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明确含腐殖酸钾复合肥(腐殖酸螯合长效型)在华南地区双季稻上的应用效果以及为水稻高效施肥提供技术支撑,在广东省台山市海宴镇仑定村委会开展含腐殖酸钾复合肥水稻应用效果试验。【方法】设置 “墨翠”腐植酸钾肥24?10?16(T1)、农户习惯施肥即彩虹包膜双控控释肥23?6?21(T2)、不施肥(T3),共计三个处理;试验过程中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土壤养分含量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T1处理在推荐施肥用量范围内,水稻分蘖数高于其他两个处理,株高、有效穗、平均产量均高于T2和T3处理,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水稻经济效益和经济系数依次为T1 >T3>T2,但各处理之间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结论】T1与T2处理相比,水稻增产8.09%,产值增加2181元/hm2。T1处理对减缓土壤PH值下降,调节和稳定土壤的PH值有一定效果。腐殖酸钾分解后释放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对水稻生长具有积极作用。含腐殖酸钾复合肥在华南地区可实现水稻的一次性施肥。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新型肥料对汉中盆地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的影响,旨在筛选适宜于陕西南部水稻的新型肥料,为提高水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减少水源涵养区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施肥效应及土壤微生物响应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试验共设7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F)、腐殖酸氮肥(HA)、有机包膜纯净肥(OPF)、脲酶抑制剂(UI)、纳米碳增效肥(NSF)、90 d控释肥(CRF)。测定水稻产量及构成要素,采用稀释涂平板的方法测定水稻移栽前、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成熟期0~20 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90 d控释肥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籽料产量较对照和常规施肥增幅分别为86.84%和8.3%,其对整个生育期细菌数量和B/F(细菌/真菌)值均有提高、对真菌数量均有降低,且在成熟期效果最显著;腐殖酸氮肥提高千粒重促进水稻增产,在水稻生长前期(苗期和分蘖期)提高土壤微生物总数量、细菌数量和B/F值,减小群落结构的变化;有机包膜纯净肥提高有效穗数促进水稻增产,显著降低整个生育期真菌数量,并在水稻后期(孕穗期和成熟期)提高B/F值,减小群落结构的变化。【结论】90 d控释肥、有机包膜纯净肥和腐殖酸氮肥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且有利于改善群落结构,为适宜在汉中盆地水稻上使用的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不同配比控释肥对甜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进行相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控释肥(30-5-15)、45%控释肥(30-5-10)、44%控释肥(34-5-5)、45%复合肥(15-15-15)这4种肥料施用处理间甜玉米的生育进程、植株性状、果穗性状、产量均无显著差异,说明控释肥一次性施用即可达到农民习惯的"一基多追"的施肥效果,从而实现了省工、节肥;同时,控释肥施用处理的甜玉米糖度高于常规复合肥施用处理,说明施用控释肥有利于增加甜玉米糖度,提升甜玉米品质。  相似文献   

4.
氮肥优化管理对稻花香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水稻品种稻花香2号易倒伏,通过改善栽培措施提高其抗倒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设置习惯施肥、氮肥综合管理和控释掺混肥等处理,研究氮肥管理模式对稻花香2号抗倒伏能力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氮肥综合管理处理增加茎秆含钾量,显著提高水稻茎秆抗折力,水稻田间倒伏较少或未倒伏,而习惯施肥处理倒伏比例为4.5%~8.7%(P0.05);氮肥综合管理和控释掺混肥处理比习惯施肥水稻产量提高7.0%和9.2%(P0.05);施用控释掺混肥处理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基部第二节间充实度和茎秆抗折力等与氮肥综合管理处理无显著差异,但田间倒伏比例显著高于氮肥综合管理和习惯施肥,原因是施用控释肥掺混肥处理在整地时控释肥漂浮导致肥料分布不匀。氮肥综合管理可提高稻花香抗倒伏能力,提高水稻产量及稳产性。  相似文献   

5.
以小青菜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肥效试验,比较4种不同施肥处理(常规复合肥、低量控释肥、减量控释肥和等量控释肥)对小青菜产量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效提高了小青菜产量,叶片氮和叶柄氮、磷、钾含量,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施用常规复合肥相比,控释肥处理小青菜产量和叶柄钾含量显著提高,但叶片氮、磷、钾含量变化不大;减量控释肥处理小青菜产量较高,植株养分含量优于常规复合肥处理,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pH值和电导率,与施用常规复合肥处理差异不大。可见,小青菜生产中控释肥(N 20%,P2O58%,K2O 10%)用量为1.5 g·kg-1,肥料成本最低,产量效益和土壤养分状况较佳。  相似文献   

6.
核芯肥料、包膜厚度对控释肥养分释放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核芯肥料、包膜厚度与包膜完整性、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的关系,为控释肥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温静水培养方法,测定供试控释肥的肥效期,研究核芯肥料(均衡型(F1,15-15-15),高钾型(F2,13-10-21))和包膜厚度(110(C1),130(C2)g/m2)对包膜完整性、控释肥养分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采用相同包膜厚度、包膜材料和包膜工艺制造的均衡型控释肥初期溶出率明显低于高钾型控释肥。针对同一核芯、包膜厚度不同的控释肥而言,在包膜厚度为110~130g/m2时,随着包膜厚度的增加,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降低,肥效期延长。而在同一包膜厚度下,核芯肥料不同时,控释肥的养分释放模式不同,肥效期存在着明显差别。当包膜厚度为110g/m2时,均衡型控释肥(F1C1)和高钾型控释肥(F2C1)的肥效期相等,均为3.5个月;当包膜厚度为130g/m2时,均衡型控释肥(F1C2)的肥效期为9.5个月,高钾型控释肥(F2C2)的肥效期仅为6.5个月,即均衡型控释肥的控释效果明显优于高钾型控释肥。【结论】在一定包膜厚度下,采用表面圆润平整的均衡型核芯肥料有利于制造包膜完整、肥效期长的控释肥。  相似文献   

7.
包膜控释BB肥对大葱产量、品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田试验,探索了不同养分比例的包膜控释BB肥及控释BB肥减量化施用对章丘大葱产量、品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施肥能明显增加大葱产量,而在所有包膜控释肥处理中,以包膜控释肥Ⅱ处理的大葱产量最高,与习惯施肥相比,增幅为2.57%。施用包膜控释BB肥亦能显著提高大葱品质。包膜控释BB肥可以使大葱中Vc含量提高1.64%~14.29%,硝酸盐含量降低23.18%~39.71%。其中,以包膜控释肥Ⅱ在提高大葱Vc、降低硝酸盐含量方面效果最佳。在大葱养分含量方面,包膜控释肥Ⅰ处理的大葱吸氮量最高,包膜控释肥Ⅲ处理的大葱吸磷量最高,包膜控释肥Ⅱ处理的大葱吸钾量最高,但3种包膜控释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广东农业科学》2008,(3):28-28
目前推广应用的两个"新农科"水稻缓/控释肥产品,其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氮23磷7钾20,总养分含量50%,可用于各种类型土壤;(2)氮24磷4钾12,总养分含量40%,适用于磷钾含量较高土壤或习惯稻秆回田耕作地区。  相似文献   

9.
通过连续2年早、晚双季稻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硅基包膜控释肥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籽粒和秸秆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水稻产量、含氮量、吸氮量和氮素收获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硅基包膜控释肥的效果较好,特别是施用80%量控释肥处理的水稻年均产量最高,达到16661 kg/hm~2,与分次施肥(优化施肥和当地习惯施肥)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与优化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控释肥能显著提高水稻的表观氮素利用率;水稻籽粒吸氮量与产量呈正相关,籽粒含氮量与产量无相关性,氮收获指数随着秸秆产量、秸秆吸氮量、总吸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18年田间对比示范,考察了不同侧深施肥肥料配方对水稻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聚生物质炭基肥(16-12-17)与无肥区2个配方肥每667m2产与对照相比分别减产22%、44. 7%,达到极显著水平,万农控释掺混肥(21-15-16),荣和大三元掺混肥(26-14-10)(处理1),富岛505复合肥料(18-18-15),荣和大三元掺混肥(26-14-10)(处理2)、4个配方肥每667m2产较对照虽有增减,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从田间生育性状看,万农控释掺混肥(21-15-16)配方的肥效表现与水稻生育进程搭配较好。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品种特性,研究不同种类缓控释肥对水稻生物学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有机缓控释肥、控释水稻肥和配方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水稻的产量,较习惯施肥分别增产2.16%、1.08%、0.59%,其中以木质素缓释肥的增产率最高,但与习惯施肥相比较,增产效果均不显著。经济效益以配方肥处理最好,缓控释肥的增产增效情况有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水稻肥料高效施用技术,促进安徽水稻绿色生产。研究了不同化肥减量模式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少化学肥料用量的基础上,施用控失肥料显著增加水稻产量。与农户习惯施肥(T_2)相比,控失肥处理(T_3、T_4、T_5)的水稻产量分别增加了7.91%、9.31%和10.32%,增产原因主要是穗数的增加,但一次性施用包膜控失肥(T_6)下,其产量与农户习惯施肥无显著差异。控失肥处理(T_4、T_5)的水稻经济效益均高于农户习惯施肥,增幅为10.11%和10.97%。  相似文献   

13.
不同介质条件对控释/缓释肥氮素释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价单质或复合肥质量的主要指标是肥料养分含量 ,而评价控释 /缓释肥技师的主要指标是养分的控释 /缓释性能 ,其测定方法主要为水中溶出率法和土壤淋出率法 ,但适用范围和对结果的解释尚未统一 .笔者研究了几种控释 /缓释肥在水、土壤、砂和具有不同CEC值的土壤 +砂、土壤 +沸石介质中的氮素释放特性 ,说明了土壤因子对评价控释肥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肥料 :Osmocote (14 - 14 - 14 ) :包膜复合肥 ,荷兰生产 ;Luxecote (2 0 - 6 - 10 ) :包膜复合肥 ,深圳市芭田复合肥有限公司生产 ;Lujin :(41- 0 - 0 ) :包膜尿…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连续2年早、晚双季稻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硅基包膜控释肥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籽粒和秸秆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水稻产量、含氮量、吸氮量和氮素收获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硅基包膜控释肥的效果较好,特别是施用80%量控释肥处理的水稻年均产量最高,达到16661 kg/hm2,与分次施肥(优化施肥和当地习惯施肥)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与优化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控释肥能显著提高水稻的表观氮素利用率;水稻籽粒吸氮量与产量呈正相关,籽粒含氮量与产量无相关性,氮收获指数随着秸秆产量、秸秆吸氮量、总吸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讨了"金正大"缓控释肥在水稻上示范应用推广,供肥单位、养分含量、配合式、土壤理化性状、养分状况。核心示范田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设置3个处理、核心示范田不同处理各小区肥料运筹水稻产量结构,核心示范田肥料投入、效益分析,最终通过试验数据可知,"金正大"缓控释肥料在水稻产量用工成本,比配方肥料和本地农户习惯用的肥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水稻土有机质的变化规律,通过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27年的不同施肥处理水稻土中有机质含量及其组成。结果表明,长期施肥不同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消长呈现明显差异,在等量氮、磷、钾养分的前提下,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比无肥或单施化肥更有利于稻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单施化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各处理土壤腐殖酸、HA、FA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有机-无机肥配施土壤腐殖酸、HA、FA一直高于无肥及化肥处理,而且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土壤中HA和FA的增加,HA/FA比值随着时间的延伸逐渐减小;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易氧化有机质含量;而且长期施肥土壤有机质与易氧化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水解氮含量及产量显著正相关。易氧化有机质与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及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水稻产量与易氧化有机质的相关性(r=0.818 1*)比与有机质(r=0.802 0)的相关性较高,说明易氧化有机质对水稻增产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控释掺混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在滨海盐碱地上施用对作物生长及盐碱土化学性质的影响,本试验利用渤海盐碱地大田试验,与农民习惯施肥进行对比,根据当地土壤养分含量情况,研究了控释掺混肥配施腐植酸调理剂和生物有机肥对轻度盐化滨海盐碱土夏玉米栽培上的土壤性质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掺混肥、腐植酸缓控释肥、控释掺混肥配施腐植酸调理剂配施、控释掺混肥配施微生物有机肥相比农民习惯施肥不同程度降低滨海盐碱地土壤pH值;各处理比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土壤含盐量有所增加,但大多差异不显著;控释掺混肥比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在玉米生育期大部分提高了土壤硝态氮(NO_3~-)与铵态氮(NH_4~+)含量,最高增幅分别为14.5%和16.1%;控释掺混肥配施腐植酸调理剂处理玉米千粒重最高,为353.2 g,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玉米产量和纯收入以控释掺混肥处理最高,产量达8832 kg/hm~2,比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增产15.23%,纯收入增加2578元/hm~2,均达显著水平。综合考虑,在低含盐量滨海盐碱土种植玉米,建议施用控释掺混肥。  相似文献   

18.
对现有两种小麦测土配方肥与农户习惯施肥作相互对比校正,优化小麦专用肥配方和施肥运筹,为推广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40%复合肥(16-16-8)与近年来农户种麦习惯施肥对比,产量提高显著,可作为本地小麦测土配方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井大炜  刘春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415-7416
[目的]探讨控释BB肥对西瓜栽培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丰乐1号西瓜为试材,设置5个施肥处理(不施肥料CK,习惯施肥,等量、减量、减氮控释BB肥),探讨了不同肥料施入土壤后的养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习惯施肥处理的养分在短期内达最大值。在3个控释BB肥处理中,等量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最高 减N增P、K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均最高。相对于习惯施肥处理,这3个控释BB肥处理的速效NPK养分均有滞后释放的特性,基本上都在西瓜进入膨大期(施肥后45~60 d)时达到释放高峰,更能有效地提高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结论]控释BB肥的养分释放曲线与西瓜的养分需求曲线有一定的相似性,有利于获得高产优质的西瓜。  相似文献   

20.
不同包膜控释肥对花生生物性状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包膜控释肥对花生生物性状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不同包膜控释肥处理的花生单株果数增加16.67%~50.00%,花生果干重增加1.29%~16.34%,而在花生果鲜重、百粒重、出米率方面控释肥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包膜控释肥处理的花生秧单株干重增幅为1.13%~6.32%,在花生秧单位面积株数、株高、单株鲜重方面也无显著影响;在花生养分含量方面,施用包膜控释肥后,花生钾含量增加5.88%~14.71%,对花生氮、磷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