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植保工作的哲理和原理,战略和策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蒲天胜 《广西植保》2000,13(3):21-25
由于人类的错误行为 ,正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引发了土壤流失、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质量恶化、水域污染和淡水资源紧缺、耕地面积缩减、人口急剧上升等全球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人类为了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世界各国努力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经过几十年探索 ,终于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上达成共识。可持续农业是 80年代由发达国家首先提出的世界性农业发展战略 ,这个战略已经列为2 1世纪议程受到广泛的重视。 1 992年 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世…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面源污染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目前,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流失,畜禽和水产养殖业污染,水土流失,作物秸秆大量废弃以及农膜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广泛性、随机性等特征,对土壤、水体、大气造成负面影响。本文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从生物、物理、化学以及农业管理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措施,以期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部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的产生,有其自身生态系统脆弱和自然条件恶劣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是人为经济活动的影响、破坏所导致。长期以来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西部地区出现严重生态恶化和经济贫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数量超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解决这些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有计划地实施生态转移战略,降低这些地区的人口压力,逐步把西部人口降低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内,在此基础上,转交生产经营方式,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郑军 《湖北植保》2010,(4):28-2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秭归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全县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贫困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涉及两个关键且相互关联的问题,即贫穷与生态恶化。从系统的角度讲,就是经济循环和生态循环的问题。本文从贫困地区生态循环与经济循环特点分析入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循环与经济循环及其内在协调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障碍和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与途径,为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小茹  胡晓立 《植物检疫》2021,(2):I0003-I0004
农民问题就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发展农村是发展社会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在如何发展农村、建设农村的问题上,我国不断开拓新的方向、提出新的策略,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始终贯彻其中,用以指导农村、农民向新时代迈进。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手把手将资源、资金交到农民手上,不如开发建设农村特色,让农民成为现代化、科学化的农民,积极投身于现代农村建设事业中,继而长期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农业旅游就是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个发展方向,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力。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粮食生产潜势及可持续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黄土高原是我国人口、环境、资源矛盾最集中、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之一。该区农业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粮食供应不足,解决好粮食开发与生态环境改善的矛盾是该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黄土高原粮食生产潜势开发战略应以“立足区域,基本自给,适当调剂,优化结构”为指导思想,通过生态化建设,综合化治理,产业化开发,集约化经营,实现食粮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于农药工业和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农药的品种、数量越来越多,施用量越来越大,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搞好农药残留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发展出口创汇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如何控制好农药残留工作,提高农产品品质呢?笔者将结合造成农药残留的原因及现状发表浅见。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中国西北地区资源非常丰富,但发展水平低下,人口超载,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加之经济发展过程中沿袭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难以制止自身的破坏行为的发生,致使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而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直接威胁到西北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还针对西北的开发,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反贫困方面提出了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科技教育,合理利用资源,开发矿业,发展生态工业,加速交通、通讯建设,强化农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增强土地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口控制目标,实施反贫困计划,采取多方面综合措施,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西北地区才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合谐,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陕西渭河流域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景宜 《干旱区研究》2011,28(6):967-973
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陕西渭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历史统计资料分析和对研究区环境现状及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总结,得到如下结论:①水资源紧缺、水质污染、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频发是研究区主要环境问题。②改善环境的有效手段是制定以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为基础,以流域综合管理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  相似文献   

11.
郧县高岭村从2004年以来,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升了农民科技素质,已经形成了清洁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方式,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充分利用了资源,培植了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论述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分析了新疆可持续农业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提出了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蒲天胜 《广西植保》2005,18(3):24-27
农业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国际可持续发展概念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总战略的影响下,总结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经验提出来的。其涵义为:“在确保食物安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促进农业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维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步形成一个协调平衡的农业经济、技术、生态系统和健全繁荣的社会系统,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持续农业有其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宁夏西海固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面源污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环境面源污染控制与保护已成为区域农业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调查分析,西海固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源主要有化肥、农药、地膜、土壤侵蚀、牲畜禽粪便污染、有污染的灌溉水源与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固体废弃物等,并对西海固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基于农业生态环境面源污染具有污染发生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治理难度大等特点,提出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植保节药型农业,是按照作物生长(病虫害发生)内在性规律,科学组织病虫草鼠害防控,实现资源低消耗、环境低污染、农产品高产出、高品质的农业生产形态。大力发展植保节药型农业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运行效率和环境负荷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以人工辅助能源为主,净能值产出率相对较高;由于资源优势明显,环境压力相对较小,农业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良好,黑、吉、辽三省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别为1.31、0.94和0.70,可持续发展性强。三省中辽宁省能值投入率最高,环境负荷最大,农业集约化程度最高,可持续发展性能指数最小;黑龙江省能值投入率最低,环境负载率最低,可持续发展性能最强;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农产品,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应当加强高质量能值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投入,同时注重自身资源优势的保护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汪庆  张亚薇 《湖北植保》2020,(3):11-12,41
崇阳县位于湖北省南陲,近些年来多种因素导致我县的郊区、农村和城乡结合区的部分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为防治农用地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崇阳县土壤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农用地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长阳县高山蔬菜成为规模化种植已有20多年的历史,由于连续种植同一种或同一类蔬菜,在土壤营养补充上,又以化学肥料为主体,致使高山蔬菜土壤环境变得越来越差,有些蔬菜田块甚至劣质化.其表现为:肥料越施越多,病害发生越来越重,防治越来越难.而要想恢复良好的土壤环境其代价越来越大.着力解决高山土壤环境不仅是高山蔬菜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大事,也是解决和应对当前高山蔬菜严重发生病虫害的一个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处置和对环境的影响远未引起社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废弃包装物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为解决农药废弃包装物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本文对浙江省江山市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当前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的难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实情的回收处置模式及其相关建议,对推广废弃包装物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物工程技术在杂草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迎接21世纪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热点。高新技术中的生物技术已被国际科技界誉为21世纪“光辉的技术之星”。生物技术在生物防治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已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1 抗(耐)除草剂育种人口的膨胀,导致对食物、穿衣和居住等一系列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猛增,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类生存环境日益遭破坏和恶化、能源短缺、水土流失以及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加重等迫切需要、急切呼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传统的技术、方法显然力不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