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咸宁市桂花品种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湖北省咸宁市桂花品种资源的调查,共记载37个品种,分属4个品种群,其中四季桂品种群4个品种、金桂品种群14个品种、银桂品种群15个品种、丹桂品种群4个品种。编制了各品种群品种分类检索表,并对各品种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拥有一批冬花品种、多季开花品种、四季开花品种、耐热夏花品种、香花品种和抗旱抗病等抗逆性特强的花卉品种。我国的  相似文献   

3.
木犀属品种分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根据开花习性、花序类型、花色、花型、雌蕊发育状况以及枝条和叶片特征,对木犀属的品种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木犀属共有品种177个,属于5个种(包括1个杂交种),其中桂花品种157个(四季桂品种群18个、银桂品种群57个、金桂品种群45个、丹桂品种群37个)、柊树品种12个、齿叶木犀品种3个、华东木犀品种2个、山桂花品种3个;讨论了品种分类等级和分类依据;订正了桂花品种群的学名.  相似文献   

4.
豫西地区紫薇品种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外调查基础上,根据花色、花型、枝条特征,对紫薇的品种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豫西地区共有紫薇品种29个:其中银薇品种群3个品种、红薇品种群15个品种、堇薇品种群8个品种、洒金品种群3个品种;发现新品种12个。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火龙果引种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齐清琳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4):48-50,66
通过对引进的火龙果红肉品种和白肉品种栽培试验和品质测定 ,从生长习性、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营养性等方面对不同品种火龙果进行比较。试验表明 ,引进的红皮红肉品种和红皮白肉品种火龙果具速生、早实、丰产的优良特性 ,并具抗风、抗病虫害的能力。其中红皮红肉品种在风味品质和产量上优于红皮白肉品种。  相似文献   

6.
1选择抗寒品种 葡萄不同种及其品种抗寒力差异很大,以山葡萄为亲本的一些杂交品种如公醇一号、北醇、山玫瑰等酿酒品种,可在冬季-25℃的地区越冬.美洲种及欧美杂交品种的抗寒力又高于欧亚种,如在同样条件下巨峰品种可比玫瑰香、乍娜等品种减少埋土量.巨峰系中又以大宝、早生高墨、藤稔等品种抗寒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李子是我区主要栽培果树之一,但在高寒地区因受地理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抗寒李品种很少,果实品质欠佳,不利于生产栽培和发展。为了以标准高、适销广、优点多、竞争性强的优质品种、新颖品种、特色品种、高效品种替代劣质品种、老旧品种、混杂品种和低效品种,实现品种的良种化,我们引进了  相似文献   

8.
桂花品种资源及其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多年来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桂花品种性状记载的标准和方法 ,按照 4个品种群 :金桂品种群、银桂品种群、丹桂品种群、四季桂品种群 ,编制了现已初步查清的 35个桂花品种的检索表。并就如何进一步开展桂花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生防菌对烟草抗病性的影响,2012年,以对黑胫病抗性不同的高抗品种(云烟87)、中抗品种( K326)和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等3种烟草品种70天苗龄的实生苗为实验材料,在烟苗茎秆接种黑胫病原后施用该生防菌,于不同接种时期(0天、15天、30天、45天、60天、75天)测定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1)高抗品种、中抗品种和感病品种的PAL、 PPO及POD活性水平皆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且前期增加速度表现为高抗品种>中抗品种>感病品种,后期PPO活性减小情况也符合以上规律。(2)高抗品种、中抗品种和感病品种的MDA的含量增加速度明显低于各自的对照,前期MDA含量增加的速度和后期降低的速度均是感病品种>中抗品种>高抗品种。可见,施用该生防菌可通过调节抗性酶活性和MDA含量提高烟株对烟草黑胫病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0.
1品种选择 根据调查,选择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的品种进行嫁接。鲜食品种可选择冬枣、苹果枣等,干鲜兼用品种选择赞皇大枣、金丝小枣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核桃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核桃新品种的选育和开发是促进核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培养核桃优良新品种,以推动我国核桃产业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对近10年来我国核桃选育机构、选育目标、选育方法、手段和选育新品种等方面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我国核桃育种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核桃育种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20  
为了给我国核桃生产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就核桃生产现状、种质资源、良种选育、引种驯化以及丰产栽培、适生条件等育种栽培研究工作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今后核桃育种栽培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对宁南县山地核桃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核桃产业良种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加快良种选育、推广自选本土良种、利用现有核桃园改建为良种采穗圃、加强良种嫁接管理技术培训等对策及建议,以促进核桃产业良种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四川核桃优良单株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1966年以后,在我省重点核桃产区开展优良种质资源选择工作。按坚果品质和丰产性状等选育指标,进行优树初选、复选和决选。经多性状综合评定,筛选出12株优良单株。所选择的优良单株平均树龄27年,株产坚果21.6kg,树冠投影面积产仁量0.265kg/m^2,平均单果重12.45g,厚度1.07mm,出仁率60.25%。用这批优良单株作为无性繁殖材料,是改良我省核桃遗传品质、提高核桃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丰富和创新成县核桃育种材料,改良现有核桃品质,以当地品种陇南15为母本,陇南755、香玲、薄丰、辽核2号、辽核3号等品种为父本,开展核桃杂交育种试验,对F1代的开花与结果习性、果实表型性状等指标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同时对不同核桃杂交种F1代果实性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早实性和雄先型的核桃为父本与陇南15杂交,可以获得结实期提前和雌花开花期推迟的杂交种;不同杂交组合,所得杂种后代果实表型性状差异显著(P<0.05),各杂种果实果壳表面特征整体表现较好;不同杂交组合所得杂种F1代果实性状存在多样性,变异最大的是果壳厚度,其次是出仁率和单果重,果实大小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核桃1年生幼苗室内嫁接技术,规范了该嫁接技术的时间、方法和接后管理要求。该技术为省内外核桃的优良品种繁育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巴东县早实核桃选育及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县核桃种质资源调查,确定石桥坪、耀英坪、农林场三地优质核桃为采种源,分类分地块繁育,并在不同的海拔、区域进行栽培试验,得出石桥坪2株15年生核桃其子一代,在栽植第一年、第二年即开花挂果,该品种为早实类核桃。适应贫困山区退耕还林,是一种较好的生态经济林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8.
保山市为满足核桃产业发展中良种穗条供给量不足的问题,以优良单株为代表,将其近缘繁殖群体区划为采穗基地,标定采穗母树,以此来保证繁殖材料的优良特性.对全市核桃良种采穗基地进行调查区划,共划定基地41个,面积2 780.3 hm2,预计每年可采1 994万芽.对核桃良种采穗基地经营模式以及间作、除草、施肥、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云新90301等3个杂交优良早实核桃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针对云南良种核桃结实晚, 种壳刻纹深密不美观及不耐寒等重大缺欠, 在取得“八五”核桃杂交育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于1990~2004年首次开展了选用我国南方云南核桃良种大姚三台核桃与北方新疆早实丰产优株核桃新早13号进行的种间杂交育种研究。通过14年的程序选育, 从初选的11个杂交优株无性系中经区域性栽培试验, 评选出云新90301、云新90303、云新90306 3个杂交优良早实核桃新品种。新品种核桃具有早实、丰产、优质、耐寒及树体矮化等优点, 其综合经济性状比亲本和“八五”培育出的5个新品系核桃均高, 总体丰产品质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标Ⅰ级或优级的标准, 达到了预期的育种目标。在掌握3个新品种核桃的生物及生态学特性前提下, 确立了其栽培技术要领, 使之便于推广。选育出的此3种新品种核桃现已在云南省的8个地(州、市) 10个(市、区) 试验, 示范推广, 面积达1 655 03hm2,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核桃栽培的技术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我国核桃主产大省,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核桃在云南林业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云南核桃栽培现状,就云南核桃品种、品质、栽培方式、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做法提出开展种植区划、品种配置、定向选育以及建立环境友好型的栽培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