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草地蝗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受气候条件和周边地区蝗灾的影响,辽宁省一些地区的草场、农田多次遭受蝗虫侵害,且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蝗虫种类除本地土蝗(黄颈小车蝗、星翅蝗等)外,首次出现了东亚飞蝗,密度均在每平方米30-100只,最高达到每平方米2000只以上。草地蝗虫来势猛、蔓延快,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扩  相似文献   

2.
蝗虫的俗名又叫蚂蚱,是危害草地的重要害虫。按生活习性蝗虫分两类:一类是具有成群远距离迁飞习性的大型蝗虫叫飞蝗;第二类是只能近距离迁移的中小型蝗虫叫土蝗。1 发生情况 辽宁省发生的主要蝗虫种类有东亚飞蝗、小车蝗、短星翅蝗和长翅燕蝗等。1998年以来,辽宁省以土蝗为主,年草地蝗虫发生面积13.3-36万hm2,平均虫口密度15-56只/m2,最高达1400只/m2。2001年是自建国以来东亚飞蝗首次在辽宁发生的1年,发生面积  相似文献   

3.
苏尼特左旗草原蝗虫发生及危害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01~2003年调查,草原蝗虫在苏尼特左旗大面积发生,平均密度达每平方米85头,最高密度达每平方米400头以上,发生面积达93.33万hm2,其中重度达66.67万hm。,蝗卵平均密度达每平方米8块,每块蝗卵平均卵粒达22粒。以亚洲小车蝗为优势害种,其成虫危害最为严重。本文指出,通过调查研究掌握蝗虫繁殖及发生发展规律,从而做出准确预测预报,及时有效地防治蝗害,把蝗虫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市草地蝗虫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蝗虫对乌鲁木齐市草地危害较大,其发生的原因是草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在掌握草地蝗虫发生分布的情况下,综合防治经验,提出尽量减少化学防治,大力推行生物治蝗,加强草地管理和建设,改善草地生态的治蝗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牧业通讯》2006,(11):30-31
据农业部消息,5月15日,农业部召开了全国蝗虫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强调,今年蝗虫防治工作,要继续坚持“狠抓夏蝗,控制秋蝗”策略,使飞蝗发生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头以内;农区土蝗平均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5头以内;草原蝗虫平均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0头以内;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的比率比上年增加5~10个百分点,确保“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入境蝗虫不二次迁飞”.  相似文献   

6.
《中国牧业通讯》2005,(11):20-20
当前,夏蝗防治即将进入关键时期。农业部5月19日召开全国蝗虫防治工作视频会,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提出今年蝗虫防治工作的具体目标:飞蝗发生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头以内;农区土蝗平均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5头以内;草原蝗虫平均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0头以内;农区和草原的蝗灾损失分别控制在5%和10%以内,努力做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入境蝗虫不二次迁飞”。为此,范小建要求从四个方面加大治蝗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7.
草地牧鸡灭蝗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蝗虫是草地的主要害虫.据调查,河北省坝上草原区已发现的土蝗种类就有42种,优势土蝗种有大垫尖翅蝗Epacrromius tergestinus,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亚洲小车蝗Oasiaticus,笨蝗Haplotorpis brunneriana,轮纹痂蝗Bryodema tubercu等;飞蝗主要有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和亚洲飞蝗Lmigratoria2种.河北省平均每年受蝗虫危害的草地面积达3333万hm2以上,平均虫口密度105头/m2,严重地段可达900~1 050头/m2.蝗虫将牧草吃光啃死,使草场植被盖度下降,地表裸露,水土流失加重,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每年为灭蝗不仅投入大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药物灭蝗,而且造成草地严重污染.张北县畜牧局草原工作站2002年开始,在草地保护项目中积极推广牧鸡灭蝗技术,收到良好效果,成为草地植保的一项有效途径.[JP2]其方法是调教驯养家鸡,在蝗虫发生的草场放牧鸡群,采食草地上的蝗虫,不但达到灭蝗的目的,而且鸡肉品质鲜美细嫩,风味独特,市场前景很好.同时牧鸡灭蝗与传统的化学药物灭蝗相比,具有"灭效高、见效快、成本低、无公害"等优点,是控制草原沙化、退化、保护草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畜牧业的一项有战略意义的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8.
肃南县草地蝗虫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蝗虫对肃南县草原危害较大,其发生的原因是草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在掌握草原蝗虫发生和分布规律的情况下,结合防治经验,提出尽量减少化学防治,大力推行生物治蝗,并辅之开展化防与综合防治相结合,加强草地管理和建设,改善草地生态环境的治蝗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疆地域辽阔,草地资源丰富,草原面积0.57亿hm2,可利用草原面积近0.47亿hm2,位居全国第三。由于新疆地处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蝗虫的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据1986~1991年新疆草原优势种蝗虫区域划分调查统计:新疆有蝗虫发生面积395.70万hm2,其中严重地区面积270.45万hm2,蝗虫发生面积占新疆草原可利用面积的8.5%。据区划调查鉴定,新疆约有蝗虫种类160余种,其中优势种蝗虫种类10多种,形成危害的蝗虫种类主要有意大利蝗、伪星翅蝗、黑腿星翅蝗、西伯利亚蝗、亚洲飞蝗、黑条小车蝗、戟纹蝗、小翅曲背蝗、宽须蚁蝗等,它们此起彼伏交替发生,严重影响着新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构成,为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新疆在草原蝗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的工作。本文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蝗虫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汇总,把牧鸡治蝗、牧鸭治蝗、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蝗害、蝗虫微孢子虫治蝗、蝗虫痘病毒治蝗、绿僵菌控制蝗虫、印楝素治蝗等多种蝗虫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蝗虫综合防治技术在新疆蝗虫防治中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优缺点,对新疆草原蝗虫防治走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草地不同程度人为干扰对蝗虫发生动态的影响,为草原有害生物防制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5—8月,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星火牧场、银浪牧场、红骥牧场分别设置轻度干扰、中度干扰、重度干扰的3个调查样地,调查样地蝗虫的种类、共有种、种群密度和种群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蝗虫种群密度调查采用样方法,使用昆虫立体罩网样方框进行调查;种类调查采用样方框法与扫网法相结合的方法。每周调查1次,共调查12次。[结果] 3个样地共有蝗虫11种,不同程度干扰下优势种均为中华稻蝗,共有种为中华稻蝗、毛足棒角蝗、宽翅曲背蝗、大垫尖翅蝗、白边雏蝗、中华剑角蝗、笨蝗、黄胫小车蝗;重度干扰、中度干扰和轻度干扰的草地,蝗虫种类数分别为9种、10种、10种。蝗虫种群总密度由大到小顺序为重度干扰(5.10头/m2)>中度干扰(4.66头/m2)>轻度干扰(3.37头/m2),差异显著(P<0.05);中华稻蝗、大垫尖翅蝗、宽翅曲背蝗、菱蝗、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在3种程度干扰草地差异显著(P<0.05)。5—8月,蝗虫种群密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草地重度干扰下蝗虫种群密度高峰期早于中度干扰和轻度干扰。[结论] 在3种人为干扰程度下,大庆市草地蝗虫优势种均为中华稻蝗;轻度干扰能够显著降低草地蝗虫种群密度,延后蝗虫数量高峰期的到达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