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采用两种培养方式(液体培养基诱导法、固体培养基诱导法)对水稻花药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诱导法与固体培养基诱导法培养时间相当,但液体培养基诱导法的出愈率及绿苗分化率均提高10%左右,由此认为,液体培养基诱导法是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率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两种培养方式(液体培养基诱导法、固体培养基诱导法)对水稻花药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诱导法与固体培养基诱导法培养时间相当,但液体培养基诱导法的出愈率及绿苗分化率均提高10%左右,由此认为,液体培养基诱导法是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率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
培养条件对奶牛金葡菌5型荚膜多糖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牛源金葡菌5型荚膜多糖产量的影响,以便于CP5的生产制备,从而为开展奶牛金葡菌新型多糖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患隐性乳腺炎奶牛乳样中分离金葡菌,鉴定荚膜多糖血清型,对5型荚膜多糖菌株,采用BHI,哥伦比亚固体培养基,mod110三种培养基,每种培养基分别采用固体培养,碳源为葡萄糖的液体培养和碳源为乳糖的液体培养三种方式,共组成9种不同培养条件进行培养,研究培养条件对金葡菌荚膜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培养结果表明,与常用哥伦比亚培养基比较,BHI培养基能降低荚膜多糖产量,而mod110培养基能提高荚膜多糖产量;同种培养基,固体培养方式比液体培养方式有更高的荚膜多糖产量,同时乳糖作为碳源可提高荚膜多糖产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种子液体静置培养过程中,基本培养基对种子萌发、原球茎发育的影响以及来自不同培养基的原球茎及其体积大小对离体植株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1/2B_5、1/2N_6、1/2MS、1/2花宝1号、1/2花宝2号等液体培养基静置培养铁皮石斛种子,观察统计种子萌发和原球茎发育生长情况;原球茎转至固体培养基后,比较来自不同液体培养基和体积大小(30目、40目)的原球茎,生长形成离体植株的形态类型。【结果】1/2N_6培养基培养获得的原球茎直径平均值最高,显著大于1/2MS培养基、1/2花宝1号培养基和1/2花宝2号培养基;原球茎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90 d,可发育形成单芽、多芽、愈伤组织等形态类型,来自不同液体培养基的原球茎,发育形成多芽、愈伤组织的比例均存在显著差异,原球茎大小对单芽、多芽、愈伤组织产生具有显著影响。【结论】铁皮石斛种子液体静置培养中,基本培养基是影响原球茎发育的重要因素,1/2N_6是较适宜的培养基;来自不同液体培养基的原球茎及其大小显著影响离体植株的生长,大于30目的原球茎发育形成正常单芽植株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分析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不同时间对滑菇菌株酯酶同工酶酶带的影响以及固、液2种培养方式下滑菇10个菌株间酯酶同工酶酶谱多态性,并采用聚类分析法确定菌株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固体培养基种类和液体不同培养时间下,滑菇菌株酯酶同工酶酶谱呈现不同的多态性,PDA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13 d的同工酶酶谱可有效鉴定各菌株,其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培养基对马铃薯不同品种试管薯形成的影响,获得单个品种最佳培养方式。采用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体+液体培养基3种方式分别对费乌瑞它、中薯5号、早大白3个品种进行结薯试验。观察不同培养方式各个品种的结薯表现。该研究为优化马铃薯试管薯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明组培过程中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生长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大花蕙兰茎尖诱导的原球茎为外植体,研究了MS培养基浓度、BA浓度及培养方式对原球茎增殖和生长的影响。[结果]1MS基本培养基适合大花蕙兰原球茎培养;在振荡培养时MS培养基中加入BA1.5mg/L时,原球茎生长良好,显著好于其他浓度处理;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原球茎明显优于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原球茎鲜重和增殖系数均为固体培养的1.75倍。[结论]培养基配方为Ms+BA1.5mg/L+NAA0.2mg/L+蔗糖30g/L且振荡培养时,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及生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给草菇液体菌种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具体的参考配方,明确草菇液体菌种生产过程中各种环境条件要求,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温度、摇瓶装液量、接种量、pH及培养时间对草菇V37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液体菌种适宜的培养条件是:液体培养基为配方B,摇瓶装液量80mL,接种量为10%,pH6~9,培养温度在30~32℃之间,培养时间是6~8天。  相似文献   

9.
采用液体培养技术,通过分析培养基质中的营养水平动态变化,以期明确添加一定量油茶枝提取液的液体培养基对茶薪菇菌丝生长量、菌丝营养生长的碳、氮代谢及酚类物代谢的影响。以未添加油茶枝的麦麸-土豆培养基为对照,结果显示:两组生物量和培养液营养基质的动态变化基本相同,添加8%油茶枝提取液,可明显提高培养液中总酚含量作为营养基础,但并未影响茶薪菇菌丝体对液体培养基质碳氮源及酚类物的代谢利用。  相似文献   

10.
培养基营养成分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培养基有效成分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配制2种液体培养基和5种大米、玉米配比的栽培料,通过菌种培养和栽培比较表明,添加奶粉的培养液培养的液体菌种有利于蛹虫草的生长,不同大米和玉米配比的栽培料对蛹虫草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微生物絮凝剂M-25的生产成本,以查氏母液为基础,采用替代碳源和氮源的方法,开发出了廉价的替代碳氮源:淀粉和尿素。使用该替代培养基的发酵液处理4 000 mg/L的高岭土悬浊液,絮凝率高达99.5%,比查氏培养基提高2.5%,而培养基成本降低近60%。探索出了常温下直接保存发酵液的方法,降低M-25的应用成本。  相似文献   

12.
王富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64-21767
[目的]研究利用马铃薯粉丝废液发酵生产天然红色素的工艺技术。[方法]由市场销售的优质红曲米中分离出产红色素的红曲霉菌株,经过液体扩大培养后,以马铃薯粉丝生产废液为主要培养基,适当补加营养盐,采用摇瓶振荡发酵培养生产红曲色素。[结果]以马铃薯粉丝废液适当补加营养盐配制发酵培养基,调整其pH为5.8,培养温度控制在30℃,振荡培养5 d生产红色素是完全可行的。发酵液pH值为5.8时,最适宜红曲霉的生长。红曲霉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3,0℃时其红色素产量最高。适宜红曲霉发酵培养的振荡器转速为160~200 r/min。红曲色素产量在发酵开始后的第5天达高峰。[结论]马铃薯粉丝废液无需再经过特殊处理即可直接用于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简化生产工艺和缩短生产周期,大大降低了天然红色素的生产费。  相似文献   

13.
胡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26-1928
[目的]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长根菇这一珍稀食、药用菌资源。[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定指标,采用静置培养的方法探索长根菇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静置培养长根菇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4.0%玉米淀粉、0.2%黄豆饼粉、2.0%葡萄糖、0.2%蛋白胨、0.2%KH2PO4、0.1%MgSO4、0.1%CaSO4和60.0 mg/L VB1。在此培养基中,在25~26℃静置培养8 d后,长根菇菌丝体生物量可达8.75 g/L。[结论]由于优化的培养基中主要原料价格较低,因此将此培养基配方用于生产将会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Bt发酵生产新型原料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范的微生物刹虫剂,但其发酵成本较高。综述了固态、液态发酵原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污水、污泥等作为原料发酵生产Bt杀虫剂的可能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实验从水、糖、琼脂对组培苗生长、增殖及培养成本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马铃薯组培苗快繁阶段培养基可以简化为液培,省去琼脂,以自来水代替蒸馏水,以食用白绵糖代替蔗糖.培养基成本降低70.1%.组培苗生长健壮,月增殖系6.00~6.56,结薯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开发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的液体菌种。[方法]从工厂化生产的菌株与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及金针菇液体菌种在工厂化生产的应用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在4个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菌株中,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液体菌种开发宜以F白"18"为出发菌株;二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宜为马铃薯15%、麸皮7%、蔗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转速150 r/min,温度23℃,pH自然,发酵罐培养时间结束点和适宜的菌龄均为144 h;在工厂化生产应用中,液体菌种较固体菌种发菌速度快,生产周期缩短9 d,生物转化率提高了6.38百分点。[结论]该研究可为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液体菌种的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阿魏菇的液体制种技术。[方法]采用一种自制的简易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研究了阿魏菇液体制种技术,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阿魏菇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比。[结果]不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配方中的菌丝生物量有明显差异,蔗糖(碳源)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最大,一定量的蛋白胨(氮源)能够促进菌丝生长,少量的K+和Mg2+有利于菌丝生长,但它们对阿魏菇菌丝生长速度影响较小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最优培养基为:3.00%蔗糖+0.50%蛋白胨+0.10%KH2PO4+0.05%MgSO4。用该培养基在自制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阿魏菇液体培养,10 d后菌丝生物量达到25 g/L。空气流速在0.08~0.12 m3/h有利于菌丝的迅速生长且形成的菌丝球大小均一。栽培实验表明,通过气升式反应器生产的液体菌种可以正常出菇。[结论]阿魏菇液体菌种具有菌丝生长快、制种和生产周期短等优点,是实现阿魏菇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产毒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产毒培养基筛选、锈孢子诱导和正交试验对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SS003菌株(rrichoderma atroviride)的产毒营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SS003在5种产毒培养基中均能产毒和生长,但Richard培养基更适合产毒培养,PD培养基则更适合菌丝生长;茶藨生柱锈的锈孢子对产毒具有一定抑制作用;SS003...  相似文献   

19.
芽孢杆菌Bacillus代谢产生的脂肽类物质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但芽孢杆菌脂肽产量普遍较低。探索高产量的培养条件是开发利用的重点,而简单快速的产量评价方法则可大大提高条件探索的效率。以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WK1为试验菌株,首先通过含发酵液培养基对病原菌的抑制实验确定最佳培养时间,然后设计初始pH值分别为5,6和7的培养基生产脂肽物质,通过测定发酵液酸沉降前后总有机碳的差值,推算脂肽类物质粗提物的产量(差减法),以传统的重量法为对照。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WK1菌株的最佳发酵时间为72 h。重量法与差减法所测得的不同处理脂肽物质产量差异规律相同,从高到低依次为pH 6,pH 7,pH 5,两者的相关性系数为0.563 2(n=9),但相同初始pH值条件下差减法所得的脂肽物质产量均高于重量法。初始pH值为5条件下脂肽物质合成效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最低,初始pH值为6与pH值为7条件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同,为700 mg·kg-1,但初始pH值为6条件下产脂肽物质产量(1 228 mg·L-1)和脂肽物质合成效率(234 mg·kg-1)最高。可见,差减法是评价脂肽产量的简单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枯草芽孢杆菌是生产微生物菌肥的有效微生物菌种之一,芽孢含量直接影响菌肥效果。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发酵液中芽孢数量,探究牛粪沼液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D1产孢影响。采用分批培养法确定发酵培养基中沼液最适浓度及碳源与氮源种类和含量。利用比浊法和稀释平板涂布法检测枯草芽孢杆菌的菌体数量及芽孢产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沼液中金属离子含量。结果表明,牛粪沼液中含有对产孢有显著影响的Ca~(2+)、Mn~(2+)、Mg~(2+)三种离子;当沼液与水配比为11时,产孢效果最佳;麸皮和大豆粉分别是菌株生孢最佳碳源、氮源;最适碳源和氮源含量分别为2.0%和0.5%(质量比),35℃,120 r·min~(-1)恒温培养24 h后,产芽孢率可达83.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