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黄痢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尤以1~3日龄最常见,一窝仔猪中发病率可高达80%以上。仔猪白痢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仔猪,以10~20日龄发病最多,各窝仔猪发病的多少不尽相同,有的多达80%。仔猪黄白痢病的发生和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主要发生于产仔季节。  相似文献   

2.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新生仔猪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尤其是新生幼猪最易感,症见为肠炎、肠毒血症,临床上常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1发病特点仔猪黄痢常发于生后1周内的仔猪,而以生后的1~3日龄最为多见,7日龄以上较少,黄痢发生的日龄越早,治愈率越低,死亡率越高。仔猪白痢常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以6~12日龄最多,3日龄以内,30日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生,气候不  相似文献   

3.
仔猪黄痢是由早发性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1周龄以内新生仔猪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生在1~3日龄,病猪精神沉郁,不吃奶,排出蛋黄色或黄白色混有气泡的粥样粪便,死亡率极高。仔猪白痢,是由迟发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0~30日龄仔猪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猪精神欠佳,吃奶减少,排出灰白、乳白或黄白色糊状粪便,有  相似文献   

4.
<正>7日龄内的仔猪免疫力低,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患仔猪红、黄、白痢。其饲养管理可分为0~8小时、8小时至3日龄、3~4日龄和4~7日龄4个阶段。在上述4个阶段及仔猪装栏过程中,应仔细观察仔猪吃奶、粪便和精神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到正规的动物诊疗场所进行诊治;同时应防止踩、压给仔猪造成的伤害。一、7日龄内仔猪饲养管理1.出生0~8小时(1)仔猪初生时接生员应用手指迅速将仔猪口腔的粘液取出,并用消过毒  相似文献   

5.
仔猪腹泻是影响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是一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气温的下降和天气的潮湿,哺乳仔猪极易发生腹泻现象。它不仅给畜牧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严重影响着猪的生长发育和肉的品质。因此,有效地防止仔猪腹泻,对养猪业具有重要意义。1发病原因很多因素都可能引起仔猪发生腹泻,尤其是以1~3月龄的仔猪最为常见。临床上根据仔猪发病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1细菌性因素红痢、黄痢、白痢、副伤寒和痢疾等。黄痢,主要在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以1~3日龄最为多见。红痢,主要发生于1~3日龄,一般病程较短,死亡率极高。白痢,  相似文献   

6.
仔猪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仔猪口蹄疫免疫程序提供依据。[方法]以规模化养猪场和散养户中经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后母猪所生产的仔猪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阻断ELISA诊断试剂盒对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仔猪通过母乳获得被动保护,在21日龄母源抗体达到高峰,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母猪的平均效价分别达1∶142和1∶89。规模化猪场场仔猪21~30日龄保护率在80%以上,45日龄下降到65%,60日龄时基本无保护;而农户仔猪21日龄保护率为60%左右,30日龄仅为40%左右。农户饲养母猪免疫抗体水平远低于规模化猪场。[结论]对规模化猪场的仔猪进行口蹄疫疫苗的最佳首免时间为45~50日龄,而对散养户仔猪的最佳首免时间应为30日龄左右。  相似文献   

7.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分为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两种。仔猪黄痢多发于1~7日龄;仔猪白痢多发于10~20日龄。仔猪黄白痢是导致仔猪哺乳期腹泻的主要疾病,特别是仔猪黄痢,发病后死亡率较高。本文主要通过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查、预防和治疗等几个方面介绍仔猪黄痢和白痢,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侯学花 《现代农业》2006,(12):106-107
影响哺乳仔猪存活的关键因素是温度、疾病、母猪的挤压、营养源不足和环境的突然改变。要养好哺乳仔猪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防寒保温哺乳仔猪调节体温的能力差、怕冷,寒冷季节必须防寒保温。仔猪的适宜温度因日龄长短而异,生后1~3日龄为30~32℃,4~7日龄为28~30℃,1  相似文献   

9.
仔猪腹泻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1~3日龄仔猪易发黄痢,7~15日龄易发白痢,特别是黄痢,仔猪死亡率极高,有时可达70%。一、病因分析1.品种原因商品杂交仔猪不易发病,因其有杂交优势,抗病力较强;纯种繁育仔猪易发病,其次是瘦肉率高的品种母猪比瘦肉率低的品种母猪易发病;长白比大白易发病。2.母猪年龄原因初产母猪所产仔猪比经产母猪所产仔猪易发病。3.饲养管理不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PRRSV灭活疫苗(NVDC-JXA1株)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3个厂家生产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NVDC-JXA1株),对28~90日龄仔猪进行免疫,观察免疫应激反应,监测抗体变化。[结果]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免疫仔猪后,免疫副反应均较小,无过敏症状出现。南京天邦、内蒙金宇疫苗分别在免疫后14、90d检测到抗体,浙江易邦疫苗在免疫后14、60d检测到抗体。抗体维持时间为15~30d。同一厂家生产的疫苗免疫相同日龄仔猪,正常剂量、加倍剂量处理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明显。不同免疫日龄仔猪,抗体检出阳性率不同,55日龄以上仔猪的抗体产生早,抗体阳性率高。[结论]该研究为安徽地区猪蓝耳病疫苗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哺乳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黄痢多发于1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1~3日龄最为多见,7日龄以上的乳猪发病极少。以腹泻排出黄色或灰黄色水样稀粪,发病急,迅速脱水,衰弱、死亡为特征。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白痢一般发生于7—30天龄仔猪腹泻,1~2日龄左右的仔猪引起肠炎及败血症。  相似文献   

12.
酵母培养物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仔猪断奶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仔猪断奶后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具有相同父本的杜长大仔猪52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添加0.25%(0.25%组)和0.5%(0.5%组)酵母培养物的日粮,7日龄补饲,自由采食,30日龄断奶,称初生重,7日龄、30日龄、32日龄、39日龄、60日龄体重和各阶段耗料量,记录腹泻次数.结果表明,0.25%组和0.5%组仔猪32日龄体重与断奶前相同或略有增加,对照组显著降低,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日龄0.25%组仔猪体重显著高于0.5%组和对照组(P<0.05),0.5%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7~30日龄阶段日增重以0.5%组最高;断奶3日内,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均为正值,对照组为负增长,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32~39日龄阶段以对照组最高,对照组和0.25%组显著高于0.5%组;39~60日龄阶段0.25%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其他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同时,添加酵母培养物组仔猪腹泻次数低于对照组.表明在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缓解仔猪断奶后的营养应激和促进断奶后仔猪生长发育和预防仔猪腹泻有一定的作用,酵母培养物在断奶前仔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5%,断奶后为0.25%.  相似文献   

13.
介绍仔猪从出生至3日龄、3~21日龄、21日龄至断奶、保育仔猪4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以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搞好仔猪生后第1周的养育和护理非常重要,这是仔猪多活全壮的关键阶段。一、采取保温措施哺乳仔猪调节体温的能力差、怕冷,寒冷季节必须防寒保温。仔猪的适宜温度因日龄长短而异,生后1—3日龄为30—32℃,4—7日龄为28—30℃,  相似文献   

15.
仔猪黄痢与仔猪白痢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病引起的疫病。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最多见,发病急,死亡率高,以排黄色稀便为临床特征。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0-30日龄仔猪常发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16.
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的生长和发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2窝96头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8头,每窝4头。I组仔猪在28日龄时断奶,Ⅱ组仔猪在35日龄时断奶。试验期从断奶时至60日龄,分析比较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的生长和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I组仔猪60日龄时的平均体重为19.05kg±0.182(x±s),应激性疾病的总发病率为72.92%;(2)Ⅱ组仔猪60日龄时的平均体重为19.68kg±0.198(x±s),应激性疾病的总发病率为43.75%。与Ⅱ组仔猪相比,I组仔猪的平均体重较低(p<0.05),但发病率较高(p<0.05)。  相似文献   

17.
<正>1.切实做好仔猪保温。初秋天气气候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不利于仔猪生长发育,要做好保温工作,特别是夜间。初生仔猪在0 ̄3日龄适宜温度为29 ̄35℃,4 ̄7日龄为25 ̄  相似文献   

18.
陈小平 《福建农业》2009,(10):28-28
仔猪腹泻主要发生在1—3月龄,特别是1—3日龄的新生仔猪,7—20日龄的乳猪。断奶后10~15天内的仔猪多发。仔猪发生腹泻,会导致饲料报酬率低,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甚至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以至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选用胎次接近、分娩时间相差在48 h之内的12窝仔猪研究不同补料日龄对哺乳期仔猪生产性能及主要消化器官重量的影响.试验分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窝仔猪,分别于7日龄、10日龄、15日龄和21日龄开始补料.在各补料日龄,每组3个重复中随机选取2头仔猪,集中屠宰,然后取出胃、肝脏、胰称重.结果表明:7日龄与10日龄补料组可以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改善饲料利用效率;补料可以促进仔猪胃和肝脏的生长发育,但对胰脏的发育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20.
<正>临床鉴别需要很多条件,下面就发病日龄、粪便状态和气味和剖检变化3方面进行简单分析1发病日龄仔猪红痢主要发生于1~3日龄,即3日龄之后较少发生,或者即使发生,产生的危害程度也比3日龄内大大降低;仔猪黄痢则多发生于1~7日龄,1~3日龄最严重,常波及窝仔猪90%以上,病死率高。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病死率相对较低;猪痢疾多发生于2~3月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