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规模化猪场生产母猪的死亡原因,利用某规模化猪场2015—2017年的死亡母猪记录,对月份、胎次、妊娠时间、生产阶段的死亡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差异显著性比较。结果显示,各胎次间的生产母猪死亡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3胎次母猪死亡率最高,占17.88%;妊娠期的母猪死亡率最高,死亡率为55.54%,并且对不同妊娠时间的死亡率进行分析发现,105~117 d (围产期)死亡率最高,为21.76%,极显著高于其他妊娠时间(P<0.01),85~94 d母猪死亡率最低,为4.52%;6,7,8,9月份生产母猪的死亡率显著高于5月份(P<0.05),其中6月份死亡率最高,5月份死亡率最低,其他月份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比日均温度图发现6月份温度开始升高。结果表明,母猪不同的胎次、生产阶段、妊娠时间及气温的不同都会影响母猪的死亡率,因此要加强对妊娠期特别是低胎次和妊娠后期母猪的护理,提高猪舍夏季降温系统的效率,减少高温对妊娠母猪的刺激。  相似文献   

2.
<正>1发病情况某养猪场存栏猪500余头,其中母猪54头,经产母猪96头、乳猪216头、断奶仔猪127头。从11月中旬开始发生不明原因的高热症,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截至12月初共死亡35日龄断奶仔猪108头,死亡率为85%;2月龄的仔猪死亡67头,死亡率为69.89%;乳猪死亡213头,成活3头,死亡率为98.69%;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36头,全部发病,死亡33头,死亡率为91.69%。2症状哺乳期母猪表现为呼吸困难,运动失调,怀孕母猪出现流产、死胎、胎儿木乃伊  相似文献   

3.
《饲料工业》2020,41(4):59-64
每头母猪每年断奶的仔猪数是决定母猪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二十多年来,通过基因选择已经成功地提高了产仔数,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产量,最重要的是将仔猪死亡率降至最低。仔猪死亡的原因有很多,但总的来说,仔猪是在分娩过程中或在产后死亡的,文献中将这些死亡分别被称为死胎和断奶前死亡。了解这些死亡的根本原因对于降低高繁殖力母猪的仔猪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母猪和仔猪的福利下降以及与消费者的消费观相关。本文将探讨通过调整母猪营养的多种手段来提高母猪生产力和降低仔猪死亡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2011年,某养猪场存栏猪500余头,其中母猪54头,经产母猪96头、乳猪216头、断奶仔猪127头。从11月中旬开始发生不明原因的高热症,采用抗菌素类药物治疗无效。截止12月初共死亡35日龄断奶仔猪108头,死亡率为85%;2月龄的仔猪死亡67头,死亡率为69.89%;乳猪死亡213头,成活3头,死亡率为98.69%;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36头,全部发病,死亡33头,死亡率为91.69%。  相似文献   

5.
猪的肠道菌性乳房炎发病率较高,据对停乳期母猪尸体剖检统计表明,母猪出现肉眼可见的乳房炎病变高达82.0%,发病母猪哺乳的仔猪其死亡率为55.8%,而正常母猪哺乳的仔猪死亡率仅为17.2%.由此可见,该病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  相似文献   

6.
正母猪年生产力水平与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日常生产中饲养者需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来减少母猪非生产天数,增加年产胎数,提高窝产活仔数,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育成期死亡率和育肥期死亡率。1缩短繁殖周期母猪的繁殖周期分为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断奶发情配种期4个时期,其中妊娠期时间最长,约占母猪繁殖周期的75%,哺乳期次之,约占母猪繁殖周期的15%。通常把母猪处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称为母猪"工作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 2006年,某养猪场存栏猪500余头,其中母猪54头,经产母猪96头,22窝乳猪(210头)。从11月中旬开始发生不明原因的“高热症”,采用抗菌素类药物治疗无效,截止12月初共死亡35日龄断奶仔猪108头,死亡率为85%;2月龄的仔猪死亡67头,死亡率为69.89%;乳猪死亡213头,成活3头,死亡率为98.69%;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36头,全部发病,死亡33头,死亡率为91.69%。  相似文献   

8.
《猪业科学》2018,(3):29-29
正关于母猪死亡率的讨论一直是热门话题,因为在过去5年里因母猪死亡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母猪的死亡会对整个生产系统造成损害,养猪生产者每胎次会面临淘汰一些不合格母猪,当母猪死亡率继续上升时,养猪生产者只能退而求其次淘汰生产效率最低的母猪。肢蹄损伤、难产、产后脱肛、便秘、外阴肿胀、生产性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重庆市璧山县开始实施能繁母猪保险以来,呈现规模场参保率高死亡率较低、散养户参保率较低死亡率较高和区县内镇街母猪死亡率差距较大等特点,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和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夏季天气炎热,往往造成母猪受胎率降低、泌乳性能、产仔数下降,母猪难产率和死亡率升高,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各省,夏季炎热的天气给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母猪受胎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另外高温天气使母猪采食明显减少,导致体能衰退,从而影响下一生产周期的配种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南方规模化猪场的养殖效益,以华南地区某规模化猪场2013—2016年累计48个月死亡母猪的记录数据进行了模化猪场母猪死亡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该猪场生产母猪年死亡率为2.68%~4.02%,死亡母猪的主要症状为应激、胃肠道疾病和发烧三种类型,占比分别为30.24%,24.39%和20.00%;低胎次母猪死亡率较高,其中2胎母猪死亡率最高,为24.39%;母猪死亡具有季节性,4—9月份处于较高水平,4月份最高,为0.41%;母猪在妊娠105~117 d死亡比例最高,占妊娠期死亡母猪的29.4%。说明规模化猪场应加强母猪死亡数据监控,尤其针对华南地区夏季高湿、高热的气候环境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针对母猪繁殖周期中的关键时期加强护理以减少母猪死亡。  相似文献   

12.
母猪死亡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存  廖智慧 《养猪》2012,(6):47-48
母猪死亡是所有白繁自养猪场的共同问题。北美流行的猪场管理软件PigChamp的最近数据显示,加拿大母猪群中年平均死亡率为7.2%,最差10%的猪群平均死亡率达10.8%。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的John Mabry研究的42个猪群中发现,母猪死亡率在1992年为3.7%到2001年已上升至7.3%。  相似文献   

13.
妊娠母猪死亡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笔者调查了解,本地区自2008-2011年统计妊娠母猪死亡率由0.4%上升到2%。妊娠母猪死亡率逐年上升,给养殖场带来很大经济损失。据了解,妊娠母猪死亡多数无明显症状,90%为突然死亡,偶有肛门开张、外流黏液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母猪繁殖力是养猪生产的关键,在现代规模化养猪条件下,提高母猪生产繁殖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包括年产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指标,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着年产仔窝数,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决定着断奶窝仔数,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从选育优良母猪品种、提高窝产活仔数、降低断奶前死亡率等因素人手,找...  相似文献   

15.
猪"高热病"发病急、传播速度非常快、死亡率较高,危害极大。主要发生在夏季和初秋高温、高湿季节,其他季节也有发生,呈地方性区域流行。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在育肥猪和部分母猪,其中母猪占发病总数的20.3%。其中哺乳仔猪发病后死亡率最高可达61.4%,育肥猪和母猪次之、而公猪最低,平均死亡率为10.9%。  相似文献   

16.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人为管理不当或者母猪本身的身体状况,容易造成难产,增加仔猪的死亡率。要降低母猪分娩时仔猪的死产率,就必须预防母猪产程延长,并尽量缩短产仔时间。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高产母猪的选育,母猪窝产活仔越来越多,但同时仔猪断奶前死亡率也在不断增加,部分国家已对高产母猪所产仔猪的福利问题提出了质疑。初乳不仅含有免疫球蛋白,还能为仔猪提供热量和能量,从而可以降低仔猪死亡率。本文从乳腺发育、妊娠栏类型、交叉寄养方法和营养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母猪的初乳量。  相似文献   

18.
妊娠母猪胚胎是否正常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降低胚胎死亡率,提高母猪每窝产仔数直接关系到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造成母猪胚胎死亡的原因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9.
1母猪 降低哺乳仔猪的死亡率,首先要保证母猪的健康。因为母猪不仅为仔猪提供营养和母源抗体,还可将疾病传播给仔猪。母猪的饲养管理涉及到妊娠期的饲喂,保证母猪的体况,使其达到标准体况,  相似文献   

20.
正初生仔猪活力弱、运动能力差,产后1周被母猪压死的占死亡率的70%以上,控制好产后1周的死亡率,做好防压工作是重中之重。首先要控制好仔猪和母猪的环境温度,防止仔猪过冷而在母猪腹下扎堆,同时也要防止母猪因温度过高而频频起卧。其次,在母猪饲喂时,喂完料需等待母猪全部采食卧下后再离开栋舍,多巡多听多看。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