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用蜜蜂为素材进行遗传学、进化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已越来越多 ,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在此我们简述一些近年来在蜜蜂分子生物学领域开展的研究。一、分子杂交技术分子杂交是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技术之一 ,主要包括Southern印迹法、Northern印迹法以及Western印迹法 ,它们的杂交受体分别是DNA片段、RNA片段和蛋白质。DNA的分子杂交是双链DNA的变性和带有互补序列的同源单链间的配对过程。通过分子杂交技术可以克隆一些新基因并研究同源基因之间遗传进化上的差异。较典型的事例是 :蜜蜂胞…  相似文献   

2.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必将进入养蜂领域.近年来,蜂业杂志3次发表检测王浆高产蜂种是否具有特有基因研究的文章,敲响了蜜蜂育种之门.  相似文献   

3.
基因组DNA的提取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随着蜜蜂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快速高效地提取适合于实验操作的蜜蜂基因组DNA成为各项研究的基础.介绍了一种简便快速提取蜜蜂基因组DNA的方法,可满足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蜜蜂病毒病的检测技术,能够为更好的进行科学养蜂,提高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供帮助。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应用,对蜜蜂病毒病检测的研究不断深入。基于此,结合当前国内外蜜蜂病毒病检测的研究报道,对蜜蜂病毒病检测技术进行综合阐述,为进一步完善蜜蜂病毒病检测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蜜蜂是研究社会性行为、生态学以及神经生物学的模式动物,开展相关功能基因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鉴于蜜蜂的社会性及清洁行为等特征,其有关功能基因验证的研究进展缓慢。本文对转基因技术、RNA干扰技术及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在蜜蜂功能基因验证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蜜蜂功能基因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蜜蜂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德国蜂群损失情况调查 德国有8.5万名养蜂者,蜜蜂存养量90万群蜂.自2004年以来,德国蜜蜂研究所对蜂群消失情况进行监测,研究人员对120位养蜂者饲养的1200群蜂进行跟踪调查,包括每年至少3次的回访.蜂群健康等各方面记录,包括蜂群发展、蜂病感染(蜂螨、孢子虫、病毒)、蜂粮样品中杀虫剂残留等.目前调查结果显示:从7200群蜜蜂的越冬情况看,近4年,冬季(10月至来年3月)蜂群损失在8%~16%.  相似文献   

7.
多巴胺是动物神经系统的一种重要的儿茶酚胺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激素.多巴胺的分布及含量变化对蜜蜂的生长、取食、代谢等多种生理、生物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开展多巴胺与蜜蜂行为发育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对进一步揭示多巴胺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业》2015,(3):12-15
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基因在蜜蜂的卵巢发育、胚胎营养、劳动分工、行为调控、气候适应、寿命延长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东方蜜蜂中该基因的基础数据却鲜有报道。本研究对东方蜜蜂Vg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基本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东方蜜蜂Vg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5313bp,提交到Gen Bank的登录号为KP119837,该基因共编码1770个氨基酸,其cDNA和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意大利蜜蜂的同源性分别为93%和89%,其保守区序列占全序列的63%。基于Vg基因对蜜蜂属内序列已知的4种蜜蜂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东方蜜蜂与意大利蜜蜂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大蜜蜂的亲缘关系稍远,与小蜜蜂的亲缘关系最远。本论文为进一步研究东方蜜蜂Vg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转录法合成了4个发育基因eve、ben、Dfd和Scr的cRNA探针,并对蜜蜂幼虫进行了原位杂交。结果显示:eve、ben、Dfd和Scr基因在幼虫中都有表达,eve与ben基因是在体节上呈横竖条纹状表达而dfd与Scr基因是在体节两侧边缘呈点状表达。结果表明这4个基因在蜜蜂幼虫阶段也参与了体节的发育和形态建成。基于此,还对胚胎整体原位杂交中的一些技术细节,如探针标记、探针保存、信号检测、固定时间、消化时间和操作手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蜜蜂基因组的研究在经历了一段瓶颈之后,随着近几年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当今遗传育种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遗传基因的定位和转基因技术来寻找影响性状及群体遗传结构的基因,从而应用于蜜蜂品种起源、免疫反应与疾病防御机制、脑功能、变态反应原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蜜蜂品种起源、蜜蜂基因组进化、蜜蜂免疫通路基因、蜜蜂型态(等级)分化基因表达、蜜蜂神经激素GPCRs基因、蜜蜂毒液变态反应原Apim6变态反应基因等功能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蜜蜂具有高度复杂的社会性行为,是一种理想的模式生物,近十多年来有关蜜蜂基因的研究也在飞速发展,为探究蜜蜂独特的行为与特定基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简要介绍了蜜蜂基因研究的概况和各种独特的行为,以及基因与行为之间的联系、基因表达的可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标记。DNA甲基化在有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直接影响到基因的活性。目前,蜜蜂DNA甲基化的功能和生物学研究已取得了初步进展,越来越多蜜蜂甲基化基因和甲基化酶被报道。就近年研究人员对蜜蜂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在蜜蜂级型分化、蜜蜂饮食和蜜蜂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蜜蜂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蜜蜂授粉对农业生产和全球生态起重要的作用,蜜蜂也是研究社会行为和学习记忆导航行为的模式生物,其简单的脑部结构和卓越的学习记忆能力又为神经生物学家提供了绝好的研究模型,此外,蜜蜂可以成为免疫、过敏、精神疾病和长寿等试验的研究模型。本文从蜜蜂的基因组序列、基因组结构、发育、级型分化及繁殖衰老、基因调节、群体遗传学等方面综述了蜜蜂基因组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张巧  董霞 《蜜蜂杂志》2011,31(12):17-19
简单介绍了昆虫的嗅觉识别过程和分子机制,对蜜蜂强大的嗅觉能力进行了简要说明。综述了蜜蜂的嗅觉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与概况,为进一步研究蜜蜂的嗅觉行为及分子机理提供依据,同时也为通过嗅觉研究蜜蜂的社会性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吴黎明 《中国蜂业》2003,54(6):41-41
最近德国、美国和挪威的科学家在《细胞》杂志上撰文阐明了蜜蜂的性别决定机制 ,解释了为什么雄蜂可以没有父亲的科学难题。在蜜蜂的某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决定性别的性位点 ,性位点上的基因称为性基因。研究人员共发现1 9个不同性质的性基因 (csd)。研究人员发现 ,雌蜂 (工蜂和蜂王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有 1对性等位基因 ,并且两个csd性质不同 ,分别来自父母 ,例如是csd1csd2或者csd3csd5等 ,它们作用产生的活性蛋白促使受精卵发育成雌蜂。未受精卵由于只有一个来自母亲的csd ,因而发育成雄蜂。对四个不同的csd进行了DNA排序后发现 ,csd的可…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产品对蜜蜂和熊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更多的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人们需要更多的信息以了解它对蜜蜂和熊蜂的影响.如果转基因在花粉、花蜜或树脂中得到表达,那么转基因编码所表达的蛋白被蜜蜂吸收后,会对蜜蜂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改变了花的表现型,将会对蜜蜂产生间接影响.讨论了Bt、蛋白酶抑制剂、几丁质酶、葡萄糖酶和生物素结合蛋白基因等对蜜蜂的影响.迄今为止的结果表明转基因植物对授粉者的影响将依赖于所涉及基因的个案分析以及被蜜蜂吸收植物的基因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7.
谈到德国的蜜蜂育种就不得不提及亚当兄弟.亚当1898年出生于德国,12岁时移居英国,居住在巴克法斯特修道院.他成年之后一直养蜂,并多次前往德国介绍他的蜜蜂选育技术,现在很多欧洲国家包括德国一直沿用他的蜜蜂繁育理论.在亚当有生之年,很多养蜂人从德国、丹麦等国家来到他的蜂场学习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18.
蜜蜂“利他”与“利己”行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蜜蜂不仅仅因为它酿造出有益于人类的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多种健康产品,更为重要的是蜜蜂的行为与精神感人至深.对蜜蜂的利他与利己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认为蜜蜂的利他与利己行为说明了基因决定论.  相似文献   

19.
王静  谭垦  和绍禹 《蜜蜂杂志》2005,25(6):10-11
蜜蜂属于社会性昆虫,它是膜翅目昆虫中社会行为最发达并具有多种多样类型的昆虫之一。目前,人们所公认的蜜蜂有9种,其分别为东方蜜蜂、西方蜜蜂、大蜜蜂、小蜜蜂、黑大蜜蜂、黑小蜜蜂、沙巴蜂、绿奴蜂、苏拉威西蜂[1]。蜜蜂的繁殖行为一直是生物学家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而研究蜜蜂的生殖隔离是最近才开始的。大约150年以前,欧洲开始了现代养蜂业。从此,蜜蜂的引种业也开始了[2]。1965年,当东方蜜蜂从中国引种到德国后,F.R uttner首次发现并研究了蜜蜂种间的生殖隔离。从此以后,有许多研究工作者进行了蜜蜂种间生殖隔离的研究。传统上,根据…  相似文献   

20.
蜜蜂是重要的农业经济昆虫,也是研究分子生物学与社会行为学的模式生物。利用各种转基因技术来研究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已成为重要的研究焦点。综述了蜜蜂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详细比较了各类技术的优缺点,为今后蜜蜂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