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1~1983年在浙江水牛瘤胃内发现了两种新的锡叶吸虫(Ceylonocotyle)。(1)钱江锡叶吸虫(Ceylonocotyle qianjiangense se.nov.):发现于钱塘江沿岸的富阳、萧山、余姚和鄞县等地,其主要特征为两枚睾丸小而呈圆形,边缘光滑而无缺刻,前后排列并有相当间距;劳氏管和排泄管不交叉;肠支长而无扭曲;根据这些特点可与短肠锡叶吸虫(C.br-vicaeca Waug,1966)、弯肠锡叶吸虫(C.sinuccoelium Waug,1959)和侧肠锡叶吸虫(C.scolicoelium Fischoeder,1901)等相区别。(2)台州锡叶吸虫(Ceylonocotyle taizho-uense sp·nov):发现于黄岩县,其主要特征是虫体椭圆形,宽而短,体宽与体长比为1:1.87,食道甚短,肠管粗而直,肠支分叉处很细而呈肩状,可与其他锡叶吸虫相区别。  相似文献   

2.
异叶巨盘吸虫在云南水牛体内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
吸虫病是由扁形动物门吸虫纲所属单殖亚纲﹑盾腹亚纲和复殖亚纲的内﹑外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总称.棘口吸虫是一类属于棘口科的中、小型吸虫,种类繁多,全世界已报告的有600多种,主要见于鸟类,曾在福建与广东有局部的流行,对雏禽危害严重,可引起雏禽消化功能紊乱,发育受阻,甚至死亡.后睾吸虫属于后睾科、对体属、次睾属和后睾属,主要寄生于鸡等禽类的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禽肝、胆肿大,炎性病变,甚至坏死.特别是一月龄以上的雏禽感染率最高.禽气管吸虫病是由多种嗜气管吸虫寄生于鸡、鸭、鹅、野鸡的气管、支气气囊内,导致禽呼吸道粘性分泌物增多,粘膜充血、出血,能引起禽呼吸困难,贫血,消瘦,常因衰竭而死亡.这种三类吸虫病可用硫双二氯酚或吡喹酮进行治疗,配合生物消毒,定期体内外驱虫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4.
5.
6.
在黑龙江省鸡体发现东方次睾吸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12月东北农学院兽医系学生教学实习中,剖检购自哈尔滨市郊区农村1只本地鸡的肝脏内检出吸虫12条,虫体经巴氏液固定,用乳酸甘油透明做压片观察,并以明矾卡红染色制作成整体装片标本,对虫体做详细的测量和描绘,最终鉴定为后睾科  相似文献   

7.
8.
9.
10.
片形吸虫总RNA的提取及其L-rRNA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构建大片吸虫cDNA文库,获得目的重组抗原,用以大片吸虫病的诊断及其表达序列标签(EST)的获取,本试验制备了大片吸虫的总RNA。采用Trizol试剂,结合使用饱和酚、氯仿及冰乙醇从大片吸虫成虫提取总RNA,同样方法提取了肝片吸虫总RNA和巴马香猪的总RNA,并作甲醛变性电泳比较。三者的总RNA经1%甲醛变性电泳,观察到2条主要目的带,分别是28S和18S,其中18S明显较28S色深且明亮,28S稍显模糊。本次试验获得纯度较高,完整性较好,无污染的总RNA,并证明大片吸虫和肝片吸虫的L—rRNA中不存在切口现象。  相似文献   

11.
同工酶与基因和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种类的不同可表现为某些同工防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因此,它可作为一项生化指标,研究生物的分化情况。本文对人畜共患的两种片吸虫的同工配进行研究,发现二者的某些同工酶存在明显差异。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成虫采自福州市屠宰场宰杀的黄牛和山羊的胆囊和胆管中,分别选出典型的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的成虫。本研究所使用的试剂均系分析纯。1.2匀浆制各:将典型的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的成虫分别用生理盐水洗3次,成虫用pH74的缓冲液在冰水浴中研磨5分钟,高速离心(1200转/分)10分…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建立同时检测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和日本全冠吸虫的三重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各吸虫参考序列中保守区域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 3种吸虫囊蚴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52尾淡水鱼样品中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对东方次睾吸虫...  相似文献   

15.
背孔属一新种及两种国内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莲花县境内发现的背孔科新种和两条、国内首次发现的背孔属吸虫,至此,在我国发现的背孔属吸虫计有14种了。文内对这三种吸虫的形态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乌尔斑背孔吸虫和曾氏背孔吸虫的宿主,今在家鹅体内第一次发现,为宿主新纪录。通过一年多的调查证实,由于寄生虫病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应当招致政府和科技工作者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进行了组织化学探讨。结果表明: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的DNA含量不同,二者比值为2:3,且所含17种氨基酸种类相同,含量却不相同,某些氨基酸含量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7.
1前言片形科不是一个大科,世界性分布的片形属包括两个已详细阐明的重要虫种:温带地区的肝片形吸虫和在分布上更靠近热带的巨大片形吸虫(Fas-ciolagigantica)。成虫(特别是肝片形吸虫的成虫)可以在很大范围的哺乳动物中寄生,包括啮齿类和人类,...  相似文献   

18.
19.
耕牛巨盘腹袋吸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贵州省38个县633个乡(镇)的1121头耕牛用蠕虫学局部剖检法在其中45头牛的瘤胃内检出巨盘腹袋吸虫,总感染率为4.01%,在不同性别的黄牛、水牛无显著差异,而与年龄呈正相关。该吸虫的感染有明显的生节性和地域性,主要分布于潮湿低洼地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