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通过对许昌市市区内3所中小学的城市农民工子女和许昌周边乡村的3所中小学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访问,采用李克特量表对教育效果、教育效益、教育效率进行测评,评述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绩效现状,分析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绩效问题及差异,并提出了"学校助推-家庭护佑-学生自立"的政策体系,系统性地剖析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绩效问题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业界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研究,主要角度包括社会公平角度、政策角度、区域角度、社会救助角度、社会资本角度、系统论角度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角度。基于对这些研究特点的总结,分析了其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能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琳  刘清 《农业考古》2005,(6):395-398
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作为教育不仅应该重视人的受教育的权利,也应该同样重视教育的质量、效果和内容.本文关注的是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阐述了农民工子女的一般心理问题、分析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中农村人口流动衍生出的一个社会问题.通过以昆明市呈贡区、盘龙区等区域的农民工子女作为研究对象,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当前教育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着家庭教育薄弱、受教育机会不均、失学辍学现象普遍存在以及社会融合不足等问题,进而从制度上、管理上以及农民工及其子女自身上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自身素质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云南省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城市中某一施工工地农民工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当前在这一工地上农民工关于子女教育问题的基本情况,了解到农民工在其子女教育问题上的努力和遇到的问题,以及其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主要是:公办学校费用高、门槛高;城市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条件不足;城市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不稳定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几条相关建议,以期社会、农民工家庭共同改善子女的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6.
受教育权是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但在现实中,农民工子女并没有真正地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通过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现状的分析,希望通过改革中国特有的二元户籍制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强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立法保护,确保农民工子女的合法权益得以维护.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子女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美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619-5621
从农民工子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心理方面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从社会、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等层面加强农民工子女思想道德教育水平的措施,从而为农民工子女构建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国际公约的视角,认为无迁徙自由权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受教育的不公平造成了农民工子女的读书难;性别不平等造成了农民工女童的升学难;不良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难。  相似文献   

9.
教育政策视角下农民工子女社会融人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子女将会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有效地融入城市社会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历了过多的隔离和排斥,不利于融入城市社会。从教育政策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的困境,并从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3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子女将会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有效地融入城市社会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历了过多的隔离和排斥,不利于融入城市社会。从教育政策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的困境,并从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3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合问题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日益凸显。"两为主""两纳入"等政策为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提供了保障,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随迁子女始终没有能够真正融入到城市教育中。文章在实然现状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审视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合的应然追求,并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营造包容性校园文化、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等方面探寻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教育融合问题的消解路径。  相似文献   

12.
“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是伴随着农民工的出现而出现的。大量的农民工留守子女面临着教育危机,他们心理压力大,家教薄弱,少年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应改革户籍制度,让有条件的农民工将子女带入城市,就近入学;搞好农村义务教育和幼儿教育;留守子女父母应经常与临时监护人、学校及老师沟通。  相似文献   

13.
李立文  余冲 《农业考古》2007,(3):355-357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平,教育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本文通过对当前江西省农民工子女的规模、接受教育出现的新状况的调查研究,提出要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要从城乡平等和融合的视角出发,政府应承担起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这一公共事务问题的主体责任,并对问题的最终解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胡重庆 《农业考古》2007,(6):280-282
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国家、社会和城市回报他们的并不公平,就连他们的子女享受宪法规定的受教育权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教育不公将危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之所以得不到公平保护的主要原因和其受教育权的本质,指出了我国在促进和保护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方面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促进和保护我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对策,即实行教育均衡化、扶助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区域教育规划。  相似文献   

15.
从目前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实际状况来看,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工与子女缺少亲情沟通,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祖辈对孙辈采取的是放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脱节倾向;家庭教育投入实用性较强,教育方式缺乏民主等.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辽宁省沈阳市农民工的微观数据,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就学地点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工作稳定程度等因素对其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与以往不同的是,"拜年网"中联系的亲朋好友数量和"拜年网"中是否有声望比较高的人对子女就学地选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份农民工流入地学校随机抽样数据,选取排序logit模型对农民工流入地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教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比例和学校性质,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后的办学经费、学生管理变化,是否存在政策支持、对政策是否满意等因素,都影响着农民工流入地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教育意愿.基于此,提出加大对农民工流入地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教育的鼓励性政策支持、保证学校运行经费、加强学校学生管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同题,是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现行政策、制度及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大量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关系重大,这一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就要从现实情况出发,对造成这一问题的各种原因深入分析,进而概括总结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伟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3):129-131
农民工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是他们的子女受教育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失学、辍学现象比较突出。本文就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现状进行了概括,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原因加以分析,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