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提高径流预测精度,研究提出海洋捕食者算法(MPA)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径流预测方法。通过6个仿真函数对MPA、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进行测试,利用MPA优化LSTM隐藏层神经元数、训练次数等关键参数,基于主成分分析(PCA)降维和不降维处理分别建立PCA-MPA-LSTM、MPA-LSTM径流预测模型,利用云南省落却站实测数据对PCA-MPA-LSTM、MPA-LSTM模型进行训练及预测,结果与PCA-LSTM、LSTM、PCA-MPA-SVM、MPA-SVM、PCA-MPA-BP、MPA-BP模型的训练、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MPA仿真效果优于PSO算法,具有较好的寻优精度和全局搜索能力。②PCA-MPA-LSTM、MPA-LSTM模型对实例拟合、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18%、2.35%和1.94%、1.96%,预测效果优于其他6种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③采用MPA优化LSTM关键参数能有效提高LSTM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数据降维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对应未降维模型的预测精度,数据降维处理能有效改善模型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小波分析-PSO优化ANFIS的径流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径流序列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十分复杂的变化特性,如果利用常规方法直接进行预测,其预测精度一般不高.如果将径流序列分解成比较简单的序列,再利用非线性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其精度将会得到提高.利用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分解功能对径流序列进行分解,降低了径流序列的复杂程度.利用PSO对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网络参数进行优化,提高模型结构参数的确定精度.将小波分析与PSO优化的ANFIS进行组合对径流序列进行预测,经实例验证:该模型能够提高径流预测的精度,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构建日光温室环境预测模型,准确预测温室环境变化有助于精准调控作物生长环境,促进果蔬生长。而温室小气候环境数据多参数并存、耦合关系复杂,且具有时序性和非线性,难以建立准确的预测模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温室环境预测模型,实现了温室环境数据的精准预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SA自动进行参数选优的方式,解决了LSTM模型参数手动选择的难题,大幅缩短模型训练时间,且最优的网络参数能够发挥模型的最佳性能。对日光温室内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6种环境参数进行预测,SSA-LSTM平均拟合指数高达97.6%,相比BP、门控循环单元(GRU)、LSTM,其预测拟合指数分别提升8.1、4.1、4.3个百分点,预测精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园的大量兴建和大规模引种,各个葡萄园内出现了以霜霉病为典型的严重的病虫害问题。针对目前酿酒葡萄霜霉病精确预测手段缺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改进长期和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将遗传算法(GA)加入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预测模型的参数调节环节中,通过优化算法代替人工手动调参在超参数搜索空间中不断迭代得到最优超参数组合最终确定模型。再建立基于霜霉病—气象时序数据的手动调参LSTM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将三种模型在测试集上进行对比试验。GA-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均方根误差、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410 3、0.168 4、0.245 0,均小于LSTM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表明LSTM在时间序列问题的应用中预测性能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使用遗传算法对LSTM模型的超参数选择环节进行优化,最终得到的超参数组合优于手动调参的LSTM模型得到的超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5.
针对联合收割机装配精度不高和装配质量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联合收割机装配质量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SA算法自适应寻优得到最优VMD分解模态参数K和惩罚因子α,然后利用最佳参数组合[K,α]将联合收割机振动信号分解成不同中心频率的本征模态分量IMF,并对各个IMF分别进行联合特征提取组成特征向量,最后将联合特征向量作为LSTM的输入,实现不同故障特征的分类。分析结果表明,SSA-VMD-联合特征提取方法分类准确率为98.1%,分别比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固定参数VMD高7.1%和6.1%,验证所提方法对联合收割机装配质量检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混凝土坝位移监测模型往往忽略残差序列中的有效信息,导致对大坝位移的预测效果不佳。旨在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信号残差修正的混凝土坝位移双层阶预测模型。首先根据传统混凝土坝位移预测的统计模型选取大坝位移的影响因子;其次通过麻雀搜索算法(SSA)确定极限学习机(ELM)中的超参数,建立单层阶预测模型SSA-ELM,进而得到大坝的单层阶模型位移预测值;再次,基于最小样本熵(SE)和相关分析法,通过变分模态分解法(VMD)对残差序列分解重构;最后利用SSA-ELM对重构后序列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值与单层阶模型位移预测值进行叠加,构建双层阶预测模型SSA-ELM-VMDρ+,进而得到最终的位移预测值。工程实例验证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该双层阶模型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有效的挖掘了残差中的有效信息,并克服了噪声干扰。本研究为大坝安全监控、健康服役诊断与管理运行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土壤含氧量(Soil oxygen content,SOC)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土壤环境因素之一,具有时序性、不稳定性和非线性等特点,精确预测土壤环境中含氧量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制定更加合理的土壤通气增氧方案。本研究提出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和长短时记忆(Long and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国家土壤质量湛江观测实验站记录玉米种植期间的气象环境和土壤环境数据,基于SSA-LSTM模型对SOC变化进行预测及相关性分析,并与传统的BP预测模型、LSTM预测模型、GA-LSTM预测模型及PSO-LSTM预测模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SOC与降雨量、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土壤充气孔隙度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高于0.8,与大气温度和风速相关性显著,与大气湿度和土壤呼吸速率相关性较弱。SSA-LSTM模型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其他4组对照预测模型,R2达到0.95979,RMSE仅为0.4917%,MAPE为3.7331%,MAE为 0.3620%,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的拟合程度高。本研究可为土壤含氧量变化的精准预测及土壤通气增氧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水质预测模型中因为数据本身的复杂性、在信号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噪声干扰以及分解深度不够导致单一分解难以全面捕捉信号非线性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分解的水质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对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再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对熵值最高的模态分量进行二次分解,最终将处理后的时间序列输入到TCN-lightGBM多特征预测模型中。同时,采用麻雀算法(SSA)对预测模型进行优化。以山东省玉符河水质为例,本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是0.105 3,平均绝对误差(MAE)是0.081 5,决定系数(R2)是0.947 1,与GRU、LSTM、LightGBM、TCN等当下较为流行的模型的预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R2上本模型提升了53.04%、70.41%、66.07%、65.20%等,在RMSE上减少了62.76%、65.50%、64.93%、64.80%等,在MAE上降低了62.76%、66.24%、63.80%、65.24%等。由此可知,基于CEEMDAN-VMD-TCN-lightGBM的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泛化能力和捕...  相似文献   

9.
基于深度学习的降水预测是近年来水文研究的热点。月降水数据为典型的小样本数据,无法满足深度学习对大数据量的需求。为此,融合信号分解和边界修正的思想,提出一种改进的月降水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预测方法。首先,针对序列分解的“端点效应”,采用波形特征匹配延拓法扩展原始序列边界。然后,利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和变分模态分解(VMD)对原始序列进行二次分解。ESMD提取月降水序列不同尺度信息,得到频率依次降低的几个模态分量及一个残余分量;切除各子序列中对内部数据“污染”最严重的扩展部分后,VMD进一步对高频分量进行平稳化处理。最后,对各子序列分别运用LSTM预测,预测结果重构后得到最终预测结果。选取湖北省巴东县的月降水量作为实例验证。通过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单一SVM和LSTM模型,组合了信号分解算法的预测模型在月降水预测中更具优越性;将边界修正的方法融入到采用ESMD算法的组合模型,提高了整体模型的预测精度;高频分量的预测效果是决定组合模型预测精度高低的关键因素;提出的方法不但在选取的评价指标上均表现最佳,而且对数据极值点的拟合效果提升显著。特别地,即使面对小样本数...  相似文献   

10.
融合ARIMA模型和GAWNN的溶解氧含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静  李振波  朱玲  李晨 《农业机械学报》2017,48(S1):205-210, 204
针对河流污染治理、水源管理,提出了融合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ARIMA模型和遗传算法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河流水质预测方法。将采集的河流水质参数时间序列数据,分解为线性和非线性序列,线性数据使用ARIMA模型预测,使用最小二乘法完成了ARIMA模型参数估计。对于经过ARIMA模型处理的非线性残差数据、预测值与原始溶解氧序列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采用小波神经网络(WNN)获得预测值,并采用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变异等操作优化网络参数,比传统WNN模型预测精度显著提高。ARIMA模型、小波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GAWNN)和未经遗传算法优化的组合模型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29%、0.39%、0.26%、0.24%,提出的组合模型预测结果平均绝对误差约0.19%且为最小。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优于单个模型和传统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LightGBM-SSA-ELM的新疆羊舍CO2浓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肉羊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因环境恶化产生的应激反应,精准调控CO2质量浓度,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梯度提升框架(LightGBM)、麻雀搜索算法(SSA)融合极限学习机(ELM)的CO2质量浓度预测模型.首先利用LightGBM筛选出与CO2质量浓度相关的重要特征,降低预测模型的输入维度;然后选择Sigmoid为激活函数,使...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苹果价格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将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新方法。发挥LSTM的自身学习特性,以及熵值法的客观拟合特征信息特点,研究构建堆叠式LSTM与熵值法结合的组合模型。对比分析多个组合模型的预测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苹果价格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传导效应,空间传导效应对价格波动产生显著影响。加入价格空间传导效应的堆叠式多层LSTM与熵值法相结合的组合模型预测精度对比LSTM提高18.81%,在苹果价格预测方面的效果表现良好。最后,基于优化后的组合模型对苹果价格进行预测,验证组合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对大坝变形进行合理分析和准确预测是确保大坝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具有趋势性、周期性、随机性和非线性等特性,现有的机器学习模型大都基于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非线性特点进行构建,而忽略了监测数据还具有趋势性和周期性的线性特征.提出了一种大坝变形预测模型,通过采用布谷鸟搜索算法(CS)对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LSTM)进行优化,再基于物联网传感器的实时监测数据,使用局部加权回归的周期趋势分解方法(STL)将数据分解成趋势分量、周期分量和余项分量,采用优化后的LSTM模型对趋势分量和余项分量分别进行预测,并通过简单周期估计方法进行计算,将3个分量的预测结果求和后得到最终变形预测结果.试验选取浙江利山水库开展变形预测研究,结果表明:STL-CS-LSTM模型的水平和沉降变形预测精度都高于其他模型,水平位移预测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LSTM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VR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沉降预测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NN模型、LSTM模型、SVR模型.  相似文献   

14.
作物蒸腾量是指导作物灌溉关键参数之一,实时获取作物蒸腾量,实现按需灌溉是节约用水的有效途径。然而,温室内小气候效应显著,作物蒸腾与环境因子间关系较为复杂,且各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关联并呈非线性变化。本文以番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称量法测量作物实时蒸腾量,通过布设传感器实时获取温室小气候数据,包括空气温度(Air temperature, AT)、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RH)、光照强度(Light intensity, LI)作为模型的小气候环境输入,冠层相对叶面积指数(Relative leaf area index,RLAI)作为模型的作物生长输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LSTM)的番茄蒸腾量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番茄蒸腾量进行预测,并与非线性自回归(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with exogeneous inputs, NARX)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模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LSTM预测模型决定系数(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R2)与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分别为0.9925和4.53g,与NARX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RNN方法进行对比,其决定系数分别提高了8.97%、1.18%和0.82%,其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8.16、6.23、0.52g。本研究所提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及泛化性能,研究成果可为温室作物需水规律及需水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温度是设施生产中作物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提前预测温室温度对精准调控温室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预测温室温度,该模型利用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 GWO)对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模型参数进行调整优化。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阳光板温室2020年9月23日—12月21日期间的试验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预测时间步长30 min时,GWO-LSTM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为0.677 6、0.411 4、0.168 7和0.960 4。在预测时间步长60 min内,GWO-LSTM模型预测精度均高于标准LSTM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P-ANN)。说明所提出的GWO-LSTM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未来温室内温度变化,可为制定温室环境智能调控策略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NH3是影响舍内肉鸡生长发育的主要有害气体,对其排放量的准确测量与预测有助于建立鸡舍环境调控模型,提升畜禽福利化养殖的水平。生产中,NH3监测多采用电化学传感器,精度差且寿命短,较难直接获取NH3排放量。结合NH3产生和释放的机理过程,选择相对较易获取的CO2排放量(ECO2)和H2O排放量(EH2O)等环境参数建立NH3排放量的预测模型。建立了肉鸡厚垫料养殖模式下,舍内鸡粪气体排放的模拟试验装置,连续多日向试验装置内投入等量鸡粪以模拟鸡舍每日粪便生成,监测温度、相对湿度以及CO2、H2O、NH3排放量数据。基于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和环境参数,构建了NH3排放量预测模型,并运用特征和排列重要性探究参数重要程度,运用部分依赖图和个体条件期望图探究模型对参数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7.
蛋鸡设施养殖环境质量对蛋鸡的健康生长和生产性能的提升至关重要。蛋鸡养殖环境是多环境因子相互影响制约的复杂非线性系统,凭借单一的养殖环境参数难以对环境质量做出准确有效的评价。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综合蛋鸡设施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氨气浓度等多个环境影响因子,在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神经网络(CS-BP)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改进的CS-BP的蛋鸡设施养殖环境质量评价预测模型。将构建的改进CS-BP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PSO-BP)3种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性能参数分析比对,结果表明:改进CS-BP评价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MAP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0.0865、0.0159和0.8569,其各项指标性能均优于上述3种对比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强的模型泛化能力和较高的预测精度。对改进CS-BP的蛋鸡设施养殖环境质量评价模型进行测试,其分类准确率达0.9333以上。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可以为蛋鸡设施养殖环境质量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科学评价,对实现蛋鸡生产环境的最优控制,促进蛋鸡生产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