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淡水渔业》1975,(9):9-12
由于天然螺、蚬资源的减少,间接地影响了青鱼的天然饲料。虽然利用商品精料(如豆饼、蚕蛹等)来饲养青鱼实践已证明是可以的,但不经济且饲料来源困难。因此,我们利用现有的部分精料及原青鱼不吃的粗料(如稻草之类),经适当加工处理后,饲养青鱼,  相似文献   

2.
青鱼种饲料配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塘主养青鱼种在我省刚刚起步,青鱼种专用饲料的研究和应用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利用市售原料,科学地配制饲料,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我们于2001年7~8月在松源市油田新村渔场进行了青鱼种专用饲料的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青鱼种平均体长8.5厘米,平均体重8克/尾。饲料原料进口鱼粉、豆粕、酵母、玉米、麦麸、菜子粕等。另添加鲤鱼饲料添加剂。试验塘一口,0.4公顷,中间用夏花网布分成2个0.2公顷的试验塘,水深1.5米左右。水源及水质水源为松花江灌区水,呈弱酸性(pH值6.6~7)…  相似文献   

3.
饲料中蛋白质和醣的含量对青鱼鱼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讨论了饲料中蛋白质和醣含量对青鱼鱼种生长的影响。试验饲料由酪蛋白、糊精、鱼肝油、羧甲基纤维素粉(CMC)、无机盐混合剂和适量的维生素组成。用于试验的青鱼鱼种的平均体重为37.12—48.32克,试验期间的水温为24—34℃,试验得到的数据,经统计分析表明,青鱼鱼种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29.54—40.85%。饲料中蛋白质和醣含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当蛋白质含量为37—43.3%,醣含量为9.5—18.6%时,青鱼鱼种生长最快。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对鱼体的蛋白质、脂肪和醣含量有一定影响,肝脏中蛋白质含量也受到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肝醣含量则随饲料醣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饲料中蛋白质和醣的含量会影响青鱼鱼种的消化率,当饲料中蛋白质处于最适量而醣含量在30%以下时,鱼的蛋白质消化率大致为92%左右,醣含量过高将对蛋白质的消化率产生影响。饲料的组成对青鱼鱼种的血红蛋白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2.青鱼配合饲料添加剂的研究鱼类配合饲料研究的核心是基础饲料配方及其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在改进饲料质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陈建明等(2009年)在青鱼饲料中添加中性蛋白酶,研究其对青鱼生长、消化及鱼体组成的影响,试验用含中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5.
十一种青鱼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了青鱼对秘鲁鱼粉等饲料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并首次测定了青鱼对饲料能量消化率。根据测定结果评价了这些饲料作为青鱼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青鱼饲料最适能量蛋白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酪蛋白和明胶作为饲料蛋白源,配以豆油、糊精和纤维素粉及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混合剂组成精制试验饲料。将其调制成五个蛋白水平,每个蛋白水平分别包括五个能量级,以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鱼种为试验对象,经过60天的喂养试验,用净增率、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系数等作为评定指标。结果表明:青鱼鱼种配合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为35~40%;饲料能量蛋白比(即C/P值)为9.1千卡/克蛋白;每公斤饲料的总能量为3185~3640千卡是最为适宜的。上述这些数据是制定应用饲料配方的主要理论依据。试验还发现,青鱼鱼种对糊精之类的碳水化合物具有较大的利用能力;试验证明: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节约饲料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前言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近年来,由于天然饲料日感不足,一些传统养殖青鱼的地区不得不减少养殖数量。因此,研究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青鱼是当前发展青鱼养殖问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青鱼天然饲料的不足,寻找新的饲沅,我们在1977年工作的基础上,1978年又以较大的规模在青浦县西岑公社养殖场,继续进行配合饲料饲养青鱼的试验。这次试验的目的:1.比较三种配合饲料的饲养效果;2.研究提高二令青鱼成活率的途径。一、三种饲料配方饲养效果的比较和评价Ⅰ号配方:鱼粉35%;豆并粉47.5%;大麦粉15%;酵母粉1%;矿物混合剂1.5%,卵磷脂100毫克/公斤饵料,维生素混合剂微量。  相似文献   

9.
青鱼一龄鱼种在相同的基础料及添加剂的配方中,但在不同的无机盐添加剂量(2%、4%、4%+1%复合维生素、6%)的条件下,与投喂螺蛳组的对比试验中,进行青鱼配合饲料添加剂的最适需要量的研究。经过33天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4%的无机盐和1%的复合维生素的添加剂量的饲料组其增重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饲料转换率最高,分别为112.74%、0.79.126.65%,最适于一龄青鱼鱼种的摄食和生长。  相似文献   

10.
青鱼、团头鲂的低动物蛋白饲料配制及高产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饲料成本,经过多次生产性试验,采用低动物蛋白饲料饲养青鱼、团头鲂,可获得亩净产1000公斤的产量,其饲料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为:粗蛋白28~30%(青鱼),25~30%(团头鲂);粗脂肪4.5%(青鱼),4.5~6.0%(团头鲂);无氮浸出物35%(青鱼),38~33%(团头鲂);粗纤维8%(青鱼),7.5%(团头鲂);磷0.57%;钙0.68~0.64%;维生素为必需添加物,促生长剂亦有助于加速生长。此外,对饲料的配制和加工,以及饲养技术要点亦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青鱼配合饲料中可消化能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精制配合饲料投喂青鱼夏花鱼种,饲料中醣含量为30%固定值,改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设计一个两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青鱼配合饲料的可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最适需要量。结果得出,每公斤饲料可消化能为3560~3911千卡,饲料可消化能量·蛋白比(DE/P)为9.77~11.8千卡/克蛋白最适宜;试验还证明,适当提高饲料中脂肪的含量,可获得节约饲料蛋白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贵雄 《水产养殖》2005,26(3):12-14
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无机盐(2%、4%、4% 1%复合维生素、6%)等,进行1龄青鱼配合饲料添加剂的最适量的试验。经过33d的饲养对比,添加4%的无机盐和1%的复合维生素的配合饲料,其青鱼增重率、饲料系数、饲料转换率分别为112.74%、0.79,126.65%,最适于1龄青鱼鱼种的摄食和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在1978年配合饵料饲养青鱼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为了扩大饲源、节约成本,根据青鱼的营养需要,用植物性饲料作为主要蛋白源,拟订了两个新的配方,和解放公社三海桥养殖场合作,进行饲养老口青鱼同时兼养二令青鱼和单养二令青鱼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以菜饼粉和豆饼粉或以豆饼粉为主要成份的五号配方,能使老口青鱼和二令青鱼健康地生长,饵料系数为2.52,(2)以米糠和菜饼为主的六号配方,  相似文献   

14.
《水产科技情报》1978,(2):13-13
黄蚬是长江下游池塘养殖青鱼的天然饲料之一。过去生产黄蚬用人工采集,一船一天只能采集200~300斤,因此,影响了青鱼养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青鱼对十四种饲料的消化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三氧化二铬(Cr_2O_3)为指示剂测定了青鱼(Mylophayngodon piceus)鱼种对饲料酵母、糊精、酪蛋白、豆饼粉、脱脂蚕蛹粉、玉米粉、麸皮、大麦粉、药用鱼粉、花生饼粉、棉仁饼粉、菜饼粉、苜蓿粉、青草粉共14种饲料的表观总消化率以及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并测算了总能量、能量蛋白比(C/P)以及可消化能。在水温25~28℃试验条件下,青鱼对酪蛋白的消化率最高,达93.8%;其次是饲料酵母、糊精、豆饼粉、脱脂蚕蛹粉、玉米、麸皮、消化率在82.1%~69.5%间;再次为大麦粉、棉仁粉饼、药用鱼粉、花生饼粉和菜饼粉,消化率在66.9%~45.9%间;苜蓿和草粉的消化率最差,为36.3%和22%。青鱼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有以下特点: 1.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与总消化率呈明显的负相关。2.粗蛋白含量与蛋白质消化率呈抛物线相关,当蛋白质在35%~40%时,蛋白质消化率最高。3.青鱼对脂肪的消化率很高,达90%以上。4.青鱼对碳水化合物具一定的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相同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无机盐、4%无机盐、4%无机盐+1%复合维生素、6%无机盐,与投喂螺蛳组进行饲养1龄青鱼鱼种对比试验.经过33d的饲养,添加4%无机盐+1%复合维生素组青鱼增重率、饲料转换率最高,分别为112.74%、126.65%,饲料系数最低,为0.79.  相似文献   

17.
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属鲤形目、鲤科,温水性鱼类,适温范围0-37℃,天然水体中主要以螺、蚌为食,生长快,肉味佳。该鱼由于饲料等因素限制,目前在北方地区少有养殖,但由于青鱼肉质较其它常规养殖品种佳,市场需求正在逐年扩大,养殖前景看好。2006年沈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池塘养殖青鱼的示范试验。旨在示范用膨化浮性饲料养殖青鱼的性能,并采用80:20养殖模式和零换水养殖技术,对从鱼种到成鱼阶段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8.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是我国传统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俗称鲭、青鲩、乌青、螺蛳青等。青鱼具有生长快、性温和、产量高、肉味鲜美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据统计,2008年我国养殖青鱼年产量已达36万吨,主产地区为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等省。青鱼天然饵料以螺蛳、黄蚬等贝类为主,但由于近年来江河湖泊等水域污染加剧,天然贝类资源不断下降,配合饲料已成为解决青鱼养殖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相同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无机盐、4%无机盐、4%无机盐 1%复合维生素、6%无机盐,与投喂螺蛳组进行饲养1龄青鱼鱼种对比试验.经过33d的饲养,添加4%无机盐 1%复合维生素组青鱼增重率、饲料转换率最高,分别为112.74%、126.65%,饲料系数最低,为0.79.  相似文献   

20.
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其孵化技术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研究试验成功。然而,由于当时饲料营养的研究不够,青鱼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配合饲料问题无法解决。天然饵料,如螺蛳、河蚬等在我国大多数养殖地区都不能满足养殖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一龄苗种的饲料问题没有解决,严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