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河南省郑州市城区道路中的典型绿化树种为试验材料(紫叶李、木槿、连翘、垂丝海棠、紫荆),连续3年研究和比较粉尘污染对不同绿化树种滞尘效应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不同绿化树种在生态景观配置、选择适合的绿化树种、合理的城市绿化建设方面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绿化树种降尘粒径主要分布在2.5~100.0μm之间,叶面降尘中颗粒物粒径集中分布在100.0μm以下(占99%以上),降尘物主要为在大气中经一定距离漂移的总悬浮颗粒物(TSP,粒径≤100μm);(2)不同绿化树种降尘物中细颗粒物(PM2.5,粒径≤2.5μm)、可吸入颗粒物(PM10,粒径≤10μm)和TSP平均粒径均以连翘和垂丝海棠较高,木槿和紫荆相对较低;(3)不同绿化树种比叶质量(x)与叶片滞尘能力(y)之间的线性函数关系最佳,其拟合方程为y=0.040 54x-0.894 32,r2=0.973 0(P0.01),表明两者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即比叶质量较大的植物滞尘能力较强;(4)对于绿化树种叶片生理特性,不同绿化树种叶片比叶质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a和b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基本表现为连翘和垂丝海棠较高,木槿和紫荆相对较低;而丙二醛含量却表现为木槿和紫荆相对较高,连翘和垂丝海棠相对较低,由此表明连翘和垂丝海棠对粉尘污染具有较高的抗性;(5)相关性分析表明,郑州市绿化树种叶面降尘的粒径与叶片生理生化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绿化树种叶面降尘的粒径与叶片丙二醛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绿化树种降尘物PM2.5粒径主要依赖于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绿化树种降尘物PM10粒径主要依赖于比叶质量和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选择合理、配植校园绿化树种,为因地制宜,营造出亮丽多彩的美丽校园提供参考。【方法】实地调查北部湾地区大学校园绿化现状分析。【内容】文章以广西北部湾地区校园绿化建设为例调查广西北部湾地区校园绿化建设情况,论述阐述北部湾地区大学校园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应遵循的原则,北部湾地区大学校园各功能分区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方法,分析校园绿化树种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结论】校门区以衬托大门建筑物为主,点缀些灌木、花卉;校园主干道绿化以高大乔木为主以实现遮荫等主要功能,配合绿篱等小灌木来衬托;教学区绿化树种的配置应采用自然式的配置方法如丛植、群植、林植、散点植等体现其自然美,如紫薇、报春花、假槟榔等;生活区绿化树种宜选用常绿乔木和灌木为主;运动区是师生锻练的场所,树种不宜过多,配植方法应简单化;休闲区在植物树种选择上要顺其自然、因地制宜,如有水面的池湖里可种一些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在较空旷的地方可以孤植大榕树等作为观赏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扬州荷花池公园中的绿化树种进行调查,了解了荷花池公园中行道树种、绿化树种、绿化灌木和藤木植物种类的使用情况,分析了荷花池公园中绿化树种配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今后荷花池公园的景观提升以及扬州市其他公园绿化树种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何之龙  曾凡锁  詹亚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642-9645,9647
[目的]研究了大庆地区盐碱地绿化树种的引进及适应性.[方法]该研究选择了30个绿化树种在大庆地区进行了引种试验,并于2005 ~ 2012年进行跟踪调查.[结果]稠李、刺玫、连翘、锥花绣球等绿化树种对于大庆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较差,不能作为大庆地区的抗旱耐盐的绿化树种引进.卫茅、树锦鸡、糖槭、白榆、绒毛白蜡、枸杞、榆叶梅、银中杨等绿化树种移栽成活后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及土壤条件,并能正常生长发育,可以初步确定为大庆地区的绿化树种候选树种.在重度盐碱地进一步试验,卫茅、白榆、榆叶梅和枸杞在栽植2年后的生长状况良好,可作为大庆地区重度盐碱地的耐盐绿化树种.栽植于重度盐碱地中的部分树种,如四季丁香、树锦鸡、八宝玫瑰、紫丁香出现了负增长,主要是由于这些树种在移栽成活后不能适应当地环境,大部分苗木出现了主枝死亡后从根部萌发新枝的现象,也说明了这些树种不适于栽植在重度盐碱地的环境中.[结论]通过对大庆地区抗旱、耐盐绿化品种引进技术指标和良种进行评定,引进的绿化树种中属于第Ⅰ类型——引种成功的抗旱耐盐的绿化树种有6种,属于第Ⅱ类型——较抗旱耐盐的绿化树种有11种,属于第Ⅲ类型——较难成功的绿化树种有13种.  相似文献   

5.
1960—2007年福建省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福建省雷暴活动特点和气候规律。[方法]利用1960~2007年福建省67个气象站的逐日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福建省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1960~2007年福建省的雷暴日数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并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增。高值区在龙岩地区,沿海岛屿最少。48年福建省雷暴日数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中部沿海地区减少速率为3.5d/10a,内陆山区大部分为4.5d/10a,宁德北部、三明东部及南平部分地区为5.5d/10a。雷暴日趋势系数变化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特别是内陆山区比沿海减少的趋势更加明显;减少最多的地方是南平地区的北部,趋势系数达-0.65;而中部沿海地区减少趋势不太明显,系数仅为-0.15。雷暴日有明显的季节变化,3~9月是雷暴的多发期,8月达最高值,9月开始迅速减少,从10月开始一直到次年2月都较少雷暴发生。平均初雷日西北部地区早于东南部地区,平均终雷日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差异不大。由于福建省北部和西部地区初雷日出现早,终雷日出现晚,造成全年雷暴活动时间比沿海长,两者相差近一个月。[结论]该研究为重大工程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科学依据,为防雷减灾提供天气气候方面的理论依据,也对进一步研究福建雷暴的形成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贵德杏树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贵德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杏树由传统庭院种植,开始产业化种植。为了掌握该地区杏树生长特性及农业气象条件,为种植户合理安排农事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本文利用2001~2012年贵德杏树物候期观测和同期气象要素资料,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得出了贵德地区杏树生长的气象条件特征。贵德地区杏树冬无冻害,夏无高温热害;在3月初开始萌芽,4月初开花,7月上旬杏子成熟,10月下旬落叶停止生长,生长期为230d;从花芽膨大至落叶结束生长需≥0℃积温3153.2~3443.8℃,热量条件充足,降水条件不能满足杏树的生长,需要有灌溉才能满足需水条件;贵德杏树在春季易受霜冻和干旱灾害。  相似文献   

7.
以郑州市不同污染区绿化树种(冬青、龙爪槐、香樟、桂花、大叶女贞、广玉兰)为试验材料,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研究这些树种对Mn、Zn、Cu、Ni、Cd、Pb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特征。结果发现:(1)不同绿化树种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依次表现为ZnMnCuPbNiCd,不同绿化树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基本表现为龙爪槐和冬青较高,香樟和大叶女贞次之,桂花和广玉兰最低,土壤中Zn、Pb、Cu、Ni平均含量均没有超标,但Cd含量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5.93~0.85倍。(2)冬青和龙爪槐的综合污染指数(Pt值)最大,分别为2.03、2.14,达到了中度污染,其他植物Pt值均为1~2,为轻度污染,各绿化树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冬青龙爪槐香樟桂花大叶女贞广玉兰。(3)不同绿化树种叶片叶绿素a和b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叶片重金属含量均以冬青和龙爪槐较高,香樟和大叶女贞次之,桂花和广玉兰相对较低。(4)不同绿化树种对6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及其转移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冬青和龙爪槐较高,香樟和大叶女贞次之,桂花和广玉兰相对较低。其中对Mn、Cu、Zn的富集系数较大,并且均大于1,对重金属的转移能力依次表现为CdPbNiCuMnZn。(5)郑州市绿化树种叶片生理特性(尤其是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叶片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不同绿化树种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主要依赖于土壤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冬青和龙爪槐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作用高于其他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8.
邹永肖 《农林科学实验》2013,(23):188-188,191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及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统计青田县乡土绿化树种61科162属342种,详细叙述了30种具有较高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绿化树种及其分布,为合理利用、保护和发展这些绿化树种资源,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市园林树种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乌鲁木齐市的园林树种和绿化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依据园林绿地国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对主要的绿地类型中现有树种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评价,应用城市生态学、园林美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根据乌鲁木齐市城市的生态特点和植被分布规律,对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进行了总体调查。乌鲁木齐市木本植物共有132种,其中常绿树种17种,落叶树种115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为1.0∶6.8;从树种比例来看反映出乌鲁木齐市地属内陆干旱地区,树种单调且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柴达木地区气候、土壤条件和绿化树种现状的分析,提出绿化树种引种方案和引种名录,并阐述了引种栽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6种常见绿化树种滞尘能力及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种滞尘能力成为城市绿化树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探究能够有效减少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数量的城市树种类型,对杭州市6种典型阔叶乔木(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num,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木荷Schima superba和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的夏季滞尘能力进行了研究。夏季雨后第5天和第10天,对叶片滞尘能力,林下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PM2.5),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 μm的颗粒物(PM10)及空气负离子浓度、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显示:6种树种能够有效滞尘,且滞尘能力差异显著(P < 0.05),木荷和广玉兰滞尘能力最强,与其他树种间差异极显著(P < 0.01);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滞尘量随滞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雨后第5天和雨后第10天,樟树冠下PM2.5和PM10质量浓度最低,空气负离子浓度比较高,削减颗粒物(PM)能力高于其他树种;随滞尘时间增加,大部分树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Fv/Fm和Yield呈现下降趋势,光合特性受到抑制。根据研究结果,具有高滞尘能力同时叶绿素荧光参数受影响小的树种,如广玉兰和樟树,可以作为城市绿化的优选树种。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gamma-radiation exposition times on some biological traits of two late-blooming almond cultivars of ??A200?? and ??Sahand??. Current season shoots of ??A200?? and ??Sahand?? were exposed to 36 ??C gamma-radiation for 0, 5, 10, 30 and 150 minutes.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n 4-years old trees based on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that buds break date, bearing type, leaf area, resistance to aphid and mite as well as Polystigma 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gamma irradiation times (p < 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cultivars for bearing type, leaf area, and resistance to pests (p < 0.05). 30 minute gamma irradiation was increased buds break date and in this treatment, mutated trees had very late bud break date and they were late flowering habit. Gamma irradiation treatments were changed bearing type. The highest leaf area was achieved on 150 minute gamma irradiation. Short and long time treatments had not efficiency on improving resistance to Polystigma. The highest resistance to aphid and mite were observed on 150 minute gamma irradiation. Two studied cultivars were relatively resistance to aphid (control), but mutated trees had tended to resistance to aphid. Mutated trees had medium to relatively resistance to mite. Therefore, gamma irradiation treatments can be improved high considerable resistance to mite.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海南岛的气候特征,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利用海南岛18个市县气象站1951—2020年的逐日和逐月气象观测资料,从气候态、极端态和灾害态对海南气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各地年平均气温均高于23 ℃,中部山区低东南沿海高,月际变化呈近似对称的单峰型分布,6—7月达最高;年雨量900 mm以上,东西差异大,五指山脉东部和东南迎风侧降水高值中心可达2 000 mm以上,月际变化呈阶梯状、非对称单峰型分布,高峰月在9月;年日照时数在1 700 h以上,沿海高于北部内陆和中部山区,月际变化呈双峰型分布,主峰在7月、次峰在5月、低谷在2月,显示出明显的雨、热、光同季特征。海南岛北部极端最高气温高于南部,两者均在38 ℃以上,高值中心可达41.1 ℃;中部山区极端最低气温低于四周,最低值达?1.4 ℃;各地最多年雨量在1 500 mm以上,最少年雨量少于1 500 mm;最长连续雨日在26 d以上,多出现9—10月,最长连续无雨日接近或超过30 d;各地最大日雨量超过300 mm,最大过程雨量在600 mm以上。海南岛高温集中在5—7月,全岛平均高温日约20 d,呈北多南少分布;五指山以北地区低温阴雨较为常见,年均低温阴雨过程1~2次,低温阴雨日数约10 d,五指山以南相对罕见;暴雨日数东多西少,全岛平均年暴雨日约8 d,月际分布呈非对称单峰型,5—10月平缓增多,10—11月断崖式下降;暴雨灾害以单站暴雨为主,半岛范围暴雨是小概率事件,全岛性暴雨非常罕见,均出现在2000年后;气象干旱常见,西部和南部沿海冬春连旱频繁,在秋季台风降雨少时,其他地区也易见冬春连旱。  相似文献   

14.
长沙不同绿地对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长沙市学校、公园内的绿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生长发育植物、树冠郁闭度、植物覆盖率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得出长势好的植物群落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大,郁闭度和绿地面积与减缓热岛效应的作用呈正相关。并根据长沙的绿化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一年生春捷毛桃为试验材料,研究带叶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人工集中预冷过程中,带叶休眠解除自然休眠的效果明显优于人工脱叶,并且带叶休眠对芽休眠的调控效应花芽优于叶芽.带叶休眠与人工脱叶相比,带叶休眠可显著提高花芽贮藏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尤其是贮藏淀粉含量,并且使花期提前且缩短,开花整齐度提高,单花花期延长,雌蕊长度和子房直径增大,座果率提高,平均单果重增加,果实成熟期提前,有效的避免了先芽后花现象.  相似文献   

16.
成年银杏雌雄株非花果期形态学差异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寻成年雌雄银杏形态学差异,调查了成年银杏雌雄株花芽发育形态,短、长枝叶片形态指标,春、秋季叶片叶绿素质量比的变化以及气孔密度的表观特征.结果表明:银杏雌花芽呈尖锐圆锥形,雄花芽呈饱满半球形;同性别银杏单株间形态特征差异不显著,具有相对稳定性;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长、叶宽、叶基夹角、叶面积和叶形指数都分别显著小于雄株对应枝条上相应叶片形态特征,而叶柄显著大于雄株叶柄;春季,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分别高于雄株17.48%,31.03%;秋季,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分别低于雄株6.25%,21.82%;春季雌株较雄株浓绿,秋季雄株较雌株晚黄;雌株短枝、长枝叶片的气孔密度都分别显著高于雄株相应的短枝、长枝上的叶片气孔密度.研究结果证明:银杏叶片表观特征与性别分化关联密切;非花果期鉴定成年银杏性别,可依据花芽形态特征、银杏叶片叶色、叶绿素质量比、气孔密度的差异来初步鉴别.  相似文献   

17.
人工林是庙岛群岛典型的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维护海岛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现有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和样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以庙岛群岛中北长山岛为研究区,对海岛黑松纯林与黑松×刺槐混交林两种林型的碳储量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土壤质地及其理化性质对海岛乔木层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松乔木层平均碳储量为84.00 t/hm2,接近于世界平均水平(86.00 t/hm2);黑松×刺槐混交林乔木层平均碳储量为29.60 t/hm2,高于山东省乔木层的平均碳储量(27.62 t/hm2)。应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影响乔木层碳储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土壤质地、pH值、含水量及含盐量是影响海岛乔木碳储量重要的影响因子。北长山岛土壤全氮、总磷、土壤有机质、碳氮比等其他理化性质对乔木层碳储量影响不是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贵州贞丰野生茶树资源代表性绿芽和紫芽株系的生理特征,为筛选综合抗性强、内含物质丰富的贵州野生茶树群体种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福鼎大白茶和龙井43号为对照,观测野生茶树芽宽、叶面积、上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主脉厚度等22项形态学特征和叶片解剖结构指标,评价野生茶树紫芽、绿芽株系的遗传多样性、综合抗性和内含物质。【结果】贞丰野生茶树芽头肥壮、茸毛密度大;叶面积为40.27~52.87 cm2,为大叶种,叶色多样,包含紫色、紫绿色和深绿色,叶质柔软有光泽;节间最长可达5.14 cm ,叶脉对数介于10~12。贞丰野生茶树与抗性和内含物质相关的代表性指标主脉厚度为704.71~740.02 μm、上表皮厚度为20.33~21.72 μm、芽宽为0.30~0.36 cm、海绵组织厚度为81.05~84.31 μm,这些代表性指标值均大于栽培型茶树品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贞丰野生茶树绿芽株系与紫芽株系遗传距离近,与栽培型茶树遗传距离较远。隶属函数值法分析结果表明,抗性和内含物质代表指标的隶属函数平均值排序均为绿芽株系>紫芽株系>福鼎大白茶>龙井43号,野生茶树绿芽株系综合抗性指数和内含物质指数分别为0.4743和0.4599,紫芽株系综合抗性指数和内含物质指数分别为0.4618和0.4325,均高于栽培型茶树。【结论】贞丰野生茶树综合抗性、内含物质和适制性优于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和龙井43号。绿芽株系综合性状优于紫芽株系,可作为茶树新品种选育或遗传改良的优质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9.
宽皮柑桔隔年结果树3种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5年生"本地早"(CitrusreticulataBlanco)为材料,研究了大、小年结果树3种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芽体较叶片更能反映出大、小年结果树间激素含量的差异。大年结果树与小年结果树相比较,总体趋势是GA1/3含量高,iPAs含量低,8月下旬~10月下旬ABA的含量高,此后ABA含量低。  相似文献   

20.
以广州市常见的18种行道树为对象,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行道树的叶表面形态结构、应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了绿化树种叶片的接触角对滞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滞尘量差异显著,18种植物叶片雨后第26天的最大滞尘量在0.066-1.831 g/m2,物种间相差达27倍以上.叶表面具有网状结构,气孔密度较大(20<气孔密度<60个)且气孔开口较大(如芒果)容易滞留粉尘;叶表面平滑具有蜡质层,气孔排列整齐,无明显起伏(如红花羊蹄甲、桃花心木、大叶紫薇、鹅掌藤),滞尘能力较弱.植物叶片接触角与滞尘量呈负相关(r=-0.614),接触角<90°的表现为亲水性.易润湿的植物叶片雨后第26天最大滞尘量在1.0-1.831 g/m2,叶片表面的形态结构凹凸不平,具有钩状或脊状褶皱、突起等且20<气孔密度<60范围内,测得的接触角较小(芒果、重阳木、高山榕),使得粉尘与植物叶片接触面积较大,粉尘不易从叶面脱落,滞尘能力较强.而接触角较大的盆架树、麻楝、大叶紫薇、鹅掌藤和红花羊蹄甲的滞尘量均<1.0g/m2,其特殊的表面结构和疏水的蜡质使颗粒物不易吸附在植物叶片上,因此滞尘能力较弱.由此可见,植物叶表面蜡质含量和气孔密度及其叶片接触角的大小是影响植物叶片滞尘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城市绿化时,适当考虑选择叶表面形态有利于滞尘的绿化树种,将可提高城市植被的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