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英国暴发疯牛病是高蛋白质补充饲料肉骨粉(MBM)被痒病朊病毒污染所致,因此肉骨粉是导致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专家指出,牛海绵状脑病在奶牛群的发病率高于哺乳牛群,这与品种的易感性无关,原因是两种牛的饲养方式不同。奶牛通常在断奶后头六个月饲喂含肉骨粉的混合饲料。而哺乳肉牛则很少饲喂这种饲料。病例对比试验表明,小牛饲料中含有肉骨粉,是发生牛海绵状脑病的最大风险因素。由于目前对疯牛病了解不多,尚无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法。传统观念认为这些肉骨粉本身是无害的。然而血的实践教训证明,正是用反刍动物肉骨粉(包括反刍动物尸体)喂牛羊,即用同类喂同类(为了农业工业化的需要),才酿成了今日的疯牛病。肉骨粉的加工不能控制疯牛病的传播,因此,必须将肉骨粉焚烧处理才是目前较好的解决办法。BSE朊病毒的自然感染和实验感染的宿主范围很广,如小白鼠、绵羊、山羊、猪、狨、猫、羚羊、金丝猴等动物皆可表现典型的海绵状脑病变。最近研究证实,BSE可能母源传播,主要发生于潜伏的晚期,但是概率低。两位苏格兰神经生物学家最近指出,牛粪是传染病牛的另一渠道。研究人员发现,被染病牛的牛粪中带有疯牛病因子。他们认为,带有疯牛病的牛粪留在草地上,污染了草地,使后来在该草地上食草的牛染上疯牛病,这就是为什么在禁止使用动物内脏饲料多年后疯牛病依然没有绝迹和减少的原因。 专家在文中就肉骨粉和疯牛病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为什么讲肉骨粉处理加工不当不仅可以传播疯牛病,更容易传播其它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同原性肉骨粉潜在着危机,即用同类动物的产品饲喂同类动物,为什么?进行详尽的阐释,希望对能广大养殖企业(户)规避潜伏性巨大风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英国暴发疯牛病是高蛋白质补充饲料肉骨粉(MBM)被痒病朊病毒污染所致,因此肉骨粉是导致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专家指出,牛海绵状脑病在奶牛群的发病率高于哺乳牛群,这与品种的易感性无关,原因是两种牛的饲养方式不同。奶牛通常在断奶后头六个月饲喂含肉骨粉的混合饲料。而哺乳肉牛则很少饲喂这种饲料。病例对比试验表明,小牛饲料中含有肉骨粉,是发生牛海绵状脑病的最大风险因素。由于目前对疯牛病了解不多,尚无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法。传统观念认为这些肉骨粉本身是无害的。然而血的实践教训证明,正是用反刍动物肉骨粉(包括反刍动物尸体)喂牛羊,即用同类喂同类(为了农业工业化的需要),才酿成了今日的疯牛病。肉骨粉的加工不能控制疯牛病的传播,因此,必须将肉骨粉焚烧处理才是目前较好的解决办法。BSE朊病毒的自然感染和实验感染的宿主范围很广,如小白鼠、绵羊、山羊、猪、狨、猫、羚羊、金丝猴等动物皆可表现典型的海绵状脑病变。最近研究证实,BSE可能母源传播,主要发生于潜伏的晚期,但是概率低。两位苏格兰神经生物学家最近指出,牛粪是传染病牛的另一渠道。研究人员发现,被染病牛的牛粪中带有疯牛病因子。他们认为,带有疯牛病的牛粪留在草地上,污染了草地,使后来在该草地上食草的牛染上疯牛病,这就是为什么在禁止使用动物内脏饲料多年后疯牛病依然没有绝迹和减少的原因。专家在文中就肉骨粉和疯牛病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为什么讲肉骨粉处理加工不当不仅可以传播疯牛病,更容易传播其它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同原性肉骨粉潜在着危机,即用同类动物的产品饲喂同类动物,为什么?进行详尽的阐释,希望对能广大养殖企业(户)规避潜伏性巨大风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聚焦疯牛病与饲料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份,瑞典发现了首例疯牛病,又重新引起了世人惊骇和高度警觉,疯牛病在欧洲国家发生的势头仍然未得到有效遏制.作为动物疾病预防比较成功、兽医管理体制非常完善的发达国家仍然频频发生疯牛病,更值得我们深思.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饲喂了被羊痒病朊毒体(Prion)污染的肉骨粉导致了疯牛病的发生,这是疯牛病流行的主要途径.人类若食用感染疯牛病的肉类食品也会导致新型克雅氏病.为防止疯牛病的蔓延,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的法规禁止反刍动物源性饲料的使用.饲料禁令实施以后,疯牛病的病例显著下降,但是疯牛病在牛身上的潜伏期为2年到8年,而大部分牛在2岁到3岁期间就被屠宰食用,乳牛和种牛也多在5岁到6岁时被屠宰,这会造成一些牛可能正处在潜伏感染期就被屠宰食用而进入食物链,没有被检查出来,瑞典等国发生的疯牛病事件就很有可能是这一原因而引起的.而此前因为瑞典是欧盟唯一享有疯牛病低风险特殊待遇的国家,只对因病死亡或因病被宰杀的牛进行疯牛病检测.因此专家预测,在以后的一些年内还将陆续有病例被发现.我国防控疯牛病的工作形势严峻,而且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各国发生牛海绵状脑病(BSE)的风险划分为BSE风险可忽略国家,BSE风险可控制国家,BSE风险不确定国家,2007年5月OIE认定加拿大为疯牛病风险可控制国家。文章结合实地考察情况和相关文献资料,从牛和牛产品的进口政策、BSE监测、饲料禁令、特殊风险物质的去除、牛身份识别体系以及目前加拿大的牛和牛肉贸易状况等方面介绍了加拿大疯牛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疯牛病(BSE)是发生在成年牛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高致死性神经系统疾病,属人兽共患病。自1985年在英国发现以来,现已波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疯牛病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已超过疯牛病本身。疯牛病以其病原超强的抵抗力、传播方式的特殊性、超长的潜伏期和高致死性正在成为有史以来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疯牛病主要通过食物链传播,是由于牛食用了含有朊病毒的肉骨粉饲料所致,因而它对饲料安全及饲料行业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 ,疯牛病的流行已给许多国家尤其是欧共体各国的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并开始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一个国家的疯牛病 (BSE)风险程度、发病状况及监测系统的完善程度成为牛及牛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其中监测系统是否有效 ,关键取决于检测技术的有效性。虽然人们已开发出各种病牛尸检方法 ,但这并不能有效的防止疯牛病的传播和降低经济损失。因此 ,如何对牛进行活体检测已成为生物界竞相研究的热点。虽然目前疯牛病的活体检测技术还不成熟 ,但进展很快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BSE活体检测的方法及一些相关研究。1 …  相似文献   

7.
疯牛病的爆发搅得整个欧洲心神不宁,牛肉及牛肉制品销售遭受重创。对此,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局长贾幼陵指出,疯牛病不会传入中国,但我国的动物卫生工作也亟待加强。 贾幼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英国 90年代之所以大面积爆发疯牛病,主要原因,一是英国羊痒病严重,在 80年代的 10年里,羊只数量迅猛增加,单位面积土地上较高的羊只密度使得羊痒病在羊群中迅速传播;二是越来越多的羊及其屠宰加工的副产品和病牛的内脏被作为反刍动物蛋白源加工成饲料,奶牛饲料中反刍动物肉骨粉含量高,肉骨粉成了携带疯牛病致病因子的载体。在我国,牛…  相似文献   

8.
含有牛羊源性成分的动物源性饲料的使用,一直被认为是疯牛病(BSE)传播的主要途径;对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进行检测是防范疯牛病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DNA进行定性检测,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1%,同时利用该方法对部分省区的863批反刍动物饲料样品进行了牛羊源性成分的筛查检测工作,取得了宝贵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9.
肉牛生产技术讲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疯牛病实际上是牛海绵状脑病,简称BSE。其主要症状是,病牛烦躁不安、好斗、动作失去平衡,大脑成海绵状,病牛一般于发病后两个星期至6个月死去。人食用病牛肉后有可能感染此病,并可能因此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牧业通讯》2001,(3):17-18
在上月举行的中国疯牛病风险与评比报告发布会上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局长贾幼陵正式对外宣布:中国没有疯牛病。 疯牛病是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的别称,不仅对养牛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感染人,因此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该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饲喂带有疯牛病的绵羊痒病病原的肉骨粉等蛋白质饲料。1985年4月该病首次在英国发现,1986年开始在英国迅速流行,至今已有近18万头牛发病,并有近百人因吃了有疯牛病的牛肉而感染上新型克雅氏病。除英国外,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葡萄牙、爱尔兰、瑞士、丹麦、列支敦士登在当地牛群中已发现此病,加拿大、福克兰群岛、科威特和阿曼等国家(地区)已从进口的牛中发现此病。 贾幼陵说,在1990年英国发生疯牛病后,作为国家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农业部为防止该病的传入,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先后制定了有关防止国外疯牛病和痒病传入、禁止使用反刍动物源性饲料饲喂反刍动物、进口饲用油脂和动物性饲料的经营和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禁止从有疯牛病的痒病的国家进口牛羊、牛羊肉及其肉骨粉等相关产品,禁止用反刍动物源性饲料饲喂反刍动物。去年12月,欧盟15国农业部长理事会通过了一项暂停使用所有动物肉骨粉饲料的决定,农业部即与外经贸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肉骨粉等动物性饲料产品管理的通知》,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禁止从所有欧盟国家进口动物性饲料产品,同时要求口岸动物检疫机构、各级饲料监测管理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高度重视动物性饲料产品的管理工作,加强对进境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和监督管理。以上所采取的这些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我国疯牛病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1.
疯牛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疯牛病在欧洲的发生和传播从1996年起在国际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重视,2000年10月以来,法国、西班牙、德国和丹麦在本地牛群中确诊发生疯牛病、英国又宣布他们在过去十几年中,曾向世界上70多个国家出口可能含有疯牛病病原的反刍动物肉骨粉,FAO警告疯牛病很可能席卷全球……。许多国家纷纷采取紧急措施,开展疯牛病普查和监测,加强预防控制管理,以防范疯牛病传人或控制蔓延。 疯牛病在医学上称为“牛海绵状脑病”(缩写为BSE)由英国兽医师惠特克大夫于1985年4月16日发现第一例病牛,随后在英国各地的牛群中陆续出现新的病例,到1987年底BSE的传播已蔓延到英格兰及威尔士各地的牛群。当时仅苏  相似文献   

12.
疯牛病(Mad Cow Disease)为牛传染性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的俗称,是八十年代中期在英国发现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非炎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能是牛吃了感染有痒病的反刍动物制成的骨肉粉浓缩饲料引起。因怀疑与人的海绵状脑病(克雅二氏病[CJD])有关,在西欧乃至其他许多国家引起一遍恐慌。 BSE给英国经济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十年来,累计火化和掩埋了158 800头  相似文献   

13.
在经过长达两个月的严格调查和检验检疫后,加拿大政府证实在该国境内再无新的疯牛病病例发生。2003年5月20日,在阿尔伯达省发现首例疯牛病后,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立即开始对该病例进行全面的调查。至7月结束了主动调查阶段。通过追踪和饲料调查,对18个养殖场的1700头动物进行隔离并全部扑杀。另外还扑杀了阿尔伯达省和Saskatchewan省的36个养殖场中的1000头牛。总共采集了2000多份样品进行BSE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到目前为止,加拿大仅确诊发生一例疯牛病,而且发病牛未进入人的食物链。2003年7月24日,加拿大政府修改了食品和药品管理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畜产品和饲料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纷纷加强了对饲料、食品及疫病的监控和检测管理。针对饲料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制订了畜产品和饲料的卫生标准。如欧盟已明令禁止使用肉骨粉和动物油脂作为饲料原料。专家指出,不可否认,从营养价值的角度讲,肉粉和肉骨粉是一种优质的动物性蛋白饲料。但是众所周知,震惊世界的“疯牛病(BSE)”和“二噁英”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恐慌。动物源性饲料(肉骨粉)一直被认为是BSE传播的主要来源,被污染的肉骨粉或其他动物源性饲料也是其他疾病传播的途径。所以,禁止疫区动物源性饲料(肉骨粉)的生产和流通也就成为目前最主要的防止BSE流行的手段。专家强调,针对当前国际社会和我国饲料安全的现状,我国应该加强对已经制定的饲料法律法规的贯彻和执行,尤其是对于肉骨粉等动物性产品,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进行使用和销售,不经营使用有“疯牛病”“痒病”疫病国家的反刍动物肉骨粉及其产品,严格遵循同类动物不得饲用同类动物肉骨粉的原则,特别是反刍动物不得饲用反刍动物肉骨粉,肉骨粉的各项质量卫生指标完全符合产品标准要求。出现问题必须严格处理。 文中作者有针对性地从几个方面就确保动物源性饲料安全,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期对专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管理者,提高产品质量的安全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国家,利用动物副产品制成动物性饲料是补充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但为规避风险,农业部于1992年就发文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动物源性饲料,并于2001年再次专门发文重申这一规定。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养殖场(户)无视国家禁令,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动物性饲料产品,造成一定的“疯牛病”隐患。笔者指出,从英国开始的“疯牛病”就是由于使用了含有肉骨粉的配合饲料而引发的。特别是已证实的,即不同来源的动物性饲料对反刍动物危害最大。从安全角度看,危害来源,一是动物源性饲料特别是不同来源混合加工的动物性饲料,对动物生产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二是受二嗯英污染的鱼粉;三是病原生物体污染的动物性饲料;四是假劣鱼粉;五是受重金属污染动物性饲料;六是外源性毒性污染动物性饲料;七是动物性饲料来源于被疫病污染地区;八是牛羊源性动物性饲料不但禁止使用在反刍动物饲料中,而且应限制使用在宠物饲料及家禽饲料。美国为了防止疯牛病向人类传播,防止恐怖分子通过食品链发生攻击,将原来对动物脑和脊髓组织的禁用范围从牛饲料扩大到狗、猫、猪和家禽饲料。因此,动物源性饲料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养殖业安全,甚至是关系到人类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这个问题已不仅是科学利用资源的问题,更是关乎国家、国民生存安全的大问题。所以,必须引起相关饲料生产企业、养殖企业的高度重视,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文中提出我国于15年前就严厉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牛羊源性动物饲料,但是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牛羊源性动物饲料事件却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其主要原因是饲料生产企业不知饲料原料中是否含有牛羊源性动?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饲料生产者面对的日益严重的问题是饲料成分的污染给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最近Reuters出版社对英国牛海绵状脑病(BSE)和英国肉牛业及油脂工业的悲剧作了综述,《国际饲料》选择了重要部分介绍如下:1.1986年11月 英国政府中央兽医实验室首次确认疯牛病或BSE;2.1987年12月 科学试验发现给牛饲喂动物肉骨粉引起了BSE;  相似文献   

17.
疯牛病主要是通过食物链传播,由于牛食用了含有朊病毒的肉骨粉饲料所致,因而疯牛病对饲料安全及对饲料行业的影响极大。笔者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猪或家禽等动物食用了被污染的饲料后,即使用了含致病因子朊病毒的肉骨粉,也可能感染而成为新的传染源。文章从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入手,从目前我国饲料存在的五个问题分析了疯牛病对我国的潜在威胁:①国内生产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质量合格率低,掺杂现象严重,不可避免地会掺入反刍动物成分;②生产设备简陋,生产环境脏、乱、差,卫生条件无法满足生产要求;③原料收购缺乏有效控制,不排除有的原料本身已交叉污染;④产品标签标注的内容不完整、不规范,没有完整地标明动物源性产品的真实成分,不排除在反刍动物饲料中加入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现象;⑤我国养牛业的分散性,很难做到对其使用饲料的监控。文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在法律法规方面,目前要尽快制定颁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配套饲料法规;饲料行业则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在饲料生产中推行HACCP管理,控制危害因素,消除或避免存在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确保饲料安全。文章还完整地整理出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预防疯牛病的政策性文件。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有关发生“疯牛病”的国家牛肉可否出口问题的报道,有不少人问起过何为“疯牛病”,其危害及是否感染人等问题,对此笔者谈谈浅显的认识,以供读者参考。 “疯牛病”是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rmEncephalopathy BSE)的俗称。这种病使牛大脑功能退化、导致牛精神错乱、痴呆和死亡。其特点是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牛脑里海绵状变化,牛发病以后数星  相似文献   

19.
疯牛病又称牛海绵状脑病(BSE),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而且可导致人类发病。牛感染后其主要特征是行为反常,运动失调、轻瘫、体重减轻、脑灰质部海绵状水肿和神经原空泡形成,使牛大脑功能退化,导致牛精神错乱、痴呆和死亡。本病最早于1985年4月首先在英国流行,至今已有18万头牛发病,并有近100人因吃了病牛肉而感染上新型克雅病。已在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数十个国家(地区)发现人、畜感染病例,有些国家发病相当严重,从而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恐慌。  相似文献   

20.
英国自1996年6月暴发牛海绵状脑病(BSE,又称疯牛病)以来,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欧共体各国的恐牛症,各成员国"谈牛色变",疯牛病给兽医界又带来一重大难题.1985年4月在英国首先发现该病,于1986年11月定为BSE,BSE的流行给养牛业、饲料加工业、牛肉及其产品、活牛、牛精液和胚胎的贸易都造成了严重损害,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畜产品进出口会大大增加,因此兽医监督部门应严把检验关,以杜绝疯牛病的传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