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入冬以后,苎麻生长已经停止,但地下部麻蔸的发根、孕芽等生理活动仍在进行。因此,冬季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满足麻蔸对水、肥、气、热的要求,促使麻蔸孕育多而粗壮的幼芽,加强培育,抓好以下“三要”,是夺取来年苎麻丰收的重要环节。   要深中耕。麻农说得好:“要想麻丰收,冬挖麻地粪壅蔸。”苎麻年收三季,是多年生宿根作物,不能每年普遍翻耕土壤,以免造成土壤板结,通气不良,保水保肥力降低,杂草滋生,影响麻蔸生长发育。因此,深中耕可以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肥料分解,消灭杂…  相似文献   

2.
正苎麻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下部分由地下茎和根系形成强大的根蔸,称为麻蔸。冬季降严霜后,地上部冻死,地下茎仍在缓慢生长、孕芽,如不适时加强管理,就会导致地力衰退、麻蔸腐坏、麻园荒芜、产量下降。因此,对苎麻园进行冬季培育,为麻蔸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是夺取苎麻持续高产的关键技术。1.深中耕培土麻农常说:“培土一寸深,顶上一  相似文献   

3.
对湖南地区成龄苎麻田冬季套作蔬菜的种类、经济效益及套种对苎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龄麻田种植蔬菜要选择育苗移栽的种植方式,蔬菜可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叶菜类和茎菜类,收获期最迟不能超过4月上旬。套作蔬菜对苎麻农艺性状和产量有影响,尤其是对头麻的影响最大、二麻次之,对三麻的影响最小。套作豌豆、生菜、榨菜和芥菜可显著增加头麻的产量。麻田套作蔬菜在产量、产值及经济效益上均体现出一定的优势,尤其是芥菜要苎麻套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最高,可作为南方坡地成龄麻田套作的最佳模式,其次为小白菜要苎麻,莴苣要苎麻、榨菜要苎麻和雪里蕻要苎麻模式较好,产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2006年6月21日下午,沅江市黄茅洲镇常青村村民忙着送售苎麻。目前,益阳市种植的4万公顷苎麻第一季麻(头麻)基本收割完毕。头麻667平方米平均产量65公斤左右。现农民的头麻出手价每公斤为7.6元~7.8元,与2005年同期相比,每公斤苎麻价格降低0.7元左右。头麻上市麻农忙@宁党保  相似文献   

5.
苎麻剥刮质量与收获时间、收获天气、扯剥技术、浸水时间和剥麻机具使用等密切相关。要提高苎麻质量,必须严把剥刮关。1.适时收获科学的收获时间为:头麻芒种边(6月上旬),二麻立秋前(8月上旬),三麻霜降前(10月下旬)。2.选择晴天收麻收苎麻要择晴天,且当天收获当天晒干。这样的麻  相似文献   

6.
以苎麻品种中苎2号为材料,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钾配施对苎麻植株鲜重及原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苎麻植株鲜重和原麻产量大小均为头麻>三麻>二麻;苎麻植株原麻干重与植株鲜重比为二麻>三麻>头麻;植株鲜重和原麻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运用DPSv7.05软件分析得出"中苎2号"植株鲜重的最优氮钾配比为:N 20 kg/667m2,K20 27.071kg/667m2;原麻产量的最优氮钾配比为:N 17.92 kg/667m2,K20 27.071 kg/667m2。  相似文献   

7.
苎麻是大竹县特有的传统经济作物,栽培面积占全国苎麻面积的20%左右,占四川省苎麻面积的60%。但由于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苎麻加工产品销量锐减,企业停产,致使原麻价格陡降,麻农积极性低下,苎麻改种现象突出。为此,大竹县苎麻技术推广站针对当前实际情况,采取多种综合套种作物攻关试验,增加麻农收入,确保苎麻面积稳定,提升中国苎麻之乡的形象。现将试验示范攻关情况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8.
由于去冬今春我县苎麻在越冬期间遭受了罕见的持久冰冻灾害,麻蔸龙头根上的芽孢基本被冻死.为了实现头麻高产稳产,现就苎麻头麻管理事项提出如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苎麻是我国的主要纤维作物之一,麻农收获后的麻杆用来栽培食用菌,既可以增加麻农收入,又可以开辟食用菌原料来源.其技术要点为:  相似文献   

10.
苎麻是我国的主要纤维作物之一,麻农收获后的麻杆用来栽培食用菌,既可以增加麻农收入,又可以开辟食用菌原料来源。其技术要点为:  相似文献   

11.
苧麻栽培历史悠久的貴池县广大麻农,历年都采用栽种根、栽脚麻这种无性繁殖法,发展苧麻,扩大苧麻栽培面积。該县现有的二千七百多亩麻园,绝大部分都是利用这种办法发展起来的。1963年盛产苧麻的社队,又利用这种办法,扩大了苧麻面积,如茅坦公社汀洲大队采用栽种根的办法扩大了九十多亩,里山公社齐山等五个大队都利用头麻的脚麻移栽了三十四亩。为什么麻农都喜欢用这种办法来发展苧麻呢?据調查,它的优点是,技术簡单易行,人人能做;种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活率高,发展快;花工少(每栽一亩种根或脚麻只需四至六个工),成本低,收效快(当年可牧一到二季)。怎样才能利用这种无性繁殖法,达到发展快、收效大、产量高、品质好呢?麻农的主要經驗是:  相似文献   

12.
应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镉对苎麻生长发育、品质以及器官含Cd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镉含量在100mg/kg以下对苎麻产量无影响,当土壤Cd含量达到400mg/kg时原麻减产14.5%。Cd在苎麻植株各部位含量:根>茎叶>籽实;在茎叶中含量:皮屑>麻皮>麻骨>原麻。不同麻龄苎麻根和茎叶镉特性表现为镉含量:三龄麻>二龄麻>一龄麻。同龄苎麻三季差异为头麻>三麻>二麻。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玉米——苎麻套栽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苎麻是达州市最具特色的经济作物,居我市八大特色农业产业之首。2007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苎麻价格悄然下降,严重影响我市苎麻产业的发展。为稳定我市苎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市产业化办公室制定了淘汰老龄、劣质麻园,更新品种,发展优质苎麻的思路。但新栽麻园产值低,麻农不愿种植。在这一背景下,达州市农科所碰用景新成果,将多项技术集成,组装睃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即马铃薯、玉米、苎麻套作种植模式,2008年在达县碑高乡实施了“干亩芒麻高产高效技术示范”项目,取得了锟著的增产增收效果。现将这一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阳新县苧麻生产,在一般年景,二、三麻产量都比头麻低,二麻产量约为头麻产量的60%,三麻产量约为头麻产量的40%,可是在个别年份,如果7、8、9月间雨水充足调匀,二廊产量可超头麻,三麻产量可赶头麻。看来二麻和三麻低产的基本原因,是由于生长期间雨水不足所致。因为苎麻生长期间天旱,施下的肥料很难溶解为根部吸收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实用技术》2013,(8):13-14
中国古代种植的麻类作物,主要是大麻和苎麻;苘麻、黄麻和亚麻居次要地位。大麻、白叶种苎麻(又称中国苎麻)和苘麻原产中国。大麻至今还被一些国家称为"汉麻"或"中国麻",而苎麻则被称为"中国草"或"南京麻"。1、起源和传播中国利用和种植麻类作物的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有纺织麻类纤维用的石制或陶制纺锤、纺轮等。浙江吴兴钱山漾新  相似文献   

16.
农艺措施对湘北红壤丘岗区苎麻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湖南苎麻生产从平原湖区向山丘区的战略转移,对湘北红壤丘岗苎麻高产农艺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麻园冬培,二麻、三麻麻园行间深中耕+覆盖,头麻在5月31至6月5日,二麻7月26~31日,三麻10月20~25日收获有利于促进全年三季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17.
市场信息     
市场信息四川苎麻、白蜡销售疲软,蓑草畅销价扬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吴灵苎麻、白蜡、蓑草都是四川省主要农副产品,今年都是增产趋势,价格有升有降,销售除蓑草热销外,芒麻销售疲软,白蜡也不够理想。苎麻主产大竹,今年头麻上市价格大幅度下降。下跌的原因主要是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来自全国主要苎麻产区的基因资源光合作用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显著影响苎麻田间净光合强度(Pn)的因素,头、二、三麻依次减少;其中胞间CO_2浓度、叶室CO_2浓度、气孔阻力和气孔导度对三季麻Pn均有显著影响,而蒸腾强度对头、二麻Pn,叶温对二、三麻Pn有显著影响。(2)经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各季麻Pn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这些方程对Pn的回归拟合结果,头、二、三麻平均误差率分别为3.35%,1.46%和3.30%。(3)季内各基因型问Pn差异显著,季间Pn则三麻>二麻>头麻;Pn与原麻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n与单纤维支数相关不显著。头、二、三麻Pn均较高的资源有:浏阳“鸡骨白”、邻水“牛皮麻”、邻水“红顶家麻”、“园青6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19.
以光钝感全雌性苎麻(简称NC苎麻)材料为毋本,用环剥法诱导通常在短日下才开花的雌雄同苎麻(简称SM苎麻)开雄花,组配NS组合。对6个NS组合与一个品种(细叶绿,CK)的研究,初步表明:NS组合的最大优点是纤维品质特优,头麻(1993)均在2000m/g以上,三麻(1992)有5个组合超过1800m/g的优质标准;纤维产量的对照优势率最高为60.6%;植株高大,但茎数扳少;株高整齐度比无性繁殖的对照差,但其与产量几乎无相关;多数NS组合头麻有部分植株现雄蕾、散粉,亦有头麻不现蕾、散粉的组合。  相似文献   

20.
苎麻是达县第一大优势经济作物,是种麻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去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影响,苎麻产业化发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况.对此,本文认真分析了苎麻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推动苎麻产业化发展走上正常发展轨道,为麻农增收带来真正的实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