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桶栽法研究了稻草不同时期施入土壤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草+鸡粪前施处理较后施处理明显提高了番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促进了番茄植株的生长,增加了番茄单果质量,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改善了果实品质.稻草前施50 d的处理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不同锌肥施用方式对番茄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为试材,设置底施、随水冲施、叶面喷施锌肥为处理,以不施锌肥为对照,研究了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对番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锌肥处理番茄果实直径平均值比不施锌肥的CK高6.15mm;同时可以提高番茄果实内IAA、ZR、DHZR、GA3含量,降低ABA含量;增加果实中SOD、POD活性,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延缓衰老。同时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叶面喷施处理与对照相比,果实糖酸比提高9.5%,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近1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23.4%。施用锌肥处理各项指标优于不施锌肥的处理,其中以叶面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稻草、食用菌下脚料、鲜鸡粪等有机物料堆肥对温室土壤环境及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堆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温室内CO2浓度,促进土壤微生物增殖和土壤养分的增加,从而促进番茄生长,提高番茄产量,但对果实品质的改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配施对保护地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7,自引:5,他引:52  
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经微机分析,建立了氮磷钾与保护地番茄产量形成及果实品质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对产量形成及果实的品质影响最大。在适宜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明显增加,果实中的维生素C、还原糖及有机酸的含量增加。施氮过量则产量变低,品质变劣。磷钾肥对促进番茄产量形成具有间接作用,利于提高番茄产品品质。但过量施用磷钾肥也对果实品质不利。  相似文献   

5.
氮肥对番茄营养功能特征及果实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番茄营养功能特征及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氮区相比,各施氮处理均程度不同地提高了番茄的植株高度、比叶面积和果实产量,氮肥梯度与番茄的株高、比叶面积和果实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叶干物质含量和单位叶面积根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相对生长率无显著相关性,施氮强度达到一定肥效阈值后,番茄果实产量提高率下降,产量提高不明显。番茄果实产量与株高、相对生长率和比叶面积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单位叶面积根量则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果表明,适量施氮可促进番茄根叶等营养器官发育,但过量施氮,导致番茄营养生长过盛,抑制了生殖生长,从而导致肥效对番茄果实产量提高作用下降。因此,在番茄生产和管理中,对于番茄幼苗管理,可适当增施氮肥,有助于植物体快速生长和发育,但对于盛果期番茄,应适量施氮,以免肥料浪费和果实产量受到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番茄CM160为试验材料,设育苗期加富CO_2(MC)、结果期加富CO_2(GC)、整个时期加富CO_2(C)处理,不施CO_2为对照(CK),研究不同时期施CO_2对番茄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CO_2都能增加番茄的横径、纵径;但使番茄在不同成熟期果实硬度降低;不同时期施CO_2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C含量增加,与CK相比,分别平均提高25.5%~96.4%、13.3%~91.3%、11.3%~80.7%;可滴定酸含量减少,与CK相比,平均降低9.8%~40.4%;不同处理均使番茄开花数,结果数与产量增加。试验表明:无论在什么时期增施CO_2,都可提高番茄果实品质与产量,尤其是整个时期加富CO_2使番茄果实生长最好。但各项指标与在结果期增施CO_2相比差异不显著,苗期加富CO_2比不加富CO_2果实品质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分析茶树菇菌渣与鸡粪配比施入土壤,考察对土壤肥力、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用茶树菇菌渣能够改变土壤容重、pH、含盐量,并且随着菌渣用量增加均呈下降趋势。②茶树菇菌渣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及最大持水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此外,施菌渣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但是土壤全氮含量有所下降。③施用茶树菇菌渣能够显著增加番茄的株高及单株叶片数,加快番茄生长。④茶树菇菌渣与鸡粪配施能够改善番茄果实的品质,增加单果重,从而提高设施番茄的产量,其中茶树菇菌渣75%+鸡粪25%的处理4较对照处理1增产11.26%,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口感型番茄农博粉18109为试验材料,采用设施内土壤栽培方式,共设置A、B 2种试验,A为基肥增施不同类型钙肥试验,B为基肥增施不同类型钙肥+叶面肥试验,研究不同钙肥对番茄品质及脐腐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基肥增施过磷酸钙,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和显著增加4.81%和8.87%;增施钙镁肥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显著增加8.20%、5.95%和8.49%。在配合喷施叶面肥(氨基酸钙)的情况下,与常规施肥相比,基肥增施硝酸钙,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9.23%;增施钙镁肥,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分别显著增加7.58%和7.70%,且裂果数显著降低了77.78%,未发现脐腐病果实,产量显著增加43.82%。此外,与常规施肥相比,基肥增施3种钙肥,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水溶性钾含量,配合补充叶面肥,土壤中水溶性钙的含量也分别显著提高131.75%、138.10%、146.03%。综上,选择最优处理B3作为口感型番茄生产中的施肥推荐量。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配比对温室番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L-402'番茄为试材,采用“311-B”最优组合设计法,研究了氮肥、磷肥和钾肥对温室番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果实中硝酸盐积累量会随着施用的氮肥或钾肥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施磷肥会降低番茄果实中硝酸盐的积累量;同时,增施磷肥会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而增施钾肥则会增加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因此适宜的氮磷钾配比可有效提高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该试验条件下,氮肥(N)、磷肥(P2O5)和钾肥(K2O)的适宜用量分别为75.0、160.8、352.0 kg/hm2.  相似文献   

10.
杨荣华 《蔬菜》2023,(2):20-24
摘要:为研究蚯蚓粪在番茄生产上的最佳用量,以番茄“希唯美191”为试材,采取完全随机设计, 比较不同用量蚯蚓粪与不同用量牛粪及商品有机肥对番茄长势、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蚯 蚓粪提高了土壤碱性,但降低了土壤盐害;施用牛粪增加了土壤盐含量,且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牛粪施用量 的增加而增加;定植前,施用牛粪有利于作物养分的供应,蚯蚓粪比普通有机肥在土壤中会更快、更多地 释放有效养分。定植前增施有机肥有利于番茄快速生长,T3(667 m2 增施蚯蚓粪2 t)、T4(667 m2 增施蚯 蚓粪3 t)、T6(667 m2 增施牛粪2 t)、T7(667 m2 增施牛粪3 t)处理的番茄长势、产量、品质均优于其他 处理,尤其是T3处理(667 m2 增施蚯蚓粪2 t)的番茄产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 比均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9.82%、1.2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和26.43%,总酸含量最低,较对照降低 19.37%,果实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1.
我国鲜食番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番茄秸秆资源较为丰富,对番茄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秸秆废弃物的就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就国内番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直接还田,用作肥料、基质,用作生产食用菌、沼气、饲料等方面的主要技术路径及应用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和探讨番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指出在番茄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方面仍然缺乏深入的研究等问题;同时,建议因地因时地探索和研究番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多样、有效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不同覆盖模式对番茄产量和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文臣  张微 《长江蔬菜》2015,(12):17-19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2种方式对温室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理化性状、番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出有利于温室番茄生长的最佳覆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有效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该处理下的番茄商品性和产量与地膜覆盖处理的相比显著提高,是适宜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的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适宜宁夏越冬番茄高效安全生产的发酵菌剂,以宁夏市场上广泛销售的5种秸秆菌剂为处理,研究玉米秸秆反应堆复配发酵菌剂对番茄植株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YD(秸秆反应堆+远东秸秆生物发酵菌剂)、HN(秸秆反应堆十河南沃德秸秆生物发酵菌剂)、SD(秸秆反应堆+山东秸秸灵发酵复合菌剂)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生长.sD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除BJ(秸秆反应堆+北京京圃园有机废料发酵菌剂)外其他菌剂均显著增加番茄产量,Nx(秸秆反应堆+宁夏诺德曼发酵复合菌剂)和sD有利于宁夏越冬番茄高效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石磊 《蔬菜》2017,(10):60-63
为进一步完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在秋冬茬番茄上应用膜下滴灌的行下式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分析不同灌水量对番茄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灌水量下秸秆腐熟程度最好;667 m~2灌水量下浮30%较常规处理节水18.71 m~3、增产1 008.84 kg,节水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定量等氮还田的方法,研究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和堆肥还田对番茄生长、产量、果实品质、土壤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在还田60 d内对番茄植株生长有化感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在60 d后减弱,还田110 d后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显著提升果实品质,提高土壤全碳、全氮含量。番茄秸秆堆肥还田处理能够持续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及C/N显著提高,脲酶、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在生产中番茄秸秆堆肥可直接作为肥料施用,且肥效优于鸡粪,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则需要至少60 d的腐解才能减弱对番茄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质配方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理想的番茄育苗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T3处理(草炭∶稻草=3∶5)和 T7处理(菇渣∶稻草=2∶1)的番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干质量、全株鲜干质量和根系活力极显著高于2个对照,并且 T3和 T7处理的番茄根系活力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7处理的壮苗指数显著高于2个对照,因此 T7处理对番茄育苗的效果最好,其次为 T3。  相似文献   

17.
利用腐熟玉米秸秆、棉籽壳菇渣与草炭和蛭石按照不同的比例组配成复合基质,进行番茄和甜椒穴盘育苗的结果表明:番茄穴盘苗培育以等体积的棉籽壳菇渣、草炭、蛭石混配基质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等体积玉米秸秆、草炭、蛭石混配的基质;玉米秸秆2 V、蛭石1 V 混配的基质适于甜椒穴盘育苗,其次是等体积的棉籽壳菇渣、草炭、蛭石混配的基质。合理使用腐熟玉米秸秆和棉籽壳菇渣可以减少草炭用量,改善基质理化性状,促进番茄和甜椒幼苗生长,培育优质壮苗。  相似文献   

18.
生物炭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番茄育苗基质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生物炭(小麦秸秆和花生壳1 V∶1 V混合物经高温炭化形成的炭粉),研究生物炭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30%的生物炭有助于改善育苗基质的通气性,降低育苗基质的容重,提高基质p H值和EC值;与对照相比,在育苗基质中添加20%的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番茄幼苗的茎粗、壮苗指数、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增幅分别为24.29%、62.87%、31.29%、54.87%和26.86%;且显著增加了番茄幼苗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和积累,有利于番茄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松杉树皮、玉米秸秆堆肥对番茄的生长、产量、根结线虫发病情况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杉树皮、玉米秸秆堆肥对番茄根结线虫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松杉树皮、玉米秸秆堆肥混施效果最好,同时各种堆肥的施用均增加了番茄的生物量及土壤微生物数量。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根结线虫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存在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对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小麦秸秆,进行草炭替代性育苗基质原料的研发,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化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以番茄‘毛粉802’为材料,通过小麦秸秆腐熟物、草炭、蛭石和珍珠岩4种基质原料及1种生物菌肥进行不同体积配比处理,研究不同配比的小麦秸秆复合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指标、叶片色素及荧光指标、幼苗叶片理化性质指标、基质生物指标和理化性质的影响,探究适合番茄幼苗生长的小麦秸秆复合育苗基质配方。利用灰色关联法对19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V腐熟小麦秸秆∶V蛭石∶V珍珠岩∶V生物菌肥=6∶2.5∶1∶0.5番茄幼苗表现最好,而番茄幼苗在纯小麦秸秆腐熟物上的生长量远远低于其他处理,番茄幼苗的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