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草鱼四大病防治方法福建省水产研究所陈维荣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及肠炎病统称为草鱼四大病,是草鱼的多发病,尤以病毒性出血病危害最为严重。一、病毒性出血病1.症状(1)红肌肉型:病鱼体色发黑或暗红,无明显出血疗状:肌肉呈占状或块状出血,严重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草鱼"新三病"即烂鳃、肠炎、赤皮病等并发痖、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的主要症状和防治方法,以期为草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养殖草鱼具有饲料成本低、价格较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草鱼本身也具有肉质细嫩、肉刺少、生长快等优势,是一个优良的主养、配养品种,广大渔民乐于养殖。但草鱼养殖常会发生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等常见性疾病,处理不好会令养殖户蒙受一定损失。现将这几种草鱼常见的疾病症状识别与治疗方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淡水渔业产量居世界首位,但鱼类病害却日益增加,严重威胁着渔业的发展。现对我国淡水鱼类疫病及防治作一简要的综述,以供渔业生产参考。(1)传染性鱼病及防治病毒性鱼病已知32种。损失严重的有传染性胰腺坏死病(IPN)、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VHS)、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ZHE)、鲤春病毒血症(SVC)、河鲶病(CC)、鱼红细胞坏死病(PEN)、草鱼出血病(CTHD),我国以草鱼出血病危害最重。草鱼出血病临床有三种类型:红肌型、红鳍红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发病草鱼进行观察、解剖,发现发病草鱼是由病毒性出血病病毒引起,而非细菌性出血病,采用微碱性池水及抗病毒疗法后,病鱼恢复健康,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21,(8)
正草鱼出血病是一种传染快、死亡率高、养殖鱼类的常见传染性疾病,危害极大,养殖场(户)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防控工作。1.主要症状一旦感染草鱼出血病,病鱼主要症状大多表现为体表出血,红身,出血位置不定,游动无力,食欲减退,部分病鱼可能并发肠炎等症状,常可分为病毒性出血病和细菌性出血病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草鱼"新三病"即烂鳃、肠炎、赤皮病等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的主要症状和防治方法,以期为草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由草鱼呼肠孤病毒感染引起,是对草鱼养殖危害最严重的疾病。本文从典型症状、组织病理学特征、基因型、病因等方面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期为草鱼健康养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草鱼苗在不同时期口服出血病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从草鱼开口至第42天,投喂用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胞疫苗制成的特异性饵料,对预防草鱼出血病有一定效果,且以早期投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草鱼以其肉质细嫩,个体大,肌间刺少而备受消费者喜爱。但草鱼在养殖过程中的“四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制约着草鱼养殖业的发展。长期的生产实践表明,免疫注射技术是目前解决草鱼“四病”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草鱼常发生疾病,主要是"老三病",即肠炎、赤皮病和烂鳃病。但是近年来肝胆综合征、出血病和细菌性感染的综合性疾病,成为草鱼的"新三病",给草鱼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现将草鱼发生"新三病"的原因和预防治  相似文献   

12.
草鱼“四病”,即草鱼肠炎病(烂肠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的合称。因其常见、多发、并发、暴发,对草鱼的危害很大,故使养鱼户十分烦恼。现介绍一种用清凉油治疗草鱼“四病”的方法,供养殖户参考。用药剂量视池塘中捕鱼的数量及发病的程度,每亩水面(与水深无关)  相似文献   

13.
鱼苗鱼种池发生草鱼出血病,在尚未进行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免疫的情况下,笔者采取“三黄一苦”粉剂及“四黄合剂”治疗草鱼出血病,数年来收到良好的效果。早期治疗,草鱼成活率可达60%以上,晚期治疗,亦可挽救病轻的草鱼。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即赤皮、烂鳃、肠炎发展为“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  相似文献   

15.
张言 《当代农业》2009,(1):44-45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即赤皮、烂鳃、肠炎发展为“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  相似文献   

16.
病原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是由草鱼呼肠弧病毒及草鱼小RNA病毒感染引起,因病毒有毒物质等代谢产生内毒素、溶血素,致使鱼患败血症、毒血症造成出血.  相似文献   

17.
试验分析发现,接种了草鱼"四联"疫苗的试验组与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草鱼的"四病"发病率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显著,试验组的成活率与平均单产比对照组分别高26.13个百分点、7555.1kg/hm2。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草鱼出血病冻干细胞疫苗与细菌性"三联"灭活疫苗可有效地提高草鱼对"四病"的抵御能力,是提高草鱼成活率、单位产量及养殖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草鱼易贪食,容易生病,养殖过程中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俗称草鱼"四大病"。特别是草鱼出血病,是一种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对草鱼鱼种的生产影响大。一、草鱼出血病1.流行特点1危害对象: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二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达70%~80%。  相似文献   

19.
草鱼生长速度快、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其养殖规模居中国所有养殖鱼类首位。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感染引起,是危害草鱼养殖最严重的疾病。该病发病期长,传染性强,防治困难,无特效药,一旦发病,其死亡率可达80%以上。本文从典型症状、组织病理学特征、基因型、病因等角度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剖析,并就该病的生态预防、免疫预防提供参考建议,对推动草鱼健康养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池养草鱼病害频发,且草鱼疾病的发生呈现季节性强、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同时也由过去的单一疾病向综合性疾病方面发展,但无论疾病怎样发生,引起草鱼大量死亡的无外乎草鱼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以及由寄生虫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性疾病,如烂鳃、赤皮、烂尾、肠炎病等。因此,对草鱼疾病的治疗要坚持"防重于治、加强内服、准确诊断、对症下药"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