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史密特  项加平 《蜜蜂杂志》1989,(6):27-28,30
花粉和蜜蜂花粉由蜜蜂采集并携带到蜂箱中,所以蜜蜂与花粉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通过在蜂箱外放置脱粉器来得到花粉。脱粉器允许蜜蜂通过,而大多数花粉被脱落在外面的盘子里。花粉团圆形,不同的花粉具有不同的颜色。在美国,一般对采收后的花粉先进行干燥,然后再贮藏。花粉的清选及贮藏优质的花粉必须清洁,无蜜蜂腿、触角、头等残体以及其它杂质,应新鲜,具有花粉的特点的色泽。而那些黑、暗、灰色的花粉往往给人以脏的感觉,这种花粉商业价值低。花粉贮藏十分重要。花粉在空气和阳光  相似文献   

2.
据《果树学报》2014年第3期《贮藏温度和时间对杨梅和蜡杨梅花粉萌发率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作者戚行江等)报道,以不同花粉硅胶干燥4小时后在4℃和-20℃条件下贮藏不同时间后的萌发率和保护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的新鲜花粉生活力差异较大.低温能有效延长杨梅花粉的生活力时间,其中4℃贮藏时。杨梅花粉活性延长到1周至1个月,蜡杨梅花粉活性延长至2个月。  相似文献   

3.
蜂花粉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收集后,贮藏过程中酶活性变化可以作为花粉质量好坏的一个指标。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到报道,作者试图通过观察花粉在贮藏过程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揭示其变化规律,为花粉的干燥,贮藏保鲜和加工利用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实验方法一、样品的采集:新鲜的油菜、蚕豆花  相似文献   

4.
在对泰山银杏雄株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从初选的20多个雄株上复选出花粉量大、花期长的10个单株(树龄50~420年生)为试材。带小孢子叶球的雄枝分别于1995~1997年4月15~26日采集。取穗后放入室内2~3天便自动散粉,过筛得纯净花粉。贮藏方法设:室内常温贮藏(气温15~28℃,相对湿度30%~45%);恒温冰箱贮藏(温度10~15℃,相对湿度60%);干燥器 冰箱贮藏(先将花粉放入干燥器内,然后置5~10℃冰箱内)。低温处理试验是将花粉先放入干燥器内,然后置-10~-5℃冰箱贮藏3天,以室温(16~18℃)贮藏为对照。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设:无菌培养法;靛蓝(IG)染色法,浓度0.1%~0.5%,温度28~30℃、暗培养1.5~4小时  相似文献   

5.
胡杨花粉贮存条件对其生活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生殖物候调查基础上,对胡杨花粉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生活力变化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胡杨中龄个体的花粉在室温下生活力持续22d,在4℃冰箱内贮藏生活力持续32d;花粉当贮藏时间相同,在4℃冰箱内贮藏的生活力比室温下贮藏的生活力强。  相似文献   

6.
<正>据《湖北林业科技》2023年第5期《猕猴桃花粉贮藏方法比较》(作者陈馨月等)报道,为提高猕猴桃花粉的贮藏水平,保障其贮藏后的生活力,以“海沃德”猕猴桃雄株的花粉为试材,采用花粉萌发测定法,比较分析猕猴桃花粉生活力在不同干燥方式及贮藏条件下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是动物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物 ,通常分为脂溶性 (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 (维生素B族及C等 )两类。在饲料生产中 ,维生素有它自己的一些变化特性。1 维生素在原料贮藏期间的变化温度是影响维生素稳定性的首要因素 ,其次是原料中水分 ,因水分过多会促进维生素与其它因子的化学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贮藏 ,以维生素A、K、B6 及叶酸损失较显著。如原料玉米在 1 0℃、 1 5℃、 2 0℃条件下贮藏 3 2个月 ,其维生素A原的保存率分别为 79 2 %、72 5%、 6 1 7%。如将玉米粉碎则维生素A原损失率增加 ,在 3 2℃贮藏 1周β胡萝卜…  相似文献   

8.
花粉中维生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花粉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被认为是完美的食品。维生素在花粉中是最重要的营养成分。花粉中含有维生素A、C、D、E、K、P和B1、B2、B5、B7、Be等等,不仅能起到营养作用,还有一些特殊的医疗效能  相似文献   

9.
花粉是蜜蜂用来制造蜂乳和饲育蜂儿的食粮。蜜蜂喂饲蜂儿除了用自然花粉外,也可以用苞米粉、脱脂大豆粉,荞麦粉等来代替,但是这些代用品在营养价值方面不如自然花粉好。因此,应该在能产生大量花粉的植物开花时,人工采集一些天然花粉贮藏起来在早春或缺乏花粉时应用,对发展蜂群是有很大的作用。我在这里介绍一下采油松花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5,(5):20-24
天然产物是指陆生动植物、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的各类物质成分以及人和动物体内许多内源性成分,是由各种化学成分所组成的复杂体系。花粉是植物的雄性细胞,也称为植物的"精子"。花粉中含有多糖、黄酮、皂苷、甾醇、萜类化合物等多种天然产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一种天然保健佳品。本文就近年来对花粉中的天然产物及其活性功能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以元宝枫花粉为材料,研究培养基成分和贮藏条件等因子对元宝枫花粉萌发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和硼酸(H3BO3)对元宝枫花粉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低温有利于元宝枫花粉的贮藏。  相似文献   

12.
以3种野生樱桃资源为供试材料,比较了花粉烘制方式和贮藏温度对供试材料花粉萌芽率的影响,评价了供试材料花粉对甜樱桃品种座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干燥皿烘制花粉萌发率显著高于培养箱烘制;水+10mg/L硼酸+20%蔗糖为测定供试材料花粉活力的适宜培养基;毛樱桃、中国樱桃、‘黄蜜’花粉在4℃冷藏30天的萌发率均高于40%;毛樱桃、中国樱桃和山樱桃花粉与3个甜樱桃品种的异花授粉平均坐果率可达到40%。作者认为,供试野生樱桃资源的花粉萌发和贮藏特性,以及与甜樱桃品种的异花授粉亲和性与供试甜樱桃品种花粉类似,在甜樱桃人工授粉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孙丽萍  杨佳林 《中国蜂业》2009,60(12):54-56
为了评价蜂花粉的化学组成、植物来源和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巴西无刺蜂(Melipona subnitida)采集的黄色和褐色花粉为样品,黄色花粉由三种类型的植物花粉组成,其中Mimosa gemmulata花粉占98.95%。褐色花粉由五种类型植物来源的花粉组成,其中豆科植物浅色花粉占89.84%。在巴西东北部半干旱的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无刺蜂(Mimosa subnitida)采集几种植物的花粉。从黄色花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柚皮素、异鼠李素和D-甘露醇,从褐色花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β-谷甾醇、3’,4’,5’,5,7-五羟黄酮、亮石松碱和8-甲氧基草质素。亮石松碱和D-甘露醇(34.9%)是首次从蜂花粉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用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评价不同溶剂蜂花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活性大小按下面顺序依次递减:乙酸乙酯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己烷提取液。结果表明,蜂花粉乙酸乙酯提取物富含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良好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4.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5.03.021),来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报道了3个荔枝品种(三月红、水东和桂味荔枝)花粉收集、脱水及长期保存的简易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保存花粉两年之久。荔枝花粉最合适的干燥方法是用鼓风式电干燥器在35℃下处理6小时。研究人员研究了不同温度(30℃、25℃、15℃、4℃和-86℃)下贮藏花粉的萌发率。花粉在30℃、25℃、15℃和4℃下分别贮藏9、16、27和52天后萌发率降到5%以下。花粉萌发率  相似文献   

15.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8.03.053),来自阿尔及利亚干旱地区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花粉贮藏温度对6种海枣树花粉活力、着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海枣树中雌雄花的异步成熟经常发生,使花粉贮藏操作成为保证传粉质量所必需的。研究人员在室温(24±  相似文献   

16.
花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天然的多种维生素浓缩物,本文阐述了花粉中主要维生素的含量和保健作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花粉与高脂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对高脂血症有防治功效,花粉降血脂的作用主要是花粉中不饱和脂肪酸、黄酮类化合物、蛋白质、肽类和氨基酸,活性多糖类和维生素C等功能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王浆花粉晶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浆花粉晶是以王浆、花粉、蜂蜜及蔗糖、奶粉等为原料,经精加工而制成的高级营养冲剂。它携带方便、贮藏容易,不但保留王浆、花粉、蜂蜜等的丰富营养;而且极易被人体吸收。长期饮服,可以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生长,延缓衰老,是男女老幼、四季皆宜的饮料。  相似文献   

19.
对花粉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象草花粉经干燥脱处理后,30℃室温下保存寿命为10d,4~10℃冰箱中为15~20d;-196℃液态氮罐中,超低温冷冻贮藏362d,活力为69.4%,结实率66.675,与新鲜花粉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 SOM)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但由于SOM形成的复杂性,长期以来对SOM化学组成特征的研究存在一定挑战性。本研究基于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y-GC/MS)的方法,从SOM化学组成的角度分析了其对藏北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两种高寒草地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含氮化合物是两种高寒草地SOM化学组成中重要成分,分别占总SOM的38.0%和52.5%;2)多糖类和萜烯类在两种高寒草地SOM中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P 0.05);3)通过分析两种草地SOM化学组成与土壤CO_2排放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多糖直接影响着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拟合方程为Y=86.76X+344.87(R~2=0.63, P0.05),式中Y为CO_2累积排放量,X为多糖类的相对含量;4)SOM化学组成中多糖类、含氮化合物和芳香烃物质与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之间显著相关(P 0.05)。综上可知,高寒草地SOM化学组成直接关系着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CO_2的排放过程,SOM的化学成分和化学组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用于预测土壤CO_2的排放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