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蚂蚁的哲学     
王豪 《北方牧业》2006,(24):30-30
蚂蚁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生物之一。它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我曾仔细观察过这种神奇的小生物,发现它有一套简单、实用的生存哲学。正是这一套哲学让蚂蚁家族永远繁荣昌盛、生生不息。我管这套哲学叫做蚂蚁四重奏。  相似文献   

2.
茶社     
《北方牧业》2006,(22):31-31
<正> 一只蚂蚁看到有些动物成名以后,有房,有车,身边还有漂亮的女朋友,羡慕极了。于是不甘寂寞的它,踏上了漫漫的求名之路……这天,蚂蚁看见一只癞蛤蟆,一想到这家伙整天叼个铜钱与财神爷在一起混,有吃有喝的,真是名声在外呀,于是蚂蚁对癞蛤蟆说:"癞蛤蟆大哥,您能告诉我咋样才能出名吗?"癞蛤蟆听了笑笑说:"蚂蚁兄弟,出不出名先不说,你能像我一样蹦到人脚面上恶心人不?"蚂蚁听了,想了想,摇摇头走了。走着走着,蚂蚁看见一只金钱豹,一想到这哥们整天披个皮大衣大鱼大肉的,也算是有名了,于是它对金钱豹说:"金钱豹大哥,您能告诉我咋样才能出名吗?"金钱豹听了笑笑说:"蚂蚁兄弟,出不出名先不说,你  相似文献   

3.
猎豹和猎鹰     
<正>猎豹是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它的声名响彻整个草原。一天,一只猎鹰很不以为然地对它说:"你尽管跑得很快,但无法像我一样站在高耸的山顶上俯瞰世界。"然后,猎鹰又指着不远处的乞力马扎罗山问:"那座山你上去过吗?我就上去过,整个大草原在我眼里就像一块手绢!"猎豹一惊,除了上树,他几乎从未攀上高  相似文献   

4.
我从1999年9月13日《北京晚报·生活中来》中读到一篇《用橡皮筋防治蚂蚁》的文章,其中写道:“厨房里闹蚂蚁,小孩淘气地用橡皮筋把蚂蚁洞口堵上了,发现竟然蚂蚁都躲着橡皮筋爬,几天后一个蚂蚁也没有了……。我把最易粘蚂蚁的果酱、蜂蜜和白糖的容器,用橡皮筋缠起来,放在窗外,过了一个星期都没有蚂蚁来。”读了此段后,我很受启发,我想如果将蜂箱用木棒架高,在木棒上缠一二道橡皮筋;或是在盛蜂蜜的容器(桶、缸等)上缠上几道橡皮筋,蚂蚁不也很难爬上去了吗 ?大家不妨一试。用橡皮筋防治蚂蚁!北京菜市口米市胡同63号,1000…  相似文献   

5.
对养蜂者来说 ,蚂蚁是很可恶的一种蜜蜂敌害 ,因为它无孔不入。别的防蚁、诱杀蚂蚁的办法固然很好 ,但我觉得采用聚歼蚂蚁 ,铲除蚁后 (蚁王 )的方法 ,效果更好。要想聚歼蚂蚁 ,必须对蚂蚁世界有所了解。1.蚂蚁的社会分工与蜜蜂社会分工大体相似 ,有专职产卵的蚁后 ,也有工蚁等。2 .蚂蚁的食物(1)以甜食为主。我们经常看到成群结队的蚂蚁在保管不善的蜜缸或盖不严的蜜瓶中吸食蜜糖 ,也可以在野外看到蚂蚁钻入花蕊中吸吮花蜜 ,还可以看到在蚜虫周围有不少蚂蚁在舔食蚜虫分泌的甘露蜜。(2 )蚂蚁也属于肉食性昆虫。它以别的昆虫或动物尸体为食。…  相似文献   

6.
短信地带     
<正>●长颈鹿嫁给了猴子,一年后长颈鹿提出离婚:我再也不要过这种上蹿下跳的日子了!猴子大怒:离就离!谁见过亲个嘴还得爬树的!●大象把大便排在路中央,一只蚂蚁正好路过,它抬头望了望那云雾缭绕的顶峰,不禁唱到:呀啦索,这就是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7.
云珍 《草原》2009,(1):63-66
整个冬天都在渴望一场好雪整个冬天都在渴望一场好雪。雪大如叶,翩翩,无处不覆、无缝不落。以纯净、以清爽、以凛冽……楔入蛇阵,与一样的梦扭结作蛇信,一遍遍舔舐。众多的我与他被挤出——众多的琵琶  相似文献   

8.
胡树慧 《野生动物》2002,23(3):32-33
在许多人看来,蚂蚁实在是一种微不足道的生物。它们的个体渺小至极,体重尚不及人类平均体重的百万分之一。然而,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蚂蚁却以其繁多的种类,惊人的生物量而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在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自然界里,区区蚂蚁之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应当归功干蚂蚁所特有的社会结构及其长期演化而成的谋生技巧。 在蚂蚁社会里,蚂蚁可分为雄蚁、蚁后和工蚁三种。在每年的一定时间里,蚁群会产生一些有翅的雄蚁和雌蚁,它们飞往空中交尾。此后不久,雄蚁随即死去,受精的雌蚁将另筑巢穴,成为新的蚁后。蚁后终生产卵,不…  相似文献   

9.
<正>哲学是人们在观察世界、分析世界后形成的有关世界道理,是人们对世界上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最根本看法,是人类思维的概括和总结。同时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和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所研究和涉及的问题不仅是关于世界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个局部的问题,而且是有关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的最普遍的问题[1-2]。自然界中的生命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但是不管是细小无形的微生物,还是巍然矗立的参天大树以及拥有庞大身躯的大象,它  相似文献   

10.
继承者     
<正>国王费迪南决定从他的十位王子中选一位做继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条两旁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块"巨石",任何人想要通过这条路,都得面临这块"巨石",要么把它推开,要么爬过去,要么绕过去。然后,国王吩咐王子先后通过那条大路,分别把一封密信尽快送到一位大臣手里。王子们很快完成了任务。费迪南开始询问王子们:"你们是怎么把信送到的?"一个说:"我是爬过那块巨石的。"一个说:"我是划船过去的。"  相似文献   

11.
由于气温的变化,有时冬天不太寒冷。因气候温暖,蜂群照常活动,蜂王仍不停产。这种现象应引起养蜂者的注意。原因是:蜂群越冬是处在半休眠状态,整个越冬期它们特别需要安静。实践证明:凡是冬天蜂群安静,春天蜂群就强,反之就弱,甚至全群覆灭。这是因为:冬天蜂群不断子,不得不把秋天为了越冬贮备的营养物质耗掉而失去哺育能力,缩短寿命,导致蜂群发展缓慢。如遇到温暖的冬天,可试试以下办法:一、扣王。扣王是限制蜂群活动,迫使蜂群安静的方法之一,但要注意不能让蜂王冻死。我认为冬季扣王最理想的工具是自制的弹簧式王笼,可把它加长到15厘米,这样与蜂接触面大,笼中的蜂王能随蜂移动。  相似文献   

12.
蚂蚁药名“玄驹” ,系传统的滋补良药 ,对人体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乙肝、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我国有蚂蚁 2 0 0 0多种 ,目前开发成功的仅是无毒无害的“拟黑多刺蚁”。养蚂蚁不受地理环境影响 ,南北方、室内外、平原山区、房前屋后均可养殖。它与当地蚂蚁的生产习惯完全相同 ,在当地凡有蚂蚁生活的地方 ,就能适应“拟黑多刺蚁”的生长繁殖。人工饲养设施简单 ,只需要树枝、竹竿、石块、稻草等搭架 ,在场地四周开一条水沟防止蚂蚁外逃即可。养药蚁有四大优势 :一是投资少 ,效益好 ,不买饲料不买草 ,瓜皮果核吃个饱 ;二是药…  相似文献   

13.
<正>蚂蚁爬上蜂箱是养蜂人较烦恼的一件事,蚂蚁体型虽小,但对蜂群的危害很大。蚂蚁喜食甜食,爬上蜂箱钻入箱内给蜂群带来危害:搬食蜂蜜或糖浆,骚扰蜂群,污染蜂产品,传播蜜蜂疾病。遭受蚂蚁危害严重的蜂群,蜜蜂易怒爱蜇人,中蜂可成群弃巢飞逃,定地饲养的蜂场连年在原地摆放蜂群,蚂蚁的危害更为多见。为清除蚂蚁上蜂箱,我翻阅了相关资料介绍的方法,经实践后效果不明显,无法根除。为给蜂群创造一安静舒适的环境,自己动手  相似文献   

14.
蜜蜂的敌害(续) (三)蚂蚁蚂蚁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进入蜂箱,袭击蜜蜂;但在某些低洼潮湿的地区,若蜂群放置不当时,常可使蜂群造成严重的损失。特别是弱群常受害更重。  相似文献   

15.
雷秋雨 《蜜蜂杂志》2015,35(2):26-27
<正>蜜蜂好养,蜂王难育,中蜂育王更麻烦,不像养意蜂,我接触到很多养意蜂的都是移虫高手。中蜂移虫不容易啊!培育蜂王过程有点复杂,这里单说移虫工作就是令很多人烦恼的事情,移虫要求相当高:要么机械性伤、死幼虫,要么感染性伤、死幼虫。总之成活率不一定高——搞不好移了几十条虫,一条也不接受;移  相似文献   

16.
苦旅浔阳江     
姚广 《草原》2007,(1):46-50
1淡淡的雾,罩不住那深秋之水。第一次与江水挨得这么近,站在栏杆边,看着近在咫尺的水,我感觉那水满得似乎可以涨过我的腰际,漫过我的唇鼻,溢过我的眼睛。我望着远处的江面,宽阔幽深,平视着这江水,才发现那么丰盈,那么深沉。这条江不同于湖水的视野浑,也不似河水的一看即穿。它不博大,也谈不上浩淼,它不似冬天里生命低缓的沉寂,不似夏季里的恣肆汪洋,也不似春天破冰消融的生  相似文献   

17.
蚂蚁种类很多,分布很广,从森林到草原,从山区到平原,都有蚂蚁的踪迹。蚂蚁是一种杂食昆虫,花蜜和蜂蜜是蚂蚁喜欢的食物。它们经常危害蜂群的正常活动,尤其弱群受蚂蚁危害更是严重,以至造成整个蜂群的饿死或逃亡。为此,现介绍一种治蚂蚁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多么精辟的论述!在这里,它揭示了学校美育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丰富而高  相似文献   

19.
我对本刊第四期答湖南城陵矾养蜂场防治蚂蚁的办法,有一个补充。我处蚂蚁特别多,我们用滴滴涕和生桐油涂蜂箱腿,也在蜂箱周围用石灰或六六粉撒过,效果都不显著。现在我们一律采用脚座,是由陶器窑上定做的,如小瓦碗的形式,碗中间做一个墩,顶住箱脚,里面装满水,蚂蜂只得在四面周转,一个也不能爬上蜂箱。也请转给有蚂蚁地区养蜂同志试行。  相似文献   

20.
<正>徐师傅:您好!我是个业余养蜂爱好者,前几年曾养过几箱意蜂,但因无养蜂知识,一到冬天的油茶花期,便损失殆尽,至今不敢再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