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4GDS-1.0型蔬菜收获机采用清洁能源锂电池为动力,解决了采用汽油机为动力,在大棚收获时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适合大棚蔬菜机械化收获。适用的蔬菜品种有秧草、苋菜、茼蒿等,适合收获高度3~32厘米,收获效率3亩/时。  相似文献   

2.
4UL1型牵引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将打秧装置与收获机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打秧与收获一体机,将通常的打秧及收获2遍作业变为1遍联合作业,降低作业成本,实现节能减耗。  相似文献   

3.
4UFD-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薯秧分离装置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薯秧分离是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4UFD-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薯秧分离装置建立运动学的数学模型,在此模型下分析了一级土薯分离装置倾角、驱动轮转速、驱动轮半径、摘薯辊转速等因素对薯秧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优化了各个参数.结果表明:4UFD-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薯秧分离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分离效果良好,对薯块损伤小,达到马铃薯收获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青岛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了花生秧果兼收型联合收获机。该机可大幅提升花生秧蔓利用率,预计2018年上市。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王东伟介绍,这款花生秧果兼收型联合收获机开创了花生收获方式的新领域,三垄六行作业,也是当前世界上作业幅宽较大的花生联合收获机,集花生挖掘、夹持、输送、秧果分离、秧蔓装袋(打捆)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花生秧蔓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解决籽瓜收获机械去草秧装置清草效果差,瓜籽含杂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自走式籽瓜联合收获机的去草秧装置.【方法】阐述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并对关键部件打草辊、割刀机构、清草辊的工作参数进行设计与分析.【结果】通过对打草辊打断草秧的力学分析,确定打草辊转速为385 r/min;通过对割刀切割草秧的力学和运动学分析,确定了动刀片切割速度为0.6 m/s;通过对清草辊清草状态的力学分析,确定了清草辊转速为405 r/min;当打草辊转速为385 r/min,割刀动刀片切割速度为0.6 m/s,清草辊转速为405 r/min时,收获机瓜籽含杂率为12.31%.【结论】该去草秧装置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对自走式籽瓜联合收获机去草秧装置的发展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4LYZ-2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作业适应性、作业质量进行研究,为该机械的改进和完善及油菜机械收获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油菜"甘杂1号"为供试品种,在渭北高原油菜大面积种植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区,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和成熟度的单因素试验及大田收获试验,对4LYZ-2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最佳收获条件和作业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油菜机械收获的最佳成熟度为90%,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3.0万株/hm2。4LYZ-2型油菜联合收获机收获时的平均含杂率为7.3%,平均破碎率为0.2%。收获的主要损失部位为割台,其收获损失占总损失的64.4%;割台的立刀部位损失最大,占割台总损失的47.2%,其次是排草口和排糠口的损失,分别占割台总损失的32.6%和20.2%。【结论】除含杂率略高外,4LYZ-2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其余各项作业性能均符合农业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小型甘薯收获机农艺配套措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9个甘薯品种采用LG-4U-1A型甘薯小型收获机进行机械化收获试验,结果表明:LG-4U-1A型小型甘薯收获机最佳行走路线宜采用隔行收获,最佳行走速度为600 m/h,明薯率高达97%,埋薯率和伤薯率大大降低;作业效率是人工的20倍,收获成本仅为人工的1/16;试验的8个甘薯品种均适宜机械化收获.福建砂壤土类型的土壤,畦带沟宽90~ 100 cm的种植模式均能适宜该型甘薯小型收获机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8.
<正>4U-1型马铃薯收获机与具有后动力输出轴的25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使用,要求收获土地平整,铲除作物地面以上的秧茎及杂草。本机适用于马铃薯、红薯、大蒜等根茎作物的收获。收获作物直径小于2厘米或需要挖掘深度在20厘米以上时会造成漏收或对收获作物造成破损,在使用前必须根据土壤和耕种特点调节机器。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马铃薯收获依靠人工或小型挖掘机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4U-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收获机主要由挖掘装置、土薯分离装置、茎秆分离装置、垂直提升装置、装袋装置、传动系统、机架以及行走装置等部分组成,结构紧凑。通过运动学分析和试验,确定了各装置的关键参数。运用Solidworks软件绘制虚拟样机,进行模型验证,各零部件之间不存在干涉现象。该机可一次性完成2行马铃薯的挖掘、土薯分离、薯秧、杂草和残膜分离、垂直提升以及装袋等工序,克服了马铃薯收获机装袋技术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刈割期秧草收割物悬浮速度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获取秧草收割物的悬浮速度参数,采用DFPF-25型悬浮速度试验装置对结荚期、初花期和分枝期秧草收割物主要成分的悬浮速度进行测定,并采用对比试验分析了叶子和茎秆对悬浮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时期的收割物对应成分的悬浮速度中,结荚期最大,初花期次之,分枝期最小;3个时期的最大悬浮速度依次为4.238、3.736和2.653 m·s-1;同一时期的各成分间的悬浮速度有重叠,表明收割物的飞行系数相近,气流较难将其分离,说明气流分选不可行。对比试验表明,去叶前后秧草收割物的悬浮速度变化率与叶子质量占比的比值为1.225~3.745,说明叶子对收割物的悬浮速度的影响比茎秆对悬浮速度的影响大。该研究结果可为秧草收获机的收集装置和分选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11,(9):29
江苏省扬中市秧草种植面积已突破万亩,涌现出很多专业的秧草合作联社,逐步形成新的产业,成为扬中的"绿色名片"。但秧草的收获一直  相似文献   

12.
继双力花生收获机输送技术优化升级后,作为花生收获机械核心技术的夹秧性能再获突破,使山东双力集团在产销旺季来临之际再添竞争新优势。据悉,双力花生收获机的输送、筛选、夹秧等多项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3.
《当代农业》2014,(13):27-27
4DS-2型大蒜联合收获机 该机采用随行液压限深机构、挖拔组合结构、链式夹持输入装置、半喂入原理,可一次完成挖掘、输送、清土、取果、集果等大蒜联合收获作业。该设备果秧分离装置等作业部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大蒜、花生等不同收获需要实现快速转换,从而有效提高机具利用率和降低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14.
该文基于4ZXRKS-4型食用向日葵收获机,从向日葵收获机性能、创新技术、收获、收获效果方面对食葵收获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利用马铃薯播种机、覆土机、打秧机、收获机进行整地、选种切块、浸种或拌种、配方施肥、播种、覆土、田间管理、打秧、收获全程机械化地膜覆盖垄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7,(3)
<正>4YZ-4E型玉米收获机是中小型收获机械,在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程中尤为重要。4YZ-4E型玉米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对玉米秸秆的割秆、摘穗、剥皮、果穗装箱、秸秆粉碎回收等工作,符合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的特点与要求,被辽宁省列入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范围,激发了农民购机积极性。使广大农民对玉米收获有了充分的认识。4YZ-4E型玉米收获机可将玉米的穗和茎一同收获,它既符合农民收获玉米的传统习惯,又增加  相似文献   

17.
扬中秧草良繁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扬中秧草良繁技术,包括大田直播育种、育苗移栽育种、与蚕豆间作育种及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秧草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马铃薯收获机在收获时薯秧缠绕,影响机械化作业的问题,设计了甩刀式马铃薯杀秧机。对关键部件甩刀的形状、数量、排列和运动进行了理论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及主要参数,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甩刀的转速、机具前进速度及刀片类型为因素,以茎秧漏打率和功耗为试验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田间试验表明,甩刀式马铃薯杀秧机的最佳工作参数为:甩刀转速1 700 r·min-1、甩刀刀片类型Y型、机具前进速度3.8 km·h-1 。该机工作性能稳定,茎秧漏打率为1%,达到了技术规范设计要求和生产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4ZXRKS-4型食葵籽粒收获机的组成功能,对食葵收获机的主要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机具收获时关键参数的调试展开了研究,旨在为食葵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福建农业》2010,(2):28-29
长期以来,马铃薯等蔬菜的收获仍然处于锨挖手扒传统的收获模式,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收获时间长。为解决这一制约蔬菜收获机械化的瓶颈。高密市农机推广站与高密市益丰机械有限公司一起,经过长期的调查和研究试验,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4UYF-70型多功能根茎收获机。经大面积试验和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