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灯诱和踏查对宜兴市危害林木的钩蛾科昆虫种类进行了采集调查。经整理后鉴定出卷蛾亚科Tortricinae、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 2个亚科11种。本文分别对斑蛾总科各鉴定种的鉴别特征、寄主、地理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为保护宜兴地区生态环境,作者通过灯诱和踏查方式对宜兴市危害林木的钩蛾科昆虫种类进行了摸底采集调查。经整理,共采集到钩蛾科标本228份,最后鉴定出圆钩蛾亚科Cyclidiinae、钩蛾亚科Drepaninae、山钩蛾亚科Oretinae、波纹蛾亚科Thyatirinae 4个亚科15个种。本文分别对斑钩蛾蛾总科各鉴定种的鉴别特征、寄主、地理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
为保护生态环境,采用灯诱和踏查等方法对宜兴市危害林木的蚕蛾总科昆虫种类进行了采集调查。结果表明,宜兴市鉴定出蚕蛾总科昆虫有5科(蚕蛾科、箩纹蛾科、带蛾科、大蚕蛾科、天蛾科)32种,蚕蛾总科各鉴定种的鉴别特征、寄主、地理分布等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卷蛾科是鳞翅目小蛾类第二大科,全世界已记载9 000多种,许多种类是农林业重要害虫。为了解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卷蛾科昆虫多样性状况,2010—2013年利用灯诱法进行野外采集调查。经鉴定,初步整理出卷蛾科昆虫69种,其中卷蛾亚科22种,新小卷蛾亚科47种,发现中国新记录种1种,北京新记录种48种。并且列出每个种的已知寄主和国内外分布。所有标本除标注外均保存在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灯诱和踏查对宜兴市危害林木的斑蛾总科昆虫种类进行了采集调查。经整理后鉴定出刺蛾科、斑蛾科2科20种。本文分别对斑蛾总科各鉴定种的鉴别特征、寄主、地理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为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灯诱和踏查对宜兴市危害林木的蚕蛾总科昆虫种类进行了采集调查。经整理后鉴定出蚕蛾科、箩纹蛾科、带蛾科、大蚕蛾科、天蛾科5科32种。本文分别对蚕蛾总科各鉴定种的鉴别特征、寄主、地理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7.
卷蛾科是鳞翅目最大的科之一,包括澳卷蛾亚科、卷蛾亚科、新小卷蛾亚科,为世界性分布,在新热带区物种多样性最高,许多卷蛾是农业、林业和园艺的重要害虫.从成虫、幼虫、系统发育三个方面简要回顾了卷蛾亚科系统学研究历史,总结并分析了不同分类系统和不同学术观点.另外,对中国卷蛾亚科的分类学研究作了具体总结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卷蛾亚科研究需要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谭德龙  孙长海  胡春林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4):190-191,封4
通过在江苏省卷蛾科昆虫标本的整理与鉴定,发现了卷蛾科昆虫的5个新纪录种,分别为长花翅小卷蛾(Lobesia longisterigma Liu et Bae,1994)、巨花翅小卷蛾(Lobesia macroptera Liu et Bae,1994)、横新小卷蛾[Olethreutes aurofasciana (Haworth,1811)]、梵净发小卷蛾(Pseudohedya fanjingica Yu et Li,2006)和三齿卷蛾(Ulodemis tridentata Liu et Bai,1982).记述了5种卷蛾科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寄主以及分布.  相似文献   

9.
新小卷蛾亚科隶属于鳞翅目卷蛾科,世界广布。该亚科很多种类是农业、林业和果树上的重要害虫,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研究于2006年7月和9月对天津蓟县八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新小卷蛾亚科资源进行了2次调查,结果共记述12种,其中8个为天津新记录种。文中给出了每个种的详细文献引证、已知寄主和国内外分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江苏省卷蛾科昆虫标本的整理与鉴定,发现了榉长翅卷蛾(Acleris affinatana Snellen,1883),茨坪卷蛾(Argyrotaenia angustilineata Walsingham,1900),黄檀小卷蛾(Cydiadalbergiacola Liu,1992),曲茎小食心虫(Grapholita curbiphalla Lju et Yan,1998)和柳杉长卷蛾(Homona issikii Yasuda,1962)为江苏新纪录种.并对它们的主要形态特征、寄主以及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宁夏分布的27种卷蛾亚科昆虫,其中小长翅卷蛾(Acleris stibiana)、卡氏山卷蛾(Eana caradjai)、后黄卷蛾(Archips asiaticus)、亮黄卷蛾(Archips limatus)、青海黄卷蛾(Archips decretanus qinghai)、长烟卷蛾(Capua repentina)、棕色卷蛾(Choristoneura luticostana)、泰丛卷蛾(Gnorismoneura orientis)、钝丛卷蛾(Gnoris-moneura zetessima)、褐禄卷蛾(Lumaria zeugnatovalva)、桃褐卷蛾(Pandemis dumetana)、长褐卷蛾(Pandemisemptycta)、秦褐卷蛾(Pandemis phaenotherion)和暗褐卷蛾(Pandemis phaiopteron)14种为宁夏新记录种.另外,给出了已知寄主和分布情况.研究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宁夏大学和宁夏农林科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在5 a调查、采集昆虫的基础上,根据对所采标本的鉴定,总结了大同大学御东校区及周边地区的鳞翅目昆虫的初步名录,共计23科71种。其中,蛾类53种,隶属于18科47属;蝶类18种,隶属于5科17属。种类较多的科依次为:夜蛾科13种,螟蛾科6种,尺蛾科6种,弄蝶科6种,卷蛾科5种,蛱蝶科4种,天蛾科3种,粉蝶科3种,眼蝶科3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讨闽鸠蝙蛾(Endoclita minanus Yang)在蝙蝠蛾科(Hepialidae)内的分类地位。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测序技术测定闽鸠蝙蛾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其结构特点和碱基组成;使用最大似然法构建蝙蝠蛾科9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其在蝙蝠蛾科内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闽鸠蝙蛾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 248 bp,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2个核糖体RNA基因和一段典型的鳞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排列的A+T富含区,且A+T含量为81.18%。闽鸠蝙蛾的线粒体基因组排列顺序为trnI-trnQ-trnM,与其他蝙蝠蛾科昆虫顺序相同,而与鳞翅目其他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排列顺序(trnM-trnI-trnQ)不同。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分析,得到蝙蝠蛾科9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无钩蝠蛾属(Ahamus)+{棒蝠蛾属(Napialus)+[蝙蝠蛾属(Endoclita)+钩蝠蛾属(Thitarodes)]}。闽鸠蝙蛾线粒体基因组存在基因重排现象,系统发育分析支持闽鸠蝙蛾和桉蝙蛾聚为一支。本研究为掌握蝙蝠蛾科昆...  相似文献   

14.
对吉林省内各地多年采集,积累的尺蛾科昆虫标本进行了分类,整理和鉴定,并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初步整理出吉林省尺蛾科昆虫名录,共91个属,143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江苏省卷蛾科昆虫标本的整理与鉴定,发现了黄卷蛾属Archips Hübner 4个新纪录种,分别为隐黄卷蛾Archips arcanus Razowski,1977、大黄卷蛾Archips hemixantha (Meyrick,1918)、天目山黄卷蛾Archips compitalis Razowski,1977和柑橘黄卷蛾Archips seminubilus (Meyrick,1929).记述了这4种卷蛾的主要形态特征、寄主以及分布.  相似文献   

16.
共鉴定出羽蛾15种,分别隶属于3亚科11属,其中有13种为中国新记录。从地理分布看:有广布种5种,其余分别为亚、欧两地区种类。江西有7种,其中广布种3种,亚洲种4种。从分类看:无裂羽蛾亚科1种,片羽蛾亚科11种,羽蛾亚科3种。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东部盲蝽科昆虫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甘肃省东部地区盲蝽科中盲蝽亚科(Mirinae)、合垫盲蝽亚科(Orthotylinae)、齿爪盲蝽亚科(Deracocorinae)和叶盲蝽亚科(Phylinae)昆虫共计26属、57种。其中5属32种为甘肃新纪录属种。  相似文献   

18.
采用黑光灯诱集的方法,对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趋光性昆虫种类及优势种的种群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趋光性昆虫种类有76种,隶属于7个目,21个科,其中以鳞翅目种类最多,包括14科68种。主要优势种类包括石蛾、白蜡绢野螟、白线青尺蛾、橙黑纹野螟、蜉蝣、黄斑长翅卷蛾、黄灰呵尺蛾、黄修虎蛾、三线雪舟蛾、石蝇、雪尾尺蛾等共计11种。不同优势种的昼夜活动规律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均随时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该研究为主要昆虫的科学监测和及时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文内对隶属于蚕蛾总科中的一个较孤立的种——忍冬桦蛾Mirina christophi Stgr。的形态学进行了讨论,并对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另一种裘蛾Endromis versicolora L。作了比较分析,早期的分类学者将桦蛾属放于大蚕蛾科、蚕蛾科和裘蛾科中,笔者将桦蛾属与这些科的进化关系进行了探讨,苏联学者科兹洛夫根据桦蛾属Mirina Stgr。这一典型属重新描述并提升为亚科,根据大量形态学与生物学材料,笔者认为科兹洛夫于1985年将桦蛾科分设两个亚科的观点是比较成熟并易为多数分类学者接受。新设立的亚科:(1)裘蛾亚科Endromidinae Boisd。代表种为Endromis vevsicolora L.;(2)桦蛾亚科Mirininae Kozl。代表种为Mirina christophi Stgr.。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辽宁省清原县大孤家子落叶松种子园的昆虫群落和优势种群构成,结果表明:落叶松种子园有昆虫178种(12目,76科)。其中植食性昆虫109种,以落叶松为营养的有32种,肉食性昆虫48种,其他21种。昆虫来源有栽培地土壤中和残株上原有的种类,由周围林木和植物上迁移扩散而来的种类和临时飞来和着落的种类。列出了以落叶松为中心的食物链。由于种子园母树株行距大,光照充足,适于喜光性虫种的生存繁殖;化学防治的筛选使隐蔽性害虫得以保留,暴露性虫种受到淘汰,从而逐渐形成优势种群。主要有落叶松稀球果花蝇,黑胸球果花蝇、落叶松实小卷蛾、落叶松鞘蛾和松皮小郑蛾等5种,是影响树木生长和种子收成的主要害虫,应注意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