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4年在汉中盆地汉江北岸的平川、南部巴山丘陵环境研究了珠芽魔芋在秦巴山区的品种适应性及种芋繁育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秦巴山区珠芽魔芋适宜在平川、丘陵肥水条件好的地块生长,珠芽魔芋整芋、切块繁育种芋均可,其中珠芽整芋的产量高于切块珠芽魔芋。  相似文献   

2.
珠芽魔芋是恩阳区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条最长的朝阳产业、富民产业.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全力创建恩阳区珠芽魔芋现代农业园区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争创"全国珠芽魔芋之乡"之美誉,全力助推恩阳区珠芽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印尼26个魔芋种中,仅Amorphophallus.muelleri(珠芽弥勒魔芋),Amorphophallus.variabilis(印尼白魔芋)和Amorphophallus.paeoniifolius(疣柄魔芋)是民间有食用记录的3种魔芋.其中,淀粉型疣柄魔芋在印尼种植及应用广泛,珠芽弥勒魔芋主要在印尼爪哇岛...  相似文献   

4.
魔芋抗病新品种--云南红魔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红魔芋是从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bulbifer,订正后的学名:Amorphophallus yuloensis--编者注)中选育出的新品种,由云南德宏梁河魔芋制品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同选育.2001年8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云南省西南部的中缅边境地区采集到珠芽魔芋的带果植株和大量种子,这是在我国首次采集到该物种的标本,也是第一次从科学上记载该珠芽魔芋在我国的新分布.  相似文献   

5.
珠芽魔芋引种研究续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施州魔芋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4,种植品种几乎100%是花魔芋.但花魔芋抗病性较差,不耐热,繁殖系数低.珠芽魔芋是一种独特的魔芋种质资源,试验表明,珠芽魔芋具有耐高温高湿、抗病能力强、繁殖系数高等特点.同时,记录了它在恩施的物候反应及病虫害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6.
林下魔芋种植技术成熟,因投入少、产量高、效益好,随着魔芋市场的不断升温,逐渐成为高山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不断有新的种植户加入林下魔芋种植行列,对配套技术的掌握成为种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魔芋种的室内架式贮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飞燕  黄姚 《西南园艺》2005,33(4):57-57
种芋是魔芋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种芋贮藏对魔芋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种芋贮藏分室外和室内贮藏,高山及二高山地区因气温低,室外贮藏会导致种芋冻死冻伤,而室内架式贮藏作为室内贮种的一种方法,成本低,效益好,可在千家万户芋农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恩施州魔芋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4,种植品种几乎100%是花魔芋。但花魔芋抗病性较差,不耐热,繁殖系数低。殊芽魔芋是一种独特的魔芋种质资源,试验表明,珠芽魔芋具有耐高温高湿、抗病能力强、繁殖系数高等特点。同时,记录了它在恩施的物候反应及病虫害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绵阳地区魔芋病害严重问题,特引进“鄂魔芋1号”进行适应性研究,分别在绵阳3个不同海拔地区(550、1000、1800 m)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在生育期、抗病性及产量等性状上,“鄂魔芋1号”在海拔550 m及海拔1000 m地区表现明显优于当地花魔芋,其中以海拔1000 m处避雨栽培效果最佳,其生育期达173 d,软腐病发病率仅为2.8%,667 m^2产量达到2050.24 kg。“鄂魔芋1号”是适合中低海拔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马继琼  杨奕  尹桂芳  孙道旺  许明辉  王玲 《园艺学报》2017,44(Z2):2703-2704
 ‘云魔芋迷乐2号’为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muelleri),生育期155 d左右,单株球茎增长倍数平均8.35倍,平均产量56 250 kg · hm-2,球茎葡萄糖甘露聚糖含量38.0% ~ 43.0%,粘度2 500 ~ 4 000 mPa · s,适宜400 ~ 1 300 m海拔的湿热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能生长珠芽的魔芋有4个种,它们是红魔芋(2个种)、弥勒魔芋及攸乐魔芋。虽与现有栽培种在植株外观上有显著不同,但前3个种在植株花型、色泽、植株叶柄及花柄特征上仍有显著差异。红魔芋与弥勒魔芋虽皆以无性开花结籽的方式获得成熟种子,但在4个种中,红魔芋与攸乐魔芋则存在葡甘聚糖含量低或粘度低,产品品质差,无法获得合格产品等问题,不宜作为栽培种大面积种植。弥勒魔芋组织中葡甘聚糖含量可达75%,粘度超过40000mPa.s、糊液透明度好,精粉货架期长,经济价值最高,竞争优势明显,是规模化发展的理想栽培种。  相似文献   

12.
以珠芽黄魔芋无根组培苗的叶柄为外植体材料,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的影响并进行生根试验,以期建立珠芽黄魔芋叶柄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2,4-D、6-BA及NAA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影响效应主次顺序为2,4-D>NAA>6-BA,优组合为2,4-D 0.5 mg·L-1+6-BA 1.0 mg·L-1+NAA 0.4 mg·L-1;IAA、6-BA、GA3及TDZ对平均不定芽数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影响效果主次顺序为TDZ>6-BA>IAA>GA3,优组合为IAA 0.6 mg·L-1+6-BA 1.0 mg·L-1+TDZ 0.02 mg·L-1+GA30 mg·L-1,平均不定芽数为4.88个,生长良好;6-BA及GA3对不定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IAA的影响不显著(P>0.05),影响效应主次顺序为GA3>6-BA>IAA,优组合6-BA 2.0 mg·L-1+IAA 0.6 mg·L-1+GA30 mg·L-1,增殖系数高达4.54;单独附加NAA 0.5 mg·L-1的1/2MS利于不定根的分化,生根率高达99.33%,平均根数为8.20条,平均根长为3.37 cm,根系效果指数为0.046。  相似文献   

13.
从复合水果酵素中分离酵母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进行鉴定,并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出的A1、A2、A3为水果酵素中的优势酵母,其具有耐高糖,耐低pH、耐高渗、耐一定酒精浓度特性,其可在初始糖量400g/L以下,pH为2以上,酒精浓度12%以下的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14.
猕猴桃叶片耐旱性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共7个品种,对耐旱性的形态与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耐旱性较弱的品种相比,耐旱性较强的品种有较大的叶片厚度、上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比较高,气孔密度较大,束缚水/自由水比例较高,表明品种耐旱性较强;干旱条件下,耐旱性较强的品种叶片游离脯氨酸累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7种番荔枝果树的叶片结构及其与抗寒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世彪  陈菁  胡正海 《果树学报》2004,21(3):241-246
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制片技术,对番荔枝科番荔枝属6种果树和比丽巴属1种果树的叶表皮特征和叶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荔枝属的刺果番荔枝、山刺番荔枝和圆滑番荔枝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波浪状,表皮毛短或无;叶片厚度大,叶脉突起度(叶脉厚度/叶片厚度)小。杂交种番荔枝、非洲骄傲番荔枝(品种)、牛心番荔枝、秘鲁番荔枝以及比丽巴属的比丽巴番荔枝表皮细胞垂周壁呈直或弧状,表皮毛长;叶片厚度小,叶脉突起度大。还讨论了番荔枝果树叶片解剖特征与果树抗寒性的关系,认为表皮毛长、叶脉突起度大是抗寒性强的性状,反之则是抗寒性弱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根肿病抗性基因的标记和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与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高抗大白菜根肿病的F1金锦2号(编号A00645)及其自交F2群体197个单株为材料,通过根肿病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发现该材料中根肿病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和InDel分子标记技术,在F2分离群体中构建抗感病池,筛选了720对InDel引物,多态性标记进一步单株验证并利用JoinMap4.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获得与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连锁的InDel标记9个,其中最近的两侧标记为BrID90269和BrID11683,遗传距离分别为2.0 cM和2.5 cM。该抗病基因定位在大白菜染色体A8的Scaffold10上。  相似文献   

17.
A set of 249 Cucumis sativus cultivars and lines was tested for resistance to 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The cultivar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resistance or susceptibility. A clear-cut reaction was observed in 85% of the samples (resistance, 34%; susceptibility, 51%), the rest of the cultivars showing intermediate or heterogeneous reactions. Some results indicate the possibility that physiological races of C. cucumerinum exist.  相似文献   

18.
葫芦砧木低温处理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个具有低温抗性差异的葫芦砧木A12、A05及西瓜TRM进行低温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葫芦幼苗(0.43~0.71)的低温抗性显著高于西瓜(1.0),4℃条件下A12的耐低温性高于A05,6℃条件下相反;3叶期2个砧木间冷害指数差异显著,且叶绿素含量变化均达极显著,叶绿素含量变化程度与冷害指数具有显著正相关(R2=0.65),因此,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耐低温葫芦砧木材料选择的一个标准,且3叶1心期6℃为相对较好的低温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