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测定五指山猪的生长发育性能,选取1月龄五指山猪30头,按照体重接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饲喂精粗比为1:3的饲料,试验期30个月。结果表明,五指山猪6月龄体重仅8.41kg,30月龄体重为24.88kg,生长速度和体尺指标明显低于我国的其它小型猪种,也明显低于异地保种的测定结果。分析认为五指山猪达到体成熟的时间应在24月龄以上。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用贵州白香猪作为母本,分别以大约克猪、杜洛克猪、长白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试验,测定了3个杂交组合F1代及对照组香猪的初生重、20日龄重及2~6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初生重为杜×香大×香长×香香猪,长×香组与对照组香猪间差异不显著(P0.05);20日龄重为杜×香大×香长×香香猪。生长发育各指标间差异显著,并且随着月龄增加各试验组间生长发育显著性增大,除2月龄体长为杜×香大×香长×香香猪、3月龄体重,体长、胸围、腹围指标及5月龄体高、体长指标为大×香长×香杜×香香猪外,其余月龄生长发育各指标为大×香杜×香长×香香猪。  相似文献   

3.
<正> 我场自1982年始,先后引进了英国和法国2批新大约克种猪,在省、市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种猪进行了引种适应性观察、生产性能测定、保种选育和推广工作,现将这些种猪的情况介绍如下。 一、适应性和健康情况 大约克猪的适应性强,对饲料品种的要求较低,食谱广,喜吃多种青绿饲料,在我场的一般饲养水平下,生长发育良好。该猪种对外环境的变化适应性强,较耐低温,但抗高温能力较差。大约克种猪的生理体温见表1。测定生理体温是在早晨空腹时进行的,测定时圈内温度在15—20℃之间。由表1可见,大约克猪4—6月龄时,生理体温比成年猪平均高1℃左右,说明早期新陈代谢旺盛。  相似文献   

4.
沙子岭哺乳仔猪生长发育测定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子岭猪是我省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肉脂兼用型地方品种.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性情温驯等优良特性.为了解和掌握沙子岭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探索仔猪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对沙子岭仔猪的体重体尺进行了测定,取得了仔猪生长发育的部分资料.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测定猪在沙子岭保种猪群中选择初产母猪7头,初生时,每窝随机选取发育正常的健康仔猪5~6头,共36头为测定猪.1.2测定项仔猪测定分别于初生、10日龄、20日龄、30日龄、40日龄、50日龄、60日龄的体重、体尺等项目进行测定.体重、体尺均在空腹时按常规方法测定.1…  相似文献   

5.
杜洛克和大约克猪体重和体尺性状间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杜洛克和大约克猪的体重性状和体尺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杜洛克和大约克猪的体重性状和体尺性状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其第一典型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P<0.01),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91和0.828,分别占总相关的95.90%和92.11%.杜洛克猪体重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主要是由6月龄体重与6月龄体长和胸围引起,而大约克猪体重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主要来自于6月龄体重与6月龄胸围和腹围,其次为6月龄体长.  相似文献   

6.
对杜洛克和大约克猪的体重性状和体尺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杜洛克和大约克猪的体重性状和体尺性状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其第一典型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P<0.01),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91和0.828,分别占总相关的95.90%和92.11%。杜洛克猪体重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主要是由6月龄体重与6月龄体长和胸围引起,而大约克猪体重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主要来自于6月龄体重与6月龄胸围和腹围,其次为6月龄体长。  相似文献   

7.
统计分析了2001年引进的新美系杜洛克种猪及繁殖后代在6月龄、12月龄、24月龄和36月龄四个阶段的体尺、体重数据,结合品种特征、体型外貌总结研究出杜洛克种猪的百分制评分及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青海黄牛及其杂交改良牛的生长发育性能观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测定分析了西本、皮本、利本F1和青海黄牛的初生、6月龄和12月龄体重、体尺指标,结果表明,皮本F1牛生长发育快,各月龄体重,体尺指标显著大于青海黄牛,比西本、利本F1也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测定、分析了西海黄杂种手(公36头、母34头)初生至24月龄体尺、体重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西海黄杂种牛生长发育快,各月龄体尺、体重显著大于豫北黄牛,比海黄F1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河南省种猪联合育种协作组共测定种猪1049头;测定场包括我省的绝大多数一级种猪场和部分二级种猪场共20个场。测定杜洛克公猪100头、母猪109头,大约克公猪443头、母猪138头,长白公猪51头、母猪102头。从测定结果看,我省的种猪质量比较高,但是差异也比较大。1测定结果1.1大约克种猪测定结果全省大约克种猪达100千克体重的日龄平均为175.2天,最短136.9天;100千克上市体重的背膘厚平均为13.12毫米,最薄的7.49毫米;体重30~100千克育肥阶段平均日增重811.4克。具体测定结果见表1、表2和表3。从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大约克公猪150日龄以…  相似文献   

11.
选择健康、生长发育良好、以红安格斯牛为父本的杂种牛33头,分为2组,其中红安格斯牛(♂)×秦川牛(♀)的F1代(A组)18头、红安格斯牛(♂)×秦杂牛(♀)的F1代(B组)15头。在相同生产条件下,对2组杂交肉牛进行体重和体尺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结果发现,B组杂交肉牛的体重、胸围、腰角宽、十字部高、尻长、胸围指数等指标始终高于A组,说明B组杂交肉牛体重和体型较大,而A组杂交肉牛体重和体型较小,在育肥初期尤为明显;2组杂交肉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除尻长)间的差距随月龄的增加而减小,说明A组杂交肉牛比B组具有较好的生长发育速度,并呈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应予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内江猪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测定了346头内江猪的体重,并使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这3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其进行生长曲线拟合,使用最佳的生长曲线模型计算相对生长量(R)和绝对生长量(G)。对114头内江猪的体重和体尺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构建体重预测模型。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对内江猪体重具有最佳的拟合效果,该模型估计的拐点日龄为156.74 d,拐点体重为64.41 kg。通过对内江猪生长发育规律分析,发现内江猪在180日龄时生长速度达到最大,之后随日龄的增加逐渐下降,体重与体尺性状间呈正相关关系。雌性内江猪的最佳体重预测模型为:BW=20.1+0.644BH+0.304BL+0.472CC,R2=0.645;雄性内江猪的最佳体重预测模型为:BW=2.7+0.884BH+0.477BL+0.260CC,R2=0.777。内江猪体重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是Gompertz模型。以上结果可为内江猪饲养管理和生长发育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D7系(新太湖猪)体型外貌:黑色被毛,具有瘦肉型猪体型。经产总产仔平均14头以上,45日龄窝重平均126.72千克,后备猪180日龄体重为85.49kg。心率73.11次/分,呼吸14次/分,体温39.23℃。产仔哺乳与太湖猪无大的区别。与公大约克猪杂交,杂种猪167.5日龄体重可达90kg,窝产瘦肉量487.08千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2009年测定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约克仔猪0~28日龄时体重、体长的相对生长速度随着周龄增加逐步变慢;同期相比,体重的相对生长速度要大于体长。育肥猪50~80kg体重阶段日增重较25~50kg及80~100kg两个阶段要大。后备种猪校正达100kg体重日龄、活体背膘厚的大小顺序均为:大约克猪杜洛克猪长白猪。母猪分娩前背膘厚、哺乳期背膘损失与其胎次、繁殖性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摸清深县猪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为深县猪提纯复壮及科学饲养和育种打下基础,试验测定并分析了深县猪0,20,30,60,90日龄体重、体尺数据。结果表明:深县猪体重总体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不同阶段体重与胸围均表现为显著及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各阶段相关系数平均为0.586。验证了地方猪肚大、体短、体高不会太高的特性,这也符合胸围与体重相关大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引入肉用品种哈萨克斯坦白头牛与阿勒泰土种牛的杂交F1后代(本文中简称哈白杂F1)及阿勒泰本地牛的初生重、6、12、18、24月龄体重、体尺测定和经济效益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阿勒泰土种牛个体小,后躯欠发达,肉用体型不明显,通过哈萨克斯坦白头牛杂交改良后胸围、体斜长、十字部高及管围等主要体尺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杂交后代初生重、6、12、18、24月龄平均体重和日增重均高于本地牛;饲养杂交牛的经济效益比土种牛提高近40%。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择体尺、体重大致相同的3月龄断奶羔羊,公、母各30只,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跟踪测定其体重、体尺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河南小尾寒羊体尺、体重的增长速度在12月龄前较快,公羊体重月递增率可达12.16%,母羊达10.41%;小尾寒羊公羊早期生长发育迅速,6月龄体重可达18月龄体重的50%~62%,体高、体长等主要体尺指标可达18月龄时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对2月龄(20头)、4月龄(5头)、8月龄(16头)和11月龄(6头)四个不同生长时期的八世代剑白香猪进行内脏器官测定,探讨剑白香猪内脏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最佳适宰期以及作医用实验动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大肠翻后重、肾和花油重的前、后平均月增重均高于4~8月龄;脾脏的平均月增重呈现上升趋势;心脏在4~8月龄平均月增重最快8~11月龄又高于2~4月龄;肺、小肠、胃、肝、胴体长的平均月增重均呈现下降趋势:11月龄八世代剑白香猪和成人内脏器官的重量极其相似,是猪一人异种器官移植的理想供体。  相似文献   

19.
河南小尾寒羊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选择体尺、体重大致相同的3月龄断奶羔羊,公、母各30只,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跟踪测定其体重、体尺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河南小尾寒羊体尺、体重的增长速度在12月龄前较快,公羊体重月递增率可达12.16%,母羊达10.41%;小尾寒羊公羊早期生长发育迅速,6月龄体重可达18月龄体重的50%~62%,体高、体长等主要体尺指标可达18月龄时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分析了西本F1代二元杂交牛、利西本F2,代杂交牛和湘西黄牛在放牧 舍饲(补料或不补料)条件下的初生~18月龄体尺、体重指标.结果表明:利西本F2代三元杂交牛生长发育快,各月龄体尺、体重显著大于湘西黄牛,比西本F1代二元杂交牛也有显著提高;补饲生长更快,18月龄达44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