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研究选取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庄浪县的不同地区,以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富农1号为对照,对引进的垦玉90号等9个优质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进行分组比较试验,并连续两年推广种植,研究结果表明:五谷568号和垦玉90号生育期适中,山川适宜种植,综合经济性状好,丰产性强,籽粒产量、青贮产量分别较对照增长11.59%、22.77%和18.09%、22.36%;两年推广种植期间,籽粒、青贮均产较试验产量稳定率分别达88.97%、90.02%和90.00%、90.80%,可作为粮饲兼用玉米主栽品种适宜于在全县以至类似气候条件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金凯7号抗旱、耐寒,籽粒产量、青贮产量分别较对照增长了8.11%、13.59%,两年推广种植期间,籽粒、青贮均产较试验稳产率达85.37%、91.82%;山区优势明显,适宜于在干旱、阴寒山区肉牛主养区作为饲草玉米种植。饲宝1号秸秆产量、青贮产量分别较对照增长9.94%、5.96%,两年推广种植期间,较试验青贮稳产率达92.14%,可作为饲草青贮原料主栽品种,适宜于在全县以至类似气候条件的肉牛饲养区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粮饲兼用型玉米是指既可产粮,又可产草的玉米品种,要求成熟时茎叶保绿度好,生物产量高,粮食产量也相对较高,适宜青贮。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牛农户的增多,为保证饲料来源的供给,达到以农养牧。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对养殖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筛选出适合陇东地区种植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开展8个粮饲兼用型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先玉335为对照。经过试验得出:参试的8个玉米品种中,沈单16、东单60和玉源7879三个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不管从粮食产量方面还是生物产量都高于对照先玉335,可以在陇东地区相同的旱地梯田大面积推广种植,金穗1号综合性状较好,生物量低于对照,需进一步试验,富农998、陇单339和酒试20三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差,不适合以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对皖西南地区春播的9个牧草品种的适应性,草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墨西哥玉米、菊苣、杂交狼尾草、甜高粱产量高,干草产量和鲜草产量均在95 t/hm2和15 t/hm2以上,适应性强,品质优良,适合在皖西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苦荬菜和籽粒苋产量中等,蛋白质含量高达22%以上,青绿多汁,适口性好,可以做为优质牧草在皖西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饲用玉米、皖草2号、苏丹草产量较低,鲜草产量均在70 t/hm2以下,饲用玉米无再生性,皖草2号、苏丹草在高温条件下病虫害严重,种植时应该注意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4.
西北旱区16个饲用玉米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不同的饲用、兼用型玉米品种(系)16个,用已在西北地区推广种植的粮饲兼用品种(陇单4)做对照,进行引种试验,通过观察其生育期,测定不同时期的株高、茎粗、农艺性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等,筛选适合甘肃定西旱区的饲用玉米品种。结果表明:饲用玉米品种陇引3号(农大375)、陇引7号(瑞德1号)、陇引8号(瑞德2号)从拔节期到收获期,株高的日均生长速度均快于对照组(陇单4号),而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也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陇引3号(农大375)、陇引7号(瑞德1号)和陇引8号(瑞德2号)的鲜草产量分别为64.54、65.12和68.19 t/hm^2,与对照组(陇单4号)相比,每公顷增产15.41~28.88 t,增幅达18.65%~34.94%。综合分析认为,陇引3号(农大375)、陇引7号(瑞德1号)、陇引8号(瑞德2号)可作为在甘肃定西旱区的初选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饲用玉米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德花  宁凯  徐化凌  毕云霞  陈小芳 《草业科学》2016,33(11):2306-2311
选择不同的饲用型玉米(Zea mays)品种(系),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作对照,进行引种试验,通过观测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等,筛选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夏播种植的饲用型玉米品种。结果表明,除雅玉青贮26外,供试青贮玉米品种(系)鲜草产量都高于对照品种,桂青贮1号鲜草产量较高(69 802.5kg·hm~(-2)),茎秆强韧抗倒,茎叶比较小(1.833),饲用品质好。综合分析认为,桂青贮1号适合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作为饲用玉米主栽品种夏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甘肃中部高寒区适应性强的饲用玉米品种,2019年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有代表性的东乡县引进了4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试验。以东乡县主栽品种‘陇单4号’为对照,与引进的4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对主要农艺性状、草产量和营养物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个饲用型玉米品种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春播均能适期收获。各品种的干草产量与穗长及叶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茎叶比与粗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酸性洗洗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金凯5号’和‘陇单4号’的干草产量较高,分别达23 425.64 kg/hm2和22 083.64 kg/hm2,适合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采用播量、品种二因子,进行了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引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种植投入比常规地膜玉米低330元/公顷,籽实产量和秸秆产量分别高895.5 kg/hm2、11 145 kg/hm2,生物量折合粗蛋白质比地膜玉米高1 514.7 kg/hm2,种植效益提高20.84%。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不仅生物产量高,而且营养丰富,加工调制成青贮饲料,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应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适合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带种植的高产、优质的饲草玉米新品种,从四川农业大学引进5个饲草玉米品种进行不同季节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通过对物候期、植株性状、生物学产量、再生性综合评价,玉草1号在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具有分蘖多、再生性强、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的优点,可作为青饲玉米在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夏季大面积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9.
采用播量、品种二因子,进行了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引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种植投入比常规地膜玉米低330元/公顷,籽实产量和秸秆产量分别高895.5kg/hm^2、11145kg/hm^2,生物量折合粗蛋白质比地膜玉米高1514.7kg/hm^2,种植效益提高20.84%。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不仅生物产量高,而且营养丰富,加工调制成青贮饲料,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应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粮饲兼用型玉米全株饲用营养价值及其调控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选用了在四川当地适合作青贮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川单21、成单22、雅玉8号和燎原青贮玉米2号及从新疆引进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新青2号,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全株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和消化能,旨在筛选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收获时期.结果表明,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全株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和消化能较高,其中以雅玉8号表现最优;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27 500株/hm2;粮饲兼用型玉米作为青贮饲料的适宜收获时间与作为粮食收获籽粒的时间一致,抽丝后35~42 d左右收获,新青2号在抽丝后28 d收获可获得最佳的青贮玉米饲料价值,在抽丝后35 d收获可获得较高的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1.
引进英国饲用玉米进行了试种观察,并同目前推广品种中单2号、Sc-704玉米进行了性状对比观测,其鲜草产量Sc-704玉米最高达13.44吨/公顷、中单2号12.65吨/公顷、饲用玉米11.44吨/公顷  相似文献   

12.
在民和县马场垣乡团结村,通过不同施肥量对饲用玉米品种甘玉23号产量的影响进行比较试验。表明:在施肥量为磷酸二铵(含N64%)225kg/hm2、尿素(含N46%)300kg/hm2时,甘玉23号饲用玉米在不同生育期株高和成熟期的鲜草产量明显优于其他两个施肥量。该施肥量应该在当地甘玉23号饲用玉米的种植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晋西北农牧交错带饲用玉米种植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品种、播量二因素试验,在晋西北农牧交错带进行了饲用玉米种植利用研究。结果表明:饲用玉米植投入比地膜玉米低800元/hm^2,生物产量及粗蛋白质产量分别比地膜玉米高750kg/hm^2和158kg/hm^2。大面积推广种植饲用玉米,即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又缓解了冬春季饲草短缺矛盾,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三元种植结构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农牧业高效、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优质饲用玉米科多4号与掖单13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多4号与掖单13的品比试验表明:科多4号的主茎高、茎粗、穗位高、有效果穗数均高于掖单13,其中茎粗和有效果穗数提高尤为明显,分别提高35.04%和136.36%,单株鲜重和亩产青饲产量科多4号分别为1.735kg和6566.9kg,比掖单13提高90.75和96.6%;且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高。说明科多4号非常适宜用作青饲料和青贮饲料,并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的优质饲用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在六盘水市栽培的优质青贮玉米品种,2018年引进9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观察测定参试品种的物候期、高度、产量、茎重、叶重、适应性等指标.结果:筑青1号、红单10号、青丰8号3个品种适合在六盘水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利用30个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筛选出适合雁门关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并分析各品种农艺性状、生物产量、营养品质,同时用聚类分析法将30个供试品种分成4个类群并分析总结每一类群的主要特性。结果表明:1)以渝青3号和曲辰9号为代表的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表现为生物产量和干草产量较高,穗位高较高,持绿性表现较好,但营养品质低于粮饲通用型玉米。2)以屯玉661和先玉1225为代表的粮饲通用型玉米表现为干草产量低,但淀粉含量较高,其超过30%。3)生物学产量与绿叶数、绿叶重、株高、茎粗、茎重和穗重呈显著正相关。根据田间表现和综合评价结果,曲辰9号、晋单65、先单405为适宜在雁门关地区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7.
曹丽霞  杨广勇 《内蒙古草业》2003,15(1):48-48,F003
1999年扎兰屯市草原站从中国农科院引入中原单32号粮饲兼用青贮玉米新品种进行试种。试种结果表明:通过3年的种植,该品种在秸秆和籽实产量、抗逆性、品质等方面表现良好,可以作为扎兰屯地区青贮玉米理想的更新换代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成熟期青贮玉米混播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在该地区种植的大多数晚熟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尚未达到适宜收获期就被迫收获,造成籽实成熟度差,营养物质含量低,严重影响了青贮饲料的品质,而大多数早熟的玉米品种虽籽实成熟度较好,但生物产量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将不同生育期的青贮玉米品种以混播方式进行种植,晚熟品种可保证较高的生物产量,早熟品种可提高籽实产量,从而改善青贮品质,达到稳产优质的目的.以晚熟玉米品种中原单32和4个早熟玉米品种龙单13、龙单8、海育9号及海育8号为材料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进行单播及混播试验,探讨混播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对于各品种玉米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混播显著提高干物质产量和饲用品质(P<0.05);应用Milk 2000粗饲料评价指数分析,中原单32与海育9号的混播组合评价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 ,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但是由于产量、品质、适应性等因素在全国大面推广的玉米品种并不多。我们看到 2 0 0 1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重点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中 ,在玉米的主推品种中除了“农大 10 8”外 ,还有一个品种是“中原单 32”。由中国农业大学育成的“农大 10 8”目前已经成为全国的主栽品种 ,2 0 0 1年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 30 0 0万亩。而“中原单 32”以其优异的玉米品质及较高的产量和特殊的作用—粮饲兼用 ,得到众专家的认可。中原单 32号杂交玉米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通过核辐射选育而成。 1998年通过全国…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到2000年玉米总产达到2384亿斤的战略任务,我国将重点推广下列玉米综合增产技术。 一是推广掖单2.、4号、丹玉13、中单2号、掖单13、12号及沈单7号等高产抗病新品种(组合)等杂交品中,其中1995年300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