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之相配套的棉花膜下滴灌施肥技术日益突出.此项技术是将节水灌溉技术与棉花各生育期的不同的养分配比均衡供给根区,使棉花根系直接吸收利用的一种施肥方法,实现棉田灌水均匀、节约用水、降低劳动强度等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葡萄大棚滴灌技术的示范应用,显示出节水、经济效益高、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病害轻等效果。总结了大棚滴灌在葡萄各生育期的灌水技术,并介绍了其设施的安装使用。  相似文献   

3.
阳军 《农村科技》2014,(3):75-75
<正>膜下滴灌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集水利、农业、农机等多学科结合、综合性的成功技术,其关键是地膜与滴灌技术的综合应用。一、灌溉现状2013年,33团种植棉花79.64千米2,在生育期灌溉上全部采用了加压滴灌方式,灌溉周期6.2天/次,生育期灌溉15~16次,667米2灌溉量390~420  相似文献   

4.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是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需水特性和要求而进行灌溉排水,使之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达到节水高产目的的一项技术措施。目前各地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有水稻控制灌溉、水稻非充分灌溉、水稻薄露灌溉、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水稻叶龄模式和水稻旱育稀植等。本区经过多年推行的薄露灌溉技术,彻底改变了农户长期淹灌的状况,有效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条件,调节了田间小气候,使之土壤经常露田落干而通气增氧,  相似文献   

5.
小麦、夏玉米一体化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是通过对小麦和夏玉米品种与密度试验、小麦播期与密度试验、夏玉米熟期比较试验,筛选出小麦高产、夏玉米生育期适中的品种,并通过肥水试验结合病虫草害相关试验,进行系统集成,研究出大穗型小麦与生育期较长夏玉米品种的搭配、多穗型小麦与生育期较短夏玉米品种的搭配、零农耗和短农耗接茬、肥水调控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实现小麦、夏玉米"优质、高产、高效、节水"技术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王德磊 《河南农业》2023,(20):51-53
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度。在农田水利灌溉工作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完成水资源科学规划等方面的工作。节水灌溉技术是农田水利灌溉工作达到节水促产目标的关键技术,可以提高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整体水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灌溉工作中运用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介绍了滴灌技术、喷灌技术、管道输水技术、渠道防渗技术等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方式,给出了提高节水灌溉技术运用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稻节水增产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水稻各生育期需水量,土壤最佳含水量为依据,按照田间水量平衡原理,确定了东丽区不同降雨频率条件下,水稻优化配水实施方案,并与提高渠系水、田间水利用率的工程节水、耕作节水、管理措施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节水、省电,满足稻作高产要求的新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根据蔺草不同生育期的需水特性,环绕促根、促蘖的要求,运用薄水、湿润为主的用水技术,改善土壤环境,协调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关系,促进根系发育,茎蘖萌生,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达到节水优质高产。节水133.3m^3/667m^2,达61.7%,田间持水天数缩短24d,产量增73.5kg/667m^2,增幅18.8%,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赵凯 《现代农业》2011,(3):50-51
通过秸秆还田覆盖抗旱节水技术的试验表明,该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改善作物生育性状,提高作物产量,值得在旱作农业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浅谈水田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水稻面积逐年增大,属于寒地稻作区,为了能生产出优质的绿色稻米,我们大力提倡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灌溉工程节水,田间工程节水模式,移栽水稻节水灌溉,水稻生育期节水灌溉等.下面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1.节水技术:依靠科技创新,建立生产、生活、生态节水的长效机制,综合开发并组装集成三大技术:一是农业用水优化配置、高效输配水、田间灌水、生物节水与农艺节水及微灌等方面的农业节水技术;二是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热力和工艺系统节水、冷却节水、洗涤节水、节水工艺等方面的工业节水技术;三是节水型器具、再生水利用和海水、苦成水利用等方面的城乡生活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日光温室内番茄不同灌溉方式的对比试验,对其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生育期、生长状况、灌水量、耗水量、耗水强度进行了分析,提出在日光温室内种植番茄应用滴灌技术大有节水潜力可挖,节水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农村科技》2007,(2):61-61
我国干旱大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农田应用喷灌、滴灌等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推广面积已达56万公顷,每年可节水14.5米^3,农业节水技术及推广面积居全国之冠。自20世纪后期开始,新疆不断引进、吸收世界先进节水技术,解决了喷滴灌技术在新疆的适应性,以及喷滴灌设备国产化等难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膜下滴灌技术,解决了滴灌技术无法在大田使用推广的难题,成为世界节水史上的一大创造。  相似文献   

14.
江娜 《北京农业》2006,(12):48-48
北京市共建立6个示范区,总面积193公顷,其中蔬菜80公顷.果树113公顷。主要安排在通州和顺义等区县。通过综合运用微灌施肥等核心示范技术.地膜覆盖、生草覆盖、培肥保墒、抗旱制剂、滴灌专用肥等配套农艺技术,以及墒情监测、量化灌溉和信息管理等配套管理技术.形成了蔬菜、果园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实践表明,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平均每667米^2节水72.14米^3、节本增收343元。近2年,全市累计推广面积7900公顷,共计节水851.4万米^3、节本增收4047.4万元。约4000多农户受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在抗旱耐节水作物及品种的选用,节水作物种植制度的应用,蓄水保墒的耕作技术,地膜和秸杆覆盖保墒技术,化学控制节水技术,肥水耦合技术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等节水农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简要总结,希望能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区在发展节水农业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台淑萍 《河南农业》2023,(35):60-62
本文主要对当前河南省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现状及问题进行简要分析说明,针对新型喷灌技术、滴灌节水技术、防渗灌溉技术、生理节水技术、雨水蓄积利用技术等五个方面改造措施进行分析说明,并为保障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改造效果,合理指出技术改造实践应用要点,旨在为后续河南省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改造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1):F0002-F0002
现代节水农业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非充分灌溉与精细地面灌溉技术、非传统水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技术、精量控制用水与节水产品激光快速成型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获得了精细地面灌溉技术、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技术、新型环保雨水集蓄材料、高精度激光快速成型专用设备等一系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为我国节水农业技术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充分的技术储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是以地膜覆盖为核心技术,以节水抗旱为主要手段来实现大面积水稻丰产的综合集成创新技术,是旱育秧、厢式免耕、精量推荐施肥、地膜覆盖、“大三围”栽培、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冶等先进技术的有机整合。因此,采用这项技术实际上就是从播种到收获全程落实先进实用技术的过程。在多年不同地方的示范推广证明,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种、省工、无公害和环保、高产稳产等显著效果。但我们也发现一些农户在采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由于关键技术措施没有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9.
根据试验资料,求得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同时达到最高时的经济灌溉定额为120m3/亩,耗水量300m3/亩;生育期浇返青、孕穗、灌浆3次关键水,每次每亩40m3左右。以此指导灌溉,可获得最高产量,比传统灌溉制度节水30%以上。具体实施时,还可根据当地水源条件、地力水平等进行节水农业生产分区,在不同的区内实施不同的节水灌溉制度,如可浇一水、二水、三水或旱作,并将节水灌溉技术与节水农业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农业用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宁夏引黄灌区节水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宁夏引黄灌区用水现状、灌区水资源量及节水渗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特别是对灌区节水战略进行了研究,提出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政策保障体系、明确节水灌溉指导思想、加快灌区节水工程改造、推广应用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模式、加强节水综合管理等战略措施,必将有力地推动宁夏引黄灌区节水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