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 2 0 0 2 - 2 0 0 3年在天祝县种植荷兰豆的实践经验 ,从土壤及茬口选择、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适期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提出了适合天祝县推广的荷兰豆高效栽培技术 ,应用此项技术其鲜荚产量最高可达 2 2 5 0 0 kg/ hm2 ,产值达 4 .80万元 / hm2 ,纯收益达 4 .38万元 / hm2。  相似文献   

2.
荷兰豆属豆科一年生或两年生攀缘草本植物,为豌豆属栽培豌豆的变种,2013年天祝县栽培面积达2 000 hm2,平均产量15 000 kg/hm2,产值60 000~120 000元/hm2,所产豆荚品质高、商品性好,受到各地市场的青睐。由于独特的气候资源加之严格的生产管理,创建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荷兰豆)标准化生产基地于2013年9月通过了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实地验收,批准天祝县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荷兰豆)标准化生产基地,现将其标准化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科研单位、技术协会的技术支撑下,研究探索出“荷兰豆/乌塌菜—豇豆—青花菜”万元高效种植模式,并以“订单”方式解决了原料供给和农民产品销售问题,避免了“丰产不丰收”的现象.该模式复种指数350%,已示范340 hm2,平均年总产量达47685 kg/hm2,年产值在225000元/hm2以上,种植成本约68000元/hm2.  相似文献   

4.
仙游县农技人员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探索出超级稻(早稻)—荷兰豆(反季节栽培)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五年累计推广超2 000 hm2。该模式下,早季超级稻产量达600 kg/亩,秋冬季荷兰豆嫩荚产量达1 t/亩以上,每亩纯收入达3 000~5 000元,最高可达7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兰州市的科技术人员结合永登县庄浪河川灌区、榆中县宛川河灌区、引大灌区等具有灌溉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优势,在大量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玉米套种荷兰豆栽培技术。该模式玉米产量可达11 475.4 kg/hm2,产值18 361.5元/hm2;荷兰豆产量13 872.0 kg/hm2,产值27 744.0元/hm2,具有明显的增收效果。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6.
430 g/L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小麦上进行430 g/L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各剂量对小麦未发生药害,对小麦安全。在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开始用药,间隔7 d,连续施药2~3次,适宜用量为430 g/L戊唑醇悬浮剂有效成分64.50~96.75 m L/hm2(制剂量150~225 m L/hm2)。  相似文献   

7.
郭庆 《现代农业科技》2007,(8):27-27,32
荷兰豆—甘薯栽培模式四年八熟年平均产值3.07万元/hm2,年净产值1.90万元/hm2,比同期油菜—中稻模式和闲—稻—稻模式分别提高1.42万元/hm2、1.30万元/hm2和1.00万元/hm2、0.78万元/hm2。荷兰豆成驹30栽培要点为: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适时播种,适当稀植;控制草害,加强田间管理。甘薯高系14栽培要点为:双膜育苗;深沟高垄,施足底肥;适时扦插,合理密植;加强管理;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46%丁噻隆悬浮剂土壤残留1个月后对后茬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安全性.结果表明:在低剂量850 g/hm2(a.i)下,可以安全种植荷兰豆和花生;在中剂量1 700 g/hr2(a.i)下,可以安全种植荷兰豆;在高剂量2 550 g/hm2(a.i)下,菜心、菠菜、青菜和白菜均产生很严重的药害,不能种植,玉米和花生产生严重药害,不能种植,而对荷兰豆产生相对较轻的药害,最好不种植.  相似文献   

9.
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棉花-黑麦草种植系统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河北低平原区,利用浅层微咸水灌溉,对棉花-黑麦草一体化种植制度的效益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广泛分布的浅层微咸水灌溉棉花和黑麦草进行一体化种植,可较淡水灌溉的一体化种植节约淡水2 250 m3/hm2,效益提高430元/hm2;较棉花单作节约淡水750 m3/hm2,效益提高4 406元/hm2;同时,具有提高植被覆盖度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节水高效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0.
2003~2005年度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用油研7号、油研10号、油研8号等进行油菜撒播高产、高效的轻型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面积分别为3.41 hm2和100 hm2,平均单产分别达164.1 kg/667m2和133.2 kg/667m2。其中,2004年验收的10块地(测量面积合计0.685 hm2)的撒播油菜平均产量为158.9 kg/667m2,最高产量达210~230 kg/667m2;2005年验收各类田块19块(面积合计1.159 hm2),单产105~206.3 kg/667m2。除去人工(每个工按15元计)、牛工(每个工按30元计)、物资投入外,667m2纯收入达189.57元,单个劳动力的产值达35.83元,比同地育苗移栽分别高131.11元/667m2和17.83元/个,比当地传统的苦油菜(芥菜型)撒播栽培增收175.72元/667m2。  相似文献   

11.
肟菌酯·戊唑醇75%WG防治辣椒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肟菌酯·戊唑醇75%WG防治辣椒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apsici)的田间防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225g/hm2肟菌酯.戊唑醇75%WG药后2d和3d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2.3%和89.48%,显著优于对照药剂戊唑醇430g/L SC、苯醚甲环唑10%WP和代森锰锌80%WP;推荐剂量为10~15g/667m2。  相似文献   

12.
经4年试验示范推广,在冀东加苫加后土墙型冷棚中,摸索出甘蓝尖椒新品种及新栽培模式,即选用新品种甘蓝精选8398,尖椒冀冬35。精选8398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定植密度67 500株/hm2;冀冬35在11月下旬播种,单株定植,密度46 500株/hm2。试验表明:甘蓝精选8398平均产量54 225 kg/hm2,收获期集中在元旦、春节,比对照中甘11增产6 525 kg/hm2,增产率达12.03%,产值高29 520元/hm2;尖椒冀冬35平均产量78 430 kg/hm2,4月上旬采收,比对照朝研牛角椒提前25 d左右上市,增产19 530 kg/hm2,增产率达24.90%,产值高41 075元/hm2。该模式平均纯效益161 312元/hm2,比传统栽培模式高78 189元/hm2,在京、津、冀等北方地区有着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宁夏引黄灌区平罗县灵沙乡进行水稻旱直穴播不同生育期灌水量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实行全生育期控制灌溉,成穗数达453万穗/hm2,总颖花量达4.65亿朵/hm2,分别高于常规水管理9.83%、11.3%;各土层平均降盐率达7.18%,平均产量达10 203 kg/hm2,高于常规水管理21.3%;节约灌水320 m3/hm2,水分生产率提高5.91 kg/m3,纯收益提高480元/hm2,产投比3.02∶1.00,较常规水管理分别提高9.86%和13.52%,表现出良好的节水、降盐与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近50年河南省小麦育种工作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建国前,河南省小麦面积400万hm2左右,单产不足600 kg/hm2,20世纪50年代总产在400万t上下。50年代前期面积有了较快发展,最多曾达510万hm2(1955年),但由于病、虫、旱灾害频繁,单产始终徘徊在900kg/hm2以下,且面积不稳,一度不足400万hm2。60年代中期随着对农业的重视和生产条件的逐渐改善,总产达到450万t,70年代后,单产逐步上升,到1983年已突破3 000 kg/hm2,总产达1 456万t,面积恢复到430万hm2。90年代中后期,单产和总产均有较大发展,面积一度到480万hm2,单产达4 500 kg/hm2左右,总产达2 100万t左右,但由于连年丰收和…  相似文献   

15.
生物制剂四霉素控制水稻常发病害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经2次施药后,0.3%四霉素水剂900、1 200 m L/hm2防治纹枯病效果分别为53.07%、64.24%,5%四霉素·已唑醇水剂1 350 m L/hm2防效达94.49%,0.3%四霉素水剂450 m L/hm2+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0m L/hm2防效达89.91%,常用药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600 m L/hm2防效达93.59%;对稻曲病防效差于纹枯病防效,各处理防效趋势与纹枯病防效趋势相仿。总体看,0.3%四霉素水剂单剂防效不佳。  相似文献   

16.
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 sojae(Zehntner)]属潜蝇科害虫,为害大豆、豇豆、豌豆、四季豆等豆科作物。在仙游县过去几乎没有发生,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荷兰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种植面积达667 hm2),豆秆黑潜蝇在荷兰豆田严重发生,程度逐年加重。2001~2005年5年累计发生面  相似文献   

17.
低海拔地区脱毒马铃薯栽培密度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进行了海拔300m地区马铃薯的适宜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脱毒马铃薯的产量有较大影响,在品种和施肥水平相同的条件下,以种植7.5万穴/hm2的经济性状和经济效益最好,单产最高,达22849.5kg/hm2,收益达17482.5元/hm2,分别比4.5万、6万、9万、10.5万穴/hm2增加产值6945、4216.5、2181、8553元/hm2。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福建省在9~11月不同的播种时间对多花黑麦草株高、分蘖密度、叶片密度和枯黄叶比、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茎叶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克斯和海克里斯在9~10月中旬播种较适宜,全生育期均能刈割5次,茎叶比小于0.42,分蘖密度大于430个/0.3 m2,鲜草产量大于94 t/hm2,干草产量小于24.91 t/hm2。  相似文献   

19.
采用33%除草通防除马铃薯田间杂草试验结果表明,33%除草通乳油4 500 m l/hm2防效最好,株防效药后30 d达87.8%、药后50 d达95.7%,产量达29 589.75 kg/hm2,较对比药剂48%氟乐灵乳油1 800 m l/hm2处理的增产25.1%,较对照增产83.1%,且对马铃薯出苗、生长发育安全。  相似文献   

20.
限量灌水对水浇地冬小麦耗水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水浇地麦田选用抗旱多穗型小麦品种鲁农116,浇1~2次关键水,总耗水量2306.75 m3/hm2,平均小麦产量7866.8 kg/hm2,水分生产率达3.41 kg/m3,比充分灌溉大田少浇水2~3次,总耗水量降低1301.65 m3/hm2,水分生产率提高1.44 k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