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资是农作物茁壮成长并获得丰产的基础和保证,事关农民经济收益和居民餐桌安全。因此,国家对于种子、农药、化肥的生产、销售给予了高度重视和严格管理,对于违法经营农资造成农民损失的,依据情节不同分别责令其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现行《刑法》中,对生产销售假劣农资产品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只要使农业生产遭受较大损失,无论销售金额大小,一律定罪处罚。对于情节轻微、尚未造成农业生产较大损失的,可以  相似文献   

2.
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据统计,上半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26862件,其中案值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77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1033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8.53亿元。日前,农业部向社会公布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10起较大假劣农资违法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3.
为强化农业投入品科学使用的指导和保障秋冬种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今年上半年农业部联合公安、工商、质检等九部门在全国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据统计,1-6月全国农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73。8万人次,检查农资企业35.1万家,整顿农资市场12.4万个,查获假农资4.5万吨,立案查出假劣农资案件2.3万多件,捣毁窝点322个,为农民挽回6.94亿元。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上半年农资消费投诉举报同比下降了14.7%。[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本报讯3月23日,为保障备耕春播生产有序推进,省农牧厅联合省公安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等单位,在海东市乐都区启动"2015年全省农资打假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据了解,去年青海各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3000余人次,检查整顿农资经营门店2000余家(次),印发各类法制宣传资料3万余份,立案查处农业违法案件53件,没收假劣农资产品8739公斤,罚款7.652万元,共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50多万元,维护了农民群众利益,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据青海省农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活动将以"放心农资进乡村、打假护农保春耕"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根据农业部部署和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四川省农业厅在全省农业系统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行动。2008年上半年,全省农业系统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5万多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近5万个次,整顿市场1.7万多个次,立案查处各类农资违法违规案件1715件,  相似文献   

6.
2005年,全国农业系统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据统计,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51360件,其中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176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4461个,为农民挽回损失16.2亿元。为震慑不法分子,维护农民权益,净化农资市场,扶持合法经营,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之际,农业部向社会公布2005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20起假劣农资违法典型案例。望农资经营企业以此为戒,增强依法经营意识,推动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7.
<正>"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又到阳春时节,农民朋友们已经开始准备春耕备播事宜。农资是农作物茁壮成长并获得丰产的基础和保证,事关农民经济收益和居民餐桌安全。因此,国家对于种子、农药、化肥的生产、销售给予了高度重视和严格管理,对于违法经营农资造成农民损失的,依据情节不同分别责令其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全国农业系统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2.9万件,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203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2亿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按照农业部及自治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农业、工商等相关部门对新疆违法生产经营农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有效维护了农资市场秩序和农民合法权益,农资商品合格率有了明显提高,农资流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正>江西省农业厅近日组织各单位观看2014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并提出今年将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农资企业"黑名单"制度,把违法生产经营农资性质严重的企业列入"黑名单",予以曝光,保障农民利益和农业投入品安全。按照"黑名单"制度,各部门将把农业生产经营企业信息、质量抽检结果、群众投诉举报、违法记录等信息纳入数据库,构建网络信息平台,完善各企业诚信档案,提高农民的识别能力,规范全省农资市场。江西省农业厅等有关部门将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资质审查,严格办证条件,强化证后监管,对不符合条件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吊销执照,依法查处不符合条件或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26862件,其中案值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77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1033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8.53亿元。农业部前不久向社会公布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10起较大假劣农资违法典型案例:1.河北省保定市万籽良公司经营假玉米种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现代农业的发展要靠大量的农用物资来支撑,而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是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重要环节,因此搞好农资市场监管,打假护农,是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部门的主要工作和职责,也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泾川县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职能所在。笔者就长期从事农资市场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观点:  相似文献   

13.
正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吉林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2015年,全省各级农业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深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和农资市场开展专项检查,共出动6200余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业户3.6万个次,整顿农资市场5800个(次),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651件,结案620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60余万元。2016年,吉林省坚持常年打假,力争实现农资生产企业现场检查率达到100%,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和反馈率达到100%。对农资问题突出、反复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农资流通的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国华 《中国农资》2004,(3):8-9,29
<正> 农业生产资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资,农资问题与“三农”息息相关。去冬以来,国家对农资问题尤为关注,采取丁优惠化肥生产电价、稳定化肥市场价格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定农资市场流通秩序,对保障农业生产需要,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农民利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农资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信息》2006,(4):35-37
2005年,全国农业系统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据统计,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5.136万件,其中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176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4461个,为农民挽回损失16.2亿元。为震慑不法分子,维护农民权益,净化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是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购销旺季,也是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的高峰时节。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生产经营假劣农资和生产销售使用禁限用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行为,保障春耕备耕期间农资市场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17.
农资经营服务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现阶段在什邡区域从事农资经营服务的企业、网点呈现多、乱、杂现象,农业生产季节的农资纠纷每年不断,因农资问题造成农业生产损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规范农资经营服务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不断增长的农产品生产量和农业生产资料需求量要求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农资物流模式,农资物流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农资物流模式的匹配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农资物流的发展。黑龙江省作为发展现代大农业的农业大省,探寻适合的农资物流模式是确保农资流通效率提高、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良种补贴是近年来国家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给予的四项最重要的补贴.2009年中央财政对此投入了1230亿元,同比增长19.4%.实践证明,"四补贴"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是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购销旺季,也是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的高峰时节。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生产经营假劣农资和生产销售使用禁限用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行为,保障春耕备耕期间农资市场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