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单茎水平上探讨了25个水稻两系杂种(含亚种间)抽穗结实期叶、茎鞘、穗以及单茎植株干物质积累、分配动态;考察了干物质积累、分配与籽粒产量的关系,并通过杂种与其相应父本的差异比较,分析了干物质积累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杂种干物质变化存在因组合不同而异的特点,总体上开花期叶片和茎鞘部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大值,穗部和单茎植株干物质积累在籽粒灌浆末期达到最大值.叶和茎鞘干物质所占比例从抽穗之日起呈下降趋势,穗部所占比例则一直上升;抽穗后第1~7d,茎鞘为干物质的主要贮存器官,至抽穗后第14d,穗部转变为干物质的主要贮存器官.单茎籽粒产量与抽穗后叶干物质积累呈正相关关系,且以抽穗后第1~7d相关系数较大;抽穗后第1d茎鞘干物质积累与单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自第7d始转为负相关关系;籽粒产量与抽穗后穗部和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呈正相关关系;籽粒产量与单茎干物质积累在各器官中分配的相关趋势和籽粒产量与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相关趋势基本一致.多数组合抽穗后叶、茎鞘、单茎植株干物质积累表现出负向父本优势,单茎穗干物质则表现出正向父本优势的组合数多,单茎籽粒产量和结实率的父本优势表现出因组合不同而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叶面积指数呈单峰曲线演变,在孕穗期以6.5—7为宜。光合产物积累则有两个增值峰期。欲获400公斤经济产量,其干物质总积累以近千公斤为好。抽穗后光合干物质在各器官间的流向是叶鞘茎穗。各器官均向子粒输送光合产物,对籽粒增重的直接效应以芒最强,而间接效应则以鞘最强。籽粒增重可划分为五期,三个主要增重期在齐穗之后,负增期则在腊熟末期之后。  相似文献   

3.
高粱生育后期主要功能叶片光合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粱的籽粒产量,学者们曾对生育期间生理代谢及生物量的积累和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赵同寅等,1982;李淮滨等,1984)。然而,生育后期主要功能叶片的光合能力,即形成籽粒的能力研究的却不多,尤其对生育后期光合能力的基因型间差异研究得则更少。而高粱开花前光合产物的库是叶片和茎,开花后则是籽粒。花后的光合产物主要积累于籽粒中,这一部分约占籽粒干物质的88~90%,花前积累于茎叶的干物质部分地转移到粒籽中,约占籽粒干物质的10~12%(G.L.Wilson 等,1982)。高粱不同部位叶片对籽粒产量的贡献是不同的,Fischer 等  相似文献   

4.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源库调节对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45000和75000株/hm2两个密度下,于吐丝期分别对大穗型玉米品种陕单902和小穗型玉米品种户单4号进行了剪50%叶、剪50%穗、断50%根等减源、减库处理,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库源调节与籽粒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减源处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大小为叶>根;源库变化对籽粒产量影响大穗型品种为源>库,小穗型品种为库>源;在源库同时减少50%时,两品种籽粒产量下降约50%。源不变,库容减少,源库比增加时玉米茎杆可溶性糖和物质残留率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下降20%~30%;库容不变,源减少,源库比降低时玉米茎杆可溶性糖和物质产留率降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同样下降20%~30%。始终维持源库在群体上的相对平衡是玉米高产栽培中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稻穗的产量一部分来自抽穗前的贮藏物质,另一部分来源于抽穗后直接生产的光合产物,两者对穗干物质积累的作用因品种而异,一些研究认为,杂交水稻前期总光合势迅速增加,导致干物质生产与积累表现优势,净同化率优势前期明显,后期消失;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高产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与抽穗至成熟期的光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亚种间杂交水稻穗大粒多,生产上日益受到重视.但关于亚种间杂交稻后期物质生产与穗部干物质积累的研究报道甚少.1998年,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亚种间杂交稻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植物杀菌剂‘Cabrio’和‘Opera’对玉米的增产机理,2011—2015年采用植物杀菌剂对低密度(67 500和75 000株/hm2)和高密度(90 000株/hm2)种植的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叶期喷施植物杀菌剂在不同密度下均能提高玉米产量,且高密度下增产8.83%,效果更显著。PCA主成分分析表明,增产幅度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相关,但主要取决于穗粒数。穗粒数的增加主要与籽粒败育减少和结实率的提高显著相关。结合受精结实数据分析,喷施杀菌剂后,低密度和高密度处理的玉米粒败育率分别降低30.20%和36.60%。籽粒败育率的降低与Pn的提高和干物质的积累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低密度玉米植株棒三叶(穗位叶、穗上叶和穗下叶)吐丝期P_n平均增加49.10%,高密度灌浆中期的P_n平均增加43.49%。喷施杀菌剂后,V6(6叶期)—R1(吐丝期)干重增量与穗粒数的相关性(r=0.669**)高于清水处理(r=0.517*),均呈显著正相关。综上,玉米9叶期喷施杀菌剂可以增强玉米花后光合能力,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促进物质向籽粒中转运,减少籽粒败育,从而显著地提高结实率和穗粒数。同时,有利于延缓植株后期衰老,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7.
谷子不同类型品种生育后期物质生产与转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 2 6个品种比较表明 ,新品种的子粒产量和经济系数比老品种高 ,生物产量二者相仿。不同栽培条件下 ,子粒产量、生物产量均表现为高秆弯穗品种高于矮秆直穗品种。而且高秆弯曲穗品种叶输出率高于矮秆直立穗品种 ,说明叶片不仅是光合器官 ,也是贮藏器官。茎鞘物质输出主要是叶鞘中的物质输出 ,茎秆中的物质不仅未输出 ,而且还要补充。新老品种和高秆弯穗品种子粒的干物质 ,全部都是抽穗后积累。矮秆直穗品种抽穗前积累的干物质有少部分转运到子粒中 ,产量大部分是来自抽穗后干物质的供给。不同类型品种和不同株型品种干物质积累的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对花后喷肥的反应,选用大穗型和多穗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后混喷多种肥料对2种穗型小麦品种旗叶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喷肥可提高旗叶净光合速率,增加单茎地上干物质积累,多穗型品种豫麦49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地上干物质积累增幅均大于大穗型品种宿2001。喷肥后茎节单位长度干重增加,茎节贮存物质有所增加,以宿2001较为明显。混喷多种肥料后2种穗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豫麦49增产7.41%,宿2001增产6.35%,品种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进程、旗叶光合色素、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冬小麦新品种‘新冬42号’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有机肥替代25%化肥(CF+M25)、有机肥替代50%化肥(CF+M50)、有机肥替代75%化肥(CF+M75)5种施肥方式。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在一定范围内配施有机肥可提高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但过高的有机肥配比不利于籽粒质量的增加。在0%~50%有机肥配施处理可增加快增期最大灌浆速率,在有机肥替代75%化肥时快增期最大灌浆速率减缓。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与CF处理相比,CF+M25和CF+M50处理使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增加,CF+M75处理产量降低10.1%。综上,合理范围内有机无机配施可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0.
<正> 小麦籽粒产量90~95%来源于光合作用产物,且有2/3~4/5来自抽穗以后的光合产物。而后期植株的光合器官主要是上部叶片(尤其是旗叶)、穗下茎和穗。通过对小麦株、叶型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品种改良),可改善小麦冠层结构,进一步提高光能利用率,以获得较高的产量。本研究以旗叶为基础,探讨株高及穗下节以上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江汉平原为湖北省小麦主产区之一,小麦孕穗至成熟期空气相对湿度偏高是限制该地区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的重要气候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在空气温度逐年升高的同时,空气中水汽的含量也在相应增加。论文旨在研究空气相对湿度升高对小麦的产量效应,以期为提高江汉平原小麦籽粒产量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在系统分析江汉平原近30年空气相对湿度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气候室等设施于小麦孕穗期进行高空气湿度处理(处理时间为10 d),并以外界空气湿度处理为对照,于处理第5天、处理第10天、恢复后第5天、恢复后第15 天等时期取样,分析孕穗期空气相对湿度升高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旗叶及倒三叶SPAD值、叶片衰老进程、根系活力、株高、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的影响。【结果】(1)1983-2013年江汉平原空气相对湿度呈不规则波动,2-5年为一个周期,孕穗期空气相对湿度达78%以上年份有12个;2011-2012年度及2012-2013年度江汉平原小麦孕穗期空气相对湿度偏高,平均分别为77.4%和79.1%;表明江汉平原小麦孕穗期高空气湿度天气频繁出现。(2)人为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达100%条件下,与对照相比,旗叶及倒三叶SPAD值均降低,其中高空气湿度处理第5天差异不显著,第10天差异达显著水平;恢复正常空气湿度后,高空气湿度处理与对照间差异幅度缩小,但仍低于对照水平。(3)空气湿度升高对旗叶光合速率的影响与SPAD一致,即空气相对湿度升高,旗叶光合速率下降,撤除高空气相对湿度处理后,旗叶光合速率与对照间差异减小。(4)人为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达100%条件下,分析旗叶及倒三叶丙二醛含量及根系活力表明,空气相对湿度升高,叶片膜质过氧化加速、根系活力降低,撤除高空气湿度处理后,叶片膜质过氧化程度及根系活力与对照间差异幅度均减小,但仍显著低于对照水平,表明高空气湿度对叶片衰老及根系活力的副效应是不可逆转的。(5)空气相对湿度升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籽粒产量均显著降低,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降低5.5%,籽粒产量降低10.0%,其中籽粒产量降低归因于穗粒数和穗粒重的降低,分析表明穗粒数较对照降低6.0%,穗粒重较对照降低4.2%。【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孕穗期空气相对湿度升高导致小麦旗叶光合速率等光合指标下降、膜质过氧化加速、根系活力降低,最终生物产量(含株高)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降低,其中籽粒产量的降低主要归因于穗粒数的降低,其次为穗粒重。  相似文献   

12.
不同直播方式水稻产量及其物质生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稻常农粳7号、超级稻南粳44和杂交稻甬优2638、甬优7号为材料,设置水(湿润)直播点播和条播2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播种方式水稻产量及其物质生产特点。结果表明:与条播方式相比,点播方式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和拔节期LAI显著较高,抽穗后叶面积衰减慢;冠层各层高叶面积占总叶面积比例差异较大,除距离地面20cm处外,其余层高点播方式透光率较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净积累量及对籽粒产量贡献率点播方式显著高于条播方式;此外,点播方式抽穗后干物质积累净同化率高,且茎鞘干物质输出率、表观转换率和表观转化率低。最终,4个品种点播方式水稻产量较条播方式提高5.33%,产量构成因素上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少,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点播方式在水稻产量与干物质生产和积累上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3.
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对7个冠层形态性状具有一定差异但又具有较高产量水平的杂交稻组合与对照组合汕优63的光合形态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比对照显著增产的4个组合具有以下光合作用优势:在每穗粒数增加、库容扩大的基础上,剑叶长度增加、叶角较小,冠层各部光的分布比较均匀(消光系数小); 在孕穗末期、抽穗后10 d和抽穗后30 d的光饱和光合速率及抽穗后10 d的群体光合速率比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增加;抽穗前茎鞘中能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并能有效运转至籽粒。  相似文献   

14.
水稻产量源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库限制型、源限制型和源库互作型水稻各2个,通过水培和田间小区试验7年,其结果为:增大库源比(颖花(粒)/叶(cm~2)),剑叶的光合速率及其输向穗粒的光合产物(~(14)C)增加;库的活性(籽粒呼吸强度)与叶片的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抽穗期单株顶3叶叶面积与每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单穗重与抽穗后单茎叶重呈显著正相关,而单穗重与抽穗后叶片比叶重和光合速率的关系因品种类型不同而异;植物激素IAA和6-BA处理穗子和叶片后,籽粒的呼吸强度、叶片的光合速度及其光合产物~(14)C分配到籽粒的比例提高,但提高的程度因激素的种类和处理部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文章还就水稻产量源库作用机理、源库指标以及增产途径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始穗后弱光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始穗后弱光对3个杂交稻组合的物质积累、分配、运转、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强降低,干物质生产和积累的速度减慢,净同化率降低,穗后累积的干物质量大幅度减少,茎鞘贮藏性光合产物的输出率及转化率高于对照,品种间有差异,干物质分配到穗中的比例低于对照。遮光极显著地降低了水稻的产量,遮光49%和69%时,产量分别降低40 1%和62 1%,主要是极显著地影响了稻穗结实,结实率分别下降27 8%和44 2%;粒重,特别是弱势粒重及籽粒充实率随光强的减弱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源库关系改变对春小麦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选用宁夏灌区历年推广的主栽品种及搭配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剪叶剪穗[未剪叶剪穗为对照(CK)、剪全穗(T_1)、剪1/2小穗(T_2)、剪1/3小穗(T_3)、剪倒三叶(T_4)、剪倒二叶(T_5)、剪旗叶(T_6)、剪全叶(T_7)]处理,研究抽穗后源库变化对春小麦产量、单穗粒质量、千粒质量、花前干物质输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后减源能够降低春小麦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可促进花前茎鞘干物质向籽粒中运转,不同减源处理的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表现为T_7T_6T_5T_4CK。抽穗后缩库增加春小麦的千粒质量,但由于库容的减少抑制花前干物质输出率,不同剪穗处理的千粒质量表现为T_2T_3CK,花前干物质输出率表现为CKT_3T_2。不同年代的推广品种减源缩库的表现相同,但不同品种减源缩库后千粒质量、穗粒质量及花前干物质输出率的降幅不同。宁夏灌区春小麦产量的提高需要在增源的同时扩库,适当减少源库比,促进花前干物质的输出,并在抽穗后通过适当的栽培措施保障冠层的光合作用,提高源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密度过高会造成夏玉米单株生长受限,干物质积累量下降,最终导致减产。以先玉335为试材,分别在7.5万和10.5万株/hm~2密度下种植,于玉米吐丝期对植株顶部叶片进行剪叶处理,设不剪叶(S_0)、剪去2片叶(S_2)、剪去4片叶(S_4)和剪去6片叶(S_6)4个剪叶处理,研究了不同密度下剪叶强度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剪叶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减少,完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随剪叶数量的增多而逐渐明显降低,进而导致严重减产。在10.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S_2处理显著促进了茎秆干物质向籽粒中的转移,明显提高了完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较不剪叶处理增加了9.9%;而S4和S_6处理剪叶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比例均显著降低,籽粒产量分别降低了21.1%和30.6%。在7.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剪叶不利于植株干物质的积累,玉米减产明显;而密度提高到10.5万株/hm~2时,剪去顶部2片叶可在玉米生育后期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促进茎秆干物质向籽粒中的转移,提高完熟期群体干物质的积累量,从而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8.
<正>晚稻抽穗扬花、灌浆结实阶段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抽穗后的光合生产能力是决定籽粒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后期的管理是晚稻高产的关键,管理上主要是抓好"五防"。1防止脱肥早衰晚稻抽穗以后不再长根出叶,营养生长基本停止。据测定,稻谷产量90%是抽穗以后的光合产物形成的,如果后期管理不当,就会出现"大穗有余,结实不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的早衰现象。因此,晚稻后期要达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必须在养根保叶、防止早衰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糜子物质生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糜子抗旱节水栽培和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榆糜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以充足供水(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为对照,分别在糜子全生育期及拔节前、后进行中度(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5%~40%)、重度(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15%~20%)水分胁迫,分别于播种后不同时期采样测定干物质、顶三叶叶面积、旗叶光合参数,并在成熟期测定穗部性状和籽粒产量。【结果】(1)与对照相比,全生育期重度及拔节后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糜子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拔节前水分胁迫增加干物质向叶片和茎的分配,减少向根的分配,但拔节后水分胁迫却减少干物质向穗、叶的分配,增加向根的分配。(2)全生育期和拔节后重度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糜子穗粒质量,拔节前中度水分胁迫显著增加了穗粒数,其他处理对糜子穗粒质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无显著影响。(3)水分胁迫降低了糜子顶三叶叶面积及旗叶净光合速率,且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降低幅度增大,但恢复供水后,糜子顶三叶叶面积会受激发而继续增大,其净光合速率会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全生育期和拔节后重度水分胁迫会降低糜子产量、叶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旗叶净光合速率,而拔节前水分亏缺对糜子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可以通过拔节后恢复水分供应得以补偿。  相似文献   

20.
用~(14)CO_2在晋谷14的拔节,抽穗开花两个生育期,分别进行两次标记,分五次取样测定光合产物运转分配与再分配的结果表明:拔节期的光合产物主要积累在新生茎节,叶片及根系,对籽粒的贡献很小。抽穗开花期叶片的光合产物,穗码和籽粒的积累量为26.63%,到成熟时已增至32.09%,说明此期的叶片对籽粒具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