;年收稿量500篇以下的占80.0%;稿件录用率低于50.0%的期刊占52.0%;高水平论文较少,仅有16.0%的调研对象对稿源质量表示满意;出版周期多以双月刊为主,占80.0%;超过90.0%的期刊都具备采编系统;在对期刊质量提升的贡献评估中,有57.1%的调研对象认为编委会的作用微乎其微或几乎没有影响。研究认为,当前水产科技期刊的出版周期略长,传播和办刊技术手段欠多样化,高质量稿件缺乏,编委会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等因素,制约和影响了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文章建议,期刊管理部门和科学研究相关部门应制订科学合理的期刊评价体系支持期刊发展,而科技期刊应注重发挥学术导向作用、注重内容质量建设以塑造期刊价值,并通过建立和完善专业化办刊模式、加强新技术应用适应媒体融合、加强期刊集群化建设、加大国际化推广力度等措施,不断提升水产科技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慨述了基因工程的进展、应用及对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和威胁———基因安全。目前这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迫切要求我们关注和保护基因安全。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三疣梭子蟹主要病害流行特征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波市人工养殖三疣梭子蟹已有近30年的历史,近十几年来发展十分迅猛,其养殖规模迅速扩大。但目前,三疣梭子蟹养殖产量普遍偏低,且病害频发,严重制约本市三疣梭子蟹养殖业进一步的发展。在对近几年本市三疣梭子蟹养殖主要病害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市三疣梭子蟹养殖主要病害的流行特征及其发病原因,并结合本市三疣梭子蟹养殖实际状况,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当前,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科学的先进的耕作方式,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在全球普及,并已经在全球7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全力推进保护性耕作,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推进我国耕作制度改革,提高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节约型农业、环境友好型农业、现代农业和生态低碳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性耕作又是一场耕作制度的革命,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耕地永续利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巨大挑战,提出了我国加快实施农业保护性耕作方式的重要意义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103座小型水库养高产技术进行了开发试验,1991年试验10857亩,总产鱼1909.8T,平均亩产175.9kg每亩勇利335.4元,1kg盈利1.91元;投入产出比1:2.08。专家鉴定认为,本试验的面积产量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沙市地区鲢鱼等鱼暴发性传染病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情况,分析了病因,提出了应急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东北三省十三个县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特殊意义、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且提出了增加用于基本农田建设的转移支付、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城乡协调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深化行政审批和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促进东北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