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明雪茄烟适宜氮磷钾施肥量,设计雪茄烟专用肥,采用田间“3414”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料处理对雪茄烟产量、分级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显著提高雪茄烟叶的产量,增产效果:氮肥>钾肥>磷肥。(2)氮磷钾肥料的施用均可以优化烟叶等级结构,增加茄衣和茄套的产量,提高产值。(3)N、P2O5、K2O积累量得到增加,氮磷钾最大肥料利用率分别达到38.75%、14.89%和25.20%。(4)一元二次回归拟合发现,烟叶最大产量时的施氮量为138.75 kg/hm2,施磷量为71.85 kg/hm2,施钾量为361.65 kg/hm2。显然,氮磷钾的合理施用可以提高雪茄烟叶的产量,改善雪茄烟叶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氮肥用量对茄芯雪茄烟生长发育、产量、产值和质量的影响,为四川什邡雪茄烟种植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以‘德雪三号’(茄芯雪茄烟)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分析不同施氮量(0、60、120、150、180、240 kg/hm2,分别记为N0、N60、N120、N150、N180和N240)处理下烟株农艺性状、产量、产值、物理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打顶期(移栽后44 d)德雪三号茄芯雪茄烟各农艺性状指标影响较小。随施氮量增加,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呈先快速增加,后产量缓慢增加、产值不增反降的变化趋势,施氮处理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分别比N0处理显著提高11.62%~57.62%和10.11%~45.83%,其中N240处理的烟叶产量最高为2 737.18 kg/hm2,而N180处理的烟叶产值最高为99 834.63元/hm2,均高于N150处理的烟叶产量和产值,但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优质的1级和2级烟叶所占比例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劣质的3级和末级烟叶所占比例呈相反变化趋势,其中N1...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下,为合理利用四川地区紫色土(坡地、荒地等)进行白芷种植,本研究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探究紫色土中氮肥、磷肥、钾肥配施对川芷2号白芷品种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土中氮肥、磷肥、钾肥配施对白芷产量的影响大小为钾肥>磷肥>氮肥,钾肥和磷肥对产量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氮肥对白芷产量没有显著影响;氮肥、磷肥、钾肥配施对欧前胡素含量的影响为钾肥>氮肥>磷肥,对异欧前胡素含量的影响为磷肥>氮肥>钾肥,可见钾肥显著影响欧前胡素含量,磷肥显著影响异欧前胡素含量。通过统计频数法优化出施肥配方,在氮肥施用量为233.73~283.36 kg/hm2、磷肥施用量为1 380.66~1 522.04 kg/hm2、钾肥施用量为215.14~240.03 kg/hm2时川芷2号能实现高产,在氮肥施用量为240.39~276.58 kg/hm2、磷肥施用量为1 097.69~1 197.45 kg/hm2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向日葵进行不同氮磷钾肥料量级的田间试验,研究分析氮肥、磷肥、钾肥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氮、磷、钾肥的合理的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向日葵的产量与氮磷钾肥的用量有良好的相关性,由氮效应一元二次方程的拟合得出,最佳推荐氮肥用量为9.000kg/667m2;对磷肥效应的线性加平台分析,推荐的最佳施磷量为4.000kg/667m2;钾肥效应的线性加平台分析,推荐的最佳施钾量为3.000kg/667m2;推荐施肥与传统施肥相比可增加利润429.7元/667m2。从氮磷钾肥料对向日葵产量和效益2项指标看,以施氮、确凿、钾肥料分别为9.000、4.000、3.000kg/667m2的产量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旱作免耕条件下燕麦田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单施钾肥(K)、氮磷肥配施(NP)和氮磷钾肥配施(NPK)6个处理,研究其对旱作免耕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及燕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旱作免耕燕麦田的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在燕麦生育期内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高低顺序均表现为氮磷钾肥配施>氮磷肥配施>单施氮肥>单施磷肥>单施钾肥>不施肥,土壤微生物量磷高低顺序表现为氮磷钾肥配施>氮磷肥配施>单施磷肥>单施氮肥>单施钾肥>不施肥,其中氮磷钾肥配施和氮磷肥配施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与不施肥处理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施肥处理产量表现为氮磷钾肥配施>氮磷肥配施>单施氮肥>单施磷肥>单施钾肥>不施肥,除单施磷肥和单施钾肥处理外,其他处理均与不施肥处理显著差异,其中氮磷钾肥配施处理产量最高,为2 238.25 kg/hm2,较对照增产24.3%.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水稻科学施肥体系,进行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中氮肥对增加水稻产量起关键性作用,氮是水稻产量的最大限制因子,其次是磷,最后是钾;配方施肥处理水稻产量11 366.7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3 335.0 kg/hm2,增产率41.5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基肥施45%配方肥(18-12-15)525 kg/hm2,分蘖肥施尿素112.5 kg/hm2,穗肥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60 kg/hm2,总施肥量为纯N 181.5 kg/hm2、P2O563 kg/hm2、K2O 114.75 kg/hm2,氮肥基肥、分蘖肥、穗粒肥分别占52%、29%、19%(接近5∶3∶2),磷肥一次性基施,钾肥基肥、穗粒肥分别占69%、31%(接近7∶3),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5.07%、22.4...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灰泥田上开展莴苣“3414”肥效试验,研究灰泥田土壤供肥能力、莴苣氮磷钾施肥效应、莴苣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丰缺指标,并通过三元二次方程拟合推荐施肥用量。结果表明,土壤对莴苣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47.25%,与土壤肥力呈正比。莴苣施用氮、磷、钾肥的平均增产率为60.34%、 7.17%和16.39%,增产效果为氮肥>钾肥>磷肥。当地莴苣的土壤养分丰缺等级指标划分为3级,莴苣低产的土壤养分临界指标为碱解氮含量175 mg/kg、有效磷含量12 mg/kg和速效钾含量67 mg/kg,高产的临界指标为碱解氮含量252 mg/kg、有效磷含量34 mg/kg和速效钾含量230 mg/kg。莴苣最高产量氮、磷、钾推荐用量分别为350.75 kg/hm2、100.97 kg/hm2和377.06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29∶1.08;最佳经济产量氮、磷、钾推荐施用量分别为346.25 kg/hm2、98.86 kg/hm2和361.77 kg/hm2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湖南怀化烟区雪茄烟种植的适宜氮肥用量,本试验以雪茄烟品种“CX080”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80 kg/hm2;N2:210 kg/hm2;N3:240 kg/hm2)对烟株农艺性状、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氮肥利用效率及发酵后烟叶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烟株株高、茎围、节距、最大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先增加后降低,N2处理下最高;烟株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先增加后降低,N2处理均显著高于N1、N3处理;烟叶总氮、烟碱含量显著增加,总糖、还原糖含量显著降低,N2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最接近优质雪茄烟叶指标;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先增加后降低,N2处理下含量最高。综合而言,本试验条件下,210 kg/hm2施氮水平更有利于怀化雪茄烟的氮肥吸收利用、烟株生长及烟叶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氮肥施加量对“铜麦6号”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常规施肥、减氮5%、减氮10%、减氮15%4个处理组,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减氮10%即施入氮肥270 kg/hm2、磷肥82.5 kg/hm2、钾肥82.5 kg/hm2时小麦产量及品质最理想。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夏玉米滴灌施肥的肥料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华北地区中低产土壤条件下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滴灌夏玉米上的肥料效应,从而优化滴灌施肥系统,为夏玉米高效滴灌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法 通过两年田间试验,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滴灌带设置为一管带两行,氮磷钾分别设4个处理,其中氮肥处理为0、144、180、216 kg·hm -2(记为N0、N1、N2、N3),磷肥处理为0、72、90、108 kg·hm -2(记为P0、P1、P2、P3),钾肥处理为0、72、90、108 kg·hm -2(记为K0、K1、K2、K3),氮磷钾肥料分4次滴施,以研究不同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及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分析不同处理下肥料的利用率。结果 (1)华北地区中低产田条件下夏玉米产量随施氮磷肥的用量呈抛物线性变化,当施氮量为180 kg·hm -2,施磷量为90 kg·hm -2时,作物产量最高;当氮磷肥施用量超过最高产量施肥量时,作物产量随施氮磷用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但氮肥处理的下降程度差异不显著,而磷肥施用量超过90 kg·hm -2时,作物产量随施磷量的提高显著下降(P<0.05);在本处理中,夏玉米产量随施钾量的提高,均呈增加趋势。(2)不同施肥处理对夏玉米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几乎没有影响,在灌浆期与收获期时干物质积累与施氮量、施磷量均呈抛物线性变化,变化趋势与产量基本相同。(3)不同处理的氮磷钾肥利用率不同,分别为33.39%—58.44%、14.15%—28.88%、54.70%—65.75%,当夏玉米产量最高时的氮、磷、钾肥利用率两年平均为51.21%、28.88%、65.75%;在最高产量条件下,氮、磷、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8.08、11.41和8.83 kg·kg -1;偏生产力分别为59.88、119.75和100.65 kg·kg -1结论 在华北地区中低产土壤滴灌施肥条件下,最适宜的氮磷施用量分别为180 kg·hm -2和90 kg·hm -2,当施氮量超过180 kg·hm -2、施磷量超过90 kg·hm -2时,夏玉米产量会出现下降,但随施钾量的提高,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滴灌施肥可获得较高的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51.21%和28.88%和65.75%。  相似文献   

11.
以烤烟K326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施磷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化学成分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施用量的不同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烤烟茎围逐渐增加,上部叶面积也有所增加;当磷肥施用量增至147 kg/hm2时,产量、上等烟比例、产值最高,分别达2424.36 kg/hm2时,产量、上等烟比例、产值最高,分别达2424.36 kg/hm2、74.21%、59149.01元/hm2、74.21%、59149.01元/hm2,产值与对照(不施磷肥)相比可增加10184.96元/hm2,产值与对照(不施磷肥)相比可增加10184.96元/hm2。因此,玉溪九溪烤烟生产中的最佳施磷量为147 kg/hm2。因此,玉溪九溪烤烟生产中的最佳施磷量为147 kg/h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引黄灌区滴灌水肥一体化下何种比例氮磷肥配施能促进银川平原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和肥料利用率及产量,为引黄灌区春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氮磷肥合理配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于2019—2020年在引黄灌区银川平原开展,银玉274玉米品种为材料,当地氮、磷肥常规施用量为417、142.50 kg/hm2。70%氮、磷肥常规施用量为291.90、99.75 kg/hm2。130%氮、磷肥常规施用量为542.10、185.25 kg/hm2。设6个不同比例氮磷肥配施处理,T1 (N 0、P 0),T2 (N 100%、P 70%),T3 (N 100%、P 100%),T4 (N 70%、P 100%)、T5 (N 130%、P100%)、T6 (N 100%、P 130%)。分析滴灌水肥一体化下不同比例氮磷配施对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转运量、籽粒贡献率、养分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6种氮磷肥配施处理下氮肥291.90 kg/hm2、磷肥142.50 kg/hm2...  相似文献   

13.
为寻求红大烤烟生产合理施肥的理论依据,设置了不同氮素水平的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了烤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和烟叶养分吸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烤烟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和营养元素积累呈增加趋势,施纯氮45 kg/hm2处理最低,施纯氮75、90 kg/hm2处理较优。不同氮肥水平下红大烟叶干重在团棵期至旺长期急剧增加,烟叶营养元素积累在团棵期至旺长期呈12~58倍增加,烟叶氮、磷、钾、锌和硼含量在旺长期达到吸收高峰,烟叶镁含量在团棵期为吸收高峰,并且烟叶磷和硼含量偏低。因此,推荐红大烤烟施纯氮量为75~90 kg/hm2,并增施磷肥和硼肥,建议氮、磷、钾肥等作为基肥和追肥在团棵期前施用,可促进烤烟旺长期干物质和营养积累,硼肥在旺长期叶面喷施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探寻氮肥和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莴苣产量、品质,以及氮肥和钾肥互作对莴苣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莴苣优质生产的最佳施氮量和施钾量,分别设置了不同氮肥用量和钾肥用量处理,氮肥设6个水平,钾肥设2个处理。结果表明:适宜的氮肥和钾肥用量能明显改善莴苣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氮肥对莴苣植株生长影响大于钾肥,在施氮量为30 kg/667 m2时植株产量较高,施氮量为24 kg/667 m2时植株产量较高,施氮量为24 kg/667 m2时的品质较好,且氮肥农学效率最高。施氮量相同时,不同钾肥对莴苣产量影响不显著,低钾水平下莴苣品质较好,硝酸盐含量较低。综合分析氮肥和钾肥不同用量对莴苣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建议莴苣适宜施肥配方为:施氮量24~30 kg/667 m2时的品质较好,且氮肥农学效率最高。施氮量相同时,不同钾肥对莴苣产量影响不显著,低钾水平下莴苣品质较好,硝酸盐含量较低。综合分析氮肥和钾肥不同用量对莴苣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建议莴苣适宜施肥配方为:施氮量24~30 kg/667 m2+施钾量20 kg/667 m2+施钾量2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雪茄茄衣CX-10品种的适宜氮磷钾肥用量,采用田间“3414”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料处理对雪茄茄衣CX-10基本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不同程度促进了雪茄烟株高、茎粗、叶长、叶宽、有效叶片等农艺性状,且雪茄烟对氮的依赖性最强,施氮能显著提高雪茄单位面积产量,而磷、钾对雪茄烟产量影响不明显;氮磷钾对雪茄烟产量的影响有互作效应,中氮、低钾水平利于磷肥效果的发挥,中磷、低氮水平利于钾肥效果的发挥,中氮、低钾水平利于磷肥效果的发挥;根据产量和农艺性状等得出最大产量下的施肥量:N 180 kg/hm2P2O5 60 kg/hm2K2O 360 kg/hm2适当控制氮肥和钾肥施用量,增加施磷量,同时将三者进行合理配比,对提高雪茄烟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礼县雷坝镇关之西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甘蓝“2+X”最佳施肥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甘蓝生产中氮肥氮肥具有明显增产效应,在一定范围内,甘蓝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施用量为108 kg/hm2时产量最高,用量增加到140.5 kg/hm2时产量不再增加;增施钾肥可促进甘蓝对氮利用率的提高,从而增加甘蓝产量。因此,在礼县川坝河谷区及相同区域内种植甘蓝,以N 108 kg/hm2、P20586.4 kg/hm2、K2O 90 kg/hm2的配方比例施肥增产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河南省夏谷区谷子对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的响应情况,以郑谷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试验,以种植密度为主区、氮肥施用量为副区,分析不同种植密度(40万、60万、80万株/hm2)和施氮(纯N)水平(0、60、120、180 kg/hm2)对谷子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水平的上升,谷子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不同种植密度以60万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5 441.1 kg/hm2;对谷子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得出,58万~73万株/hm2为试验最佳密度。不同施氮水平以12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5 501.39 kg/hm2;对谷子产量随施氮水平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得出,100~125 kg/hm2氮肥施用量确定为研究区域最佳施氮量。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谷子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以种植密度60万株/hm2配合施氮水平12...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不同施氮量对赣南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明确烟区适宜的施氮量。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设置了5个不同梯度(120.0、127.5、135.0、142.5、150.0 kg/hm2)的氮肥施用量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赣南烟区烤烟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氮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的茎围、有效叶数、产量、均价、产值及中上等烟比例增加,当施纯氮量超过142.5 kg/hm2,烟叶产质量降低。在施氮量142.5 kg/hm2时,烟株长势、农艺性状表现优良、产量最高、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7个施肥处理(不施氮肥处理N0、施加不同氮肥梯度N1-5,不施磷肥处理P0和不施钾肥处理K0),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辣椒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辣椒的平衡施肥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辣椒产量随之增加,当施氮量为220kg/hm2(N2)和315kg/hm2(N3)时达到产量最高;Vc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则随之增加。氮肥施用提高辣椒的产值和肥料效益,N2处理的产值和肥料效益最高,分别比N4处理提高7.74%和11.50%。对比氮磷钾肥,氮肥对辣椒产量和肥料效益影响较大;磷肥和钾肥对辣椒品质(Vc和可溶性糖)影响较大。综上认为比较适宜辣椒氮肥施肥量为220-315kg/hm2,同时要注重氮磷钾的均衡施肥。  相似文献   

20.
以小麦品种烟农999为研究对象,在前茬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分别设置施N 0kg/hm2(处理T1)、70kg/hm2(处理T2)、140kg/hm2(处理T3)、210kg/hm2(处理T4)、280kg/hm2(处理T5)共5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处理T4最大;胞间CO2浓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处理T4最小。随着施氮量增加,各处理小麦产量均有所增加,处理T4产量最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处理T4的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最高。综合考虑认为,试验条件下秸秆还田配施氮肥210kg/hm2可以有效提升小麦光合能力,提升土壤养分,提高小麦产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