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冬油菜是庆阳市西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为了研究早春耧施氮肥对西峰区冬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在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田畔村乌龙庄组农户李录家的油菜地进行了此次试验,结果表明:西峰区冬油菜早春耧施氮肥最佳用量为90 kg/hm~2。  相似文献   

2.
庆阳市冬油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鑫 《甘肃农业》2004,(1):56-57
冬油菜是庆阳市的主要油料作物。据 2 0 0 1年统计 ,栽培面积 1.71万公顷 ,占油料作物总面积的 2 9%。产量 10 74kg/h 。庆阳市冬油菜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 ,山、川、塬皆有种植 ,属于全国冬油菜的北部边缘地带 ,境内降雨量 50 0~ 6 0 0毫米 ,其中 7~ 9月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  相似文献   

3.
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阐明中国主要粮食-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的分省生产数据,利用优势指数理论等指标分析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生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影响中国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51—2015年,中国水稻、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小麦和大豆面积有所减少;各作物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1951—2015年,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最显著,东北地区水稻和玉米面积显著增加,小麦面积显著下降;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面积显著增加,大豆面积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正>冬油菜是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对增加农民收入非常重要。西峰区冬油菜常年种植面积8万亩左右,占整个油料作物的80%。在冬油菜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施用氮、磷、钾肥搭配不合理以及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不当等问题,导致化肥利用率低,不仅增加种植成本,降低农业生产效益,还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根据当地土壤肥力状况,研究合理的施肥方案,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和保护环境都具有  相似文献   

5.
冬油菜品种比较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油菜是庆阳市重要油料作物之一,为了加快品种更新换代,进一步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2015年,庆阳市农技推广中心引进了7个冬油菜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延油3号、冬油1号亩产量分别为158.1、157.4 kg,分别较对照高13.3%、12.8%。延油3号、冬油1号株型好、生育期适中、丰产性、抗逆性、抗病性好,适合在庆阳市本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正>油葵,籽粒含油率高,一般为35%~40%,油质好,是我国第四大油料作物。平乡县杂交油葵种植始于1997年,但种植面积较小,产量较低,从2008年起,杂交油葵在平乡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2010年播种面积达到1.2万亩,上升为平乡县第二大油料作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庆阳市油料作物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今后庆阳市油料作物发展的方向是:合理调整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建立良种繁殖基地,重视和加强油料作物主产品的深加工及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正>花生是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正阳县有种植花生的传统习惯。2000年以来,全县花生种植面积保持在6.67万hm2,被国家统计局认定为"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花生成为正阳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正阳县花生单位面积产量仍处于中产水平,在花生种植上仍存在着品种多、乱、杂,盲目施肥、施药,栽培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提高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把花生生产大县变成花生种植强县、经济  相似文献   

9.
世界农业统计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料作物产员、收获面积及单位面积产量(1998)油料作物产目、收获面积及单位面积产量(icw)注:此表数据来源于粮农组织;中国数据应以中国官方数据为准.本表中国数据仅供参考世界农业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豆已成为新源县的主要油料作物,每年种植面积都在20万(667m2)以上,平均产量243kg/667m2,最高产量达到300kg/667m2。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豆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1.
胡麻新品种天亚9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麻新品种天亚9号为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自育品系89-259-5-1为母本、喀什77134-12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8—2009年甘肃省胡麻区域试验中,2 a14点(次)折合平均产量1 890.50 kg/hm2,较对照陇亚8号增产6.57%,居8个参试品种(系)第3位,居参试常规品种(系)的第1位。该品种生育期99~105 d,株高中等,千粒重6.3~7.4 g,含油率42.30%(干基),高抗枯萎病。适宜在甘肃兰州、定西、天水、平凉、庆阳、白银等胡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冬油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冬油1号是以"82-2-1"为母本,"74-1"为父本杂交经过多代选育而成的冬油菜新品种.在2007-2009年甘肃省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 195.6 kg/hm2,比对照品种天油4号和天油2号平均增产7.98%;在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 605.6 kg/hm2,较对照...  相似文献   

13.
于2010要2012年对甘肃省各蔬菜产区根结线虫种类采用传统会阴花纹切片和同工酶两种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发现:甘肃省蔬菜根结线虫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gyne incognita)和爪哇根结线虫(Meloidgyne java),其中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根结线虫主要分布于兰州市、白银市、陇南市、武威市、庆阳市、平凉市和天水市。  相似文献   

14.
鲁花14高产示范栽培技术小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是中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其仁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总结了江苏省泗洪县青阳镇花生种植情况,以及品种更新在增产中的作用。通过实践更换品种,可以增产20%以上,是栽培主要的措施之一。通过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当地的花生生产开辟了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辣椒疫病菌交配型的测定和其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不同地区的20株辣椒疫病菌进行了交配型的测定,结果表明:有11株为A1交配型,在采集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并占主要优势;其次是A0交配型,有7株,分布在河西、庆阳和天水;A2交配型分布较少,在被采集的菌株中仅有2株,分布在酒泉市临水乡和庆阳市镇原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生产和食用植物油供需现状,预测了未来供需平衡,探讨甘肃省油料作物的发展趋势。30多年来甘肃省油料总产量呈持续增长态势,2011年油料总产量、食用植物油产量、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分别为63.52万t、22.17万t、24.66万t,2011年前食用植物油生产量和消费需求量基本平衡。基于供给和需求分析表明,甘肃省今后一段时期内食用植物油供需缺口量不断增大,缺口比重保持在10%以上。阐明了甘肃省食用植物油生产发展存在油料生产扶持政策不足;油料作物种类多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加工业滞后、附加效益低等制约因素。提出了继续加强各种补贴项目的落实;切实加强基础条件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合理进行区域布局;加快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保证加工能力;发挥特色,做强特色产品;建立和完善油料安全预警系统及应急机制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甘肃省14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没有土地集约利用级别的城市,嘉峪关土地集约综合评价值最高,达0.67,为一般集约的城市,适度利用的城市为兰州(0.58)和金昌(0.47),低度利用的城市为天水(0.25)、张掖(0.22)、酒泉(0.23)、庆阳(0.30),粗放利用的城市为平凉(0.19)、甘南(0.11)、陇南(0.14)、定西(0.10)、临夏(0.10)、武威(0.18)、白银(0.18);甘肃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平均水平为0.27,处于全国低下水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很大.自西向东,甘肃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变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总的来说,河东地区发展比较缓慢,综合评价值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18.
胡麻新品系 91- 197- 8是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原甘肃省兰州农业学校 )以列诺特为母本、天亚 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丰产性好 ,在 1999- 2 0 0 1年甘肃省胡麻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 1316 .95kg/ hm2 ,较对照品种陇亚 8号增产 11.6 7% ,总评居第 1位 ;在 2 0 0 0 - 2 0 0 2年全国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172 9.80 kg/ hm2 ,较对照陇亚 8号增产 6 .2 9% ,总评居第 1位。该品系高抗枯萎病 ,籽粒含粗脂肪 38.4 8%、棕榈酸7.34%、硬脂酸 2 .6 1%、油酸 2 2 .70 %、亚油酸 14 .35 %、亚麻酸 5 2 .98%。适宜在甘肃兰州、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定西、武威、张掖、玉门市以及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河北张家口、山西雁北等水旱地和二阴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辽宁花生可持续生产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辽宁省重要的油料作物,近年种植面积达40万hm2,成为辽宁省第三大作物。主要分布在辽西北的阜新、锦州、葫芦岛、朝阳、沈阳、铁岭等地区。辽宁省花生生产具有自然环境、栽培技术、花生品质和经济效益优势。目前,花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产水平低,主栽品种混杂退化,新的优良品种应用面积小,高产栽培技术未能普及,专用花生品种未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实现辽宁花生可持续生产的对策是加快花生新品种选育和更新,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和绿色花生生产技术,建立良种繁育和生产基地以及研制花生加工品等。  相似文献   

20.
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0号是以"Cappelle Desprez"为母本,"兰天10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5-2006年天水市及甘肃省陇南市高山组区域试验中,2 a 8点(次)平均折合产量5 686.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梁22号增产15.61%.苗期对混合菌免疫,成株期对条中31号、条中32号及致病类型水4、水7、水14及混合菌免疫,中感条中29号,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籽粒含粗蛋白150.5 g/kg、赖氨酸4.1 g/kg.适宜在天水市和陇南市的高山区和二阴半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