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土流失是山区贫困的主要根源,小流域治理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积极探索出了"回龙道路"、"大慈样板"和"郭家模式"等治理水土流失典型模式,效益显著。建议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小流域治理和促农致富工作,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理清工作思路,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2.
以岫岩县门楼生态清洁小流域、砂下和古洞小流域为例,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选取13项效益评价因子,将每个指标权重利用组合赋权法求解,在此基础上利用未确知测度法系统分析了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研究发现: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效益受土地利用率、林草覆盖增加率和土壤侵蚀模数等因素影响较为显著;针对多要素多目标水土保持效益的评价,未确知测度模型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生态清洁型治理项目的实施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社会、经济与生态三个方面选择显著影响效益等级评价的13项关键因素,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利用组合赋权法确定,然后利用未确知测度法科学评价了新宾满族自治县夹河北小流域、小四平小流域、大甸子小流域以及砬子沟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工程效益等级。结果显示:对水土保持效益影响较为显著的指标为土地生产率、土壤侵蚀模数和林草覆盖增加率;在水土保持效益等级评价中未确知测度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各小流域的相关治理措施具有较好的水保效益。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现已完成水蚀、风蚀综合治理面积26946.44km~2,但大量的水土保持设施老化失修,丧失了水土保持功能,导致效益衰减。据计算,全省每年约需1.81亿元运行管理费和维护费,而国家仅投入300万元用于小流域治理。因此,目前水土保持经济自我维持良性循环难以做到。实现水土保持经济良性循环的对策主要有:国家对水土保持在各项政策上给予优惠、倾斜;进一步改革投资机制,提高投资效益;依法监督管理收取水土流失防治费、建立服务性实体和小流域服务站等,增强水土保持自身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开始大幅度下降,国家生态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生态自然修复对控制水土流失起到了关键作用,社会资本高度介入土地开发,但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仍然严重。今后一段时间内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仍将延续,社会对水土保持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水土保持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服务社会发展需求,调整思路,以服务人的需求为目标实施综合治理,全面实施水土保持新农村建设;发展和丰富小流域综合治理,突出生态经济小流域、生态休闲小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和生态安全小流域建设;完善国家水土保持投资效益分配机制;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过程监管,强化县级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建立水土保持行政督查制度和生产建设项目过程监测成果公告制度。  相似文献   

6.
选择侵蚀山区有代表性的小流域——铁岭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效益系数法和综合功能系数法,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前后小流域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效益和综合功能评价。通过分析发现,所采用的方法揭示了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项目的单项效益和综合效益,说明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侵蚀山区生态经济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7.
开展太平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是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通过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建设试点小流域,开展效益观测、调查和单项研究,从中探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途径和技术措施,为该类型区的水土保持和山区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一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山区防治水土流失,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关键措施。《水土保持条例》规定:“在山区、丘陵区治理水土流失,应当按照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由此可见,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工作。如何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首要的问题是制定一个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符合当地实际的治理规划,这样一个规划,应当是着眼于整体,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长远利益和  相似文献   

9.
忻州市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多年来一直把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作为发展山区经济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社会工程来抓,作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的一个重要领域来抓,精心部署,全面实施,突出规模,突出效益,突出科技导向,突出机制转换,取阳了辉煌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总结多年来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对进一步推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昕  李德成  梁音 《土壤学报》2009,46(3):373-380
选择了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江西省兴国县境内的治理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的塘背河、廖公坑、蕉溪河3个小流域为对象,选择了涉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30个评价指标,对3个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1)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采用的评价方法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具有一定的区域适宜性。(2)针对同一区域多个小流域一起进行评价,有利于通过对比揭示不同流域水土保持效益的差异及其产生的根源,对指导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兴国县3个小流域通过积极的治理投入,均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4)由于治理投入和治理时间的差异,3个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尚存在一定的差异,塘背河小流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均最高;廖公坑小流域治理中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低;蕉溪河小流域治理较差,经济效益最低。各流域应抓住自身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进一步搞好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宗杰  田青  宋玲玲  张富 《水土保持研究》2016,23(4):128-132,137
运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计算了甘肃省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经济效益,系统评价了各措施对研究区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甘肃长江流域梯田、水保林、经济林、人工种草经济效益分别为58.08亿元,180.02亿元,29.69亿元,15.2亿元,合计282.99亿元;同时,通过实施坡改梯工程,甘肃省长江流域累计节约土地面积25.96万hm2,节约劳工2 216.9工日。另外,随着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研究区的治理面积、年增产量、年净增产值以及累积净增产效益均表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且水保林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水土流失危害及其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是山青水秀、林茂粮丰的八闽大地,由于人为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如今有些地区,青山不青,乱石嶙峋;秀水不秀,泥流滚滚。据1984年统计,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4万平方公里,比1958年增加了3倍多,占全省总面积的11.2%。水土流失严重的县市,从1966年的22个,扩大到现在的35个,而且县县都有水土流失。由于水土流失危害,使肥土流失,地力衰退;河床抬高,港道淤浅;大量水库淤死,水利工程效益下降;生态平衡失调,自然灾害加重;薪炭短缺,能源紧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了水土保持的春天。从1982—1988年共7年时间,各部门协同,动员和依靠广大群众,针对实际,采取强化水土保持意识,加强领导;以防为主,以法防治;以点带面,加快治理步伐;完善承包责任制,实行户包治理;搞好部门协作,共同作战和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治理水平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初步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措施要有突出的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水土保持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讲效益、讲经济,成了广大农民的热门话。水土流失区的农民群众,迫切指望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尽快地改变贫困面貌与经济地位。这一指望能否变成现实,关键在于水土保持措施要有突出的经济效益。首先要充分利用水土资源;第二要积极发展经济林果;第三要大力推广立体种植;第四要建立商品生产基地;第五要充实完善经营体制等。  相似文献   

14.
黄河水保生态工程重点小流域治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实施以基本农田为重点,以沟道坝系工程为骨干,以水保造林为纽带,结合退耕还林(草)建设,进行了坡面和沟道综合治理,并建设了田间道路、农田林网和集雨水窖等配套工程,建立起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新格局,有效地推动了项目区生态、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评价认为该项目有典型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山丘区面积79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73%,50年代初期有水土流失面积606万km2,截至1990年底止,累计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289万km2,并建成了一批高效小流域。对全省不同区域的小流域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为进一步提高全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配置的科学性,实行分区分类指导和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关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理论基础及方略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观我国古代和现代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认为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应以“平治水土”为理论基础 ,其方略为 :尽量级级分散拦蓄和充分利用当地水沙资源 ,缓坡耕地及缓坡土地尽量梯化 ,建设集约经营的基本农田 ,因地制宜实施陡坡还林还草 ,建立农林牧草生产在治理单元内能够协调发展的农林牧草水综合体 ,以开发促治理 ,以治理保开发 ,持之以恒 ,努力实现高标准的山川秀美。  相似文献   

17.
元谋干热河谷退化坡地罗望子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元谋干热河谷典型区具有北热带温度条件和长达半年以上的干季时间 ,植被生态系统具有破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经广泛的资源调查 ,选择罗望子作为治理退化坡地的先锋树种进行人工栽培。结果表明 :罗望子不仅是一种经济林木 ,而且具有水土保持、改良土壤、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东江流域水土流失区水土资源评价是在广东省东江流域防治水土流失措施与规划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惠阳县上杨地区进行的重点深入研究之一。本区水土资源丰富,但成立大亚湾经济开发特区后,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激增,水资源不足,需要从西枝江取水补充。土地资源评价,首先应用土地发生学理论将本区划分出10种土地类型,制定出5个土地资源评价因子和指标,并参照国内外土地资源评价分级标准采用八级制进行评价,本区无一等地,二等地最多,占总土地面积33.5%,四级地最少,占总土地面积的1.3%。  相似文献   

19.
国家对山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与资金投入的增加 ,为快速推进山西小流域治理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了条件。全省要大力实施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年治理水土流失的速度达到 3 %以上 ,年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 33万hm2 。要把专业队治理及项目报账制作为一项重大措施推广普及开来 ,把扶持水保治理大户成长作为任务去落实 ,切实抓好政策落实。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 ,为小流域治理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农艺、技术和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0.
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而水土流失是西部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加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建议 :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长期性与艰巨性的认识 ;以小流域为单元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 ,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以基本农田建设为突破口 ,把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与提高农业生产结合起来 ;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加强政策扶持 ;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服务 ,提高工程建设实效 ;加强法制建设 ,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改进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按区域生态工程类型分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