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自育的核三系艋保系新材料绵7MB-1,可以将油菜绵7AB类型、S45AB类型等臆性核不育两用系的不育株率从50%提高到90%以上。针对该材料在自交繁殖过程中,发生部分育性回复的现象,采用临保系植株茎段体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了绵7MB-1的批量繁殖,将繁殖的临保系苗用于网室亲本不育系繁制,可使不育系亲本不育株率达到91.7%-93.5%。每繁制公顷不育系亲本,可供7500—15000hm^2杂交F1的制种生产使用。用高不育率不育系代替原核不育两系进行制种,大大减少了用工,同时使制种产量显著提高,制种质量也更有保证,形成了完善的繁殖与制种体系。  相似文献   

2.
川油15核不育三系制种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显性核不育杂合型不育系8702AB及其转育的纯合型不育系38AB和全不育系38AC的不育株在苗期长势长相相似,物侯期基本一致,株型和花器官形态无明显差异,可恢性未发生变化。杂合型不育系8702AB及其纯合型不育系38AB的不育株率为50%左右,而全不育系38AC的不育株率为100%。不育系8702AB和38AC与同一恢复系(T1082)组配的杂交一代种在植株形态、花器官、恢复率、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上无明显差异,全不育系38AC的制种产量显著高于杂合型不育系8702AB,提高制种产量76.18%。  相似文献   

3.
油菜显性核不育三系法制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油菜显性核不育三系法制种,是用纯合两型系(基因型:不育株MsMsrfrf,育株MsMsRfrf)、临保系(基因型msmsrfrf)、恢复系(基因型__RfRf)三系配套制种的新技术。其做法是,先用纯合两型系与临保系按核不育油菜二系制种法生产全不育系(基因型Msmsrfrf);再用全不育与恢复系配制杂交种。纯合两型系育性分离比例稳定在1:1,繁殖时每公顷产两型系种子580.5千克;临保系的保持率(全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胞质不育材料在低温下产生微粉对制种质量的影响,采取父本于9月中旬育苗并在父本行每667m^2植2000余株,母本于晚秋11月上、中旬直播,且每667m^2留苗15000株左右。结果,花期父本植株高大、花势强,母本微粉发生较少。其杂种种子不育株率为9.5% ̄16%,比母本正常秋播杂种种子的不育株率32.4% ̄37.9%低16.4% ̄28.4%,制种产量可达799.5 ̄1240.5kg/hm^2  相似文献   

5.
油菜核不育两系制种的产量远远低于质不育三系的产量,其原因是核不育两系材料在理论上可育株和不育株的分布比例是50%,在田间制种过程中,将有一半的母本油菜将从制种田内剔出。因此,如何提高油菜制种产量,达到平衡增产,是核不育油菜制种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生产中苗床地的制种油菜往往形成三类苗的现状,我们调查研究了留窝苗油菜的情况,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在冀东稻区自然条件下,对5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和育性转换特性及其开花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5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育期长达30左右,花粉败育率,自交结实率分别为95.72-99.12%和0.03-0.10%,育性转换明显,转换期自8/25-8/27日先后开始,可育期花粉败育率34.20-76.51%,自交结帝率6.29-21.45%,在本地区不仅可以制种,基本上也能  相似文献   

7.
用双低品种对不育系转育测交后,在F2代分离出的不育株上再用其品种回交,然后在B1F2(回交种的F2)代群体中选可育株自交,自交株通过室内硫甙粗测分析淘汰种植B1F3的低硫株行,花期选择出现1/4不育株率的株系进行系内兄妹交,再种植鉴定,选50%左右不育株率的株系成对测交。用3年6代(含夏繁)育成了不育株率为51.8%、硫甙含量为31.2μmol/g的不育系-油研7号双低不育系。其选择群体在100-500株的范围,双低株系的入选株率在5%以上,不育系稳定的入选株系率可达60%左右。  相似文献   

8.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1601AB的发现及初步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双低隐性核不育系1757A为母本与常规双低品系601杂交,经威宁夏繁加代,于F3代自交株行中发现6株不充,3株可育,3株半不育的株行,经4年8代选育,育成了不育株率达75%左右的株行材料,并保持原隐性核不育系不育性稳定彻底,恢复源广等特点,该材料中的不育株能使其它育性分离为1:1的隐性核不育株达到并保持75%左右不育株率的育性分离,同时它具有低芥酸,低硫甙的品质性状,为优质杂交油菜育种提供了一个  相似文献   

9.
利用甘蓝型油菜核不育株苔段,经过分化,增殖,诱导生根等内培养及田间栽培,可快速得到大量遗传特性不变的再生核不育植株,该不育株系不主能株率达100%,与可育亲本的配合力较强,丰产性较好。利用雄性核不育系快速繁殖法获得的不育系应用于杂一代种的制作,可增加制种产量,提高制种纯度,省工省时。  相似文献   

10.
籼型水稻优质不育系898A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98A是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7-2004年以中9Bx德山B的F7代制保材料与金23A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早熟籼稻不育系.它米质优良,主要米质指标达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农艺性状好,株叶型好,穗粒结构合理;不育性稳定,2004年在海南经专家鉴定,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99%,自交结实率0.1%,育性达到湖南省水稻三系不育系鉴定标准,开花习性好,花时早,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好,繁殖制种产量高;配合力好,所配组合优势强,于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红广A是以汕A为母本,自选的红广为父本杂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大穗型杂交水稻不育系。不育性稳定;柱头发达,外露率90.1%,异交结实率高,易于繁殖制种;农艺性状好,配组杂种优势强,米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对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秋播制种技术的初步研究表明,采和旱,薄,瘦,密的技术,结合其它农艺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微粉的发生,使杂种不育株率降低4%-9%,从而提高种子纯度,降低制种风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宁杂1号“三系”亲本和显性单基因控制的白花标记性状油菜为材料,研究了不育系宁A6在父母本不同行比种植下的结实率和自然异交率差异。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在1∶1~1∶6范围内,母本宁A6的结角率差异不大,但结籽数随母本行比扩大显著下降,将父母本制种行比由目前的1∶2调整到2~4∶6,不仅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而且便于亲本的栽培和管理。试验结果还表明,宁A6的自然异交率是同核异质保持系宁B6的433倍,在制种过程中不育亲本比可育亲本更易受外来花粉的污染,“三系”杂种的制种隔离距离应是常规油菜繁殖隔离距离的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甘兰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是由二对显性基因上位互作控制的假设,通过试验,把核不育系内二种稳定型不育两型系(简称两型系)——纯合两型系和杂合两型系鉴别出来,然后用纯合两型系的不育株与双隐性可育株测交,获得100%不育的全不育系,用它与恢复系制种。这样,核不育系的利用由原来的二系(两型系与恢复系)制种法,变为三系(纯合两型系、双隐性保持系、恢复系)制种法。三系制种法比二系制种法可节省用工量,且能提高制种效率,为核不育系的杂种优势利用开拓了一条更切实可行,又经济有效的制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粳型光敏核不育系La7001S的育性转换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La7001S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HPGMR农垦58经一次杂交多代选育而成的粳型光敏核不育系。1988年田间调查1102株,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7%,农艺性状整齐。为探明该不育系在合肥地区的育性转换及繁殖制种适宜播期,于1987、1988年作了两年分期播种试验,生育期间记载穗期,以花粉败育率、套袋结实率及自然结实率为指标进行育性鉴定,同时与湖北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S5047和NS5088进行了育性转换期比较,获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父本于9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转移,母本于10月下旬直播,父母本行比采用1:3和1:4的情况下,制种群体表现的父本植株高大,父母本蕾花数之比为1:2到1:2.6,有利于授粉结实,制种的种子不育株率在10.6%~13.2%,制种产量达1000~1050kg/hm^2。  相似文献   

17.
黔油系列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Ⅲ.可育株的识别及拔除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通过对不同生态地点两系核不育杂交油菜制种可育株识别及拔除技术的研究得出:小花蕾(0.31~0.41 cm)挤浆及大花蕾(≥0.42 cm)直观识别拔除可育株,能提高母本不育株个体发育及分枝结角能力.小花蕾挤浆识别较开花识别拔除可育株的处理,遵义、德江、紫云三地制种母本不育株根颈粗平均增加33.63%,全株有效角增加13.6%,产量增加17.93%;大花蕾直观识别较开花识别拔除可育株的处理,三地制种母本不育株根颈粗平均增加22.43%,全株有效角增加8.07%,产量增加6.2%.耗工量及杂种不育株率以小花蕾挤浆识别最低,分别为14.18h/667m2及0.08%.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生态遗传(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鉴定标准和方法。指出可供采用的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表达必须在年隙间表现稳定,在雄性不育阶段其不育株率应达到100%,深不育单株不育度应达到99.5%以上,浅不育单株不育度应达到90%以上;在雄性可育阶段其可染花粉率应达到60%以上,异交经应达50%以上,不论是长日光敏感型,短日光敏感型,还是高温敏感型或低温敏感型的雄性不育系,其育性鉴定应当同时在自然光温条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三系杂交稻不育系蓉18A在海南旱季制种的主要性状,试验结果:1月初播种,播始历期76d;单穗花期6d;柱头生活力最强可达6d;未施“920”睛况下,包颈度较重和包颈粒较多,柱头外露率46.62%;不育性好,套袋自交结实率为零,镜检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株率和不育度100%。  相似文献   

20.
菜心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株为不育源,莱心为转育父本,通过种间杂交,连续回交,选育出菜心胞质雄性不育系002-8-20A。该不育系结实正常,不育株率和不育度稳定地达到93%以上,已用于杂种一代组合的配制,其中早优1号,早优2号和中花杂交菜心等组合的叶薹色油绿至青绿,品质优、经济性好,优势较明显,已推广1200多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