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4年12月以来,香草兰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2005年1月香草兰价格跌入最低谷,仅为2500先令,迫使许多乌干达农民放弃香草兰种植。香草兰价格从2003年的300美元/公斤下降到2005年的50美元/公斤。国际市场香草兰价格也不乐观。因为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香草兰也涌向国际市场,迫使价格降低。食品制造商等香草兰的主要使用者,也因担心当地天灾导致香草兰供应减少而转向使用更低廉的合成香料。  相似文献   

2.
由于香草兰荚果在3月的授粉期遇到充沛的降雨,2008年肯尼亚Malindi地区的香草兰小园主将获利甚丰。自2005年Malindi地区开始种植香草兰,2008年香草兰将进入收获期,为种植户带来收入。每个香草兰种植户年平均收获量为3~4千克。如果管理科学,采收期能延续15年。一些香草兰小园主得到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和肯尼亚园艺发展计划(KHDP)的技术支持和资助。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第一家香草兰种植公司RentakTimur公司,预计在2010年生产300吨香草兰香料,将占全球香草兰市场的约15%。RentakTimur公司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ECER),该公司于2004年4月在彭亨州立卑的格曹(Kechau)有150英亩的香草兰种植园。RentakTimur与VanillaBiomatrix公司合作,通过合约式农场合作实施这项计划。合约式农场占地1000公顷,在未来2年内将种植500万株香草兰。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香草兰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香草兰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论述了香草兰在西昌市栽培的可行性,以期为引种香草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南香草兰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海南香草兰产销、科研现状,分析种植香草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指出海南种植香草兰具有广阔前景,并就海南如何发展香草兰生产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香草兰产业发展历程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草兰是一种名贵的多年生热带藤本香料作物,有“食品香料之王”的誉称。我国香草兰引种试种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90年代初香草兰作为海南省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重点项目。香草兰主要研究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经过20多年努力,针对性地解决了香草兰生产发展中的一系列难题,带动了香草兰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收集国内外香草兰栽培、病虫害防治及产品加工技术等相关资料,以及对国内主要香草兰科研与生产企业开展香草兰优良种苗繁育技术、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产品加工技术等调研,探讨适应我国香草兰产业良性发展的生产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关键技术体系,为促进香草兰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墨西哥引进大花香草兰在海南兴隆试种,以海南主栽品种墨西哥香草兰为对照,观察了2个香草兰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大花香草兰在海南能够正常开花结果,与墨西哥香草兰相比,大花香草兰的年均茎蔓生长量较小,茎蔓较粗、节间较短;年长叶数少、最大叶较短宽且较厚、叶面积较大;植后开花结荚时间推迟2年,开花期晚10 d左右,每个花序的花朵数较少,花朵较大;果荚发育期与墨西哥香草兰相同,果荚短且较粗,单果重较重;加工后,干果荚含微量香兰素(<0.05%).香气、香味特征与墨西哥香草兰不同.  相似文献   

9.
海南发展香草兰种植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自慧 《热带农业科学》2003,23(5):27-29,52
通过对比分散式与集约型种植模式的投资概算及效益,认为,分散式种植模式是一种投资少、效益高,适宜海南香草兰宜植区香草兰的发展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海南香草兰产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海南香草兰的生长特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产品加工应用进展.总结了海南香草兰发展的关键问题,并展望其前景。  相似文献   

11.
植物种类、品种是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为了明确不同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分析墨西哥香草兰、帝皇香草兰、大香草兰、大花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4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总碳源能力不同,帝皇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  相似文献   

12.
香草兰是一种香料植物,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化妆等行业.同时,香草兰具有很好的药用保健价值,此文介绍了香草兰的主要化学成分、提取方法、医用历史、临床应用,以及近年来在抗癌、抗辐射、抗诱变、抗惊厥治疗中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香草兰在医药、保健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3.
2种不同间作方式的香草兰光合作用与产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槟榔行间间作的香草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产量等指标均高于槟榔行上间作的香草兰,除了光合速率两者差异不大外,其他指标都具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香草兰产业开发与应用配套技术研究成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总结了中国热带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香草兰的产品加工技术、产品标准及香草兰风味茶系列产品开发等配套技术的研究成果及制定的《香荚兰》农业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5.
通过槟榔间作香草兰3种不同株行距的对比试验,研究不同荫蔽度对香草兰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槟榔间作香草兰株行距为2.0 m×2.5 m时,香草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产量等指标最高,除了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不大外,其余指标都具有较强的增长趋势;株行距为2.0m×3.0 m的次之;株行距为2.5 m×2.5 m的最差.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生防菌株Bacillus subtilis VD18R19在香草兰上的定殖动态及其对香草兰根(茎)腐病的田间生防效果。首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测VD18R19在香草兰上定殖位点的空间分布情况,然后采用菌落计数方法分析该菌株在香草兰上定殖数量的时间变化动态;最后通过田间试验检测VD18R19在自然发病的条件下对香草兰根(茎)腐病的生防效果。结果发现:(1)VD18R19菌株在香草兰根系定殖数量最多,在叶片表面较少,在茎蔓表面最少;(2)在灌根处理后的45 d中,该菌株在香草兰根系上定殖数量变动不大,定殖密度保持在106CFU/g水平。(3)在自然发病的情况下,该菌株对苗圃中香草兰根(茎)腐病的防效达67.08%,显著好于多菌灵和清水对照。此外,生防菌处理能够显著促进香草兰生长,新抽茎蔓长度相对清水对照增长70.34%。总之,生防芽孢杆菌VD18R19可以在香草兰根际长期高水平定殖,能够有效防控香草兰根(茎)腐病并对香草兰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香草兰(Vanilla planifolia Andrews),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香子兰属(Vanilla Swartz.),被称为"香料之王",其果荚提取物香兰素是名贵香料。笔者综述了香草兰的育种研究进展,论述了怎么从常规育种和分子水平上提高香草兰含量,并从目前对香兰素化学合成方法和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来讨论香兰素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香草兰上病毒病的病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DAS-ELISA)检测法和反转录PCR(RT-RCR)扩增法对海南省送检的香草兰叶片样品进行病毒病的病原检测,结果在香草兰叶片样品上发现了建兰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分析3种不同密度槟榔园间作对成龄香草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香草兰PSII的潜在活性(Fv/Fo)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随着槟榔密度的降低而显著降低;同时,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都呈下降趋势;低密度槟榔园间作条件下,香草兰的天线转化效率(Fv′/Fm′)最低。表明高密度槟榔(株行距为2.0 m×2.5 m)条件较适合间作香草兰,在生产中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20.
香荚兰(Vanilla planifolia(Salisb.)Ames或V.fragrans Andrews)又名香子兰、香草兰、香果兰、扁叶香草兰、哗呢拉,属兰科(Orchidaceae)香子兰属,是热带雨林下的攀缘植物,原产于中美洲,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以内,海拔700米以下地区。世界香荚兰产地目前主要集中在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科摩罗、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