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猴腿蹄盖蕨是一种药食兼用植物,作为保健型蔬菜备受青睐。在冬季利用沼液棚栽猴腿蹄盖蕨芽菜苗,植株粗状,色泽浓艳,口感好,商用价值高,且无农药和化肥残留。该文概述了猴腿蹄盖蕨的形态、习性和食用价值,详细介绍了冬季利用沼液进行猴腿蹄盖蕨芽菜棚栽技术。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蕨类植物以及猴腿蹄盖蕨繁育方式的研究状况,为蕨类植物及猴腿蹄盖蕨的研究提供了借鉴资料,并对猴腿蹄盖蕨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做了较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猴腿(Athyriummultidentatum)为蹄盖蕨科蹄盖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猴腿蹄盖蕨、猴腿菜、紫茎菜、绿茎菜。猴腿卷曲未展的嫩叶为当地群众喜食的山野菜,每年春季采摘,鲜食时需先将猴腿用开水烫过,也可加盐渍或晒成千菜。猴腿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蛋白质和脂肪,可做成多种美味佳肴。在保护地内栽培猴腿,是近年来在部分地区刚刚兴起的一个特色产业,东北、内蒙古和河北均有生产,小兴安岭是我国主产区。  相似文献   

4.
我国盛产山野菜 ,特别是长白山区是山野菜主产区 ,这里山野菜分布广 ,品种多 ,质量优 ,出口量大。利用丰富的野菜资源扩大出口 ,换取外汇 ,对振兴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起到很大作用。我国山野菜出口己有多年历史。历史出口的山野菜有 :蕨菜、薇菜、猴腿菜、山芋、大山芹、水芹菜、黄瓜香、剌嫩芽、分齿菜、山辣椒芽、野苏子、山尖菜、土当归、龙须菜、金针菜、桔菜等 ,上述山野菜深受国外消费者欢迎。根据历年来出口订单外商的要求 ,现将山野菜出口的质量标准介绍给加工企业和农民朋友。猴腿菜 为龙骨科猴蹄盖蕨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林下…  相似文献   

5.
以三段程序化繁育的猴腿、黄瓜香、薇菜优质壮苗为试材,研究3种蕨在原生境条件下的高密度栽培技术,栽培密度分别为猴腿20cm×35cm(8000株/亩)、30cm×35cm(6000株/亩)、40cm×35cm(4000株/亩);黄瓜香、薇菜40cm×50cm(5600株/亩)、50cm×50cm(4200株/亩)、60cm×50cm(3400株/亩)。结果表明:林下高密度栽培猴腿适宜初植密度6000株/亩,黄瓜香4200株/亩,薇菜4200株/亩。  相似文献   

6.
猴腿蕨孢子囊中孢子不同预处理影响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生蔬菜是集食用、保健于一身的天然绿色食品,是世界植物资源中极其珍贵的组成部分。由于野生蔬菜自然繁殖能力较低,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无度的掠夺式经营,已经导致野菜资源日趋枯竭,阻碍着野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组织培养与设施育苗技术组装集成,建立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与模式,可满足人工栽培与对野菜苗木的需求,本试验主要研究猴腿蕨器官形成影响因素与生物效应,并逐步通过驯化栽培技术研究,推动设施野菜人工栽培产业的形成和健康发展,促进野生蔬菜资源的保护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1试验材料与方法1.1植物名称猴腿蕨[Athyrium …  相似文献   

7.
以猴腿蹄盖蕨叶柄为外植体研究猴腿蹄盖蕨的组织培养技术。在1/2MS培养基中设置不同浓度IBA、NAA与6-BA组合,研究IBA、NAA和6-BA对猴腿蹄盖蕨叶柄组织培养的影响。研究发现,1/2MS+0.2 mg/L IBA+0.1 mg/L 6-BA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率达84%;1/2MS+0.2 mg/L IBA+0.2 mg/L 6-BA为愈伤组织的最佳分化培养基,分化率为86%;1/2MS+0.3 mg/L IB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为100%,且根系分布均匀,根数多且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8.
薇菜、蕨菜、荚果蕨、及猴腿是北方山区特有的经济植物,根据其生长特点可以对其进行移植及复壮.  相似文献   

9.
红松阔叶混交林是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区的地带性植被 ,虽然经过多年的经营活动 ,林地受到一定破坏 ,但是 ,林内仍然有比较丰富的蕨类植物 ,常见的种类如下 :猴腿蹄盖蕨〔Athyriummultidentntum (Doll)Ching〕属蹄盖蕨科蹄盖蕨属 ,是多年生  相似文献   

10.
猴腿(Athyrium brevifrons)既是传统的山野菜,又是出口创汇的资源.1998年对海林林业局夹皮沟林场的猴腿资源进行了普查,并对猴腿的采集及加工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山野菜软罐头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区山野菜资源极为丰富,如蕨菜、薇菜(分株紫箕)、猴腿菜(东北蹄盖蕨)、黄瓜香(荚果蕨)、刺龙牙、桔梗以及食用菌类等30多个品种可供人们食用.目前除少量采食、有限的盐渍和干品原料出口外,92%以上自生自灭在山上.山菜没有污染,所含营养物质和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是农田疏菜所不及.食用清脆鲜嫩、淡香味美,人们称为  相似文献   

12.
四种蕨类孢子生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蕨菜(蕨)Pteridium apuilium(L.)Kuhn、薇菜(分株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猴腿(东北蹄盖蕨)Athyritum brevifrons Hakai和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是我国广大林区常见的4种蕨类山野菜,食用历史悠久,现代人类更加大力开发,野生资源的质量越来越瘦,数量逐年减少,促使人们开始关注人工栽培,人工栽培中,繁殖技术分无性和有性两种,有性繁殖即孢子繁殖。孢子繁殖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孢子的生命力。为此,我们对采集来的孢子在不同贮藏条件下,进行了其生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浙江西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蕨类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采用样方调查法对西天目山5个海拔高度路边、林下的蕨类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5个海拔高度共调查到蕨类植物28种,隶属14科20属;在不同海拔高度蕨类植物种类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别[1],不同生境样方中优势和弱势蕨类种类也不同。(1)海拔302.5 m处,路边、林下样地分别有蕨类11种、5种,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 Hieron)为优势种,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阔羽贯众(Cyrtomium yamamotoi Tagawa)、普通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subochthodes(Ching)Ching)为弱势种;(2)海拔476 m处,路边、林下样地分别有蕨类3种,裸叶鳞毛蕨(Dryopteris gymnophylla(Bak.)C.Chr)为优势种,阔羽贯众为弱势种;(3)海拔624.5m处,路边、林下样地分别有蕨类2种、5种,欧洲蕨(Pteridium aquilinum(L.)Kuhn)为优势种,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Thunb.)Berhn)、蕨萁(Botrychium virginianum(L.)Sw)为弱势种;(4)海拔870 m处,路边、林下样地分别有蕨类2种、6种,中华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chinensis Ching ex Shing)为优势种,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为弱势种;(5)海拔1100 m处,路边、林下样地分别有蕨类5种,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Desv.)Spring)为优势种,紫萁、凤丫蕨(Coniogramme japonica(Thunb.)Diels)和鳞柄短肠蕨(Allantodia squamigera(Mett.)Ching)为弱势种。研究结果可为西天目山地区蕨类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在广西南部4个地区桉树人工林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林下资源植物种类结构及其组分重要性特征的研究,结合林下药用植物价值评定,结果表明:(1)桉树人工林草本层的资源植物主要有东方乌毛蕨、铁芒萁、五节芒,平均重要值57.64±61.30,灌木层的资源植物主要有盐肤木、海金沙、玉叶金花、三叉苦、金毛狗,平均重要值10.51±5.17;(2)桉树人工林下资源植物以药用植物为最多,其药用价值评分(0.2)从高至低依次为盐肤木、玉叶金花、金毛狗、海金沙、三叉苦、潺槁木姜子、鸡眼藤、东方乌毛蕨;⑶在广西南部地区桉树人工林下发展盐肤木、玉叶金花、金毛狗、海金沙、三叉苦、东方乌毛蕨等资源植物很有前景。  相似文献   

15.
青蕨的繁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蕨,学名菜蕨(Callipteris esculenta),属于蹄盖蕨科多年生蕨类高等植物,分布于山区,生于山沟,山谷、小溪两旁,林下坡地湿地上.  相似文献   

16.
正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薇菜、蕨菜、荚果蕨、猴腿蹄盖蕨四种蕨类产地环境、采集、加工、质量要求、贮藏和运输、生产废弃物的处理及质量追溯体系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四种蕨类采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调查,发现新增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28种,即大久保对囊蕨、毛叶对囊蕨、单叉对囊蕨、羽裂圣蕨、中华双盖蕨、薄盖双盖蕨、江南双盖蕨、假耳羽双盖蕨、耳羽双盖蕨、假江南双盖蕨、裸果鳞毛蕨、平行鳞毛蕨、东京鳞毛蕨、同形鳞毛蕨、寻乌鳞毛蕨、蕗蕨、翠绿针毛蕨、林下凸轴蕨、粗毛鳞盖蕨、鞭叶耳蕨、对马耳蕨、异穗卷柏、伏地卷柏、疏叶卷柏、庐山瓦韦、大片复叶耳蕨、栗柄金粉蕨、华南毛蕨,本文中的新记录种标本均存放于上海辰山植物园标本馆内.  相似文献   

18.
以蕨、杜衡、白芨、朱砂根、山麦冬等几种耐荫经济型地被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栽植密度将目标地被套种于香椿林下,观测和记录目标地被的物候期和越冬情况,测定目标地被的生长量。结果表明:蕨、杜衡、白芨、朱砂根、山麦冬等地被品种在林下生长良好,管理粗放,适合在生态林下大面推广。  相似文献   

19.
南方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湖南株洲市攸县地区,选择4个不同年龄阶段的杉木人工林,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林下植物组成及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物种丰富度差异不大,在2 700m2样地内有植物22~33种,但其优势物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差异较大,各年龄阶段的杉木人工林林下优势物种分别为,葛藤(Pueraria thunbergiana)和铁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断肠草(Gelsemium elegans)和蕨(Pteridium aquilinum);圆锥山蚂蝗(Desmodium elegans)和蕨;六月雪(Serissa serissoides)和蕨。不同林龄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差异不大,以广黄分场杉木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其灌、草层物种种数均值分别为18.3和11.3,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值分别为2.136 3和1.961 0。可见,人工林林分郁闭度和冠层结构左右着林下植物的组成及分布。  相似文献   

20.
以大兴安岭林区塔河林业局和阿木尔林业局为例,介绍了该地区林下野生浆果资源的利用现状,着重阐述了人们对这些野生资源掠夺性采摘的危害和后果,并从加强林下资源管理和保护角度提出解决建议。目的是使珍贵的林下野生浆果资源能得到可持续经营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