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韦莉  彭方仁  王世博  谭鹏鹏 《园艺学报》2010,37(8):1303-1310
以蝴蝶兰‘V31’为材料,观察了花芽分化过程,比较了成花诱导和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内C/N、核酸及相关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蝴蝶兰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即分化初始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和合蕊柱及花粉块分化期。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在低温处理35 d达最大值;C/N值的2次高峰先后出现于处理15 d和30 d,进入花器官分化期,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C/N值均呈下降趋势。RNA和总核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处理15 d后持续增加,45 d后随着合蕊柱和花粉块的大量分化而迅速下降;RNA/DNA值在处理前30 d基本稳定,花芽萌出后急剧增长,而DNA含量的变化相对平缓。认为高水平的C/N有利于蝴蝶兰花芽的分化,RNA/DNA值(主要是RNA合成量)的急剧增长与植株由生理分化转向花芽形态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氮、锌营养与青花菜花球发育过程中核酸及钙调素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杨暹  李德明 《园艺学报》2001,28(4):312-314
 青花菜生长发育过程茎端DNA、RNA、总核酸( TNA) 含量在花序分化前逐渐上升, 分化时达到高峰, 分化后一度下降, 分化1 周时开始回升, 至花球膨大期达到小高峰,花球膨大后期逐渐下降。RNA/ DNA 比值于花序分化前急剧下降, 分化后进一步下降, 现蕾后花球发育膨大期间逐渐回升。茎端钙调素( CaM) 含量在花序分化前逐渐上升, 分化1 周时达到高峰, 花球发育和膨大过程中逐渐下降。氮( N) 、锌( Zn) 营养可促进核酸和CaM 的代谢, 但不同N、Zn 营养组合使核酸合成活力有所不同, 适宜的N 以及增施Zn 对CaM 的合成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氯酸钾诱导龙眼成花与叶片蛋白质及核酸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清西  李松刚 《果树学报》2004,21(3):278-280
用氯酸钾(KClO3)诱导龙眼成花及成花过程中成花母枝叶片蛋白质和核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KClO3诱导处理的植株能在60d左右开花,添加植物细胞分裂素(CTK)比单独使用KClO3对促进龙眼成花效果更明显;在成花诱导后,成花母枝叶片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在成花诱导期迅速增加,之后逐渐下降,而对照树蛋白质和核酸含量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其中RNA峰值出现比DNA晚10d左右;RNA/DNA的比值在成花后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在花芽形态分化前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橙树枝条环剥促成花时使总核酸及RNA保持高水平,RNA/DNA比值升高,对DNA无明显影响;喷赤霉素抑成花时总核酸及RNA保持低水平,RNA/DNA比值下降。留叶促成花与去叶抑成花相对比中,去叶抑DNA合成反使RNA/DNA比值上升,对RNA无明显影响,成花茎端组织分化明显,细胞中核酸含量比不成花茎端高;辅原套(At)和周围分生区(PZ)棱酸的活化与成花的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5.
国光苹果花芽分化期核酸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国光’苹果成花短枝和叶芽短枝的芽和叶片内核酸(RNA、DNA)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花芽分化过程中,花芽和叶芽的RNA和DNA的变化趋势在花芽分化前期(即生理分化期、初分化期、花萼期)基本相似,大都呈逐渐上升趋势。后期随着花器官的形成,动态曲线呈有升有降,即有积累和消耗,但花芽之变化幅度大于叶芽,而且,RNA一直保持较高水平,DNA则为较低水平。RNA比DNA变化幅度大。特点是在生理  相似文献   

6.
国光苹果花芽分化期核酸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对‘国光’苹果成花短枝和叶芽短枝的芽和叶片内核酸(RNA、DNA)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花芽分化过程中,花芽和叶芽的RNA和DNA的变化趋势在花芽分化前期(即生理分化期、初分化期、花萼期)基本相似,大都呈逐渐上升趋势。后期随着花器官的形成,动态曲线呈有升有降,即有积累和消耗,但花芽之变化幅度大于叶芽,而且,RNA一直保持较高水平,DNA则为较低水平。RNA比DNA变化幅度大。特别是在生理分化到花原基形成芽的转变时期,RNA花芽值高于叶芽和花叶值,而DNA花芽值则低于叶芽和花叶值,处于较低水平。RNA/DNA值花芽高于叶芽和花叶,分别为4.76±0.08、3.83±0.49、2.42±0.30。  相似文献   

7.
银杏雌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银杏雌花芽形态分化前的5月初,ZT,ABA处于高峰,iPAs的高峰晚20d出现;6月份,随着形态分化开始,ZT,iPAS和ABA的含量下降并维持低水平;11月开始落叶时ABA含量迅速上升。IAA在5月中旬出现峰值,进入6月形态分化开始后则在略低水平上波动,9月底开始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早熟青花菜品种清风青花菜103为试材,对5片真叶期的植株进行春化处理〔昼温/夜温=(17.3±1)℃/(9.3±1)℃〕,研究青花菜绿体春化过程中核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绿体春化后,青花菜体内的DNA、RNA和总核酸含量以及RNA/DNA的比值均比未经过春化处理的对照高,且均随着春化的进程而升高;其中RNA、总核酸含量和RNA/DNA的比值在春化完成前均开始迅速增加,而DNA含量则在春化作用结束时才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阳光玫瑰葡萄生长期花芽分化进程及相关生理分子水平变化,为葡萄生产调控及花芽分化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4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通过徒手剥离冬芽鳞片在体式解剖镜下观察冬芽形态结构变化,测定花芽分化过程中第5节位叶片内碳水化合物、矿质元素含量及冬芽内9个成花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南宁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在新梢6片展叶期时开始花芽形态分化,在末花期进入花序原基分化期。叶片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在花序原基分化期后显著升高。叶片P、K、Ca和Mg元素含量在花芽形态分化起始时下降,在花序原基分化后60 d时含量显著降低。冬芽中VvFT和VvSOC1基因在花芽分化起始时表达水平较高;VvLFY、VvAP1、VvFUL、VvAP2、VvAP3和VvAG基因均在花序原基分化期及花序原基分化期后80~100 d出现表达波峰,VvFLC基因在花序原基分化后60~100 d的表达水平较高。【结论】南宁地区阳光玫瑰葡萄花芽分化进程开始较早。生产上在果实膨大期和软化期前后应适当补充磷、钾、钙、镁肥,以促进果实发育、花序原基及其各级穗轴分化。VvFT和VvSOC1基因参与诱导始原基及花序原基分化,...  相似文献   

10.
从短枝停长到花诱导完成期间,分析了金冠苹果幼树短枝顶芽的RNA和DNA含量。结果表明:在花诱导期间,顶芽RNA含量呈双峰曲线,DNA含量呈单峰曲线,且DNA峰在RNA双峰之间;主干环切处理明显地提早和增加成花,使RNA水平在早期有所下降,提早和提高了RNA第二峰,还使DNA水平略有降低,RNA第一峰可能是生长点接受成花信息的最初反映;DNA峰标志着细胞的旺盛分裂和信息转录;RNA第二峰控制着成花的多少和迟早,是花诱导完成的决定因子;这次RNA峰过后一周,花诱导即告完成。  相似文献   

11.
巨峰葡萄实生苗阶段发育过程中核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桂友  沈德绪 《园艺学报》1991,18(4):362-364
实生个体的阶段发育包括不同发育时期和空间的生理生化变化。Kessler和Monse-llse(1961)研究了苹果、柑桔叶龄对其叶片中RNA含量及RNase活性的影响,均是成年树叶片的RNA水平高于幼年树,且随树龄而增加,与RNase活性随树龄而降低相一致。在豆梨、西洋梨、杜梨及英国常春藤上的有关研究亦有类似结果,成年组织与幼年组织的DNA水平差异不大,而RNA比值随实生个体的成熟而提高。这种有关代谢方面的研究在果树方面报道不多,在葡萄方面更少。本文对巨峰实生苗阶段发育过程中叶内遗传物质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材 料 与 方 法 1.自根苗 巨峰葡萄于1986年春播种于温室,株行距1.5×2.0m,一般肥水管理,未进行修剪。1988年末首次开花,此时取样分析。取样方法:以卷须首次出现节位和开花的最低节位作为两个基本节位Ⅱ和Ⅳ,在Ⅱ与Ⅳ的中点取Ⅲ,Ⅱ以下10节为Ⅰ,Ⅳ以上10节和20节分别为Ⅴ和Ⅵ,在这6个部位分别取发育中庸的营养枝中部叶片,洗净,去除粗叶脉。单株重复3次。取样节位为所取叶片在营养枝上的节位加该营养枝在主蔓上的节位。 2.嫁接苗 2年生白香蕉扦插苗于1986年冬盆栽,一般管理,未修剪。1987年3月基部留17cm剪断,所发新蔓于6月中旬留4—6片叶剪断进行嫩枝嫁接。  相似文献   

12.
许申平  张燕  袁秀云  崔波 《园艺学报》2020,47(7):1359-1368
以蝴蝶兰‘大辣椒’为试验材料,对花芽分化进程及期间光合特性和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蛋白及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芽长度为0、2、4、8、16和24 cm时,分别处于花芽分化初始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和花瓣原基分化期(16和24 cm)。蝴蝶兰叶片的净CO2吸收速率在花芽发育前期(0 ~ 4 cm)没有显著变化,花芽8 cm时显著降低。花芽中的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叶片,碳水化合物在花芽长度为4 cm时达到稳定水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花芽8 cm时达到叶片与花芽的平衡;赤霉素(GA)的含量在花芽2 cm时达到最大值,生长素(IAA)含量在花芽4 cm时显著升高,玉米素(ZT)含量在花芽8 cm时显著降低,而ABA含量在花芽发育的过程中并没有显著变化。由此可知,当蝴蝶兰花芽开始分化萼片原基(8 cm)时,光合生理及生化物质基本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此阶段的蝴蝶兰花芽已彻底完成成花分化。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粉色蝴蝶兰(KM 833)在两个不同条件下处理(处理组:人工气候箱日/夜温25℃/20℃;对照组:温室大棚生长条件)过程中叶片和腋芽中碳水化合物在叶与腋芽中的分配变化。结果发现对照的蝴蝶兰新叶开始时面积增长较快,但最后的叶面积的大小基本相同,处理组的单位叶面积干样质量在15 d后超过对照组;处理组蝴蝶兰叶片还原糖含量在20 d达到1个小高峰后下降,在30 d后开始急剧上升,至50 d达到最大值(31.08 mg·g-1DM),对照组的蝴蝶兰叶片还原糖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则较为恒定且缓慢地增长,腋芽中的还原糖含量则随时间而下降;两种处理蝴蝶兰叶片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随着时间的进程而逐步升高,处理组的蝴蝶兰腋芽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则在处理15 d内有个快速增加后缓慢下降,对照组腋芽的三类碳水化合物在处理期间处于上升趋势。无论在叶还是腋芽中,诱导组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对5个柑桔品种叶片矿质营养元素进行了测定,在年周期中呈现规律性变化。1月花芽形态分化期,叶片氮、镁含量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提出福建山地柑园土壤中盐基成分流失严重,叶片缺钙、镁、钾较普遍,需肥顺序是钙>镁>钾>磷>氮.  相似文献   

15.
GA_3对杨梅叶片木质素水平及其相关酶活性和成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荸荠种’杨梅小年树花芽孕育初期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活性首先达到高峰 ;之后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出现高峰。花芽孕育盛期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达到高峰 ,且与木质素积累到最大值相一致。花芽发端期间 ,POD活性和木质素水平均降低。GA3处理降低了花芽孕育期间PAL、PPO和POD的活性 ,导致木质素合成滞缓 ,抑制花芽发端和降低成花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