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材穿山龙系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的根茎,味甘、苦,性温。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祛痰,消食,利水,截疟的功能。主治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痛,腰腿疼痛,筋骨麻木等症。穿山龙主要成分为薯蓣皂甙,东北地区穿山龙资源丰富,薯蓣皂甙含量高,为1.2%~2.6%左右。薯蓣总皂甙水解后产生薯蓣皂甙元(Diogenin),为合成各种类型的避孕药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2.
穿龙薯蓣药粮间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为薯蓣科多年生草质藤本,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一带.其春季萌发的嫩芽是山区人们喜食的山野菜,俗称"鞭梢子菜".其根茎为常用中药材,民间用来治腰腿酸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根茎含薯蓣皂甙元(皂素),其结构与甾体激素类药物结构相近,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起始原料.国内外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迅速发展,对穿龙薯蓣的需求量迅猛增加,长期以来,原料的来源主要靠野生,不仅使资源贮量急剧下降,而且破坏山体土壤结构,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发展穿龙薯蓣栽培是一项前途广阔的项目.  相似文献   

3.
穿龙薯蓣(Discorea nipponica Makino),别名穿地龙、地龙骨、穿龙骨等,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1],以根茎入药,性平、味苦,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截疟之功效,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2]。野生穿龙薯蓣生长于海拔600~2200 m的山坡林边、灌木丛或沟边,具有适应性强,耐寒耐旱的特点,适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植,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辽宁、吉林、甘肃、河北、陕西省及内蒙古自治区[3]。陇南市位于甘肃南部,热量和水分均为甘肃最高,是全省唯一亚热带温润气候区[4~5],特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土壤及气候条件为穿龙薯蓣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据初步调查,全市9县(区)均有野生穿龙薯蓣资源分布,尤以武都区、文县、西和县、礼县居多,但由于长期大量滥采乱挖,野生资源几乎消失殆尽。为扩大穿龙薯蓣种植面积,陇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多年试验,总结出了穿龙薯蓣人工育苗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穿龙薯蓣的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穿龙薯蓣,又名穿龙骨、穿山龙和串地龙,是药用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的根茎,味甘苦,性温,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和止咳平喘等功能,丰治风湿热和风湿性关节炎。其主要成份为薯蓣皂甙,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经改造合成后,叮得到数千种不同的甾体激素类药物,被医药界称作“药用黄金”。  相似文献   

5.
穿龙薯蓣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别名野山药、串地龙、地龙骨等,是东北地区道地药材之一.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薯蓣皂甙元,具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风止痛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腰腿疼痛、筋骨麻木、风湿寒痹等症.  相似文献   

6.
穿龙薯蓣为薯蓣科薯蓣属,是一种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别名黄姜、地骨龙、土黄连等,其根部具有药用价值,能够起到活血化瘀、截疟祛痰的作用,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消化不良等具有良好效果。穿龙薯蓣的主要成分是甾体皂苷类,能够有效的改善冠脉循环,增强冠脉的流量,同时还能够起到脱敏、止咳以及降低胆固醇等药性,是合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药源,此外还是合成多种激素和避孕药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很高的药用价值。本文对穿龙薯蓣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介绍了穿龙薯蓣栽培技术,并展望穿龙薯蓣栽培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三角叶薯蓣人工驯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叶薯蓣,属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是提取薯蓣皂素重要的原料药材。是云南省特色的优势资源。三角叶薯蓣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的吉隆、昌都,云南的玉龙、德钦、维西等地。常生于海拔2000—4000m的灌木丛中及沟谷阔叶林中。属半阴性植物,是云南省重点发展的稀缺植物药品种,其生药皂甙含量均高于盾叶薯蓣和小花盾叶薯蓣。  相似文献   

8.
穿龙薯蓣根茎龄级的判定及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观察结果表明,穿龙薯蓣的根茎龄级可通过根茎环状凹陷判定,陇南市武都区的野生穿龙薯蓣根茎龄级大多为4~5年生;根茎龄级和药剂处理均对穿龙薯蓣根茎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以1年生根茎、每段3个芽孢、200 mg/kg生根粉(ABT)处理8 h的根茎成活率最高,达96.33%。  相似文献   

9.
穿龙薯蓣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可用来提取薯蓣皂甙 ,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本试验首次使穿龙薯蓣组培成功。试验结果表明 ,带芽茎段、带芽根茎和茎尖以定芽成苗方式诱导成苗 ,带花蕾原基的花序轴以叶丛—不定芽方式诱导成苗。穿龙薯蓣的组培扩繁倍数与继代次数密切相关 ,一株继代苗理论年增殖数可达53万株。最佳扩繁继代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 BA3mg·L-1 NAA0.3mg·L-1 及MS NAA1.0mg·L-1。  相似文献   

10.
以穿龙薯蓣的叶柄、茎段、叶和茎尖为材料,对其进行了愈伤组织培养。结果表明:穿龙薯蓣不同外植体(叶柄、茎段、叶、茎尖)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以茎尖形成愈伤组织最快,皂甙元含量最高;不同培养基、pH值、接种量、温度、激素等因子对愈伤组织的形成、生长及皂甙元含量有很大的影响;改良MS培养基、2,4-D浓度为3.0 ̄5.0mg/L、BA为1.0mg/L的激素配比使愈伤组织的生长量、产物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值得发展的中药材--穿龙薯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龙薯蓣.又名穿龙骨,穿山龙,串地龙,地龙骨等。是薯蓣科薯蓣属根状茎组中的一种.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根茎是提取薯蓣皂素,合成各种类型的避孕药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基础材料。又是生产治疗冠心病药物的重要原料。根茎入药还有祛湿、清热、解毒之功效。此外,根茎中还含有大量淀粉,可综合利用。穿龙薯蓣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一带,是我国生产上使用的4种薯蓣(穿龙薯蓣、盾叶薯  相似文献   

12.
每年的5月上旬,是黑龙江省地产野生药材穿龙薯蓣采挖的"黄金时段",因为此时的穿龙薯蓣有效成分薯蓣皂甙含量最高,药用价值较高,质量优良,好于其它产地,因此,颇受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青睐。  相似文献   

13.
穿龙薯蓣是中药穿山龙的原植物。俗称穿龙骨,亦称串地龙、地龙骨、穿山龙等。为薯蓣科多年生草质滕本,根茎入药。是合成各种类型避孕药品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由于根茎中所含薯蓣皂甙元(皂素)结构与甾体激素类药物相近,因此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起始原料。随着国内外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詹妮  李平亚  王鹏  明磊  卢丹 《特产研究》2011,33(2):40-41,56
研究穿龙薯蓣果实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穿龙薯蓣果实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穿龙薯蓣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定出31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有n-十六烷酸(18.79%)、亚油酸(12.98%)、诺卡酮(6.09%)和十四烷醛(4.19%)等。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穿龙薯蓣果实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药用植物穿龙薯蓣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龙薯蓣为薯蓣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别名穿龙骨,穿地龙,穿山龙,串地龙等。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一带。其春季萌发的嫩芽是山区人们喜食的山野菜,俗称“鞭稍子菜”。根茎为常用中药材,民间用来治疗腰腿酸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根茎含薯蓣皂甙元(皂素),其结构与甾体激素类药物结构相近,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起始原料。  相似文献   

16.
三角叶薯蓣驯化栽培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叶薯蓣是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药源植物之一,薯蓣皂甙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其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急需开展人工种植.我们对三角叶薯蓣进行了驯化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角叶薯蓣在丽江坝和鲁甸村生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实;其产量和薯蓣皂甙含量与年龄关系密切,以栽培生长3年收获为宜;在鲁甸村3年生平均鲜产量为41.1 t/hm2,丽江坝为32.1 t/hm2;通过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大田栽培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盾叶薯蓣综合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薯蓣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根茎皂甙元是合成避孕药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起始原料,在医药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盾叶薯蓣,因其根状茎的薯蓣皂甙元含量最高而成为薯蓣属植物产业化开发的首选原料。通过回顾40年来,我国在盾叶薯蓣方面开展的植物学研究、农艺学育种和栽培技术的探索以及工业化生产工艺的试验等方面所走过的历程,对盾叶薯蓣的综合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盾叶薯蓣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盾叶薯蓣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药用作物,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由于野生的盾叶薯蓣资源日渐枯竭等原因,盾叶薯蓣的生产面临严重的挑战,而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对解决盾叶薯蓣资源问题和促进盾叶薯蓣的研究和利用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盾叶薯蓣中的应用不断深入。文中对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细胞工程技术在盾叶薯蓣中的研究及应用的概况作了综述,并展望了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盾叶薯蓣茎尖脱毒培养、物质代谢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穿龙薯蓣的最佳栽培年限及采收期,对长白山区栽培的穿龙薯蓣产量及不同载培年限根茎薯蓣皂苷元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于秋季果熟期之后或春季鞭梢子期之前采收,穿龙薯蓣的产量均较高;5月采集的穿龙薯蓣根茎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最高;2年生穿龙薯蓣根茎中的薯蓣皂苷元含量即可达到《中国药典》标准,而3年生和4年生穿龙薯蓣根茎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远高于2年生穿龙薯蓣。因此,长白山区穿龙薯蓣最佳栽培年限应为3年,最佳采收期为每年的5月中旬。  相似文献   

20.
盾叶薯蓣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盾叶薯蓣(D.zingiberensis C.H.Wright)是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根茎所含薯蓣皂苷元为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主要原料。综述了目前我国盾叶薯蓣野生资源分布、栽培资源、组织培养、不同倍性种质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为盾叶薯蓣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相关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