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国营雷州林业局30个5年生桉树无性系人工林的调查、试验,旨在阐明不同桉树无性系人工林碳储量的变化规律及营建桉树碳汇林的合理措施.结果表明:30个桉树无性系人工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储量为148.743 t·hm-2,高于之前学者研究的桉树人工林碳储量,其中,乔木层和土壤层分别占34.39%、61.88%;乔木层平均碳储量达51.948 t·hm-2,不同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23(101-1)、25(179-1)、4(BU1)、26(184-1)号无性系表现最优;土壤层的平均碳储量为92.033 t·hm-2,不同无性系土壤层碳储量差异不明显;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碳储量分别是2.430、0.731、1.592 t·hm-2,占比例较小.营建桉树碳汇林关键在于无性系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
根据雷州林业局目前大力发展桉树短周期工业用材林良种的需求,概述了我局桉树种质资源后续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和提出了加速种质资源后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利用雷州林业局有限公司的土地及环境资源,进一步提高林地生产力,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林业生产技术措施,结合雷州林业局有限公司六十多年桉树人工林经营经验和最新科研成果,特修订《雷州林业局有限公司(桉树)营林生产技术措施》,值得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邹强 《桉树科技》2007,24(2):31-33
韦塔桉因其品质优良纯正、树干通直高大而成为珍贵的桉树基因资源。为保存该资源,在雷州林业局纪家林场建立201个家系、13个种源试验林,对其进行种源/家系试验。经过8a对家系生长量、保存率、生长特性的调查分析并进行家系选择,通过技术将试验林转化为实生种子园。这将为雷州林业局营造桉树纸浆用材林基地提供优质良种树种、保持桉树人工林生产力长期稳定起到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国科学大会之后,雷州林业局群众性的科研活动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局机关干部在本部周围营造了一片桉树速生丰产试验林。以探讨桉树增产潜力与以林养林的途径。雷州林业局机关干部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树种:雷林1号桉(采种母树编  相似文献   

6.
桉树属内种群庞大,种间易于杂交,不断产生杂种。桉树种群之间,种群不同个体之间,都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采用性状上差异大而配合力好的双亲进行杂交,其杂种优势非常显著。国内外对桉树杂交育种研究成果不少,国外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选出了刚果12号桉,广东省雷州林业局选出的雷州1号桉和四川省选出的兰大桉都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桉树属内种群庞大,种间易于杂交,不断产生杂种。桉树种群之间,种群不同个体之间,都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采用性状上差异大而配合力好的双亲进行杂交,其杂种优势非常显著。国内外对桉树杂交育种研究成果不少,国外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选出了刚果12号桉,广东省雷州林业局选出的雷州1号桉和四川省选出的兰大桉都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桉树+草珊瑚复合经营模式研究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桉树人工林地的土地利用率,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项目在桂中平原低丘和高丘陵区两种立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桉树+草珊瑚两种复合经营模式、3种栽培模式下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桉树林下培育草珊瑚苗木复合经营比对照桉树纯林增值456623.73元·hm-2,增值率422.67%。(2)桉树人工林下套种草珊瑚的桉1+草1、桉1+草2、桉1+草3等复合经营模式分别比对照桉树纯林增值?1041.89元·hm-2、18934.23元·hm-2、20212.27元·hm-2,增值率分别是?3.95%、71.88%和76.73%,以桉1+草3复合经营模式经济效益最好。(3)桉树林下套种的草珊瑚生长5个月、16个月和25个月比对照桉树纯林分别增值2264.14元·hm-2、15823.69元·hm-2和42334.03元·hm-2,增值率分别是8.73%、49.64%和115.45%。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萌芽力强的多年生植物草珊瑚而言,随着生长时间延长,草珊瑚的分蘖数量和生物量增加,经济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9.
邓恩桉和巨尾桉在桂西北高海拔地区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高海拔地区引种桉树的生长状况,在桂西北900-930m的地段上引种邓恩桉和巨尾桉,分别对其生长调查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为:6年生邓恩桉和巨尾桉的平均胸径分别为18.53 cm和17.83 cm;平均树高分别为22.12m和24.03m;林分平均蓄积量为227.82 m3·hm-2和217.62 m3·hm-2;年平均纯收入分别为20998元·hm-2和19980元·hm-2。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在桂西北高海拔地区引种邓恩桉和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雷州林业局桉树人工杂交育种的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文章在几十年桉树杂交育种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桉树花粉的收集、贮藏和人工控制授粉等技术方法,以促进桉树良种选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质量是林业企业的生命。作为中央企业的雷州林业局(以下简称"雷林")几十年来十分重视林业生产的质量管理,建立了南方最大的桉树人工林基地,成为"粤西明珠",率先成为桉树人工林培育的"排头兵"。随着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雷林务必做优做强做大,提高市场竞争力,打响"雷林品牌",继续成为中央林业企业的"亮点",所以必须建立、健全林业质量管理体系,使雷林经济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就雷林应如何建立健全森林培育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灌溉量(每周0、300 m3· hm-2、600 m3· hm-2、900 m3· hm-2、1200 m3· hm-2、1500 m3· hm-2)的生活污水对杨树林地进行灌溉试验,分析了生活污水灌溉杨树林地对其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量的增加,林下植物总物种数、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增加,在每周灌溉600 m3· hm-2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林下植物的地下生物量也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每周灌溉1200 m3· hm-2时达到最大值后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以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不同配置对太阳光能的利用率,结果表明:矩形配置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正方形次之,三角形最低。当矩形配置的行距为2.0~8.0 m、株距为1.0 m时,林分年生长量为17.427 5~18.750 8 m3·hm-2,分别比正方形配置和三角形配置增加1.292 7~1.913 2 m3·hm-2和0.379 5~2.616 0 m3·hm-2。矩形配置可显著提高落叶松林地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尾叶桉材积蓄积计算公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雷州林业局几个点收集2~11年生的尾叶桉生长资料和49株解析木材料,用数学回归方程推导出二元材积公式和蓄积公式,经验证,其精确度可靠  相似文献   

15.
在广东省雷州林业局的试验表明∶协调使用JDSCPV(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和BT(苏云金杆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可综合二者的优点;适宜的用量配比为(CPV5.0亿多角体+BT1500亿芽孢)/0.066hm2,使用此用量配比,药后6天松毛虫死亡率为60%;药后12天死亡率为78%,残存活虫CPV的感染率为81.37%,死+感比率为96.3%。  相似文献   

16.
对永泰县2003年引进栽培在不同地段、2007年底采收利用的柳窿桉9号家系5年生林分进行调查分析的结果显示:树高年均生长量3.00~3.31m,胸径年均生长量2.90~3.24cm,蓄积年均生长量25.83~35.12m3.hm-2;平均出材57m3.hm-2,平均产值3.14万元.hm-2,平均利润1.17万元.hm-2。柳窿桉经济效益较好,在生态效益方面未发现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永泰有较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省宁化县20年生的火炬松与马尾松混交试验林的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因子和相同经营措施条件下,火炬松与马尾松混交林的生长量与火炬松纯林、马尾松纯林的生长量间具有极显著差异。在不同混交方法中,以带状混交林的生长量最大,林分总蓄积量达166.023 m3.hm-2;块状混交林次之;株间混交林最小。在不同混交比例中,以火炬松∶马尾松=8∶2混交林和火炬松纯林的生长量较高,林分总蓄积量分别达164.277 m3.hm-2和161.217 m3.hm-2,马尾松纯林的生长量最小。  相似文献   

18.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粗木质残体基础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林大面积固定样地(9hm2)为对象,分析粗木质残体(CWD)的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径级结构、存在形式、腐烂等级,揭示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CWD的基础特征。结果表明:9hm2典型阔叶红松林固定样地内共计有胸径≥2cm的CWD3418株(由于高度腐烂鉴别不出种的CWD有864株,占总个体数的25.3%),CWD的密度、胸高断面积和体积分别为380株.hm-2、15.80m2.hm-2和90.1m3.hm-2;花楷槭和枫桦是阔叶CWD的主要组成树种,红松和冷杉是针叶CWD的主要组成树种;针叶树种的胸高断面积(9.12m2.hm-2)和体积(57.68m3.hm-2)分别达到总体CWD的57.7%和64%;在各存在形式下不同种的CWD数量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减少,均呈反J型;除未知种以外,其他CWD都主要以枯立木、干基折断和干中折断形式存在;针叶树种根桩形式CWD的数量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增加,这一规律有别于其他种;样地内各树种CWD腐烂等级都大致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Ⅱ和Ⅲ腐烂等级上;除针叶树种的Ⅴ腐烂等级外,各树种不同腐烂等级CWD的数量都随着径级的增加呈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11~13年生西南桦纯林(初植密度包括2 m×2 m,2 m×3 m,2 m×4 m,2 m×5 m,2 m×6 m,3 m×3 m和2 m×3 m×7 m)、12年生西南桦与高阿丁枫(初植密度2 m×3m)和11年生西南桦(初植密度3 m×3 m)与山桂花(初植密度3 m×1.5 m)混交林的生长分析显示,西南桦造林后迅速进入速生期。7年生前尤为速生,速生期可延续至10年生林分,在速生期内,平均木的胸径、树高和木材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17~2.50 cm.yr-1、1.20~3.60 m.yr-1和0.000 11~0.018 04 m3.yr-1,其连年生长量分别为0.50~2.65 cm.yr-1、0.5~4.0 m.yr-1和0.000 11~0.018 68 m3.yr-1。西南桦纯林中,2 m×5 m和2 m×4 m的初植密度较为有利于林木生长和木材生产,其13年生林分生长量分别达:(1)年平均胸径1.42 cm.yr-1和1.72 cm.yr-1,年平均树高1.77 m.yr-1和1.72 m.yr-1;(2)单位面积材积为209.807 1 m3.hm-2和208.933 8 m3.hm-2,并且胸径>16 cm的林木分别占80.00%和60.00%。混交林的木材产量:(1)12年生西南桦与高阿丁枫混交林单位面积木材产量是同林龄西南桦纯林(初植密度2 m×3 m×7 m)的1.845倍(172.363 7 m3.hm-2比94.978 9 m3.hm-2);(2)11年生西南桦与山桂花混交林单位面积木材产量是同林龄西南桦纯林的2.774倍(158.742 0m3.hm-2比57.219 0 m3.hm-2)。在西南桦与高阿丁枫混交林中,1行西南桦与2行高阿丁枫混交模式能提高西南桦高生长和木材产量。高阿丁枫和山桂花是可以同西南桦相匹配营造混交林的两个云南热带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