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病虫害的种类很多,是威胁北方稻区生产的重要方面之一,在我省目前危害水稻生产比较严重或比较普遍的病虫害有20余种,但危害我省水稻生产的主要是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二化螟虫。常称为“三病一虫”。  相似文献   

2.
《辽宁农业科学》2006,(2):F0002-F0002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从事水稻栽培技术研究已有40多年历史。多年来,本着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针对辽宁及北方稻区水稻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开展了水稻丰产规律、稻田除草技术、水稻保温育苗技术、防御低温冷害研究、中低产田改造以及节水高产栽培等多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水稻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吉林省属北方一季稻作区。本文根据吉林省温光不足的气候条件和水稻栽培实际,从品种选择、播前处理、育苗、移栽、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等技术环节入手,全面介绍了水稻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稻区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日照百分率一般在50%以上,显著高于南方,而西北稻区达60—70%以上,居全国之首位。特别是水稻抽穗、灌浆期间,北方多为“天高云淡”的晴天,对后期干物质积累十分有利。北方水稻生育期间气候温和适宜,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降低呼吸强度、减少干物质消耗。大于10℃以上有效积温为2,200—5,100℃,基本满足一季早粳和双季麦茬稻对热量的需要。上述光、温气候因素,构成了北方稻作的优越环境,因此我国水稻高产纪录多出自北方的宁夏、新疆、辽宁以及江苏徐州等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常规稻作(CK)、稻鸭共作(A)、稻鱼共作(B)和稻蟹共作模式(C)连续3年的定位研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和品质及其总体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上,C>A>B;在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和品质方面,A>C>B;稻田养鸭水稻产量降幅最小,稻蟹次之;A、B、C各处理总经济效益分别比常规稻作增收11 407.5元/hm2、4 312.5元/hm2和7 378.5元/hm2。说明,在北方寒冷稻作区,稻鸭共作在改善稻作环境、增加经济效益上优于常规稻作和其他两种稻作模式,可作为该地区稻作复合生态种养技术的主体模式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汉中市稻作区地理方位及生态环境概况,概述了水稻生产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包括推广优质生态米品种、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等轻简栽培技术、大力推广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强稻区示范基地建设和培训力度、积极推行产业化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地区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负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分布在我国各稻区,主要发生在东北,是寒地稻作区主要水稻害虫之一。多发生在山区或丘陵地带,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芦苇、碱草等。  相似文献   

8.
水稻负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分布在我国各稻区,主要发生在东北,是寒地稻作区主要水稻害虫之一。多发生在山区或丘陵地带,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芦苇、碱草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探讨北方寒冷稻作区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的主要途径与方法:(1)加速适应北方寒冷稻区新品种的选育;(2)开展超高产育种;(3)加速选育稳产型的水稻高产品种;(4)大力推广栽培上的良种良法和加强新的栽培方法研究;(5)提高现有科技成果转化率,搞好科学种稻指导。  相似文献   

10.
寒优7号是吉林北方种业集团公司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早熟、抗寒于一体的新型长粒水稻新品种。该稻的育成有效的解决了优质不抗病、高产不早熟之间的矛盾。深受北方早熟区稻农的青睐,同时也受到了专家的关注。育成当年被中国农科院做为珍稀品资搜集应用保存。2005~2008年连续四年提纯复壮重新获得了原种级别的优良种源。种植效益提高。2007年被中国农协推荐为北方高寒稻作区的优秀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1.
辽粳系列品种选育经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是辽宁省从事稻作研究的专业所。多年来他们以水稻优质、高产、多抗育种为核心;以高效节能高产栽培技术为重点,以理想株型-优势利用-优化性状组配为指导,采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以及多点异地生态选择的技术路线和实用方法,进行北方优质粳稻的重组育种、优势育种,取得了斐然的成绩。目前,辽粳系列品种和杂交稻年种植面积达 40多万hm2,占辽宁稻区水稻面积的60%以上。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对辽宁的水稻生产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育种成绩显著,其经验值得总结和借…  相似文献   

12.
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由于受气候、栽培方式、品种特性以及管理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水稻生产中病虫草害发生较为严重,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北方水稻栽培区,水稻病害主要有水稻干尖线虫病、立枯病、青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等;水稻虫害主要有稻水象甲、二化螟、粘虫、稻飞虱等;稻田杂草主要有稗草、莎草科杂草等。为了深入探索这些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发展规律,切实有效地控制其危害,笔者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生长特点,通过几年的实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宁安市属我国北方寒地稻作区,近年来一些较难防除的水田恶性杂草如稻李氏禾、匍茎剪股颖、眼子菜、稻稗、水绵等呈蔓延趋势,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将对水稻生产造成极大危害,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现将以上几种水田恶性杂草的识别、危害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汉中的稻作区地理方位及生态环境概况,水稻生产情况,耕作制度,政府重视政策助力,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并提出了推广优质生态米品种,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等轻简栽培技术,大力推广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强稻区示范基地建设和培训力度,积极推行产业化,努力发展优质稻米生产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东粳6是吉林省通化市富民种子公司通过集团育种方法和田间鉴定选择育成的优良水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适应区域广等特点。201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批号为:吉审稻2011011)。适合于吉林省四平、长春、辽源、通化、松原、白城等中晚熟稻区及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北方适宜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磐石市是北方寒冷稻作区,水稻栽培过程中四季分明。春季低温多雨寡照,水凉、地凉、气温低,缓苗慢,分蘖少。夏季虽然雨多、气温高,但是阶段性低温引起障碍性冷害频繁。秋季晨夜温差大的同时气温下降明显,容易贪青晚熟。因此在水稻栽培上核心技术主要围绕战低温、抗冷害为目的进行。北方稻区战低温、抗冷害的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很多,其中水稻"三推两早一达标"栽培技术就是一项很好的抗冷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寒优7号是吉林北方种业集团公司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早熟、抗寒于一体的新型长粒水稻新品。该稻的育成有效的协调了优质不抗病、高产不早熟之间的矛盾。深受北方早熟区稻农的青睐,同时也受到了专家的关注。育成当年被中国农科院作为珍稀品资搜集应用保存。2005-2008年连续四年提纯复壮重新获得了原种级别的优秀种源,种植效益显著提高。2007年被中国农技协推荐为北方高寒稻作区的优秀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的稻属作物中,水稻无疑是大宗,因此过去关于稻作农业的研究多以水稻为主.事实上,我国旱稻栽培的历史也很悠久,范围涵盖南、北方.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新品种春承501号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2009年初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米质优、高产、稳产、耐盐碱、抗轻霜、适应性广等特点,是我国北方稻区较为理想的后续品种。适于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市、辽源市、通化市、松原市等有效积温达2850℃以上中晚至晚熟平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是河南省第三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hm2以上,主要分为豫南稻区和沿黄稻区两大种植区,其中,信阳市种植面积稳定在46.7万hm2以上。稳定发展水稻生产及稻米提质增效是河南省农业生产重点之一。但是,河南省水稻生产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2010年之前,全省水稻病虫害发生严重,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等主要病虫害相继发生;黑条矮缩病、稻水象甲等新发病虫害不断出现,稻曲病等次要病虫害上升,病虫害暴发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