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针对液压传动系统能量消耗大、对整个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液压系统工作元件的使用寿命造成不良影响等问题,从设计和维护方面对提高液压传动系统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提高液压传动系统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可以从正确选取液压元件的类型、提高液压元件的工作效率、尽量减少压力损失、采用减少能量消耗的液压控制回路、科学地布置液压集成阀中所有管网构成的连通管路等方面入手,尽力减少系统工作时造成的能量损失,以期达到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分别在70、95℃温度,0.4、0.8 MPa压力下对赤桉进行爆破预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同爆破温度下,0.8 MPa压力下的赤桉试件横向气体渗透性好于0.4 MPa压力下的试件;在相同爆破压力条件下,95℃的赤桉试件渗透性好于70℃的试件,其渗透性是未处理材的7.36倍.  相似文献   

3.
针对喷播机原有液压系统管路结构复杂,容易泄漏,振动和噪声大的问题,将液压转向集成块应用在喷播机转向机构中,并且利用FLUENT软件对其特征孔道的流场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1)集成块可以有效减少原有液压系统管路结构,使液压系统结构紧凑,实现元件之间无管道连接,同时减少了系统泄漏、振动和噪声;2)通过分析孔道结构对其内部流场的影响,验证了集成块孔道内部压力损失与孔道结构以及流体的速度有关,在工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降低流体的速度,以减少压力损失;3)通过优化孔道结构可以降低压力损失,如T型孔道中增加工艺孔,可使压力损失降低8%左右,当进油口孔道和出油口孔道直径不一致时,建议出油口直径取0.8~1.2倍进油口直径。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试件锯解时因摩擦热造成的水分损失,试件在烘箱中烘干时间过长而产生的热分解,试件带热称重时重量传感器的温度效应等因素对采用称重法检测木材含水率的测量精度的影响;试验获得了相应的修正公式,对多片试件平均含水率的传统计算法进行了修正.研究表明:锯解时木材水分损失对称重法测量精度的影响程度随含水率升高而增大;过长时间在烘箱中的热分解,带热称重时重量传感器的温度效应等对称重法测量精度除极精确的研究外,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水灰比及外加剂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设计了3组不同水灰比(0.49、0.51、0.53)的试验试件和3组相同水灰比下不同外加剂(无外加剂、聚丙烯单丝纤维、高效引气剂)的试验试件。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水灰比的降低以及外加剂的掺入使得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损失、质量损失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抗冻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水压力环境下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的变化特征,揭示混凝土经高压水力劈裂损伤的微观机理。【方法】将混凝土试件于105 ℃下恒温持续干燥115.5 h直至试件达到干燥状态,待试件自然冷却后,利用恒定水压加载系统对干燥后的混凝土在不同高孔隙水压力(0,1,2,3 MPa)下进行加载,采用X ray CT扫描仪对试件进行扫描,基于VG Studio MAX 2.2分析平台模拟三维重构后分析其内部孔隙的个数、直径、体积、球度及离散性。【结果】各组试件面层孔隙率的离散性随高孔隙水压力的增加而降低;与高孔隙水压力作用前相比,作用后试件的孔隙率提高,其中1,2,3 MPa水压力下试件的孔隙率较作用前分别增加了2.79%,8.38%,23.46%;高孔隙水压力作用后的孔隙数较作用前均有所增加,但孔隙数随水压力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 MPa水压力下的孔隙数最多,为69 259个;不同大小的孔隙中以孔径≥0.5~<1.0 mm孔隙出现比例最大,在0,1,2,3 MPa水压力作用下试件该孔径孔隙数量分别占孔隙总数的52.28%,61.87%,62.03%和59.72%;在不同水压力下,孔隙球度随孔隙直径的增大呈现下降趋势。【结论】高孔隙水压力增大可使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发生改变,孔隙总体积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是根据短时间的木材弯曲蠕变实验曲线来确定流变模型元件数和元件常数的方案。 通过对红松试件三点弯曲蠕变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测蠕变曲线与模型的理论曲线有较高的拟合度。因此,木材弯曲蠕变采用粘弹性模型法来研究是行之有效的。上述弯曲蠕变应用六个元件模型为宜。这样,在粘弹性状态的予测中就可以采用流变模型的元件常数。这些常数为本结构构件及家俱设计提供了蠕变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干燥条件对木材干缩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规格试材在不同干燥条件下木材干缩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一厚度条件下,温度高的试件达到应力平衡所需时间比温度低的试件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干缩力变化也较温度低的明显,但达到应力平衡时温度高的试件所受的干缩力相对小于温度低的试件。同一温度条件下,薄试件所受干缩力要明显大于厚试件所受干缩力,且干缩力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明显少于厚试件。试件的个体差异性产生的误差对试验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安徽徽州地区古建筑木结构构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配制的联合防腐阻燃药剂,对试件进行常压浸渍处理和真空加压处理,研究了处理工艺对其载药量、阻燃性能、耐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加压浸渍处理的试件载药量较常压浸渍处理方法载药量提高约为1.5~3.0倍;(2)经常压浸渍处理的试件阻燃性氧浓度值较未处理组提高约为5%,经加压浸渍处理的试件阻燃性氧浓度值较未处理组提高11%左右;(3)未处理组平均质量损失约为经常压浸渍处理的1.20倍,是加压浸渍处理的试件质量损失的4.02倍。真空加压浸渍较常压浸渍处理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圆柱度仪测量基准的误差分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大尺寸试件的圆柱度误差的超精测量时仪器的测量基准的误差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分离出基准间的平行度误差以及直行基准的直线度误差的方法,即反向法误差分离技术。利用该方法建立的两截面及多截面误差分离模型已用于重要试件圆柱度误差的超精测量中,误差分离结果的不确定度为0.22μm。该技术对超精密车床的误差检定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牛猪肉的持水性及其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牛肉、猪肉为原料,用不同测定方法测定了两种肌肉的持水力值.结果发现:不同测定方法所测出的表示肌肉持水性的指标会出现相反的结论.失水率、压力法持水力值指标表明牛肉持水性高于猪肉,而加热离心法所测持水力和熟肉率、出品率三项指标所得出的结果是猪肉持水性优于牛肉.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失水率、压力法持水力与肉出品率之间相关关系在统计上不显著.建议用加热离心法所测持水力值反映肌肉在加工过程中的持水性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目标间的协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化进程中粮食安全压力的变换,呈现为一条倒U形曲线。在人口密集型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城市化战略,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城市化推进中耕地减少而带来的粮食生产能力的损失,不能大于同期农业技术进步而获得的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同时,应当选择耕地资源损失最小的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内检测的不断推进,大部分管道已经开展了两轮及以上次数的内检测作业,获得了大量内检测数据。由于内检测受外部环境及检测误差的影响,多轮内检测数据在里程、缺陷识别与量化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难以实现多轮内检测数据的快速对齐,且人工对齐工作量巨大。为研究内检测数据的快速对齐方法,结合大量内检测数据,构建了内检测数据对齐算法模型,基于该模型实现了内检测数据的快速对齐,并通过不同单位、不同格式的内检测数据进行应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管道阀门、三通等特征100%对齐,管节对齐比例达99%以上,弯头对齐比例达90%以上。基于该方法,可快速对内检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预测管道本体缺陷发展趋势,为管道腐蚀控制及管道本体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管道本体风险的预控,提高管道完整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调速阀内泄漏量控制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保调速阀内泄漏量符合标准的规定,以Q-10B型调速阀为试件,对其内泄漏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将阀芯和阀体的配合间隙控制在0.007mm以内,节流阀对中误差控制在30%以内;将调速阀原有结构改进成柔性连接的强制式结构,可以减少一条泄漏路线,防止节流阀阀芯偏心,减少内泄漏量。  相似文献   

15.
运用流体力学中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及波动方程等,对于每一种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流流型给出了相应的压降模型。高含水期油水两相在水平管内输送时,其流型主要划分为分层流、分散流和O/W&W混合流型三种。根据已经建立的高含水期水平管内油水两相流理论压降模型,编制了计算机应用程序。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的相对误差较小,因此该模型可用来预测高含水期水平管内油水混输时的压降。  相似文献   

16.
李晓平  李杰  宫敬  周军  成龙 《油气储运》2013,(12):1276-1278,1288
煤层气的排采特性决定了进入采气管道的煤层气同时含有水和粉尘等颗粒杂质,气体在流动过程中的压降损失势必受到水和固体颗粒的影响。为此,利用试验环道模拟煤层气集输管道多相介质的流动特点,试验研究了气液两相和气固两相流动的压降特性,得出如下结论:煤层气采气管道气体流速应控制在4~8m/s范围内,并应适当采取清管等措施,减少固相沉积物;采气管道水力计算可以忽略固体颗粒的影响而采用气液两相压降计算方法。(图6,参7)  相似文献   

17.
卷烟吸阻是卷烟设计制造中的核心指标。因涉及影响因素多且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性,无论是基于多孔介质流体力学模型还是基于大量工程实践的经验模型,均无法定量指导设计与生产,至今卷烟吸阻仍以实验测试数据为评价依据。针对卷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检测数据及数据的复杂多源和不断更迭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生产历史积累数据,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清洗数据消除样本差异,结合自适应套索方法对输入变量进行降维处理和辅助变量选择,并利用选择稳定性评估对过程进行一致性约束,在多源数据和滚动过程一致选择出与吸阻原理模型匹配的关键影响指标,并将其作为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radical basis function netural network)的输入,建立吸阻的推理预测模型。经验证,预测模型的均方误差为0.004,相对误差率控制在3%以内,实现了生产场景下的吸阻快速预测。  相似文献   

18.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在离散介质压力测量中误差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在测量离散介质压力时产生误差的原因,用试验的方法,建立了测量误差与介质分布密度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型树脂基复合材料制件不适于用实验试错法进行充模方案设计的问题,在分析树脂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将大型薄壳件的求解区域分解,仿真分析了不同充模方案下树脂在纤维中的流动行为和模腔内压力变化,提出在制件填充面积等分处设置流道的方法,选择和优化大型薄壳制件的充模方案。结果表明:①对于不便进行实验试错法进行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充模方案设计的大型薄壳制件,可以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以达西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为计算依据,求解压力场和速度场,对比不同仿真方案的充模时间等数据合理安排注胶方式方法,指导VARTM工艺制备大型复合材料制件合理安排注胶方式,提高生产率、减少因树脂浸润不均匀产生的缺陷。②对于大型薄壳类制件,忽略厚度方向尺寸,影响充模时间的主要因素为流道长度和树脂流动距离。选取尽可能长的注胶流道,合理设置流道位置以减少树脂流动的距离;长流道可以增加树脂瞬时注入量、提高较长时间的压力差;而树脂流程越长,树脂前锋处压力损失越大,流速越慢。③试验提出了制件填充面积等分处设置流道的方法。将大型薄壳工艺制件充模面积等分,注胶流道布置在垂直于制件长度方向的面积等分线上,可缩短充模时间并减少制件两端的树脂富集现象。对于较狭长部分可再次进行面积等分设置流道,以免造成树脂流程过长压力流失过多;而对于较宽阔部分不宜设置过多流道以免树脂前锋稳定前互相接触造成制件充模不均匀。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一种通过小型隔声箱的测量结果推测在国家建筑隔声标准条件下测量的复合地板撞击声隔声性能的方法。与实际测量结果相比,预测数据的撞击声倍频程声压级误差在各频段内均小于4dB。此方法在复合地板研制过程中,用较低的成本,可大致了解复合地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