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活体外消化率测定和绵羊饲养试验,研究了2%尿素与氢氧化钙复合处理对小麦秸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中氮保留率直接受氢氧化钙的影响(P〈0.01),氢氧化钙大于6%时,氮保留率可达到98%。2%尿素和氢氧化钙复合处理,氢氧化钙为4%时,提高营养价值效果与单纯6%尿素处理相当;氢氧化钙为6%时,效果与4%NaOH处理相当。羊的饲养试验表明,2%尿素和6%氢氧化钙复合处理小麦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复合化学处理对麦秸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采用氧化钙(不添加和按麦秸风干重的2%、4%添加)-尿素(不添加和按麦秸风干重的2%、4%添加)-氯化钠(不添加和按麦秸风干重的0.5%、1%添加)复合处理麦秸,通过对麦秸处理前后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以及利用体外产气法对复合化学处理的麦秸进行了产气性能和降解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只添加氧化钙和氯化钠而没有添加尿素的处理组出现了发霉状况,添加尿素的各处理组良好;添加尿素的复合化学处理组的粗蛋白(CP)水平显著高于未添加尿素的试验组和原料组(P0.05),复合化学处理组的有机物降解率(OMD)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2%氧化钙+4%尿素+1%氯化钠共同处理是最适宜的麦秸复合化学处理法。  相似文献   

3.
试验用尿素-氧化钙-氯化钠复合处理玉米秸和油菜杆,测定其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并利用体外产气法进行了复合化学处理玉米秸和油菜杆的降解率测定.试验中氧化钙按秸秆风干重的2%、3%和4%添加,尿素按秸秆风干重的4%添加,氯化钠按秸秆风干重的1%添加.结果表明:与原料组相比,复合化学处理各组可显著提高秸秆中CP和Ash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NDF、ADF含量(P<0.05).复合化学处理组的玉米秸和油菜杆干物质降解率(DMD)和有机物降解率(OMD)均显著高于原料组(P<0.05).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说明:在该试验条件下,3%氧化钙+4%尿素+1%氯化钠是玉米秸复合化学处理的最佳添加量;4%氧化钙+4%尿素+1%氯化钠是油菜杆复合化学处理的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4.
分别用4%尿素、4%尿素 4%氢氧化钙处理芨芨草,试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钙尿素复合处理剂可极显著(P<O.01)提高芨芨草粗蛋白含量,比对照组提高142.61%,增加5.79个百分点。NDF舍量比对照组降低11.51%(P<0.01)。钙含量比对照组提高1.92倍(P<0.01)。4%尿素处理芨芨草后.芨芨草DM中CP含量比对照组增加145.81%(P<0.01)。氢氧化钙尿素复合处理芨芨草后.可分别提高芨芨草DM、OM、NDF有效降解率55.08%、62.04%、28.89oA(P<0.01)。4%尿素可分别提高芨芨草DM、0M、NDF有效降解率46.61%、50.87%、18.80%(P<0.01)。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 0 5 %过硫酸钾 (B)、1 %过硫酸钾 (C)、2 %过硫酸钾 (D)、4 %尿素 (E)处理麦秸 ,A为对照组 ,水分调至 4 5 % ,密封保存 2 0d ,然后利用瘤胃尼龙袋法测定麦秸有效降解率 ,分析相关营养指标。结果表明 ,过硫酸钾可显著降低 (P <0 0 5 )NDF含量 ,B、C、D三个处理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 3 2 0 %、6 90 %和 1 0 79% ;4 %尿素处理麦秸后 ,麦秸DM中CP含量极显著 (P <0 0 1 )提高 ,比对照组提高 1 63 1 9% ,NDF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 ,比对照组降低 5 3 8%。用过硫酸钾处理麦秸 ,可极显著地 (P <0 0 1 )提高麦秸DM、OM、NDF有效降解率 ,以 2 %过硫酸钾处理麦秸效果最好 ,可分别提高麦秸DM、OM、NDF有效降解率 2 9 5 9%、3 0 76%和 3 0 5 7% ;4 %尿素可极显著地 (P <0 0 1 )提高麦秸DM、OM、NDF有效降解率 ,分别提高 2 6 73 %、2 7 2 9%和 1 1 74 % ;2 %过硫酸钾稍优于 4 %尿素处理麦秸的效果 ,二者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在提高NDF降解率方面 ,2 %过硫酸钾极显著(P <0 0 1 )优于 4 %尿素处理麦秸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抽检的基本情况本季度抽检兽药产品3653批,合格2797批,合格率76.6%.比二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生产环节抽检611批,合格率97.5%,比二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经营环节抽检2688批,合格率72.1%,比二季度下降2.1个百分点;使用环节抽检344批,合格率74.0%,比二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水产川兽药抽检68批,合格率85.3%,比二季度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利用瘤胃尼龙袋法测定在不补饲和补饲糖蜜-尿素舔砖2种情况下,稻草、甘蔗叶、玉米秸3种秸秆营养成分在水牛瘤胃中停留48h后的降解率。结果表明:补饲糖蜜-尿素舔砖可使稻草、甘蔗叶、玉米秸的干物质降解率比不补饲时分别提高10.3%、9.8%、9.2%,差异显著(P<0.05);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分别提高11.2%、9.9%、8.6%,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降解率差异不明显(P>0.05),但有提高趋向。说明补饲糖蜜-尿素舔砖能提高秸秆的瘤胃降解率,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分别用0%(A)、4%氢氧化钙(B)、4%氢氧化钙+41%食盐(C)、4%氢氧化钙+2%食盐(D)处理稻草,水分调至45%,填紧压实,密封保存于贮罐内1个月,然后用瘤胃尼龙袋法测定稻草有效降解率,分析相关营养指标。试验结果表明,B、C、D可极显著(P<0.01)降低稻草DM中NDF、ADF含量,分别平均降低11.67%、13.18%;极显著提高(P<0.01)DM中Ash,Ca含量,分别平均提高28.84%、6.06倍。氢氧化钙与食盐结合(C、D组)复合处理稻草,与A组对比,可极显著地(P<0.01)提高DM、OM、NDF有效降解率,分别平均提高43.30%、44.32%、20.48%。C、D组与B组对比,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DM、OM、NDF有效降解率,表明复合处理效果优于单独用氢氧化钙处理稻草的效果,有效降解率随着食盐添加量的提高而提高,表明食盐对提高稻草营养价值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SKT-复合饲用蛋白,鱼精粉+鱼粉,鱼粉对蛋种鸡生产性能和种蛋孵化率等方面的影响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蛋种鸡饲料中100%用SKT-复合饲用蛋白替代进口鱼粉,其生产性能,饲料报酬,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都比鱼粉饲料高,平均产蛋率分别为83.38%和78.84%,饲料报酬提高8.26%,受精蛋孵化率提高1.34个百分点,健雏率提高1.26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提高17.7%。  相似文献   

10.
麦秸日粮营养补添对绵羊全消化道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体重为1942±183kg的9月龄甘肃高山细毛羊36只,按体重、性别等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9只。试羊单圈单饲,自由采食粉碎麦秸,定量饲喂各组补添料150g(补添料量占日粮总采食量的30%以下)。在饲养试验的第32d,进行6d全收粪法消化试验。组别与补添料型为麦麸组、亚麻饼组,亚麻饼+鸡粪组,鸡粪+酒糟组。试羊每天结果表明冬季饲喂小麦秸的绵羊,经补添亚麻饼型和亚麻饼+鸡粪型补添料后,6种主要营养素的消化率显著提高到50%以上,其中亚麻饼组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消化率提高幅度较大,分别比麦麸组提高1176和1195个百分点(P<001),相对提高236%和255%;亚麻饼+鸡粪组CP、NDF消化率分别比麦麸组提高101%、131%(P<005);2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纤维(C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率分别比麦麸组提高677~958个百分点(P<001或005)和384~616个百分点(P<005除DM;P>005),2组6种养分消化量均分别比麦麸组显著提高(P<001或005)。鸡粪+酒糟型6种养分的消化率均低于麦麸型44%~84%(P>005)。证明,在黄土高原冬季严酷生境和较低经济条件下,采用亚麻饼等当地廉价、低质氮源作补添,通过提高全消化道主要养分消化率来提高绵羊对麦秸日粮的利用是可行和实用的。经适宜营养平衡补添后,采食麦秸绵羊出现CP和NDF消化率同步提高效应,说明在低量补添条件下,氮源补添,尤其是瘤胃易降解和富含脂肪的氮源补添,更有利于平衡麦秸的营养缺乏,从而刺激纤维物质的消化和提高NDF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1.
NaOH treated (T) or untreated (UT) barley straws were supplemented either with protein (P) or with concentrates based on maize (M) or beet pulp (BP) at rates of 25 or 50% of the diet. Each of the 8 diets was fed to 8 sheep near ad libitum and near maintenance. Energy balances were determined by indirect calorimetry. Straw and feed intakes were doubled by the alkali treatment (P, BP25 and BP50 diets) or increased by 83% (M25 diet) and 63% (M50 diet). Near maintenance, energy digestibility (dE) and metabolizability (q) of the straw were improved by 36% and 40% respectively in the P diet and by 28% and 25% on average in the other diets. Ad libitum feeding reduced energy digestibility of treated straw by 11% and metabolizability by 5% on average in the BP25, BP50 and M25 diets; in the case of the M50 diet dE of the T straw was depressed by 30% an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alkali treatment was suppressed. The efficiency of metabolizable energy (ME) of the treated straw diets for maintenance was also raised by 9% (P diet) to 3% (M50 diet) and the corresponding net energy content of the treated straw was increased by 58 to 30%. ME efficiencies of the diets for fattening ranged from 44.0 to 52.8%. Energy retention of sheep was considerably increased by the alkali treatment of straw, whereas their maintenance requirement could not be met by the untreated straw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25% concentrate.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稻草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尿素、秸秆发酵活干菌、复合酶处理稻草,并检测处理前后营养成份、降解率、感官评定、适口性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处理后各处理组的CP(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3%,15.6%及11.8%;CF(粗纤维)含量分别下降4.0%,11.2%和21.8%,其中活干菌发酵对CP稻草含量提高较大,饲用复合酶处理使CF含量下降幅度较大。同时,对各处理组DM(干物质)、NDF(中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测定发现,各处理组DM,NDF及ADF降解率均有一定提高,其中以活干菌发酵处理效果旯好,其DM、NDF及ADF降解率分别达40.90%、33.83%及34.24%。在感官评定、适口性方面,除氨化处理有刺激性气味外,其它两处理组具有较浓的酸香味且家畜喜欢采食。  相似文献   

13.
用袋装法氨化风干小麦秸来探讨尿素比例一定时不同含水量对氨化效果的影响。氨化处理过程以小麦秸含水量的不同设7个处理组,它们分别是:含水量为20%(处理Ⅰ)、25%(处理Ⅱ)、30%(处理Ⅲ)、35%(处理Ⅳ)、40%(处理V)、45%(处理Ⅵ)和50%(处理Ⅶ)。氨化时的温度为20—25℃。经过21d的氨化,调制出7种含水量不同的氨化小麦秸,对其进行感官鉴定和营养成分分析并与未氨化小麦秸作对照。结果表明,尿素氨化风干小麦秸秆时30%~45%的含水量氨化效果好,感官品质好,且CP提高幅度和NDF降低幅度均较大。表明河西地区用尿素(3.5%)氯化风干小麦秸秆最适宜的含水量为30%一45%。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降解纤维素酶进行青贮发酵处理,分析其对水稻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旨在实现农作物秸秆的高效降解,提高其营养价值。设青贮对照(S组)、复合酶制剂处理(C组)、果胶酶+漆酶处理(PL组)、复合酶制剂+果胶酶+漆酶处理(CPL组)和原料(M组),各组采用袋装真空青贮。室温贮藏45 d后取样,采用实验室检测方法、苯酚硫酸法、4,4'二羧酸-2,2'-喹啉(BCA)法、近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和伊红美兰法分析不同酶或酶组合处理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及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与S组相比,PL组、C组及CPL组的乳酸(LA)含量显著增加(P0.05),p H、氨态氮/总氮及乙酸、纤维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CPL组、C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S组相比,PL组青贮水稻秸秆的聚合度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达30.26%,分子间氢键结合力减弱,结晶度与比表面积无显著变化(P0.05);C组青贮水稻秸秆聚合度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达27.11%,分子间氢键结合力减弱,结晶度与比表面积无显著变化(P0.05);CPL组青贮水稻秸秆的聚合度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达56.32%,分子间氢键结合力减弱,有降低结晶度和增加比表面积的趋势(P0.05)。综上,CPL组降解纤维组分的效果最理想,能有效地破解细胞壁中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复合结构,将纤维素降解为可利用的糖,提高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营养含量,降低聚合度及结晶度,增大比表面积,从而提高秸秆的可消化性及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厌氧碱化处理对新鲜麦秸感官指标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为秸秆饲料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将新鲜麦秸分别用2.5%碳酸氢钠、4%尿素以及2.5%碳酸氢钠+4%尿素(复合处理)厌氧处理,时间为10、20、30、40、55、70 d,分析不同处理对麦秸感官指标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氢钠组有霉变现象,尿素组及复合处理组感官指标良好;尿素组、复合处理组较碳酸氢钠组极显著提高了粗蛋白(CP)含量(P0.01),复合处理组极显著高于尿素组(P0.01);尿素组和复合处理组较碳酸氢钠组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半纤维素(HCEL)含量(P0.01),复合处理组的效率优于尿素组;3种处理对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纤维素(CEL)影响较小。综上可知,碳酸氢钠-尿素复合处理鲜麦秸可改善秸秆营养品质,提高尿素处理秸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荞麦秸秆经不同酶活纤维素酶处理对其发酵前后纤维结构、营养成分、微生物数量以及滩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酶处理试验,第2部分为饲养试验.酶处理试验共设计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未经酶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I组(纤维素酶I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Ⅱ组(纤维素酶Ⅱ处理的荞麦秸秆),每组3个重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添加剂对汽爆玉米秸秆发酵品质与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干黄玉米秸秆为原料,经蒸汽爆破处理后,添加Sila-Max、Sila-Mix、纤维活性菌(活性菌)进行密封发酵,以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为对照(CK),发酵60 d后取样分析不同处理秸秆营养成分、发酵品质以及微生物数量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添加剂处理下汽爆玉...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添加剂对汽爆玉米秸秆发酵品质与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干黄玉米秸秆为原料,经蒸汽爆破处理后,添加Sila-Max、Sila-Mix、纤维活性菌(活性菌)进行密封发酵,以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为对照(CK),发酵60 d后取样分析不同处理秸秆营养成分、发酵品质以及微生物数量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添加剂处理下汽爆玉米秸秆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和粗灰分(crude ash,Ash)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汽爆前干黄玉米秸秆相比,青贮后的汽爆玉米秸秆CP含量提高了2.01~2.05倍,NDF和ADF含量则分别降低了18.16%~20.17%和2.38%~3.94%,淀粉含量活性菌组最高,与Sila-Max、Sila-Mix组无显著差异(P>0.05).2)发酵过程中,活性菌组、CK组出现霉变情况,霉变量分别达5.07%和7.75%,而其余处理组未出现霉变现象.3)活性菌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Sila-Max组汽爆玉米秸秆的乙酸、丙酸、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4)不同添加剂处理下,发酵后汽爆玉米秸秆中微生物数量出现不同变化,乳酸菌数量Sila-Max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好氧细菌和梭菌数CK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但与Sila-Max组无显著差异(P>0.05);霉菌在Sila-Max、Sila-Mix组均未检测到,在CK组和活性菌组中分别达3.17和3.47 lg cfu·g-1.5)主成分与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Sila-Max(0.55)>Sila-Mix(0.42)>活性菌(0.41)>CK(0.20).综上,不同添加剂发酵处理对汽爆玉米秸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有一定影响,活性菌虽能增加乳酸含量,但在抑制有害微生物,防止霉变方面有所欠缺;Sila-Max可以提高乳酸菌、乙酸、丙酸含量,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防止霉变,并具有抑制二次发酵的潜力;Sila-Mix能够提高汽爆玉米秸秆乳酸菌数量,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防止霉变.综合主成分与隶属函数得分,汽爆玉米秸秆青贮时添加Sila-Max综合表现最优,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孙海奎  李有业 《青海草业》2006,15(2):11-12,18
对小麦秸秆进行氨化和微贮处理、分析,发现氨化麦秸CP含量高于未处理麦秸255.80%(P>0.05),微贮麦秸CP含量无大的变化,其含量同未处理麦秸;微贮后的半纤维素含量低于未处理麦秸27.10%(P<0.05),低于氨化麦秸15%(P>0.05),氨化麦秸的半纤维素含量低于未处理麦秸14%(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氨化麦秸和微贮麦秸均低于未处理麦秸(P>0.05),但酸性洗涤纤维(ADF)又高于氨化麦秸和未处理麦秸(P>0.05)。  相似文献   

20.
探索全膜双垄膜下秸秆还田添加腐解剂对旱地耕层土壤碳氮积累及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2015-2017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庄浪试验站,实施了以常规种植(CP)、常规种植+秸秆还田(CPS)、常规种植+秸秆还田+腐解剂(CPSD)、全膜双垄种植(FMRF)、全膜双垄种植+秸秆还田(FMRFS)和全膜双垄种植+秸秆还田+腐解剂(FMRFSD)为处理的田间定位试验。测定了耕层0~30 cm土壤有机质(SOM)、土壤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和速效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土壤容重(BD)和土壤pH,计算了耕层秸秆固存率(CSE)和碳氮积累量。结果表明,FMRFSD通过改善水热环境协同秸秆微生物腐解剂生产增效作用,加速了还田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产生的有机物抵消了土壤有机氮矿化损失,释放的养分补充了作物生长对土壤养分的消耗;改善后的水热肥条件又促进作物旺盛生长,使更多的有机物(落叶、根茬)回归土壤,从而显著促进了耕层SOC和TN的积累、提高了土壤TN、TP、TK和AN、AP、AK的含量,尤其是显著提高AP和AK的含量(P<0.05)。与CP比,FMRFSD 3年累计固存了41.17%的秸秆碳, 耕层年均增加SOC和TN贮量0.79 mg C·hm-2和0.04 mg N·hm-2;使耕层TN、TP、TK和AN、AP、AK 含量提高了0.05、0.03、3.05 g·kg-1和10.80、8.90、101.50 mg·kg-1,相应地增加了6.87%、6.94%、15.28%、10.24%、56.69%、55.34%。同时,FMRFSD使土壤BD和pH值分别降低了3.9%和0.2%。土壤碳氮贮量、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增加以及土壤BD和pH 值的降低,增加了土壤供肥能力、改善了土壤结构和性状,从而显著提高了肥力。因此,FMRFSD是适合当地的最有效的农田碳氮库土壤肥力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