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土地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天然的水循环过程和水量、水质状况,而水资源平衡分析是进行土地整理的前提和基础。以河北省南和县闫里乡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分析了项目区的需水量、供水量及水量平衡,详细介绍了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以及相关水力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灌溉规划设计可以改善区域用水状况和农业水环境,优化区域灌溉系统。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平衡分析是土地整治项目的前提和基础,是规划设计灌溉排水工程的重要依据。笔者以富县直罗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水资源供需总量和原有斗渠引用水量对整治后的水资源平衡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葫芦河供水量大于作物生育期内需水量,原有斗渠引水量也大于灌溉区域内作物需水量,能够满足灌溉需求。  相似文献   

3.
以青海省都兰县察汗乌苏河流域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结合研究区域水文调查、社会经济资料对研究区供水量与需水量进行综合分析及预测,探究水资源供水量能否完全满足耕种要求。按照当地种植习惯,根据该区域综合灌水定额以及作物生长特点和灌溉制度,结合节水灌溉措施,讨论了水资源平衡分析的要点和方法,计算得出该区域可供水量和项目实施后的农业灌溉需水量,为项目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工程特点,从工程的总体规划布局、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等方面探讨了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工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有机结合,通过在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有机地植入土地整理项目的前期设计,旨在通过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整理行为,达到改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和治理石漠化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平衡分析是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岔河则乡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通过计算该项目区域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地下水可开采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定量模拟分析了该区域水资源平衡状况,结果表明,在平水年,采用喷灌方式,水资源供需平衡差为正值,供水量大于需水量,该项目具有可实施性。所提供的计算方法可以为类似项目的水资源平衡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N市B节水园区土地整理为例,介绍了节水园区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方法和相关水力计算,主要包括选定提水灌溉与管道灌溉结合的灌溉方式,沟道排水;确定微喷灌系统,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初步设计和相关水力计算。从而在土地整理中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整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低山区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璇  陈倩  王秀茹  王希  吴骁博  张静雯 《湖北农业科学》2011,(16):3395-3398,3402
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土地整理工程之一,设计工作的好坏对整个工程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合理的设计非常重要。以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西柏山村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介绍了低山区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法以及相关水力计算,重点对灌溉水源选择、水源工程和输配水工程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计算得出井深200 m,输水铸铁干支管径分别为125 mm、100 mm,排水沟渠分为斗沟和农沟,符合该项目的蓄水、排水要求,可以使土地整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开发整理应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是2005年2月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中的一个重要要求。笔者结合当前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现状,从提高项目的规划设计水平,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切实将土地开发整理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将农田水利基础建设项目结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鼓励项目区及周边农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从而扩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的功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地整理工程中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对缓解项目区的用水矛盾意义重大。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以其节水、节地、节能等综合优势,被广泛地应用在土地整理项目中。介绍了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的相关概念和主要内容,并以山西省阳高县大白登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在土地整理项目中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以及相关水力计算。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价值,需要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工作,基于此,通过阐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意义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注意事项,同时提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具体措施,为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24-7225
以山东省阳信县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通过灌排方案的选择和水资源供需分析对山东省阳信县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水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采用引黄河水灌溉为主,排涝沟蓄水为辅的灌溉方式,明沟排水的排水方式,保证了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2.
舒笑天  李永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397-1398,1401
以遂平县褚堂乡等2个乡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通过灌排方式的选择和水资源供需分析,对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水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土地整理项目能达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3.
岳小松  刘湘媛  刘云  朱兆先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75-17377
输排水工程是土地整治项目中的重要内容。该文以南昌县向塘镇高田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探讨了农田水利给排水工程方案的设计。通过对沟渠流量计算及纵横断面设计结果表明:设计灌水率是确定渠道设计流量的依据,排涝模数是确定排水沟设计流量的重要依据,而沟渠设计流量是确定纵横断面的主要依据。因此,在输排水工程中,合理确定设计灌水率及排涝模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红安县土地整理中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红安县红华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简要分析了红华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并结合项目区土地整理的规划要求,对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做出了分析。结果表明:如按典型年标准估算,得到的区内土地整理后的需水量远小于可供灌溉水量,设计满足项目区的灌溉用水要求,供需平衡十分合理;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项目区灌溉保证率为50%时,全区未来各个年份普遍缺水;而按照采用的灌溉保证率为75%~95%的标准推算,项目区今后几年供需水处于盈水状态。表7参11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受损特点和农业经济发展态势,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土地整理项目区为对象,开展3方面研究:①在框架导向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观与问题导向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②提出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生态坑塘等特色工程布局;③针对采煤塌陷区区特有潜水位上升,生态环境恶化与土壤质量及结构受到破坏等现状,提出生态型降水排水沟道与土壤修复工程等特色设计。这一针对性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为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科学开展土地整理,科学恢复生产能力,重建农田生态和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了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田茂强  周春蓉  谭显龙  李妍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68-19670,19676
从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自然灾害)、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结构、项目建设规模、不同植被地类面积)2个方面阐述了项目区概况。通过对奉节县海坝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地调研,对该项目进行了归纳总结,从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项目管理制度、项目资金管理、项目竣工验收6个方面介绍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分析了项目取得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旨在为今后推进农村土地开发整理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选取太行山山麓平原区的顺平县高于铺镇、腰山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案例,应用数学分析法、实地调研法、抽样调查法,在分析项目区新增耕地来源的基础上,对项目区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及村庄整治工程进行规划设计,以期对太行山山麓平原区的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提供经验借鉴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8.
宁夏南部山区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是我国水利侵蚀一级地区。在这一地区进行平田整地、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生态防护林工程等土地整理工程,若实施不当,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文章提出了土地整理工程要合理安排工期,合理取、填土并做好防护措施,优化各工程实施方案,采取相应生物措施,制定行之有效水土保持方案等措施,使土地整理项目为宁夏南部山区产生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