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 死亡原因仔貂除怀孕营养不良产弱仔出现死亡外,其他大多数都是人为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1压死压死的仔貂,皮肤呈深紫色,体扁平,这主要是人工絮窝太小,草过硬和母貂受惊后,突然卧于仔貂身上压死,还有自咬母貂发病滚死仔貂,如某貂场,因自咬症母貂较多,造成自咬母貂滚死22窝,可见自咬母貂对产仔成活的危害极其严重。1.2 饿死饿死的仔貂腹部平凹,瘦弱,分散死在窝中各处。主要是因为母貂缺乳,检查不及时、代养不及时造成。1.3 冻死冻死的仔貂,兽体冰凉,僵硬,是由于小室保温不好,母性不强或掉到地上所致。1.4 咬死咬死的仔貂体上有牙眼,主要是人为惊动母貂,或饮水不足所造成。2 如何降低死亡率为了避免造成以上仔貂死亡的原  相似文献   

2.
母貂产仔后适时进行仔貂分窝,既有利于仔貂正常生长发育,又可确保母貂身体健康。 1 分窝前的准备 首先要准备好分窝用的笼箱,将所要使用的笼箱进行认真检查,经修补破损之处后,进行彻底消毒备用。然后将所需食盘、水盒清洗消毒后留作仔貂分窝使用。 2 第一次分窝 对仔貂应进行2次分窝:第一次将40~45日龄、体重达到250克以上的仔貂2~3只装在一个笼箱里分出饲养。这样做有2条好处:一是可通过仔貂的体温来提高貂舍的温度,防止仔貂受凉;二是可使过惯了群体生活的仔貂逐步适应独立生活,为第2次分窝打下基础。 千万要注意体重达不到250克的弱小仔貂,暂不要急于分出去,可让母貂再代养一段时间。这样做  相似文献   

3.
母貂产仔后,哺乳期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仔貂成活率。 一、产前准备:母貂临产前必须做好产室的保温和消毒工作,产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5℃以上;运动场底部要加二层网,以防仔貂爬出落地冻死。 二、产仔过程:母貂产仔前后有1~2次少吃或  相似文献   

4.
1 掌握泌乳情况 母貂产仔后 ,有无乳汁 ,是保证仔貂成活的前提。判断产仔母貂产后缺乳的方法 :①母貂产仔后 ,为了让仔貂及时吃上母乳 ,对当年产仔母貂不会自行拔掉乳房周围毛的 ,要人工协助拔毛。拔毛时 ,饲养人员要对产仔母貂的每一个乳头进行认真检查。检查有无乳汁时 ,要一人将产仔母貂抱定 ,一人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从乳房的四周轻轻蠕动向乳头方向挤压 ,如很快挤出乳汁 ,说明母貂乳汁充足。如通过反复挤压 ,乳汁很少或稀薄或根本见不到乳汁 ,说明产仔母貂产后乳汁不良或产后缺乳 ;②对那些经产母貂 (已经拔过乳房周围毛的 ) ,要通过检…  相似文献   

5.
<正>从母貂产仔开始到仔貂断乳结束为产仔哺乳期。这个时期做好水貂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关系到母仔健康、仔貂成活率及饲养水貂的经济效益等。1产前准备在母貂产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是小室的消毒和保温,先将小室清理干净,用喷灯火焰消毒,然后铺上干燥柔软的垫草,做好产窝。小室内四角用草铺满,不留空隙,在产仔期始终保持垫草充足。二是准备好产期所用的各种工具,如剪刀、药物、保温袋等。三是准备好产仔期使用的各种记录表格,  相似文献   

6.
母貂产仔后,哺乳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提高仔貂的成活率。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产前准备:在母貂临产前做好小室的保温和消毒工作,使小室的温度保持在25℃以上。运动场底部要加两层网,以防仔貂爬出落地冻死。 二、产仔过程:母貂在产仔前后有时有1~2次  相似文献   

7.
<正>仔貂即从初生到断乳分窝的小貂,此期的小貂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此期的饲养管理工作.一、做好产仔检查母貂产后3~6小时进行产仔检查,一看有无产在窝外,因仔貂体温调节性能力差易冻死;二看产仔多少,有无未吃上初乳的仔貂,因超过12小时以上吃不上初乳的仔貂不易成活;三看有无难产母貂,对难产母貂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检查时要静、快、稳、准.尽量不惊扰母貂.二、创造适宜的环境无论妊娠期或产仔哺乳期部要有安静良好的周边环境.妊娠期的安静环境利于母貂保胎,否则易造成胚胎发育受阻造成死胎;产仔哺乳期对母貂有本能的护仔性,一切异常响动和异味刺激,都能造成吃好、弃仔和拒哺现象.因此貂场饲养人员要固定,行动要谨慎小心,一切车辆要远离场区,谢绝外来参观.  相似文献   

8.
<正> 给产仔母貂的垫草,必须清洁、干燥、柔软而无异味,以碾压过的稻草、麦草为宜,千万不要以羊毛或废旧棉花代用.否则会引起母貂弃仔.1982年新疆伊宁县青年农场有四家养貂户,用羊毛和废旧棉花给产仔母貂垫窝,母貂嗅到异味便大发‘脾气”,将仔貂  相似文献   

9.
每年6~9月份,是仔貂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笔者在40多年从事水貂生产中,发现部分母貂有食仔现象,通过调查现将食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一)母性差,有恶癖 一经发现应把剩余的仔貂立即剔出,找其它母貂代养。  相似文献   

10.
从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4月末至6月下旬)。此期的中心任务是提高仔貂的成活率,保证仔貂正常的生长发育。仔貂生长发育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母貂的泌乳能力,因此,供给产仔母貂营养全价的日粮,满足其泌乳的需要尤为重要。此外,水貂产仔较多,往往一胎所产的仔貂超出其  相似文献   

11.
从母貂产仔开始到仔貂离乳结束为产仔哺乳期。搞好水貂产仔哺乳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母仔健康、仔貂成活率及饲养水貂的经济效益等多方面。为此,饲养户千万不可掉以轻心。1 产仔前的准备母貂产仔日期早的在4月17日,晚的在5月25日。在母貂产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是小室的消毒和保温。先将小室内的陈积垫草全部清除,打扫干净,用喷灯火焰消毒,然后铺入新垫草,做好产窝。小室四角用草铺满,不留空隙,在产仔期始终保持垫草丰满。二是准备齐全供产仔期所用的各种工具。如剪刀、药物、保温袋等。三是备好产仔期的各种…  相似文献   

12.
从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4月末至6月下旬)。此期的中心任务是提高仔貂的成活率,保证仔貂正常的生长发育。仔貂生长发育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母貂的泌乳能力,因此,供给产仔母貂营养全价的日粮,满足其泌乳的需要尤为重要。此外,水貂产仔较多,往往一胎所产的仔貂超出其抚养能力,因此,需要加强人工护理仔貂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此期饲养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确保仔貂成活及正常的生长发育,以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及经济效益。因此,在饲养上要全价营养,使母貂能分泌足够的乳汁,在管理上要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从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4月末至6月下旬)。在此期间养殖户的中心任务就是以提高仔貂成活率和保证仔貂正常生长发育为  相似文献   

15.
<正> 在产仔哺乳期里,因母貂缺乳引起仔貂死亡的现象比较严重。过去,我场每年缺乳的母貂占10%以上,只能采用带养的办法来挽救一部分仔貂。在无法带养的情况下,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仔貂饿死,而无有效的办法。 1979年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内分泌室的指导下,我场开始试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经过三年重复验证,此药对缺乳和乳水不足的母貂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确能提高母貂的泌乳量和仔貂的成活率。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一、发病情况和诊断我县某貂场,有36只标准公貂和143只标准母貂。母貂从1987年5月3日开始产仔,6月8日发现一窝(6只)仔貂患病,并且在24小时内相继死亡,未引起注意。到5月12日先后有131只母貂所产的809只仔貂中,就有59只仔貂发病、42只仔貂死亡(共16窝),5月13日饲养员要求诊疗。患病仔貂吃乳减少,胎毛干枯。在皮下、皮下结缔组织及肌肉纽织的不同部位,患有大小不等,大者直径约0.8厘米,小者直径约0.2厘米的脓肿。初期局部温度增高,肿胀稍凸出皮肤表面且界线不明显。触诊患部硬而病仔貂发出“吱吱”的疼痛叫声。以后  相似文献   

17.
<正>仔貂是指从出生至45日龄断奶分窝的小貂。仔貂是在发育不完善状态下产出的,消化功能弱、生长发育快、体温调解机能差是仔貂的主要生理特点,仔貂的饲养管理应根据其生理特点,采取相应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提高产仔成活率、培育体格健壮、生活力强的仔貂。1产前准备母貂产仔日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在4月中旬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1.1小室的消毒与保温在4月中旬要做好小室的消毒与保温。先将小室内的陈积垫草全部清除,打扫干净,用喷灯火焰消毒。保温用的垫草要清  相似文献   

18.
出生 3~ 5日龄的仔貂极易被母貂压死或是爬走远离母貂冻饿而死 ,其原因是母貂分娩前由于腹痛 ,几顿不能进食 ,母貂产后 ,饲养人员怕母貂吃不饱会影响泌乳量 ,即喂给大量适口性强的饲料 ,母貂吃足食后 ,加之产仔的疲劳 ,便昏头大睡 ,由于仔貂觅食在其身旁拱动 ,母貂在调换位置时 ,极易将觅食的仔貂压住 ,初生仔貂无力挣扎 ,就会被母貂压死 ;爬远的仔貂得不到母貂的保护也会被冻饿而死。因此 ,为了确保仔貂的成活率 ,在母貂产仔5日内 ,应让母貂食 9成饱为宜 ,使母貂时有饥饿感 ,这样母貂就不会只顾自己大睡而不顾身旁的仔貂了。而母貂在妊娠…  相似文献   

19.
出生3~5日龄的仔貂极易被母貂压死或是远离母貂冻饿而死,其原因是母貂分娩前由于腹痛,几顿不能进食;母貂产后,饲养人员怕母貂吃不饱会影响泌乳量,即喂大量适口性强的饲料,母貂吃足食后,加之产仔的疲劳,便昏头大睡,由于仔貂觅食在其身旁拱动,母貂在调换位置时,极易将觅食的仔貂压住,初生仔貂无力挣扎,就会被母貂压死;爬远的仔貂得不到母貂的保护也会  相似文献   

20.
两户园地     
<正>给初产母貂拔乳房毛能提高仔貂成活率母貂产仔后,立即拔掉产仔母貂乳房周围的毛,能提高仔貂成活率.这是因为有些当年产仔的小母貂因产仔前不会将自已乳房周围的绒毛拔掉,厚厚的绒毛盖住了乳头,使初生仔貂很难寻觅乳头.如初生仔貂长达4小时以上仍吃不上初乳,仔貂的寻觅能力将遂渐减弱,直至死亡.因此,母貂产仔后,立即将其乳房周围绒毛拔掉,使仔貂能迅速吃上初乳,这对提高仔貂成活率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